62.冬末

62.冬末

時間一天天過去,小鴨子們也一隻只孵出來了,有了孵小雞的經驗,到了預計的日子,寧曉文更是每隔半小時就到抱窩的地方看一看,生怕像那兩隻沒活過三天的小雞那樣一出生就凍壞了。也不知是不是鴨蛋存的太久或者其他原因,小鴨子的出生率比小雞低了不少,六隻母鴨一共才孵出來四十六隻小鴨子。不過相比寧啟言的失望,寧曉文倒也很高興,畢竟一般的家鴨很少能孵蛋的,這次別說有四十多隻小鴨子,就算只有個位數,寧曉文就很滿意了。

能孵一次,就能孵第二次。只要家裏的鴨子能孵蛋就行。

小鴨子們出生后,家裏更熱鬧了。等度過最開始的那段時間,小雞小鴨不需要太高的溫度,寧曉文就把箱子從炕上搬下來,放到地上,每天沒事就把小雞小鴨抱出來放到地上讓它們在屋裏到處走。

後果就是每天在屋裏走動,寧啟言他們都得格外小心,就怕一個沒注意,不小心踢著豬崽或者踩到小雞小鴨們。

至於杜大寶它們三隻,只能不好意思了,先在廳里湊合吧。雖然它們不會張嘴把小雞小鴨啃了,但這爪子撥弄來撥弄去的,指不定就折騰死了。

而等到三隻母羊都生了小羊,時間已經過了農曆正月十五,眼看着已經二月中旬了,氣溫逐漸開始回暖,白天山洞外的溫度差不多上升到零下二十度上下,空間的溫度也恢復到零度以上,而第二場暴風雪也按照寧啟言記憶中的時間如期而至。

這一場雪的風力沒有之前那場恨不得把人都刮天上那麼大,但時間卻長了一倍,一連八天的大雪,聽巡邏隊的人說,原本以為冬天已經過去的市民又開始有些恐慌,生怕這個冬天還要很久才能度過。

將近三個月的低溫,之前換的煤炭各家各戶剩的都不多了,大部分還是靠秋天自己砍的木柴取暖。

相比其他人的擔心,寧啟言一點也不着急。擔心害怕只是暫時的,等這場雪一停,氣溫會飛速上升,不出一周,山裏的最低氣溫都會上升到零下十度左右,到時候恐慌自然就會消失。

而事情也正是按照寧啟言所想,暴風雪一停,政府本來已經開始研究是否增加煤炭的發放,但接連兩天氣溫回升速度都在一天3-5度左右。預計的發放暫緩,等到3月初,最低氣溫上升到零下十七度,正午的最高氣溫已經突破零度,政府徹底不用再糾結要不要發放煤炭了。

隨着每日零度以上的時間慢慢增長,積雪的融化速度開始加快。

寧啟言山洞外的院子邊緣,堆砌的將近兩米多的雪牆也融化到一米五左右。不過每次雪化之後溫度一降,融化在院子裏的雪水就會結冰,這樣出門更加不方便,畢竟冰層可比雪地難走多了。

自從寧曉文在院子裏摔了一跤,差點閃到腰,寧啟言他們乾脆連山洞都不出了,院子也不掃,反正氣溫上來以後,巡查隊的巡查也延遲到一周一次,巡查的時候就靠他們自己小心點走吧。

空間里因為突然增加了這麼多家畜,鬍子和杜程不得不重新規整家畜的窩棚,乾脆用樹枝做成柵欄,把院子走路的地方隔開,剩下的地方隨便雞鴨們來回溜達。羊圈也往外擴大一圈,原本養著的一公三母四隻成年羊沒殺,新生的七隻小羊也有了地方溜達。

雞窩和鴨窩被搬到之前堆乾草的地方,雖然地方小了,但白天幾乎都在院子裏到處走,也就晚上才會回窩裏,能裝下就行。

而原本雞窩鴨窩的位置收拾出來,改成豬圈,靠着牆根一排的豬圈總算能裝下這十七隻小豬了。

自從氣溫回升,寧啟言的貓冬生活也宣告結束。收拾好家畜窩棚,又把溫室大棚上面的塑料布和架子撤了,只留下邊緣砌的矮牆,現在空間的溫度足夠,沒必要再靠大棚種植蔬菜。

空間打理好后,鬍子和杜程就完全投入到平台上大棚架子的搭建之中。就像之前規劃的,先把主體架子搭起來,換來的大燈直接固定到架子上,等到了需要罩塑料布的時候直接罩上去就行,不用再來回更換燈的位置。

鬍子和杜程在平台打架子的時候,寧啟言和寧曉文就蹲在平台上一點點清理石塊草根。

平台上的土層不算薄,要是種玉米水稻等向上生長的農作物沒問題,但寧啟言考慮到萬一大棚的水稻種植也無法成活,他們恐怕還要改種土豆地瓜這種向地下延伸生長的農作物,這樣的話,現有的土層明顯不夠,等雪徹底化了以後,他們還得入山多找些肥沃的泥土鋪到這邊。

之所以入山挖土而不是就近,一是怕土層流失對這邊的山體造成影響,二是現在所有人都知道開春要種地,一個個都盯着山上這些地,這會兒寧啟言他們要是敢在眾目睽睽之下明目張膽的挖土,怕是會引起眾怒。

挖出來的石塊草根就用麻袋裝着暫時堆在邊上,等入山挖土的時候帶出去,換成新土帶回來。

隨着最後一個承重支架固定住,平台上的支架終於全部打完了,中間一排負重主梁的支架完全是由水泥石塊砌成的,原本在他們的預計里是準備用堅實的木料支撐,但手裏的木料算來算去都不夠用,若是等到進山再砍合適的木頭,至少得等到冰雪融化,就算砍回來,還得晾曬、刷油,時間拖得太久,而且春耕開始他們不見得還能抽出時間做這些,所以乾脆用最後一點水泥合著石頭直接砌起來六根半臂粗的水泥石柱。

這樣以來,剩下的木料不管是做大梁還是做輔助都夠用了。

架子打好后,鬍子和杜程又重新檢查一遍,確認沒有疏漏,就按照寧啟言的指揮鋪設電路。

電路設計的時候就被寧啟言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只鏈接充當光照的燈,一共八十盞燈連接五十盞。剩下的三十盞分到另一份電路中,再留出幾個介面,不管是山洞還是等過一陣在平台上依著山壁建個二層小木樓,都能從介面連上電路。

又花費將近四天的功夫,四人才把所有的燈全部固定好。空間里閑置的那一台太陽能發電機被搬了出來,鬍子和杜程身上系著繩子,把發電機的太陽能板按在他們山洞上面的懸崖上,這樣能夠直接吸收陽光。

有了發電機,測好兩邊的電路沒有問題,能夠正常通電,寧啟言就直接用信用點換了三個家用電燈,安裝在山洞裏,通上電,潔白明亮的燈光亮起,總算不用再靠着火把和充電燈泡照明了。

翻撿石頭和草根的時候,寧啟言和寧曉文順便把泥土也翻了一遍,這樣平台上下種前的工作能做的都做好了,就等冰雪融化,他們回市裏把留在家中的那台太陽能發電機帶過來,然後再挖些土,加厚平台的種植土層就行了。

眼看着室外的溫度越來越高,殘留的冰雪只剩下最後貼近地面的一層了,站在山洞外,已經能見到不少身穿軍裝的士兵在山裏到處測量土地。收拾好空間和平台的寧啟言四人抓緊時間休息。寧啟言預計,最多再有半個月,也就是四月份開始,政府就能給市民劃分土地,也能准許市民下山離開居住範圍。

到那時,他們又好開始忙了,不光是劃分給他們的土地需要自己收拾,他們還要入山挖土,還要回市裏拿發電機。而且這一忙,肯定得忙到春耕播種結束才算完。

趁著能有短暫的休息,寧啟言和寧曉文不止每天花心思做點好吃的菜肴補一補之前勞累消耗的體力,還要為不久之後的超強度工作累積點營養。

聽着院子裏哼唧哼唧的豬叫,腳邊滿地溜達的雞鴨,寧啟言嘆口氣。家裏的羊肉存貨已經吃完了,年前殺的豬也只剩下不到一半,之前整理了一遍的牛肉也剩的不多了。可是看着滿院子的家畜算來算去,竟然沒幾隻能下刀的,不是正喂著奶的,就是還要留着配種的,剩下的全是小崽子。

正在一邊洗衣服的寧曉文見寧啟言一臉的憂傷,抽了抽嘴角。

至於嗎?!又不是沒得吃,剩下那些牛肉已經要放不住了,不抓緊時間吃完就不能要了,扔了太可惜了。等把冰箱裏的牛肉豬肉吃完,小豬仔也能斷奶了,到時候兩頭母豬都能殺了,還怕不夠吃?!

「行了,你倒是說說,你想吃什麼?」好不容易能休息幾天,還得看着這莫名其妙的「憂傷」,也是夠了!

寧啟言搖搖頭,「冰櫃里沒存貨了。」

寧曉文:「……」

他無語的看着滿滿當當的院子。

這叫沒存貨了?

非得塞冰箱裏才行?

甩乾淨手上的水,寧曉文起身把擰乾的衣服甩開,晾到晾衣繩上,然後拿着空盆進屋了。

他覺得暫時沒辦法和寧啟言正常的交流。

就在所有人按部就班的等待着冬天過去,春天到來的時候,寧啟言他們一家人卻發生一件奇怪的事。

一連三天早晨,他們家的小鴨子們都是濕漉漉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末世重生之地震后(天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末世重生之地震后(天災)
上一章下一章

62.冬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