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脫離大部隊

第一百二十章 脫離大部隊

陸抗早就將腰刀抽出,嚴陣以待。

見到凌操將手中刀甩了過來,他將腰刀擋在身前,並後退了一步。這是他本場戰鬥中第一次後退。

但陸抗的刀並沒有碰到凌操的刀。一個親衛上前,擋開了飛刀。

作為陸抗親自訓練出的親衛,他們的忠誠度和責任心都是毋庸置疑的,怎容主帥受到威脅?

刀雖然被擋開了,但凌操已經飛了過來。他藉著戰馬的速度飛躍而起,當然比陸抗的撤退速度快得多,閃著寒光的槍尖離陸抗越來越近。

一丈……五尺……三尺……兩尺……

待距離已夠,居高臨下的凌操毫不猶豫,手中長槍迅猛地刺出。見到勝機,他依然淡定,招式全無變形。

這一槍,帶着他的全部力量,寄託着他的全部希望。他彷彿看到了長槍刺入陸抗胸膛的一幕。

「休傷主帥!」隨着一聲大吼,一個人影突然飛起,擋在凌操面前。竟是陸抗的一個親衛。

「噗嗤」一聲,凌操的槍插進了親衛的胸膛,二人同時落地。

親衛雖然摔倒,卻狠狠抓住刺進身軀內的長槍。

凌操使勁兒向外拔,一時間卻沒有拔動。他知道此種情況下不能停下,便放下長槍,準備搶其他的兵器再戰。

正在此時,陸抗平靜地聲音響起:「抓活的!」

凌操還未反應過來,便被數個親衛摁倒。

這些親衛正是之前圍攻凌操的五人,被凌操突破后,回身過來追擊。見凌操落地,長槍又被握住,正欲上前誅殺他。聽到主帥命令,便改殺為擒。

凌操奮力掙扎,但純拼力量,他一個人又如何能拼過五個大漢?不多時,便被綁成了粽子。

生擒凌操后,陸抗暫時不理他,指揮兵士,圍攻殘存的官軍。

不久后,全琮領五千兵馬趕到。接到陸抗的命令后,他並沒有停留,兵分三路,向劉遠逃跑的方向追去。

一刻鐘后,陸抗清掃完戰場,便兵分兩路。一路同樣追向劉遠,另一路由自己率領,略微轉頭,欲要封住劉遠向西深入吳郡內地的道路。

同時,陸抗派出探子,密切監視劉遠部隊的撤退路線。

路上,陸抗欲要招降身為俘虜的凌操。凌操的英勇,他十分欣賞。但凌操卻寧死不屈,不但拒絕投降,還大罵陸抗。

此時的凌操,肋部依然在流血,但他毫不在意,已經生死置之度外。

被凌操罵,陸抗並沒有生氣。但既然其不為所用,陸抗便打算給他的痛快。

「我敬你是個英雄,既然你求死,我成全你。」陸抗說着,拔出腰刀,就要親自動手。

凌操直視着腰刀,全無懼色,也沒有繼續罵。陸抗身為統帥,親自殺他,已經很給他面子了。

陸抗並不猶豫,對着凌操的脖子,一刀砍下。

「鏜」的一聲,一桿長槍突然出現,架住了陸抗的腰刀。

陸抗愕然看向凌統。

「此人我看着眼熟,統帥看在我面上,暫留他一命吧。留個高級俘虜,今後也可能派上用場。」凌統道。

陸抗注視着凌統的眼睛,想從中看出什麼。

凌統的眼神平和、真摯。

雖然疑惑,但麾下頭號大將的面子還是要給的。陸抗不再多想,令軍士將凌操拉下,看管好。

凌統又看了凌操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凌操邊走邊回頭,看向凌統的方向。這個敵將武藝高於他,跟他單挑時毫不留情。

可就當他以為自己必死的時刻,對手居然站出來,救下了自己。

他同樣對凌統有熟悉感,甚至「熟悉」這兩個字並不十分恰當,親切感更合適一點。

那感覺是發自內心的,就像……就像面對自己的親人時的感覺,甚至像面對自己還在襁褓中的女兒時,那種無可名狀的愉悅。

這是為什麼?凌操不知道,他也想不通。不過,他知道,這個年輕的敵將,在他心中,一輩子也抹不去了。

劉遠依舊沿着海岸線全速向北逃離,全琮的三路兵馬從不同方向包抄。雖然都是步兵,其中一路由於抄近道,與劉遠的距離越來越近。

但劉遠不敢貿然掉頭向吳郡深處行軍。他猜到,陸抗一定在中途等着他。

不多時,探子來報,一路一千的人的曲阿叛軍,從小路包抄了過來。

劉遠知道,一旦被包抄,速度減緩,後面的叛軍不久就能追上。那樣的話,自己就插翅難飛了。

劉遠當機立斷,令孫立率領所有兵馬前去迎戰。自己和李秀寧兩騎,脫離大部隊而行。

這樣以來,可以發揮戰馬的速度優勢,將叛軍甩開。同時,目標大大減小,便於隱藏。

孫立勸阻道:「主公身旁沒人保護怎麼行?不如只派兵士前去阻攔叛軍,我貼身護主公周全。」

「只派兵士去的話,起不到多大的阻攔作用。這一路叛軍只有一千人馬,以將軍的武藝,完全可以應付。但將軍只需稍稍阻攔敵軍,不求多殺。之後,將軍便突出重圍,向餘杭縣求救,並著縣令派人向吳郡求救。那時,將軍再帶兩三千餘杭兵馬殺過來。此時,敵軍兵力分散,將軍可逐個擊破。我和李將軍有武藝在身,又有戰馬的速度優勢,自保無虞。」劉遠道。

見劉遠主意已定,李秀寧道:「讓我與孫將軍一起去吧,我的武藝也能堪些作用。」

「李將軍在海上漂了那麼久,體力損失太大,不易再戰。我們兩個同行,可以互相照應。就這麼定了!不必再說。」劉遠拍板。

隨後,劉遠自帶李秀寧騎馬而去,很快逃過叛軍的包抄。又騎行了一刻鐘后,二人主動調整路線,遠離了河岸。

孫立卻帶二百兵士,攔截住了叛軍的一千多士卒。

孫立是何等武藝,面對一千多士卒,並沒有太大的壓力。他如果想走的話,沒人能阻擋。

但孫立如何會走?劉遠讓他稍稍延緩敵軍步法,但孫立並不滿足。他已經決定,要儘快擊潰眼前的叛軍,然後再去餘杭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噩夢三國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噩夢三國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章 脫離大部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