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以武救國

第三十四章 以武救國

鶴隊長率人向龍王廟闖去。

「嘿呀!這幾個戴大蓋帽的好威風呦!」

「真是瘦干狼扎著虎皮圍裙,不夠他嘚瑟的了!什麼玩意兒!」

「八爺!你就由着他們闖上去?」

眾人看向八爺,看他如何定奪。

八爺冷哼一聲,耷拉着眼皮,一邊敲着眼袋窩一邊道:「他們這是不撞南牆不回頭,不見棺材不落淚。放他們上去碰碰釘子也蠻好!」

先前送八爺鯉魚的漢子湊上前來,低聲問:「該讓這些假模假式的大尾巴狼上去碰一鼻子灰……可是,二爺吩咐咱們……」

「我有分寸!」八爺不耐煩打斷道,隨即招手將李狗兒喚到身旁,在他耳旁低聲吩咐幾句。

李狗兒點了點頭,機靈地繞過眾長警,提前跑去龍王廟報信。

「你們給我守好,沒有命令,一隻蒼蠅也不準放上來!」八爺瞪眼叫道,隨即帶着幾個嘍啰,尾隨鶴隊長一夥兒向龍王廟而來。

龍王廟裏滿滿當當擠了六七十人,這六七十人大多穿着灰黑或藏青的深色長袍馬褂,均為青幫和洪門有頭有臉的人物,正三個一群、五個一夥,低聲交談。而武岳陽等眾多前來拜師學藝的青年半大小子則不在這六七十人之列,這些年輕人擠在二層樓梯口,一個個伸脖子翹腳向下張望。

杜月笙站在龍王像下面,環視一圈,見來人已到得差不多了,時辰也過了好一會兒。他扭頭輕聲問身旁的老黃:「司徒老爺子可到了么?」

「還沒有。」老黃搖頭道。

「不等了。」杜月笙嘆口氣說道。

老黃點點頭。

杜月笙清了清嗓子,眾人立即停止交談。杜月笙雙手平按,示意大夥坐下。眾人就近在長凳上坐下,龍王廟立即安靜下來。

「說實話,沒預料到今日大夥都能到。我杜某人,對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謝!」杜月笙說着給眾人鞠了一躬。

「……不敢當……不敢當……」眾人慌忙起身還禮。

杜月笙再一次手掌下按,示意眾人落座。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想必大家也知道號召大家來參加這次堂會,並不是我們青幫一家之事,也不只是洪門、袍哥等幾家之事。我們要討論一件關係到在座諸位,關係到我們中國生死存亡乃至億萬炎黃子孫命運的大事!」杜月笙依舊一副波瀾不驚、從容淡然的模樣道。

可是參加堂會的眾人卻炸開了鍋,這些人雖然大多是青幫和洪門中輩分較高的長者,也都知道這次青幫召集各門各派來參加青幫的堂會是打算廣收門徒的意思,可眾人並不清楚,收徒弟便收徒弟,怎麼還和國家存亡扯上了干係?

不顧眾人交頭接耳討論,杜月笙接着道:「各位聽到的消息是青幫和洪門合作,要收一批練武的好苗子,以充實門派幫會之用……胡扯!小鬼子都打到南京了,國家都要沒了,充實門派做什麼?」

沒人說話,杜月笙便自問自答道:「大道理諸位都比我懂,我不跟諸位講大道理。我只說最實際的問題,咱們總要活命吧?要麼抗戰救國,想辦法打跑日本人;要麼放棄抵抗,投降做順民——順民我做不來!」

杜月笙輕咳幾聲,仍舊風輕雲淡道:「我是窮苦出身,白手起家,從水果買賣做起,在上海灘創下一片家業,離開上海就都得扔掉,只因為我不願意做順民。我甘心么?當然不甘心,可又有什麼辦法?咱沒有小日本拳頭硬。」

「中國向來富強,可這最近一百年,一直受外族欺凌。從道光以來,洋鬼子侵華,滿清是又割地又賠款。末了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提出向洋人學習的『師夷制夷』的富國強兵策略,得到推廣實施。」

「『師夷制夷』的成果大夥兒應該都看到了,現今滿世界的紡織廠、自來水廠、發電廠、鍊鋼廠、造紙廠……我經營著幾十家公司,感觸尤深,學習洋人的工業和技術,的確是實現國家富強的唯一途徑。」

「可是洋人看不得中國富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你還沒成長起來的時候,提前將幼苗掐斷,這就是西方列強正在做的勾當——蠻橫的武力侵華。」

「國家富足了,兵力自然強盛。可是現今日本人根本不給咱成長的機會,那麼在國力無法相抗的情況下,如何抵抗?我作為一個生意人,其實一直想不出一個有效的辦法。不過我認識一些極有眼界的朋友,其中一個告訴我,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若有充足的時間,在國力上是可以超過日本的。他的戰略是,將戰線延長,用拖字訣,必可拖垮日本。另一個朋友告訴我,國軍與日寇交戰,勝少敗多,排除戰略戰術指揮上的因素。單就武力上分析,國軍士兵遠遠不如日本兵,究其原因,無非武器裝備和格鬥技擊本領上的差距。」

「這第二個朋友,就是洪門的司徒老先生,他認為,如果提高單兵格鬥技擊本領,加之中國人口眾多,兵源充足,完全可以彌補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國軍和日寇武力上的差距,可以由此追平,甚至逆轉。而這正是我輩力所能及之事——將老祖宗傳下來的武藝熔冶於一爐,盡數傳與有資質的後輩。並以點帶線,以線帶片,一傳十,十傳百,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國軍士兵作戰能力。」

眾人靜靜聽完杜月笙這一席話,先是各自沉吟,繼而相互探討、紛紛點頭讚許。

「有道理,有道理!」

「不錯不錯,果然高人高論!」

「這還真是個辦法,我怎麼一直沒想到……」

……

突然一個身着棕色馬褂、頭戴黑色貝勒帽、留着一條長辮子的枯瘦老者站起身來,先是冷笑兩聲,然後說道:「合著我們費時費力,給別人養孩子?」

若換作平時,杜月笙定會先問清老者姓名,然後按規矩行禮問候,再有分寸地進行解釋。

可這時候他哪還顧得這些,杜月笙冷冷回答道:「在外敵面前,說中國話的都是自己人,何分彼此?」

枯瘦老者倒不以為忤,繼續問道:「我們送來的孩子,也同樣能學到別門的本事?」

「那是自然。」杜月笙道。

枯瘦老者點點頭,坐下不再問了。

另一個微胖些的老者抬胳膊示意了一下,也不起身,說道:「大概多少時日?家裏可還有老幼等著咱做營生呢。」

「到底需要多少時日,我也不清楚,我記得司徒老先生好像說過,大概最慢半年也夠了。至於家中老幼放心不下的,我們自然會安排人手幫忙照顧,按月發放糧油錢幣,武師更有薪水,吃穿用度,全不用憂心。」杜月笙道。

杜月笙又連着咳了數聲。

老黃見狀趕緊給杜月笙遞過去一碗熱茶,並接過杜月笙的話,對眾人大聲道:「事情已經講述清楚,無論武師還是學徒,都需按手印、立文書,願意留下的,更多細節稍後公佈,不願留下的,咱也絕不勉強,發放來往路費、伙食費,稍後吃了午飯,便可自行離開。」

眾人又是一片低聲私語、各自商議。還不等有人做出選擇,龍王廟大門從外面被一把推開。

「誰也不能離開!」鶴隊長帶着眾長警闖進龍王廟來,「我有大案要辦,各位不妨稍後,好歹做個見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道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道魂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以武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