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說明

首先,因為賬號等級原因,不能在書評區和大家互動,表示歉意。

其次,對書里的一些東西,加以說明。

貨幣問題:根據資料,15世紀末的歐洲,貨幣摻假問題已經開始嚴重。這個時代,只有英國等少數國家,貨幣含銀量夠高,達到50%左右。而義大利諸邦、德意志一些缺德貪婪的諸侯,以及法國等,銀幣的含銀量,已經跌到25%以下。帝國芬尼(哈布斯堡家族發行的)比那些德意志諸侯要好一些,但具體有沒有達到50%的含銀量,我也沒查到。但總的而言,肯定比特里爾芬尼等缺德的諸侯鑄造的劣幣要好很多。為了方便匯率換算,這裡暫定帝國芬尼含銀量和英國便士相等,都是50%含銀量。也就是說,1帝國芬尼=1英國便士。先令英國和德意志都有,價值等同。不同的是,英國先令之上使用英鎊作為更大貨幣單位,1英鎊等於20先令,240便士。而德意志地區,則使用馬克為大額白銀計算方式,一馬克等於160芬尼,13.3先令。當然,德意志地區也有科隆磅等量化白銀,但不作為正式貨幣單位。英王理查一世被神羅皇帝亨利六世俘虜,就繳納了15萬馬克的贖金,摺合10萬英鎊。當然,那是中世紀早期,銀幣還很足值。

而金幣,則以威尼斯杜卡特為代表,是足金的。德意志萊茵地區的古爾登金幣,這裡也默認和杜卡特等值。

當時金銀兌換比是1比12,而白銀和銅的兌換比,據說是在1比15左右,本書按1比15來。好像,是在瑞典****大銅礦開發后,歐洲銅價才開始暴跌的。而荷蘭人17世紀引入日本銅后,銀銅兌換比達到了1比80以上。貌似,瑞典那個****大銅礦,也是古斯塔夫二世最重要的戰爭經費來源。沒有這個銅礦,古二爺也沒那麼多錢打仗。在這個銅礦大規模開發前,歐洲銅價還是挺貴的。鑄造一門銅炮,真的是在拿銀子堆。300千克重的銅炮,價值20千克純銀,900千克就是價值60千克純銀,有幾個人用得起?也只有法國這樣的土豪大國,才能動用上百門青銅炮和英國打英法戰爭。

為了方便寫作和換算,帝國芬尼含銀量定為50%,英國便士同樣。而義大利和法國貨幣,含銀量則定為25%(實際上可能達不到)。而在德意志境內,主角不使用那些劣幣,一律使用帝國芬尼。

有書友問我在哪裡查的資料,在這裡回復下——是在維基百科英文版查的。我這半吊子英文,也真是艱難。用百度在線翻譯,翻譯得驢頭不對馬嘴的,看了蛋疼,還需要自己去把那些翻譯歪了的,自己腦補糾正回來,很是痛苦。而百度上,壓根沒有這些歐洲的資料,有也是簡單兩句話介紹,和維基英文差了不少。為了找一些詳細資料,我甚至查看德文版本的維基,雖然我一句德文也看不懂,但看那些數據就夠了。主要查閱的,還是諸侯資料。起碼,那些重要諸侯國的面積多大,不能亂寫。可查閱那些諸侯資料,能讓人崩潰。小的諸侯資料,德文版的也給不出,只能給出一些大點的諸侯國的資料。所以,本書里不可能把每個小諸侯都清楚地寫出來,只能找些大的諸侯拉出來當配角了。這些大諸侯,肯定是有其人的。幸好朝廷沒有封殺英文版的維基,不然我都查不到資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德意志雇傭兵之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德意志雇傭兵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