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評分和影評

96.評分和影評

馮棠棠也沒經歷過大熒幕,給左言打了電話。

「怎麼到了晚上,票房躥的那麼快,不是暑期檔嗎?」馮棠棠開門見山的問。

左言說:「我們也挺意外的,按理說晚上的時段是要比白天好些,但也不會好那麼多。這種突然增起的票房曲線,可能只是個徵兆。」

「徵兆?」

「嗯,要爆發。尤其是口碑傳播的好,三天內爆發也不是沒可能。晚上收一波影評看看就知道了。」

馮棠棠的心突突的跳。

她以為自己很淡定的,結果並沒有,聽到好消息,興奮到心慌。

馮棠棠掛了電話,對黎剛報了個票房數字,說:「師父,好像口碑還不錯?」

黎剛也放了心:「電影的宣傳,不像電視劇有持續性,如果能有口碑傳播,比什麼宣發都有用。如果這幾天票房數字破了整,要補宣傳,你就去,別錯過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咱們這邊劇本籌備,你不是主力,我和小孫都在,你不要有壓力。」

馮棠棠聽到師父說「人生中第一部電影」,也多了許多感慨,連連點頭稱是。

她從工作室出來,直奔左言的住處。

左言還在公司里開宣發的會,馮棠棠便獨自一人,先看起第一波影評來。

豆瓣的的評價數不過2000封,評分將將破了8分,着實不算低的。

說明第一波觀眾很是買賬,尤其是這些有口碑傳播能力的高分用戶。馮棠棠料想,後面隨着評價數的上升,觀影範圍的擴大,評分可能會適當走低。——在他們不買水軍的情況下。

當下不知道以後如何,馮棠棠當下先興沖沖的把網頁保存成圖片留念。

馮棠棠瀏覽了下高分長評,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最不吝好評的演員粉絲。有馮棠棠的、有左言的、有范巧彤的,甚至還有左言和馮棠棠的西皮粉。

他們抱着看偶像的心情進了影院,偶像的表現出色,當然是忙不迭的誇讚,好評也是從顏值到演技,從演技到角色,再從角色到整部影片的。

「那樣的感情太美好了!如果可以經歷這樣的青春與愛情,我一定死而無憾!幾位的演技絕贊,尤其是男女主之間的那種細膩的眼神交流,真的是太厲害啊,一定是真情侶!能看的出現實中也很甜蜜!眼睛裏面都是那種,超級專註的愛慕!」

個人粉的評價,雖然不如日後微博興起時的「啊啊啊啊啊啊她好可愛作為女人我都要彎啦麻麻我要娶她!」那種評價那麼的……奔放和直白,但幾乎也是溢美之詞的堆疊,那種粉絲對明星的追捧感呼之欲出。

馮棠棠縱然喜歡粉絲的誇耀與寵愛,但對這類評價總是在感恩的心情外,格外懷着些警惕心。

所謂的「粉絲濾鏡」,就像是愛情光環一樣。

當他們愛她的時候,她的優點會被無限放大,她的缺點亦會變成萌點。在滿篇的愛慕中,多少是摻雜着些盲目的,尤其是新粉。

怎麼把這類觀眾的愛意,轉化為細水長流的陪伴,卻是另外一個課題。——那需要源源不斷的優質戲,保持着一定頻率的出現在大眾視野里。

「謝謝你們愛我,我會努力演戲,讓你們一直愛我的。」馮棠棠在心裏默念著,繼續滑動着長評。

第二類是和宣傳預期相符的,影片故事評價,集中在愛情的互動上。關注點在於從虐心到溫馨的愛情故事上。

他們更關注角色和角色之間的互動,同時又會把主人公的愛情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先前小藺定製的,大學宣傳策略起了作用。馮棠棠翻了翻,許多評論都是感動深受類的:

「從高中到大學,又從大學到畢業工作的愛情。青春里最美好的歲月,有那個人陪伴,我在影院裏淚流滿面。很想念曾經陪我長大的他。」

「看着很有年代感的高中學習環境,彷彿自己一下子年輕了!回到了愛戀隔壁文科班妹子的時候!要是當初我也像周澤一樣表白了,是不是我們就像他們一樣,進入同一所大學,又一路走下去了呢?聽說那個女孩已經結婚了,希望她永遠幸福!」

能帶給觀眾共鳴感,可以讓觀眾帶入自身,是作為演員,最有成就感的事件之一。

自己所創作的角色,帶着某些人沒有完成的夢想,體驗了另一番人生,為他們創造了另一個可能性。

這就是故事和虛擬角色本身的魅力,及意義所在。

有些評論,根本講述了和影片沒太大關聯的故事,但無一例外都在追憶青春。還有些比他們預計的年齡更大的觀眾,遠離高中的學生生活十多年了,寫起過去的往事細節,與影片中的情感的絲絲扣扣的相似之處,很多都令人動容。

從一個青春故事,到一群人對青春本身的回憶懷念,在巨大的評論磁場力,產生的是另一種東西——情懷。

馮棠棠為自己感到自豪。

哪怕「情懷」這詞,被之後的媒體用爛,馮棠棠還是很喜歡「情懷」。

一個小小的人物,能映射出千千萬萬個小小任務,這就是演員與觀眾之間,最隱秘又緊密的聯繫。

就像是,一起分享了生活的一部分的朋友。

她新建了個文件夾,粘貼了幾分令她很有感觸的影評。有些人分享的青春細節,對作為演員的她來說,也很有參考意義。豐富的表演,總是從豐富的生活積累中來的。

第三類影評,應該是左言最想看到,馮棠棠卻有點怕的,專業影評。

他們不關注演員和創作班底,也不會投入到故事中間,而是作為更專業的電影發燒友,從導演、劇本、影評的各種細微之處,來作為「電影」去評判這部作品。

有些影評人,是十分中肯隨意的,另一有些,則是刻薄而不留情面。

馮棠棠打開那種影評,感覺就像是上交了一份試卷,現下拿了分數,要對着扣分點和得分點寫總結筆記似的,彷彿又回到了學生時代,籠罩在被班主任支配的恐懼中……

這可能與馮棠棠和「學霸」兩字不沾邊有關,左言那種好孩子,就十分喜歡看專業影評,對扣分項和苛刻的言辭,都能以謙虛的心態去接受。

馮棠棠建了另一個文件夾,幫左言存了幾篇。

其中有一些,她看了,是心有戚戚的。譬如文章中毫不留情的指出「女主在打光不利的情況下哭到臉部變形,情緒宣洩得太嚴重了,只放不收的表演還是缺乏成熟經驗。」或者「回憶殺段落的剪輯仍然翻了國產電影的通病,冗長得令人懷疑是在拖延時間。而且回憶的段落也拼接生硬,新晉導演的經鏡頭語言,到底沒有老導演那麼流暢。」

有些馮棠棠看着冒氣,特想衝上去回復「Youcanyouup」之類的,但轉念一想,別人就是吃評價這碗飯的,人家也是術業有專攻。

話雖然說的不中聽,但有些能改進的地方,也要好好聽進去才能進步。

這些評論給個6分、7分,馮棠棠簡直就要感謝對方的不殺之恩了。遇到評價導演和劇本的,馮棠棠就替左言整理保存,遇到評價演員的,她就自己忍着氣,細細的看、細細的想。

有一篇影評馮棠棠留了意,那是特意評價咖啡廳分手那一段的表演。

「女主入戲太深,似乎主創在宣傳中也特意提過這一節。在我看來,女主不僅入戲深,而且入戲極快,說明對愛情本身,演員自己恐怕也有不安和恐懼。對愛情的恐慌和不安,是任何戀愛中人都有的通病,換個角度說,也是種甜蜜的負擔。女主的肢體語言很好的表現出了,對分手難以置信的抗拒,甚至愛情中自卑感,作為女性的我,那一段十分有代入感,很壓抑。為後面的轉悲為喜,做了很好的鋪墊。」

「在愛情中成長的女孩子,彷彿是人生的必經之路一般。後面歡快的鏡頭語言、輕鬆的背景音樂、亮色調的影片調色,都塑造了一個夢幻般的結尾,為女主的蛻變加以佐證。但我們都知道,真正的愛情成長,是無法在影片濃縮的一小時內做到,甚至無法像片中那樣用五年的時間做到。」

「或許,永遠對愛情充滿期待、充滿小小的危機感,提醒著自己在愛情里變得好一點、變得再好一點,才是這條必經之路上的真正課題。女主在片尾里獲得的幸福,或許是另一端坎坷道路的開端,這一點影片給予的暗示太過晦澀,也許是照顧青年觀眾對幸福結尾的期待吧。」

馮棠棠看完之後,心裏有種說不出的落寞。

可能是被影評里的那種悲觀感染了。但它說的那種「愛情中的自卑」,她是結結實實體驗過的,從上輩子,到這輩子的開端,最近半年才漸漸覺得,她可以任意放縱自己在左言面前撒嬌不設防了。

而想想它所描述的「每一個好的結尾,都是另一端坎坷道路的開端」……馮棠棠就覺得,其實無法反駁。

誰不是,一個坎接着一個坎的邁上來的呢?

門廳穿來一陣響動,左言換了鞋子進門,他終於開完了他的會。

「我回來了。」他帶着一身的疲憊對她笑,好像回家看到她,一天的勞累都煙消雲散了,眼睛裏只有無限柔情。

馮棠棠走到她身邊,踮起腳尖吻了他的薄唇:「歡迎回來。」

他把她抱在懷裏,撫着她後腦的髮絲,加深了這個吻。

馮棠棠想,管它什麼坎坷道路,放馬過來吧。

擁有彼此,相互陪伴,無所畏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影帝的錦鯉女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影帝的錦鯉女配
上一章下一章

96.評分和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