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胡僧事件(七)

第七百五十八章  胡僧事件(七)

隨後,李承道來到了李建成的寢宮前:

「兒臣趙王李承道求見父皇!」明宇公公從裏頭出來:

「殿下,陛下讓您進去。」當李承道來到李建成面前的時候,看到李建成正在看一本書。

「哦!趙王,你來了!快來看,快來看這本書!」李承道看到李建成手上拿的是商史。

「你看這裏,公元前一○四七年,殷商帝辛(即歷史上有名的紂王)三十二年,當時的周部落首長--周武王駐於孟津,準備伐商,紂王急召貴戚微子、箕子及攸侯喜(攸地名,侯是爵位,喜人名)等勤王。帝辛三十三年,周軍渡孟津,當時商軍主力十餘萬精銳正由侯喜統率大舉攻東夷,大軍不及調回,帝辛遂派七十萬奴隸與周軍戰於牧野,不料奴隸於陣前倒戈,商軍大敗,周軍入朝歌,帝辛登鹿台自焚,商亡。商亡之後,殷軍統帥侯喜在條的主力軍十萬人以及林方、人方、虎方等部落的十五萬人,突然全部失蹤,下落不明,成為殷商歷史的千古疑案。」

「父皇!您的意思是……」李建成看着李承道:

「你說這些兵馬到底去哪裏了?」李承道馬上跪了下來:

「啟稟父皇,孩兒希望完成父皇心愿,找到這些華夏迷民,不讓我華夏血脈流失!」李建成笑着點點頭。其實,李建成並不希望李承道離開,但是,李建成又不得不放李承道離開,當初,李承道引薦胡僧,如果李建成不是來自後世,一直對李世民晚年服食丹藥而死心中鄙視的話,恐怕也早就著了道了。畢竟,皇權久握,誰都不願意放手,再加上誰知道有沒有來世,而來世是否還能在萬人之上,或者來生是做一個窮人苦人也說不定,正因為來世有太多的不可預知性,所以,歷代帝王,尤其是建立了許多無上功業的帝王才會渴望長生。不過,長生是永遠不可能的東西,既然只能看秦漢明月,而無法看到秦漢人。又何必呢?正是因為有了這層領悟,李建成對於長生的誘惑,又有了一場新的防禦。

五日後,李建成召集朝中文武百官、李唐宗親一起雲集宣政殿:

「各位我大唐的文武重臣、各位皇親勛貴,朕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有些奇特,所以,今天特地將各位召集起來,以求解夢!」

「陛下請講!」

「朕夢到,一群小孩向朕啼哭!朕問他,為何啼哭!?他說,原來,他們是當初,周武王伐紂時,因為朝歌早已陷落,這些人無法回師勤王,而主帥攸侯喜又不願意臣服於周王,所以,殷商十數萬大軍在主帥攸侯喜的帶領下,乘船離開了我華夏國度,如今,他們在異國渴望回歸,所以,朕決定派遣皇子出海,前去尋找這些棄子。不知道哪位皇子願意助朕完成心愿啊!?」李承道馬上出班說道:

「父皇,兒臣願意擔此大任,為父皇找到這些海外孤兒!」

「好!趙王不愧是朕之長子,這個艱巨任務,就交給你了!船隻、船員和給養,你直接到戶部、工部去籌集,調撥。」

「兒臣多謝父皇隆恩!」李承道的出面和表現使得有些人的臉上出現了失望,作為皇長子,皇位的有力競爭者,李承道留在長安,坐上皇位的可能性還是有的,即便到時候,李承道不能成為太子,只要李承道在長安,大不了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可是,李承道這樣一走,極有可能讓擁護李承道的人失去擁護的目標,自然有人傷心,更何況還是李承道自己提出的。這就更加讓人失望。不過,李承道絲毫不覺得。相反,有一種無比的輕鬆。一個月之後,李承道拿着一副圖紙和一摞典籍來到李建成的面前:

「父皇,兒臣已經籌集了大量必備物資,還有,船員和醫生,這些是他們的戶籍還有姓名。」李建成看着李承道捧來的東西:

「承道,怎麼大都是江南一帶的人士啊!?還有,你帶那麼多的大豆和綠豆乾什麼?」

「父皇!江南多水網,並且,孩兒巡查江南的時候,就發現他們已經有駕船出海的事情了,所以江南人士多一些,而大豆和綠豆可以孵豆芽,並且容易保存。烹調起來的話,用水也少一些,可以節約飲用的淡水,是不可多得的食品。還有,大豆可以做豆腐、綠豆可以做豆餅。到時候在海上的話,吃的菜肴可以多一些,這樣,也可以讓船員們的口味好一些。」李建成點點頭。

「承道啊!朕要多謝你!」得到了李建成的讚許,李承道的心裏也是一陣暖意。

應朋友的要求,加個章推,推薦二本好書《初戀考卷:易先生借個吻唄》!《狐顏亂世:輔國小妖妃》!請各位欣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夢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夢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五十八章  胡僧事件(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