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江山萬里天——江萬里

萬里江山萬里天——江萬里

PS:從今天下午開始有三天限免,加之考慮到最近學校事情比較多,所以每天只更新半章,另外將一些原本寫過的文章放上來,還希望大家見諒。另外限免時間有限,可以先把VIP章節下載下來,便可避免再次收費.更多文章內容請於天天快報或騰訊新聞等平台關注本書作者個人企鵝號——「漫卷」。

文明有光明之時,亦有黑暗之時。

有光的時代,人們可以看到這個時代中有為之人的身影;而黑暗淪亡之時代,其中煥發出光彩的人,哪怕是他們的光芒再怎麼耀眼,都有可能被忽略。整個時代就像是一個巨大難以突破的囚籠,後世之人躲避著它,也忽視著它。

而宋末,恰恰就是這樣一個時代,一個《宋史》語焉不詳,有關史書相比於強漢盛唐寥寥無幾的時代。

滿門忠孝

曾有這樣一群人,在這個黑暗的時代中,想要憑藉自己微薄的力量,保江山社稷不移腥膻,道德文章不墮宇內,而他們之中,最大的一支力量名字叫做「都昌江氏」,其領袖為宋末名相江萬里。

當拾階而上都昌江氏宗祠,至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這樣一副對聯。

兄宰相,弟尚書,聯璧文章天下少;

父成仁,子取義,一門忠孝世間稀。

為了一個即將陸沉的時代,這個家族付出了鮮血。

而本篇文章的主角,便是都昌江氏家族的領袖——江萬里。

太子書名

江萬里,原名臨,字子遠,號古心,今日江氏宗祠之名稱「古心堂」便來源於江萬里的號。江萬里生於宋寧宗慶元四年的十一月十六日(公元1198年),其出生地都昌江家山村是江氏在都昌的主要居住地之一,只不過此時的江家山村百姓還並不知道,在七十年後,從這個村子中走出去的幾個年輕人,將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支撐起這個國家最後的一隅天穹。

江萬里年幼好學,勤奮上進,於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貢入太學,而此時他也迎來了尚且短暫人生中最榮光的事情,當時的太子趙昀,也就是後來的宋理宗喜愛江萬里才學,將他的名字書寫於自己的硯台上,從而確保自己不會忘記。

而江萬里也不負信任,在四年後登進士第,其策論之中對於郭子儀在國家危難關頭力挽狂瀾之膽識和愛國情操極為仰慕,被主考官給予「高古文也」的極高評語。

組建書院

嘉熙四年(公元1241年),在宦海之中渡過平淡十年的江萬里,迎來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節點,就在前一年,江萬里以資質知吉州軍,成為一方太守,而意識到江南西路(宋行政單位,相當於今江西省)此地多才子棟樑,而且自己又是江南西路本地人,當服務桑梓,所以江萬里于吉州軍廬陵縣贛江河心的白鷺洲上建立了白鷺書院,並且自為山長。

或許在數百年後的現代,白鷺書院相比於嶽麓書院等等大名鼎鼎的書院,已經很少為人所知,但是在當時,白鷺洲書院的成立為吉州軍甚至是江南西路的莘莘學子們帶來了希望,而宋理宗,也是當時在硯台上寫下江萬里名字的太子,為這座書院親自題寫了匾額,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座書院在當時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如果說在當時,這座剛剛組建的書院還只是因為皇帝的青睞而名聲斐然的話,在之後的幾百年科舉時代中,白鷺書院為各個朝代培養了十七名狀元和兩千七百名進士,佔據此後七百年科舉考試中所有進士的一半。而更應當為人矚目的是,這十七名狀元之首,便是名垂青史的文天祥。而辛(棄疾)派三劉之一的劉辰翁和最終在崖山赴國難的禮部尚書鄧光薦,也是文天祥的同窗師兄弟。

浮沉宦海

因為白鷺洲書院以及後來陸續組建的另外兩所書院而聲名大噪的江萬里,很快便青雲平步,也終於得到了宋理宗的信任和任用。此時年輕氣盛、剛正不阿的江萬里,對於朝野上下對北方的妥協和對於百姓的壓迫甚是不滿,在朝野上以一己之力和投降派以及其餘趨炎附勢之徒以理力爭,如果不是宋理宗多有庇護,江萬里很難自保。

淳祐五年三月(公元1245年),宋理宗與江萬里談論朝野事宜,面對宋理宗的勸說,只是用擲地有聲的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君子只知有是非,不知有利害。」

只要真理是正確的,懷有一腔熱血的江萬里願意以死力爭。

同年十一月,江萬里在朝堂上以一人對實力強大的投降派,終於勸說動宋理宗,啟用主戰派趙葵主持軍事。正是因為江萬里的這一次全力爭取以及趙葵的的確確的能力,南宋才能進行足夠的軍事準備,從而沒有因為蒙古的南下手忙腳亂。

一時間江萬里「論議風采,傾動於時」。不過在此次之後,江萬里也徹底成為投降派眼中釘。

不久之後,江萬里母親病逝,江萬里舉家奔喪,在離開朝廷之後被投降派群起攻擊,說其攜帶妻妾奔喪,不合禮法;回家之後母親已經病逝,有違孝道。在大事上素來無主見又重孝道的宋理宗當即罷免江萬里。

此去,便是一十二年。

朝堂風暴

寶祐三年(公元1255年),江萬里重新啟用,並且成為平章軍國事賈似道麾下最為年長者。而江萬里因為其剛正性格和投降派的賈似道格格不入,所以賈似道對其多有排斥,只不過考慮到江萬里的身份,並未多加貶謫,只是奪去其權力,有如解職。

十年後的咸淳元年,已經蹉跎了半生的江萬里,面對因為賈似道假意告老而聲淚俱下的宋度宗,憤然出列,「自古無此君臣禮,陛下不可拜」,此話擲地有聲,宋度宗羞愧而回,原本想要藉此謀求更多權力的賈似道愕然,而賈似道之黨羽們更是驚詫之間無法反駁。

此事之後,江萬里自知賈似道留不得自己,告老還鄉,皇帝不許,不過准許江萬裡外放,后又加拜左丞相兼樞密使。然而江萬裡頭上還有平章軍國事賈似道,所以手上並無權力。

投水殉國

咸淳九年(公元1274年),江萬里以七十六歲高齡知潭州,弟子文天祥前往拜會。已經年邁的江萬裡面對愈發急迫的局勢,卻已經回天乏力,只是鄭重的交代文天祥。

「世道之責,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文天祥流淚拜倒。

一年之後,已經歸隱的江萬裡面對兵臨饒州城下的蒙古軍隊,慨然出面,和當地官員百姓一起,協助軍隊上城死守,親自坐在城門上鼓舞士氣,然蒙古軍隊一路橫掃,勢如破竹,饒州守軍寡不敵眾,城池被攻破,面對湧入城中的蒙古軍隊,江萬里施施然回家,已經七十七歲的老人,知道自己的生命迎來盡頭。

「大勢不可支,吾雖不在位,當與國家共存亡!」

說完這一句遺言,江萬里攜未能出逃的兒子江鎬以及全家老少投水而死。

后張世傑收復饒州,稟報此事,宋恭帝詔封江萬里益國公,加太師,謚文忠。

個人評價——初心不忘,君其勉之!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則死矣,死國可乎?

這或許並不算是對江萬里一生很完整的概括,但是能夠表現出來他最強烈的願望。江萬里是治世之能臣,只是他遇到了整個華夏民族最灰暗的時代,偏居一隅的南宋面對有如潮水而下的蒙古軍隊,已經無力抵抗,本來就是文人出身的江萬里,雖然能夠將民政治理井井有條,然而面對朝廷中的投降派,江萬里以一己之力終究難以挽回。

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如果,所以我們也沒有辦法猜測如果江萬里戰勝了投降派並且主持南宋朝政,南宋會不會在蒙古面前支撐更久,甚至最終收復中原,更無法揣摩蹉跎二十餘年之後的江萬里,到底是以怎樣的毅力堅持一步步繼續還在自己的道路上行走,繼續還在為這個傷了他太深的國家拋灑熱血。

但是我們可以肯定,江萬里為那個時代付出的努力和做出的貢獻,不應該被遺忘。

不只是因為他培養出了文天祥這樣的天之英才,不只是因為他以七十七歲高齡還站出來保家衛國,也不只是因為他面對賈似道這樣權臣的時候毫不退縮,更因為他的赤誠之心,七十七年來從未改變。

初心不忘,最為可貴。

國之柱石,血灑江天。

他,是手中沒有權力的南宋丞相;他,更是不應該被遺忘的民族英雄。那蒼老的身影,曾經用微弱的生命之光,照亮一個黑暗的時代,照亮萬里江山萬里天。

君其勉之,勉勵的不只是文天祥,更是我們每一個後來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傾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傾宋
上一章下一章

萬里江山萬里天——江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