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榮麻衣赤足,背負長劍,行走在天地間,循着荒野小路,渴飲山泉,飢食鳥獸,自長安東行入關,翻越潼關,熊耳山,來到了嵩山山脈少室山裏最為險峻的三皇寨。

插天而立,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顯得其險無比,三皇寨是嵩山最高峰,乃是少林寺的地盤,向有高僧大士在此隱修。

「師傅!」李榮衣衫襤褸,但步履強健,精氣內蘊,短短半個月,氣質有了奇異的變化。

普惠身為「少林十八棍僧」之一,早年間跟隨太宗皇帝征戰四方,立下赫赫戰功,武道境界在戰場上突破到了宗師之境,如今年老體衰,隱修於三皇寨絕頂石洞,修身養性,這些年來除了曾收李榮為徒外,少有與人來往。

急步來到石洞前,李榮在外面恭敬地喊著師傅。

「痴兒快進來吧!」洞中傳來蒼老的聲音。

普惠原為少林寺收養的孤兒,無親無子,收李榮為徒后,視之為親兒對待。

李榮幾步撲入洞內,見到洞中還是老樣子,灰白的石床上坐着一位鬚髮皆白的老僧,身披破舊補丁的僧袍,翻身跪在石床前,眼圈通紅。

古人云「天地君親師」,除了虛無飄渺的天地外,后三者是維繫社會關係的紐帶,對李榮這個靈魂來自後世的人來說,君王並不值得敬仰,而這一世真正給他以關懷的是父親李晦,再有就是師傅普惠,老管家葛寶,因身份的原因他只對李晦和普惠下跪過。

「父親大人過世了。」李榮痛心地說道。

「天妒英才!」普惠嘆道。

李晦的才華是每一位跟他打過交道的人一致認可的,普惠也不例外,無論是容貌,武功,還是能力和處世之道,李晦稱得上十全十美,可惜過於完美也是罪過,他的命運就像當初創立了「玄音妙劍」的謝家先祖謝玄中年離世。

普惠扶起李榮,令他坐到石床上。

「前些日子你父曾給我來信,說了身後之事。如今你奉祀先人,離開洛陽是非之地也是萬幸。」普惠對着盤坐在對面的李榮說道。

武則天登基為女皇后,武家之權勢如烈油烹火,繁華似錦,他們聯合起來將矛頭對準李唐宗室,幾乎殺之殆盡。此時李榮表現得再忠心,其日漸精深的武功,不斷增長的權勢會成為武家乃至武則天猜忌的對象,到時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權力鬥爭不可自拔,重現李晦的悲劇。

「權勢地位,宗室恩怨不是我追求的目標,我不會像重蹈父親的覆轍。」李榮說道。

「你父一生背負的東西太多,你能看穿這些就好。」普惠欣慰地說道。

「父親命我帶上他的秋水琴音去往東海的觀音法座,還要去吐蕃雪山,我準備將其當成一場歷練,磨礪自己。」李榮說起來意。

「相信這一路會讓你成為真正的宗師。」普惠高興地道。

每個人有自己的道,普惠能成為宗師是他當初懷着使天下太平的夢想,以此為信仰一步一步邁向宗師之路。李榮的功法糅合了佛道兩大功法,但本質上還是以《水書》為根基,講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行走天地,貼近自然是修行的必由之路。

兩人促膝長談,交流武道見解,李榮離開少林寺時尚年幼,許多佛門武學的真意領悟不了,如今境界增長,見識日廣,更覺金剛伏魔神通的精奧,普惠也給了他很多指點。

在少林寺盤桓數日後,李榮沒驚動任何人,踏上了南行的路。從嵩山向南,越過南陽,入江陵,至大江,然後沿江而下,過淮南,至浙右,直抵東海。

觀音法座位列佛門三大勝地,僻處東海之濱,人跡罕至,就是江湖中人也少有人知其真正所在,但普惠,李晦這等身處頂尖勢力的宗師還是知道她的位置。畢竟觀音法座是江湖勢力,免不了需要修鍊,需要與外界交流。據李榮了解,觀音法座位於東海普陀山,跟後世觀音道場一致。

普陀山自先秦時就有方士蹤跡,還留有煉丹之所,後來成為佛門勝地,附近一向風高浪急,天氣變幻無常,且島外遍佈暗礁,船隻無法進入,少有漁民前來打漁,更無從發現這裏是著名的佛門勝地。

在靠近海邊的一個小漁村,李榮幫助漁民解決了一些問題,得到漁民的敬重,借到一艘小漁船,出海尋找傳說中的普陀山。

「小郎君有所不知,東海多風浪,這陣日子正是暴風來臨的季節,普通的漁民可不敢出海。」操舟的船工皮膚黝紅,中年模樣,臉上皺紋不淺,筋骨暴露,顯得蒼勁有力。

「常人不敢出海,林公技藝不凡,這操舟技巧無人能比。」李榮笑道。

他住在漁村一個多月,知道這姓林名紹基的船工是漁村最好的漁人,操舟之技遠近聞名。

「那裏,那裏,」林紹基忙謙虛地說道,「狂風巨浪也會帶來豐富的漁獲,這時出海捕魚險是險了些,能捕到的魚蝦不少。」

林紹基津津有味地向李榮介紹著可以捕到的各種魚蝦,以及海味的作法,聽得李榮澤口稱讚。

或許是往日修鍊的艱苦,進入洛陽后情勢的緊張,李榮的身心一直保持着警惕的狀態,固然武功不斷進步,心理卻頗為疲憊,幾日來他呆在漁村,跟那些貧苦的漁民一起捕魚,勞作,有一種輕鬆自在的感覺,也不急着去往觀音法座了。

李榮和林紹基清早迎著朝陽出海,向東行駛了一個時辰,按時間接近中午,天空忽然暗了起來,轉瞬間烏雲密佈,空氣更加濕潤,風也越來越大了,颳得越來越猛,掀起海浪一波又一波地涌過來。

小船飄落在波峰浪谷間,或是高高拋起,或是重重落下,濺起一陣水花。

「小郎君,我們不以再向前行了,得馬上回航,浪越來越大,一會兒可能還會下暴雨,到時就更難行了。」林紹基面色嚴肅地說道。

「這裏距那小島有多遠?」李榮問道,「在那個方向?」

「小島就在此處東南方十里處。」林紹基大聲說道。

「老林,你先回去吧,下面的路程我獨行即可,」李榮說道,翻身躍出船外,迎著巨浪,腳尖一點,行出數丈。

林紹基剛要開口相勸,看見李榮踏水而行,下巴差點掉下來,知道是遇到了高人異士,他以前聽說過附近有高人來往,可以踏浪踩水,今天見到真人了。

不過這時候,林紹基可來不及感嘆,風浪愈來愈大,趕忙掉轉船頭向來時方向駛去。

波濤洶湧的海面對李榮這樣的高手來說不算什麼險途,李榮提聚真氣,運至足下,模仿前世衝浪的方式,遊走在重重波浪之間,只覺得無比自由自在,束縛在身上的壓力,**統統拋之腦後。

雖然李榮自覺真氣,境界沒有增進,但他無比確定心態,意志衝破了囚籠,宗師之境不再是虛幻的東西,而是踏踏實實的道路。

迎著撲面而來的狂風暴雨,李榮彷彿烏雲下穿行的精靈,波浪不再是前進的障礙,而是助推的利器。

狂風怒吼,雷聲轟響,海浪咆哮,暴風雨肆虐著天地萬物。

前方不遠處隱現出一個島嶼的輪廓,李榮踏浪而行,張口發出震天的嘯音,衝破雷聲,風吼的阻礙,宛如金石相激,又似狂獅巨吼,融合了少林寺的「獅子吼」,謝家的「玄音入神」秘術,李榮的音波秘技別有一番威力。

「少林寺那位高僧的法駕到此,貧尼有禮了。」島上忽然傳來清越的聲音,聲音不大,綿綿不絕,穿透風雨,傳入李榮耳中。

「好武功,」李榮心裏暗道。

這一手傳音之術盡顯出說話之人功力精湛,並未使出什麼秘技,威力蘊含在平常的話音中,有着宗師般的威能。

「少林寺普惠禪師門下李榮拜見觀音法座的諸位前輩。」李榮朗聲說道。

說話間,李榮已登臨小島,縱躍之間,腳踏礁石,攀援而上。

小島平時隱映在海中,渺不可見,實則面積不小,島上草木豐茂,古樹遍野,鳥語花香,四季長青,此時外面狂風暴雨,島內卻頗為平靜,雨也沒那麼大,實是人間仙境。

「原來是李施主,請來山中一敘!」女聲微微一頓說道。

觀音法座位列佛門三大勝地之一,雖僻處東海,所知之人不多,但也未刻意隱瞞,像少林寺、魔門這等大勢力都知其所在,且多有來往。觀音法座主要供奉觀音菩薩,門內弟子全部為出家女尼,領導著天下大部分尼寺,勢力之大還在少林寺,白蓮社兩大勝地之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大唐武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越大唐武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