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第103章 生態養殖

103.第103章 生態養殖

祭祀結束之後,朱由校和徐光啟一同乘著馬車向廣州城前行,而曲來福因為要繼續處理安置營的事宜,就留了下來。

徐光啟借著單獨和朱由校相處的機會,向他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夠讓他監管農耕,儘快的組織百姓開始春耕,恢復當地的農業生產,畢竟在農業社會,春耕是極其重要的。

經過這段時間政務的處理,朱由校也認識到了徐光啟的才能,無論是趕赴蘇杭收購糧草,還是回到廣州之後災后處置,都處理的僅僅有條。

而且在尋找治療瘟疫的方法時,他也發現了很多小說中都提到了,徐光啟精通農業,甚至寫過一本書叫做《農政全書》的農業大百科。

無論是前世還是如今,朱由校自己都從沒下過農田,對於農政完全就是個門外漢。

但是對於徐光啟精通農務,他也十分好奇,之前在船上的時候他見過幾次徐光啟的家人,看樣子也都是知書達理的,穿著也都很得體,一家人也不像是務農的人家啊!

他雖然信得過徐光啟的才能,但是心中也有些擔心,擔心現在的徐光啟和他一樣,也是個農耕方面的門外漢,後世書中寫的關於他精通農學的描述,是他在未來的官宦生涯中所攢下的經驗。

帶著這份擔心,朱由校疑惑的問:

「徐先生家中種過田地嗎?對於農耕方面有多少了解?」

徐光啟也耐心一一解答。

原來他祖父因為經商致富,但到了他父親的時候就已經家道中落了,所以他從小就經歷過田邊務農。

因為多次的未能中舉,為了維持家計,他經常是一邊教書,一邊務農的。

輾轉多地十餘年的時光,他從家鄉當塗到過潯州,又從潯州去過順天府,又回到家鄉,不止教書進學,還總結了各地的農耕經驗,整理修改了不少的農學書籍。

聽到此處,朱由校就徹底放心了,雖然徐光啟從沒有真正的管理過地方農業的經驗,但是他處理政務的能力是經過檢驗的,農學方面的知識也是豐富的,所缺的只不過是一個機會,一個能讓他一展所長的平台,以及一份信任。

而這也恰恰是朱由校願意給他提供的。

一路上朱由校不光答應了讓徐光啟全權負責廣州農務,還鼓勵他在農業上進行大膽的嘗試,把他自己名下田產,都交由他負責。

讓徐光啟在他的田產中進行,各種農業試驗和探索,讓他能夠大膽的一展所長,不必擔心任何的風險。

廣州附近的水利便捷,朱由校又聯想到在宮中見過自己皇叔製作的各種精緻的水車模型,便提議在廣州大力的發展水利灌溉。

一說到這,朱由校的腦洞就突然大開,把後世聽說過的水稻雜交了,果蔬嫁接了,還有生態養殖了,等等他所能想到的,他所了解的和農業有關的知識都一股腦的灌輸給了徐光啟。

徐光啟聽到殿下的描述,彷彿被打開了一扇未知的大門,心中既震驚,又好奇,聽到興奮處,也忘記了什麼尊卑有別。

幾乎抓著朱由校的肩膀,興奮的追問這些都是什麼原理,要怎麼去運作。

所幸朱由校的前世中學的時候成績還不錯,對於這些還有點印象。

一老一少的兩人,就圍在書桌前,朱由校提著筆在上好的宣紙上,塗鴉似得畫著幾個圈圈,在圓圈中寫上名字,然後又拿著毛筆在那比劃著。

「生態養殖,就是利用自然規律,人工的把一些動植物組合起來,構成一個能夠循環互補的生態圈。」

說著就大筆一揮,畫了一個大圈,把幾個小圈都圈在了裡面。

徐光啟一邊聚精會神的,看著紙上畫著的大圈小圈,一邊摸著鬍子不停的點頭。

「這是魚塘,裡面養魚,魚塘邊可以種桑樹,用塘泥肥桑,桑樹葉用來養蠶,蠶沙用來餵魚,這樣三者結合,就形成了相互依靠,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能夠極大的提高經濟效益,增加產值。」朱由校拿著毛筆在紙上指點江上的說道。

這還沒說完,朱由校又想到了既然可以養蠶,那也可以種甘蔗啊!

廣州一帶的日照充足,正好適合種植甘蔗,把桑樹換成了甘蔗之後,可以利用甘蔗榨糖,利用糖渣餵豬,然後再利用豬的糞便養魚。

還不止如此,甚至可以動員當地的百姓,養雞養鴨,平時雞就養在田間地頭,還能捕捉害蟲,晚上的時候在家裡面搭個雞窩,既能早上報時,還能下蛋,簡直是一舉多得。

鴨鵝可以雇傭專人在魚塘上,在江河邊放養,幾乎不需要其他投入,只等賣掉之後,按照各家出資平均分配就好。

「殿下所言,大有可行啊!您真乃天才啊!」徐光啟激動且興奮誇讚道。

朱由校都被他誇得不好意思了,畢竟這些方法都是聽說的和看過的,不是他自己發明的。

「只不過,養蠶一事,需要慎重考慮。」

「微臣這次去江南一帶,收購的糧食的時候,就發現當地的百姓已經開始大規模的養蠶了,甚至很多原本種植糧食的土地,也種上了桑樹。」

「當時,微臣曾經好奇的問過養蠶的百姓,發現這些桑樹,蠶種都不是他們的,是江南一帶的絲織大戶們借給他們的。」

「走了許多家,都是如此,想必江南的絲織行業,已經被那些大的商賈壟斷了。」

「桑苗和蠶種的價格,應該已經漲的很高了,而且桑絲要織成綢緞,才能賣上價格,咱們這裡的百姓大多也不會紡紗織布。」

「如果單賣蠶絲,就要去販賣給江南的絲織大戶,到時候一定會和他們自己的桑絲產生競爭,會遭到他們的打壓,不但利潤會降低,而且風險也很高。」

朱由校一聽,也冷靜了下來,知道絲織行業的核心,是掌握著絲織工藝,有用大量熟練紡織工的江南商賈手中的。拿著原材料和人家成品競爭,還是只有人家能生產的成品,是愚蠢的。不說價格會被壓得極低,要是真的不收,這桑絲可就攔在手裡一文不值了。這桑基魚塘雖然辦法很好,但可能真的不適合現在的廣州。

「那就用甘蔗和養豬代替桑蠶吧。」朱由校想了一下說道。

「這個可行,微臣聽海外來的教士說過,安南和暹羅一帶都有甘蔗種植,等過些時日船隊回來之後,運一船瓷器布匹,就能去換回來幾十船的甘蔗種苗。」

徐光啟說完就把朱由校,畫得亂七八糟的圖紙捲起來小心的收好,然後激動的催促的問道:

「殿下還有那個嫁接和水稻雜交呢?」

朱由校看到徐光啟的表情,知道今天要是不把自己掏空,他是絕對走不了的。

便把果樹嫁接的基本原理,就是把一個果樹的枝條,插在另一種的樹榦上,告訴了他。

至於具體怎麼做,哪種果樹和哪種最符合,這他就真的記不得了。

再說到水稻雜交,這他就更不懂了。記憶中對於雜交水稻的了解,只限於新聞上播放的袁隆平育種的超級水稻,畝產突破多少多少斤。

至於原理,毛都不懂啊!只能大致的舉例,就像是驢和馬一樣,雜交之後就出了騾子,雜交就是這樣的意思。

至於剩下的就只能讓徐光啟慢慢研究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千古大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千古大明
上一章下一章

103.第103章 生態養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