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三章 佛教聖城吠舍離

第兩百五十三章 佛教聖城吠舍離

吠舍離(Vaishali)又譯為毗舍離,也叫毗薩爾,意為廣嚴,是古印度佛陀時代最大且最為繁盛的城市之一,也是列國時代十六雄國之一跋闍國的都城,全族信奉佛教,在佛教典籍中有大量記述。此城位於恆河的重要支流根德格河河畔,即後世的印度比哈爾邦瓦伊沙利縣。

它是佛陀教授維摩詰經、藥師經、楞嚴經的說法聖地,也是佛陀最後一次正式集合僧眾說法的地方,在佛教歷史和文化中擁有非常高的地位。吠舍離不僅是佛陀宣示自己將在三個月後圓寂之地,而且在這裡,佛陀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的出家得以應允,於是有了比丘尼僧團的成立。從此有更多的女眾以常隨佛學為己志,走在這條清凈無雜染的道路上,更是出現了像仁義法師姜素敏這樣醫術絕頂活人無數的比丘尼。

在佛陀滅度后百年,在此城中,西印度長老耶舍比丘召集了七百名上座部長老,進行了第二次經典結集(又稱七百集結、毗舍離集結),造成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開始了部派佛教時期。

《大唐西域記》里記載了吠舍離的諸多聖跡,兩千多年後還存有著名的阿難尊者舍利塔。這座舍利塔呈覆缽狀,深紅色,保存較為完整,是眾多信徒朝聖的重要環節。阿難尊者是佛陀的侍者,也是佛陀的堂弟,在佛陀身邊二十七年間,阿難尊者除了侍奉著佛陀的衣食起居之外,也為後世佛子,祈請了許多法教,且在後來的經典結集時,口誦隨行過程中,所聽聞的法要,讓世尊的生命,永恆照耀娑婆眾生,後人才有那麼多的佛教的經典可以來讀誦和深入。

因為阿難專註地服侍佛陀,謹記無誤佛的一言一語,因此被稱為「多聞第一」。佛滅后第一結集由阿難誦出三藏中的經藏。在寺院中,阿難與迦葉總是侍立在佛祖的兩邊,成為佛祖的協持。

阿難尊者的入滅是為了平息一場一觸即發的兩國戰爭而起。當年佛陀涅盤后,阿難尊者繼續在恆河兩岸弘法。彼時摩揭陀的阿闍世王正要和跋祗國開戰,眼看就要兵戎相見。阿難尊者從摩揭陀國渡恆河前往吠舍離,坐船到恆河中間時,從船上飛身至空中,以神通將自己的身體火化,就這樣進入了涅盤。尊者的舍利分別掉落在兩國的領土中,一觸即發的戰火終未燃起。兩國軍隊上下哀慟,各自帶回一半舍利建塔供奉。我們所看到的舍利塔便是其一。

文殊菩薩曾經這樣讚歎阿難的莊嚴多聞:「相如秋滿月,眼似青蓮華,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在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難記憶最強,儀容俊秀莊嚴,令見者心生歡喜。在當時僧團中年紀最輕,聰明而多聞。不但佛陀喜歡他,更有大眾緣,尤其深得女眾的尊敬。

佛陀因為看重阿難的善良細心、知道進退、不違所教,屬意他為侍者。當時,舍利弗、目犍連也都向阿難勸說,要他當佛陀的侍者。阿難為了避免日後不必要的誤解、譏嫌,提出三個希望,要目犍連轉呈佛陀:第一,佛陀的衣服,無論新舊,他決不要穿著;第二,如有信眾恭請佛陀至家中供養,他決不要隨侍前去;第三,不是見佛陀的時候,他不到佛陀身邊。

做了侍者的阿難,由於他溫和友愛、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隨喜性格,不論在家、出家,甚至外道,都曾受到他的感召。在教內教外,他對人的道情法愛,充分的表現出他已經盡了大弟子的責任。

當佛陀即將入滅前,還沒有證悟的阿難比其他弟子更加傷心,佛陀特別為他開示無常之理,並對大眾宣揚阿難溫和善良的天性,讚美他聽聞大法不忘的福德,將來必能在世間上發出光輝。於是大家公推阿難向佛陀做最後的請益:

「佛陀涅盤后,以誰為師?」

「佛陀涅盤后,以什麼安住?」

「佛陀涅盤后,惡人如何調伏?」

「佛陀涅盤后,經典的結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慈祥地回答:「阿難!你和大家要記住,你們應以戒為師,依四念處安住。遇到惡人時,默擯置之。經首安立『如是我聞』便會令人起信。你們依法而行,就是與佛陀的法身常住。」

佛陀交代完便入涅盤,四方的信眾紛紛前來瞻仰佛陀,禮拜佛陀,阿難也允許出家及在家女眾親禮佛身。大迦葉(摩訶迦葉)召開經典結集,阿難雖是多聞,但是尚未證悟,因此被擯斥在結集的石窟外。大迦葉以長老身份教育阿難,數落阿難種種過失,以激勵阿難奮發向上。

他受到了這一刺激之後,就發奮在外面坐禪、經行,深知實修的重要;直到后夜,他感到極端疲倦,想去卧息片刻,哪知他的頭還沒有靠到枕頭時,就廓然大悟,成了大阿羅漢。這時他立刻扣門呼喊,迦葉尊者知道他已經開悟,就對他說:「你可從門上的錀孔中進來」,阿難尊者應時就這樣進入窟內,參與結集。

阿難被大眾推上獅子座,開始誦出:「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阿難將記憶中的大法完整背誦出來,所有在座的大比丘如同再一次接受佛陀的教誡一般,為之感動萬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最初的經典《阿含經》,就這樣結集與流傳在世間。多聞的阿難,對佛法的流傳與貢獻無可替代。而其溫文謙忍的性格,讓人如沐春風,使後世的佛弟子永遠懷念這一位聖者的風範。

在佛門中有很多偉大的女性。如觀音菩薩救苦救難、勝鬘夫人說一乘法、摩登伽女出家證果、大德鹿母布施第一、末利夫人聞法證果,其中尤以崇高聖德的大愛道比丘尼(聖母摩耶夫人之妹,釋尊同父異母弟難陀之母)為出家女眾之首,成為佛教有女眾出家的起源。

在佛陀成道后的第五年,凈飯王去逝,摩訶波闍波提率領五百釋迦族女到尼拘陀樹林,請求佛陀承允女人也能依照正法出家。那時候,僧團中還沒有女人出家,對於摩訶波闍波提的要求,佛陀並沒有答應。於是,摩訶波闍波提長跪合掌,誠懇地對佛陀說:「我聽說女人精進也可以證果,我們信奉佛陀言教,通曉無常的道理,樂欲出家修道,受持佛陀的律法。」

佛陀聽后,不假思索,堅決的拒絕道:「你這個要求我不能承認,請你也不要這麼想和這麼說。過去的諸佛,都不允許女人出家。女人在家學道,勤行精進,是可以得到正覺的,但不可以出家。未來的佛陀,他們一定也是實行這個法制。你能奉行我的教法,就在家中修行,正覺的道果是不分在家與出家的。」

她曾三度請求,都遭到佛陀婉拒,因而感到愁惱悲哀,於是懺悔發願:「願斷除女人一切惡習,為求出家,盡形壽終不懈怠。」其後,佛陀周遊他國,弘法度生,摩訶波闍波提則率領五百釋女苦苦追隨,一有機會,就請求佛陀允許出家。她們更自削長發,著壞色衣,追趕佛陀。由於連日奔波,衣服污損,身體疲勞,形容憔悴,阿難尊者見了十分憐愍,代為請命,希望佛陀能念在摩訶波闍波提夫人的養育之恩,悲愍納受。最後,佛陀以母恩浩蕩,開例允許摩訶波闍波提等人出家。

摩訶波闍波提出家后,稱為大愛道比丘尼,她以國母之尊入道,卻能恪守教法,謙卑精進,熱忱隨和,受到大眾的敬服。大愛道比丘尼領導尼僧從事佛化的社會服務工作,慰問貧民,救災濟難。她教育兒童學佛,勸導婦女皈依,推動家庭佛法化,使得佛教的發展深入女性社會,帶動社會的善良風氣。

大愛道所領導的比丘尼僧團,最合乎佛陀的教誡。他們依止比丘受戒,每半月舉行布薩,懺悔過失。他們不議論僧團的是非,不妄語、兩舌、惡口,也不濫收徒眾,或隨便化緣應供。

大愛道比丘尼經常勸導弟子要戒除名聞利養之心,不可虛榮傲慢,要時時保持寧靜安詳的風度。他一生為佛教奉獻努力,直到九十多歲才圓寂。佛陀曾在僧團中稱讚他道:「比丘尼如大愛道者,不可視為女人,實乃一有德丈夫,堪為僧團表率!」

吠舍離最終在歷史的長河中消亡,其確切地址的考定主要歸功於中國僧人法顯和玄奘的記載。在阿難捨利塔邊,那根證明它身份的阿育王石柱就屹立於遺址之上,它奇迹般地躲過了戰火的摧殘。柱高十多米,是為紀念佛陀在此最後一次講法而建。柱頂上那隻威風凜凜的石獅,凝神遙望著佛涅盤地拘屍那迦,好像在用目光守護著逝去的佛陀。吠舍離被印度的歷史長河所棄,卻通過佛教的東傳意外地成為中國佛教徒中熟悉的名字。

時光荏苒,正法不移!千年後寧靜的吠舍離,依舊深深拓印著佛陀最後離去時,遺落在荒野草叢間,樹林古道旁的「智慧足跡」。

註:

1.摩訶迦葉:即大迦葉,又作迦葉波、迦攝波,意為飲光,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付法藏第一祖。生於王舍城近郊之婆羅門家庭,於佛成道后第三年為佛弟子,八日後即證入阿羅漢境地,為佛陀弟子中最無執著之念者。摩訶迦葉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賴;於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佛陀入滅后,成為教團之統率者,於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經典結集。直至阿難為法之繼承者,始入雞足山入定,以待彌勒出世,方行涅盤。禪宗以其為佛弟子中修無執著行之第一人,特尊為頭陀第一;又以『拈花微笑』之故事,傳誦不絕。

2.大愛道比丘尼:即摩訶波闍波提,聖母摩耶夫人之妹,釋尊同父異母弟難陀之母。由於摩耶夫人在釋尊出生后的第七天就逝世了,代替姊姊負起撫育悉達多太子的責任,自願嫁給凈飯王為妃,後來育有一子難陀。凈飯王特地挑選三十二名宮女協助王妃照顧太子,然而摩訶波闍波提堅持親自料理太子的飲食、衣服、湯藥,噓寒問暖,無微不至。

3.舍利弗: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羅、舍利弗怛羅、舍利弗多羅、奢利富多羅、奢利弗多羅、奢唎補怛羅、設利弗呾羅。舍利弗的母親為摩伽陀國王舍城婆羅門論師之女,出生時以眼似舍利鳥,乃命名為舍利。故舍利弗之名,即謂「舍利之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稱。舍利弗八歲的時候,就能通解一切書籍,二十歲時就告別故鄉和父母,出外訪師問道,追求真理,他起初禮拜有名的婆羅門刪闍耶為師,后感其學問不足,便與目犍連一起創立一個學團,招收弟子,他們傲然的以為世界上再也沒有比他倆更有智能的人,再也沒有人夠資格做他倆的老師。直至有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的街上巧遇佛陀的五大弟子之一的阿舍婆誓,繼而成為了釋迦牟尼佛的弟子。

目犍連:(梵名:Maudgalya^yana,巴利名:Moggalla^na),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摩訶目犍連(梵Maha^maudgalya^yana)、大目犍連、大目乾連、大目連、目連、目揵連、目伽略、勿伽羅、目犍連延、目犍羅夜那、沒特伽羅、毛伽利耶夜那。別名拘律陀(梵Kolita)、拘律、俱哩多、拘離迦、拘理迦、俱離多。意譯天抱。被譽為神通第一。為古代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羅門種。生而容貌端正,自幼即與舍利弗交情甚篤,同為刪闍耶(梵San~jaya)外道之弟子,各領徒眾二百五十人。嘗與舍利弗互約,先得悟解脫者必以相告,遂共競精進修行。后舍利弗因逢佛陀弟子阿說示,而悟諸法無我之理,並告目犍連,目犍連遂率弟子一同拜謁佛陀,蒙其教化,時經一月,證得阿羅漢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亞歷山大四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亞歷山大四世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兩百五十三章 佛教聖城吠舍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