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小佈告大動作

第91章小佈告大動作

背月初八到米賊俘虜把過年之後。外面的那此紛紛擾撫」亦銘沒有去管。之後的日子除了給江州少有的幾個親友拜年之外,就是與老婆女兒在家中享受這難得的天倫之樂。

有事沒事的調戲一下妻妾,逗逗已經可以滿地撒野的小女兒。

可能是繼承了蔡銘的身體天賦,女兒婷婷長得非常好。

一般小孩要到周歲以後才會走路,但是聽妻子說女兒婷婷才十一個月就已經會走了。到現在都已經急不可待的學着跑了。

特別是每次遠遠的看到自己時,總是非常興奮的張開兩隻小手晃啊晃啊的就朝自己跑,也不知道看腳下,結果十有**跑到一半就摔倒了。讓蔡銘心疼不已。

不過小丫頭總是特別高興,等到蔡銘心疼的抱起她時就會用柔柔的小手抓着蔡銘的鬍鬚,唯呀唯呀的也不知道說些什麼,感覺應該是安慰自己的話。

女兒還是那樣纏人。

只要蔡銘回家就總能夠看到小丫頭放下手中的活朝自己飛奔。然後一如既往的在半路摔倒被蔡銘心疼的抱起。再然後就是在小女兒的咯咯的笑聲中一大一小形影不離的身影。

有時候蔡銘都會懷疑小丫頭是不是故意的,要不這麼聰明的人怎麼會總是不長記性呢?

不過有着這麼聰明,這麼可愛,這麼可人的女兒,蔡銘就是天天上當受騙也甘之如怡。

對此,夫人張碘總是吃味不已。同樣是為人父母,自己一天到晚的照顧小丫頭,夫君只不過早中晚在家卻總能夠讓小丫頭痴纏。難道這就是夫君說的「距離產生美。」還是說女兒就真箇是父親的小棉襖。

而現在,除了女兒,家中還有一寶也特喜歡纏着蔡銘。

這一寶就是蔡銘新納的小妾王寶兒。

特別是在過年後,小丫頭總是會挺著胸在蔡銘眼前晃悠,然後告訴蔡銘,我已經十六歲了,不小了。

那一臉炫耀,一對幽怨的眼神,不只蔡銘哭笑不得,就是張琰等人也時常被弄得哭笑不得。

因此每當這個時候,他們也只能幫着小丫頭勸蔡銘,蜜桃已經熟了,你就趕早吃了她吧!

面對這種幸福香艷的痴纏,蔡銘只讓暫時的裝痴作傻,然後抱着女兒當擋箭牌,告訴諸女:「別人家的事我管不了,但是我們家一定要記着。不管兒子還是女兒,不到二十不得談婚論嫁

而這個時候,女兒也總會非常乖巧的握著小拳頭,依依呀呀的表示著對父親的支持。使得張續四女吃味不已。

幸福寫意的日子總走過得特別快。很快便到了正月二十,府衙也要「開印。辦公了。蔡銘也得重新開始早出晚歸,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府衙「開印」辦公之後,蔡銘針對之前的「拜年」行動發佈了四個。方面佈告:

第一個是針對鴻都門學、醫學院、以及武館招生的。

佈告中說道:

一,鴻都門學誠招天下學子,而不僅僅限於巴郡當地的學子。但是入學之前要舉行測試,只有通過測試之後,才能被錄取。

招生分委培和直招。

委培生免一切學雜費,學習期間需負責一定的學校雜務工作,畢業之後必須留在巴郡工作,若規定期間不能畢業則發配軍中服役十年。

直招生則像其他書院一般一切正常沒有什麼限制。

二,醫學院誠招天下學子,所有通過簡單測試被錄取的學子免一切學雜費。畢業后必須至少在巴郡工作五年,五年之後不做限制。若規定期間不能畢業則發配軍中服役十年。

三,武館誠招天下學子,所有通過簡單測試被錄取的學子免一切學雜費,畢業后必須留在巴郡工作,若規定期間不能畢業則發配軍中服役二十年。

四,各地縣學學雜費減半,貧困士子可以申請勤工儉學,或助學貸款繼續學業。有關勤工儉學和助學貸款的具體情況可到各縣縣學查詢。

第二個是針對老人和上農工商的。

佈告中說道:

一,三年之內巴郡所有士、農、工、商的所有賦稅一律減半。

二,但凡在巴郡各級政府部門工作二十年以上,年逾六旬者,離休后享受養老福利。

三,新設商管吏官一名,管理商事,人員從商賈之中選拔。

四,新設工管吏官一名,管理手工業者以及工程建設之事,人員從工匠中選拔。

五,不管是哪一行業的手工業者,但凡有利國利民的發明創造,只要將其成果上報到官府,官府將給予重金獎勵,並根據其個人意願招錄到太守府百工坊工作,給予與其相應的政府官吏的品秩待遇。而且給予其鴻都門學的委培名額一名,這個特別賜予的委培名額無需經過測試就可以直接錄取,畢業時間可以相對放寬。

第三個是針對軍隊士族的。

佈告中說道:

一,一人蔘軍,全家光薦。只要家中有一人蔘軍,就可以免除家中五人以內的全部賦稅。免稅時間等於其參軍時間外加三年時間。烈士家屬,除撫恤金外,免稅的時間延長到其父母過世。

二,家中獨子不得參軍。每一戶家庭壯丁的參軍人數不可過半。只:卞軍十卒有軍功而不適合呆在軍中的。退役后按軍下,瀝州名,安排其他職務或賞賜土地。

第四個是針對罪民的。

佈告中說道: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對於任何失足犯事而用於改過的人,我們都必須給予他們改過的機會。對原來的米賊如此,對現在還在嘯傲山林的山賊也是如此。

在此佈告公佈三個月以內,只要主動放下武器,勇於改正錯誤,政府不但不追究過往責任,還會安排以工代賑的工作,幫助他們重新立足社會,重建家庭。

佈告公佈三個月之後,將全變清剿各地賊寇,至那時還不知悔過者一律罪加一等。

蔡銘的四條公告一出,幾乎是給原本就沒有平息的拜年風波火上澆油。

其他的到還好說,但是對於蔡銘要任用工匠商賈為官吏。

一些對商賈之流身懷戒心的所謂衛道士更是群情涌動,指責蔡銘:「他這是數典忘祖。倚仗手中有幾分勢力就肆無忌憚不管不顧的肆意妄為。

任用工匠商賈為官吏,簡直就是笑話,荒唐之極。工匠能幹什麼,除了照葫蘆畫瓢的製作寫奇淫技巧之物空號社會物質敗壞社會風氣外,他們懂什麼。

商賈之流就更是要不得,自身不是生產不說,還四處遷徙漂流,一心只知逐利,巧取豪奪侵佔土地。姦邪成性,吾不見一利,卻足見其百害。如此人物放逐名將亦如疥瘡,如若進入府衙豈不為禍更甚!」

還有一些對蔡銘心中不滿,甚至是懷有敵意的本地士人,則有些幸災樂禍,等著看蔡銘的笑話。

對社會的大影響不說,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那個胸懷,那個能力,但是他們卻似乎看到了對蔡銘集團的影響,他們認為:「從工匠、商賈中選拔官員,不說能不能選得出來,就是真有這樣的人才,可是工匠商賈是什麼地位,那些能夠進入府衙的士人又是什麼地位?只要稍微有點士人風骨的肯定會不屬於與之為伍。如果蔡銘硬要一意孤行的讓他們同堂為官。呵呵呵!我倒要看看到時候看他蔡銘怎麼用兩個工匠和商賈出身的管理來管理巴郡。這大概就叫着聰明反被聰明誤。」

當然了有人開了頭,這些世家就不僅僅是對任用工匠商賈為官吏有意見了,就是對鴻都門學之事有意見的也不少,只不過,現在蔡銘是奉旨辦學,又有了不滿就要遣子侄輩入巴郡支援建設的聖意,這些人也不好說什麼。但是對於蔡銘能夠建東觀分閣,能夠收藏有所有東觀的書卻頗為懷疑。而且堂而皇之的建醫學院,建武館,也多少有些不同意見。

但是對於蔡銘這麼快就開始赦免米賊的罪過,甚至還要進一步赦免那些賊寇的罪過他們的意見可就大了。

特別是那些深受賊寇危害的地方家族,他們甚至上書勸誡蔡銘:「亂世當用重典。」

他們對蔡銘申訴道:「巴郡已經經歷了三年多的動亂。三年多的暴亂使得原本富庶的巴郡幾成廢土。這些暴亂分子,絕不僅僅是米賊,從一開始就少不了那些趁火打劫,給巴郡民眾傷口撒鹽的賊寇。從米賊作亂道現在已經三年多了。現在眯著以平,如果他們還真有良知的話,又豈能三年猶自不能反省。

更何況在將軍平定米賊之後,如果他們還有一點理智也當知道以微效尤。然他們直到現在猶自不知悔改。對於這等死性不改之徒,若不能給予重罰。讓他們有着切身的體會,知道有過則受重罰,他們又怎麼能夠謹守律法呢?」

不可否認,從他們的角度來說,確實很有道理,而且其中也確實有不嚴作惡多管的死性不改的頑劣慣匪。

但是更多的卻是因為沒有糧食,為了活命被逼無奈的普通平民。對於這些人,儘管怒其不爭,卻也哀其不幸。因此蔡銘還是要給他們一次機會,若是機會給了,他們卻已經劫掠成性,習慣了掠奪,怨倦了勞作。那麼蔡銘絕對會讓他們知道什麼叫罪加一等。

當然了也有一些對時局看得比較清楚的明白人,通過這些點點滴滴,指出:「蔡江州的志向不小!他這是要將巴郡打造成他的鐵桶江山。要以此收巴郡七十萬子民的民心,收天平英才為其所用啊!」

更意外的是後來這些事傳到洛陽,傳到靈帝耳朵裏面。靈帝一下子就對蔡銘有了惺惺相惜的知己之感,當時就對身邊的小黃門感嘆道:「無商不富這句話實在是說得太好了,聯不就是靠商業手段致富的嗎?也只有那些腐儒才會認為是無商不奸,難道他們不知道聯做的就是商業運作之事,難道他們還要諷刺聯姦邪不成。」

有了這種好感,靈帝當時就大發豪興,御筆為蔡銘提了兩幅匾額。一副寫的就是無商不富。一副寫的是東觀分閣。算是為蔡銘改變商人形象造勢,同時也為蔡銘將要竣工的東觀分閣正名。

因此,雖說因為佈告之事。鬧出了不少讓蔡銘揪心的事,但就像是矛盾的正反面,有憂有愁,自然也會有喜有樂。

首先,還是鴻都門學等學校方面的事,受東觀分閣藏書的吸引,江州這些天陸陸續續的來了不少文人士子,甚至是名士名流。

一些八水活備報考鴻都門學的,泣此大都是只郡本地的年輕巾叮渾而大多數是來打聽蔡銘的佈告是不是屬實,是不是真的能夠收藏東觀的所有藏書。

蔡銘藉著這個機會,再次宣揚自己的招賢計劃,既然收穫不少。

其次就是錄用工匠和商賈為官吏之事,為了消除大家的疑慮,蔡銘不得不投其所好,你們既然說我數典忘祖,破壞先賢制定的立法,我就同樣以先賢來做說明。

先賢《管子》就曾說:「萬乘之國必有萬金之賈,千乘之國必有千金之賈

是故《管子小匡》:「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

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管仲為齊桓公作首相,壟斷鹽鐵批發生意,建立國家糧庫,用國家商業擠壓私人商業,形成一種計劃和市場相結合、壘斷和競爭相結合、國營和私營相結合的經濟體制,使齊國經濟發展。國庫充實,能夠成為春秋五霸。

可見在古代先賢並沒有像現在這樣極端歧視和打壓棄人。

那麼商人為什麼會落到今天這樣的地位,原因很多,但灶納起來大概有五條。

第一,商人本身不事生產。

中國古代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為主的農業社會,從秦朝直至清朝,無不強調以農為本。農業和糧食直接關係着百姓溫飽甚至王朝穩定。

由於經濟思想的長期落後。古人只看到商人在流通領域高賣低買,賺取中間差價,便認為其奸黠狡詐,不事生產而徒分其利!認為商業本身不創造價值,反害農桑,故有重農抑商一說。

第二,賦稅方面的原因。

賦稅是國家獲得收入,支派民眾出工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修河、建陵甚至戍邊)為役的根本。而無論這其中哪一項都有先決條件,即人員的相對駐地的固定性和民眾的順良。人員固定。稅賦方便收取,勞役便於支派,所以有戶籍制、保甲制等等,限制人員流動。

特別是在盛世,人口急劇增長人頭稅成為很重要的國家收入組成,就更強調人員的相對穩定。商人的特性是隨利而走,當然不會受統治者歡迎。

民眾特別是從事農業生產的民眾,其勞動的特質決定了,他們相對的穩定性和極強的災難承受力(品行溫良),相反商人的逐利本性和冒險精神是難以為人長期盤錄的!故被統治集團長期打壓,地位低下。

第三,統治階級的有意誤導。

因為以上兩點,在統治階級和士人階層的剪意描黑和誘導下。商人在社會大眾心理中的職業地位日漸沉淪,少數行業敗類的惡行被無,限誇大甚至放大為整個職業群體的群像。故意宣揚無商不奸的奸商職業群體形象。

同時,在封建社會士人掌握話語權,商人缺乏有利的社會政治地位,本身的話語權有限難以為本階層正名。加之國人久已有之的仇富傳統,更使商人階層整體難以擺脫地位低下的境地。

第四,儒家思想的毒害!

漢以前商人的地位並不像現在這樣的。那時的士農工商四個階層的地位差距遠沒有現在這麼大。就象呂不韋就是大商人出身。孔子的學生子貢好像也是。而墨家的墨者更是大多來自社會下層。

第五,也是造成現在商人社會地位直線下降的直接原因漢初的商人急功近利逐利帶來的惡果。

漢初,經濟上實行小自耕農為主體的小農所有制,在對待商業的態度上,漢初崇尚黃老哲學,放任無為,不抑兼并,相當於現今的「新自由主義」政策,結果,市場活動強烈,土地迅速集中到少數大地主手中,「富者田連陣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大地主避稅能力強,國家稅收進一步減少,迫使晃錯提出「納粟拜爵。政策。

此外,素封階層與中間勢力的出現大大削弱了中央皇權對社會的有效控制,危害到漢初社會的穩定。

最後,商人活動促成「趨利」的社會風氣以至影響到農業生產,更使社會處於一種變動狀態中。統治者為維護自身的統治地位與社會的穩定,必然對商賈實施打擊政策。這在當時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

漢初對商人態度的大幅度轉變,這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極其重要的經歷。

從西漢初期放任自由的經濟政策,一轉到西漢中期的殺商政策,統治者懂得了,商人具有積聚社會財富的強大力量,必須「重農抑商」才能平衡商人和農民的利益。

從此,歷屆政府都將重農抑商作為基本因策。

但是,從社會的發展的根本規律來看,士農工商就像馬兒的四條腿一樣,三條腿的馬兒是註定跑不快,也跑不遠的。

面對洪荒的洪流,大禹明白了堵不如疏。只有合理分流才能更好的治水的道理。對於商人的問題,同樣堵不如疏。

怎樣疏?其實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賢管子已經做好榜樣。

通過宏觀調控,政府引導,使得計劃和市場相結合、壟斷和競爭相結合、國營和私營相結合。

同時加強和完善商業的規範和監管制度。讓商人明白只有在合理的商業行規的規範下才能更好的追求利益。

加強輿論引導廠二丁有良知,社今責任感的新型商賈。特別是加強商人六質教育。使得商人的掙取的財富能夠更好的反饋到社會民生和發展中。

也說就是要從根本上改造商人的思想。

提前培養出後世那種具備商人職業素質,能夠合理運用商業規則,有知識,有理想,有道德,有社會責任感的四有商人。

儘管這條路並不好走,最少蔡銘現在就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但是不管是什麼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現在不準備的話,沒有一個堅實的基礎,以後就算條件符合了,也會因為根基不穩產生諸多問題。

所以蔡銘現在就要一邊試着去建立這樣一套適合這個時代的商業規則。一邊着手培養後世那種具備商人職業素質的新型四有商人。

要建立這種規則自然沒有誰比商人本身更清楚。在加上蔡銘的指導,慢慢的總能夠摸索出一套適合這個時代的商業規則,給商業的發展鋪好規範合理的高速軌道。從而逐步改變商人的形象,逐步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挖掘出商業對繁榮社會,促進發展的潛力價值。

但是,麻煩的是,因為規則初創,最是要打好基礎的時候,必須要保證基準的規範嚴謹,所以這個商管的管理人選十分重要。

首先,他必須是商人,深通商業運作。

其次,他要不僅僅是商人,最好還要有士人的背景,要有綜合各方面的行政管理能力,有極其出色的商業發展方面的大局觀。

第三,他要謙誠篤厚。有盡心盡責,忠於任事的社會責任感,而不是一開始就想着製造漏洞為自己牟利。

蔡銘提出這三個,要求時,負責具體政務的杜畿臉就懨了。

符合這個要求的人也太難找了。這種人,簡直就是智慧與美德一體,世之君子的典範,別說是商人,就是剃開商業才能不談,這種品格在士人中也難找。

不過儘管難,但是中國這麼大,大漢數千萬人口,肯定會有,至少蔡銘心中就有一個這樣的人選。

這個人選在三國也算是個小小的名人,這個人就是糜竺。

麋塹字子仲,東海胸人也。祖世貨殖,憧客萬人,賀產櫃億。根據《搜神記》的記載,說曾遇過火神,火神感其美德,指點他過大火災難。後來徐州牧陶謙也因為其君子美譽而辟他為別駕從事。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糜子仲:「安漢雍容,或婚或賓,見禮當時,是謂循臣。」

為此,蔡銘早在年前,就已經著人道徐州想請,而且讓蔡銘十分高興的是,已經得到糜竺回書,表示不久就會舉家遷來巴郡。

而且讓蔡銘高興的還不僅僅是解決了商管的人選,就連工管的人選都已經出現了,這個人就是馬均。

同糜竺一樣,馬均雖然有着士人的身份,但是更多的才情卻似乎並不在讀書做學問上,發明創造才是他身上最閃亮的亮點。

糜竺和馬均,是三國中及少見的出仕做官的大商人和名工匠。

只不過因為封建士人對他們的歧視偏見,糜竺還好一點,作為劉備的小舅子,同時也是支援他起家的大功臣還能受到劉備的重視,但是馬均這樣一個寒門士子,長於發明和製造不但不能被重視,甚至還可能因此更受歧視。

魏晉時期的文學家、思想家傅玄就曾為此感慨:「馬鈞的發明創造才能,就是魯班、墨翟、張衡也比不過,但魯班和墨翟都能見用於時,馬鈞卻不能發揮其才,真是令人痛心的事。」

所以說馬均的才能是不容否認的。

馬均是自己出現在招賢館的。當然他是冉士人的身份出現的。

而他之所以出現在這裏,則要感謝章、韓遂兩人。

由於涼州邊章、韓遂叛亂,攻略三輔。馬均的家鄉右扶風作為三輔之一自然深受其害,就在去年年末朝廷封賞大隊經過三輔,出於安全考慮,三輔之地不少人都跟着大隊到了巴郡,馬均也是流民大隊的一員。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馬均很佩服蔡銘這樣為民辦實事的太守,所以在今年木休結束官府開始辦公不久就上招賢館自薦了。

可以說,是朝廷的這一趟封賞之旅,改變了馬均的命運,並因此,由於這隻現在還很弱小的蝴蝶翅膀的輕輕扇動,改變了漢末三國的喜多人的命運。

蔡銘後來在知道這一點后,特地又一次重賞了帶隊的羽林郎,讓後來已經投靠了蔡銘的原羽林郎困惑了許久。

因為他不知道,這兩個人,或許在漢末傳統士人眼中並不算什麼,但是在蔡銘眼中,其重要程度一點都不差於戲志才、程昱。

另外,因為相當於招安令的第四個佈告,很多賊寇陸陸續續的走出山林,既減輕了,因為賊寇帶來的社會問題,還極大地緩解的大規模建設而造成的勞力不足的問題。

有了這麼多的喜報,蔡銘也由此而顯得心情大定,對於外面那些紛紛擾擾的小麻煩事,以及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也就很大度的不以為意的忽視之。(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庶子稱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之庶子稱雄
上一章下一章

第91章小佈告大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