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

第720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

第720章不是結局的結局

如果不是持續的戰爭,劉表大概不會發現,在他治下的荊州,隱藏着那麼多的人才。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徽這些名士倒也罷了,畢竟聲名在外,其他如馬良、鄧芝、費禕等傑出的年輕人,還有更厲害的8階智將龐統龐士元。沒錯,就是那個號稱「得一可安天下」的鳳雛,在襄陽之戰進行了一年多的時候,忽然間就冒了出來。

但諸葛亮依舊是個迷,不知所蹤。

建安二十二年8月,孫策破宛城,時隔數年,宛城再次迎來血流成河之日。三年多的攻城戰,讓豫州軍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南陽的百姓再次遭受無妄之災。自黃巾起義來,三十餘年間,宛城已經數次經歷類似的事情,讓一些屢經此事的老人感嘆是不是這個城市受到了詛咒。

孫然破城,但孫策的損失也不少,每年都能達到三百萬,總體下倆超過千萬人,這也是孫堅在後方一直增兵,否則即便有孫策和郭嘉、賈詡在也堅持不下去。

相較之下,雖然是守城方,但劉表軍的損失也比孫堅軍大,軍隊的戰鬥力和統帥水平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富庶的宛城在城破之時已見不到之間的景象,「民不聊生」一詞都不足以形容。蔡瑁等人除了少部分帶着為數不多的十餘萬大軍撤出外,大部分人都戰死城頭,包括黃忠在內。

見到復活的一位位將領,得知宛城失陷的消息,劉表很受打擊,消息傳開后,更是士氣大降,周瑜趁機攻城,雖然依舊是被趕下來,但戰果卻比之前好。

孫策忙於攻佔南陽各縣,一時無力追擊,劉風卻再次增兵三百萬於襄陽。不由他不急,一旦等這些復活的將領恢復,襄陽將更加難以攻破。從玩家那裏他已經了解到宛城的慘狀,自然不想讓襄陽也經歷一回。

實力上的差距不是十幾個、幾十個歷史人物可以挽回的,一年多的戰爭,襄陽城內的治安、民生急劇下降,南陽的失陷又給襄陽蒙上了一層陰影,當劉風再次下令全力攻城后,周瑜感覺比之前輕鬆了些。

又是三個月的戰鬥,周瑜終於攻破襄陽城,劉表自殺身亡,劉琦率眾投降,除了個別劉表的死忠,大多數人投降,劉風手下的班底一下子豐富起來,雖然不能直接給這些投降的人以高位,但再也不愁一些關鍵位置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幾乎是在襄陽城破的同時,孫堅親自率兵出兵江夏,吳隱、徐長傑也從出兵策應,威脅黃祖後方,最終孫堅以不大的損失奪取江夏北部,黃祖不願投降,自殺身亡,其子黃射投降孫堅,自此,劉表勢力滅亡。

收穫最大的自然是劉風,盡占長江天險,其次才是奪取了南陽郡和江夏北部的孫堅。

荊南方向,張懌在桂陽苦苦支撐,抵擋不住雲水城的攻擊,魯肅和劉誕還在爭奪長沙西部,兩年時間依舊未有一方服軟。劉風一直把重心放在荊北,也無法對這裏支援。但荊北戰爭一結束,劉風立即從腹地增兵長沙,確保在荊南的優勢。

建安二十三年四月,劉風和孫堅終於就邊界問題達成協議,雙方不再邊界維持大規模兵力,開始收縮。劉風以周瑜為襄陽太守,坐鎮荊北,以呂蒙為統率,開始支援荊南,開始着手解決荊州問題。

曹操奪取琅琊國,停止了進攻開始穩定地方,袁術的勢力進一步收縮。呂布、劉備、張燕三方頻頻出擊,袁紹軍作戰不力,開始收縮勢力,冀州北部、西北部以及西部都被三方勢力攻佔,大有合圍之勢,袁紹不得不遷治於信都,重新部署防禦。

有李儒的謀划,坐擁關中之地,天策府實力增長很快,張魯的主力大軍在和益州作戰,最終不敵華雄及大批玩家的圍攻,被天策府攻下南鄭,張魯投降。但此時,奪取了南陽的孫堅開始西進,進攻上庸地,天策府開始和孫堅爭雄,同時繼續抵擋劉璋的進攻,陷入兩面作戰。

在西涼,馬騰擊敗宋建,鐵騎會利用之前戰鬥中收服的一眾歷史武將,歷盡艱辛擊敗韓遂,涼州形成兩強對峙局面,天下諸侯進一步減少。

建安二十三年六月,張懌無法支持下去,帶着小半個桂陽向江東請降,劉風第一時間派步騭從交州入荊州,接替張懌和神箭盟爭奪桂陽,呂蒙從長沙入桂陽,兩面夾攻。但神箭盟不愧是排在前十的玩家,在荊南經營多年,實力強勁,堅持了半年退出桂陽,又在江東大軍的進攻下,在零陵堅持了一年之久,最終和劉風達成協議,帶着剩餘不多的軍隊離開荊州,把零陵交給江東軍。

建安二十四年五月,劉備、呂布、張燕擊破袁紹的阻擊軍,合圍其於信都,爆發了又一場大戰,八月,見袁紹把青州兵馬抽調一空,曹操沒有發揮盟友的作用,回師東進,輕易奪取青州,在袁紹背後狠狠捅了一刀,以致袁紹氣到吐血,士氣大降。到十月時,最終被擊破,大部分人戰死,剩餘的逃入為數不多的郡縣中負隅頑抗,被不斷剿滅,袁紹憂憤而死,其餘部將不是加入到玩家領地,就是被三方收服。戰後不久,張燕帶着常山郡投靠劉備,劉備的實力再次增強。

建安二十五年,在司馬懿的謀劃下,呂布受封魏王,建都鄴城。同時封劉備為燕王、曹操為梁王,孫堅為豫王,劉璋為蜀王,劉風為楚王。雖然引起天下側目,但時至今日,大漢威望全無,沒激起什麼浪花就執行下去。劉風沒有接受楚王的封號,后改封吳王,以示自己不離開江東向外擴張。在立國的第二天,就宣佈將移治金陵,開始建造皇城。

天策府的實力未得到呂布的認可,僅被封為秦公,低了一個檔次,鐵騎會和馬騰同樣如此,如果有誰能一統涼州,或者可被封王。

建安二十六年,在解決零陵城后,劉風大軍西進武陵,最終擊敗劉誕俘獲甘寧等人,劉誕勢力覆滅,劉風盡有江南地,勢力連成一片。可以說在土地面積上,是諸侯最強多的。

截至此時,大戰告一段落,華夏區數強並立的局面形成,想再通過大戰解決某一路諸侯就不那麼容易了,還要時刻提防著被其他諸侯漁翁得利。呂布對曹操的不滿就是如此,覺得自己為曹操做了嫁衣,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還沒曹操收穫的多。但因為持續作戰損失太大,不得不放棄動武的念頭,還要給其封王。

袁術依然存在,但雖然依舊有實力,但在諸侯中差不多算是最弱的了,之所以還存在,是曹操不像和劉風為鄰,以免雙方發生不愉快,依舊將其作為緩衝。

統一荊州后,劉風和學霸在現實中低調完婚,大齡青年終於解決單身問題。再次登錄遊戲時,劉風再次遇到靈韻,在表達了自己的祝福后,靈韻言自己最終還是被人類發現擁有了智能,如今已達成協議,在人類的監控下生存,今後大概無法再這麼自由了。這讓劉風感慨,自由從來不易,每個人、包括智能生命,也要對其行為負責,哪怕她沒有造成任何危害。

金陵城建好后,劉風在遊戲中舉行了盛大的婚禮,並舉行了延後的封王儀式。雖然考慮到安全問題諸王不能親臨,但都派出了核心人員恭賀,大量玩家湧入金陵城觀摩這一盛況,形成了遊戲中的一個記錄,此後多年未被打破。

此後數年,遊戲中戰亂依舊存在,雖然未有大規模的戰事,但小摩擦從未斷絕。

建安二十八年,呂布晉陞9進階,隨着時間的推移,高階武將越來越多,不久之後,關羽一躍成為第二個9階武將,在此後的數年中,一批頂尖武將不斷進階9階。在江東,白建、荀攸、典韋、太史慈、黃忠、周瑜、魯肅、呂蒙、顧雍、陸遜、魏延、甘寧、龐統等陸續進階到9階,還有一個不遜色的史阿,此外周泰、蔣欽、賀齊等一批人雖未到9階,但也達到8階巔峰,有武聖塔、冥想閣的存在,如果實在進階不成,也可以選擇捷徑,畢竟10階不是誰都能仰望的。

建安二十九年,九幽之淵的材料終於收集完成,建成之後的九幽之淵,可以復活此前死亡的人員,但想要復活一個人,需要擊敗同數量的九幽守衛,十分艱難。但後來,九幽之淵就成了練就特殊兵種的場所,部分武將的特殊兵種就是在這裏進階成功的。當然,代價十分之巨。同年,感覺到達瓶頸的張寧外出遊歷,悄然離開。

建安三十二年,準備好的劉風,帶上一大批武將、特殊兵種,乘坐大型樓船,在已經9階的亢金龍的帶領下,前往東海屠蛟。經過兩天的奮戰,最終擊敗角木蛟,將其屠殺運回,得到大批珍貴材料,亢金龍因此歸心,真正成為江東軍在海上的守護神。

建安三十三年,張寧返回,實力再次增長,雖然過程不得而知,但劉風能想像其中的驚險。給劉風的感覺,此時的張寧比之當初面對瞭然老道,也不遑多讓。而且他還帶回來一枚特殊兵種的兵符——黃巾力士兵符,劉風麾下再增一種特殊兵種。

建安三十四年,自覺準備充分的劉風,派出麾下幾乎所有頂尖人員,率大軍進入會稽,開始清理境內所有道觀。雖然遭到當地百姓的反對,但因為劉風一直以來的好名聲,未引起太大問題。最終於上虞釣台鄉進行大決戰,率眾攻山。

這是劉風經歷的最艱難的一次戰爭,半仙的實力不是吹出來的,漢末三大散仙不是徒有虛名。以醫成名的于吉,雖然攻擊力不足,但各類陣法及醫藥物資,給劉風造成了巨大的困難,僅有不足萬人的道士,阻擋劉風數十萬大軍達一月之久。當最後只剩于吉一人的時候,一眾9階人員全部上陣也為對於吉造成太大傷害。眼見就要不計損失大軍圍攻將其耗死,張寧趕來支援,超過9階的實力為眾將提供了巨大支援,不久后瞭然成功脫困,加入戰場,最終成功擊敗於吉。

劉風之前想的沒錯,于吉就是要走香火成神之路,希望以遍佈天下的信民宏願助力自己的飛身之舉,不像張角一樣謀划天下,但謀的是人心。瞭然發現其目的后想離開,但被于吉變相軟禁。于吉之所以見劉風還給其好處,就是想在劉風領地上建設道觀,發展信徒。只可惜劉風十分謹慎,看出其中的問題,暗中限制于吉的信徒傳道,才沒有讓到家在江東肆掠,僅在會稽一帶傳播。這才給了劉風發展的機會,成功將其清除。

感念其不殺瞭然,劉風也沒有做弒仙之舉——畢竟還有兩個仙人在看着不是,而是將其流放東海,劉風在位期間不得返回。直到這時,劉風才算真正完成了對江東的整合。

建安三十六年(229年),劉風分交州而置廣州,分揚州而置江州,分荊州而置湘州,至此江東有六州之地,隨着劉風的開發,以及各種屬性的增幅,實力不斷提高,在諸侯中居於前列。也是在這一年,玩家們期待已久的國戰終於開放。

——

樓船集結如山,旌旗招展,將士武器齊備,士氣高昂。

這是江東軍的一處水軍基地,今天是他們出征的日子。將士們肅穆而立,等待着最後的時刻。更遠處的,有無數大小不一的玩家船隻集結,只為隨軍出征。

終於,時間到了。

劉風走上點將台,看着下放的一眾文武,一一點頭示意,沒有多餘的語言。良久,他緩緩舉起右臂,指向大海的方向,沉聲道:

出發。

沒有回應,出征的將領默然走上早已準備好的戰艦,隨着號聲,揚帆起航,繼續未知的征程。

(全書完)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坐斷東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三國之坐斷東南
上一章下一章

第720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