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風雨前夜(二)

030 風雨前夜(二)

「嗯?啥事兒?」見張老木匠彎著腰,喘的有些上氣不接下氣,韓庶一邊拍著老木匠的背脊,幫老頭兒順着氣,溫聲安慰道:「您別急,您別急,慢點說,這是咋回事兒?」

「嗯……這個……」好半晌,老木匠喘息少定,回過神來,張口欲言,轉着頭看了看兩位老院士,又尷尬的笑了笑,按住了話頭不再言語。

「嗯?那這樣,正好,廠里我們也基本上看完了,您在這裏等等我,我先將兩位老師送回去,回來咱再細談。」韓庶說着,有些不好意思的向兩位老院士笑了笑,歉然道:「兩位老師,這個實在是不好意思,大概是廠里的事兒,這樣我先送你們回去?」

李老頭垂着手,拍了拍身邊韓宬的肩膀,呵呵的笑道:「嘿嘿,韓小鬼,我們這還要你送?有林丫頭和小宬宬呢,沒事兒,你就自己忙吧,我們就自己先回去了。」

等用完餐,送走兩位老頭與林琳韓宬一行人,韓庶這才回頭,就被老張木匠老著袖子拽著,往餐廳角落走。

韓庶被老張拽著,有些哭笑不得的高聲道:「哎~,我說老張,您慢點兒,慢點兒。」

「哎呦,這還慢呢,這我都急死了,你還好不自在,我的小祖宗,這就等你出出主意了……」老張嘀嘀咕咕的嘮叨著,拉着韓庶在餐廳角落的桌子坐下。

看着被急昏頭的老木匠有些顛三倒四,韓庶心理有些好笑,忍住笑,在這溫言安慰道:「唉,你這不是還沒說啥事兒呢么?唉,別急,你慢點說。」

「哎,你看我這都被急昏頭了,姜團長被他們抓起來了,你看這事兒……」說到一半就說不下去了,老木匠急得直擦汗。

「姜團長?那位姜團長?」韓庶被老頭兒有些凌亂的言語搞的分不清東西南北。

「姜團長,就是姜晉山團長,也是咱們41團的姜團長。」老頭對韓庶某些方面的遲鈍甚是無語。

「啊?姜團長被抓起來了?咋回事兒?」韓庶這才反映過來,大為驚奇。

就韓庶所知,姜團長可是個好乾部,好黨員。別看着平時大夥兒叫着團長,其實姜團長大人平時沒事兒喜歡和大夥兒扎堆聊天打屁,也沒啥團長的架子,也是團部的一名普通幹部。

凡是去過姜團長家裏的沒有不佩服的,團長家中幾乎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前些年口內老家鬧災困難,於是親戚們派了團長的親叔叔來團場,想着走走關係,通過團長安排幾個親戚的後輩進團場工作,結果卻被團長一口回絕了,說是**不搞特殊化。為這,老家來走關係的親戚沒少罵過這個忘了祖宗的白眼狼。直到第二天,團長去了銀行,幾乎將自己全部的積蓄都捐獻給了老家,這位長輩才悻悻的收了錢走了。

自此後,團長幾乎每月全部的工資都捐獻給了老家,家裏的日子幾乎就是愛人的工資,再加少許節省著,就這麼過來了。團長家,除了有兩張不錯的沙發,整個屋子裏的裝飾就如部隊軍營里的宿舍,一色草綠。就這姜團長平時還自豪的說,他家那才顯得出是軍人本色。

就這麼一個**員,卻被抓起來了?就團長那個說一不二的正直漢子,要說是經濟問題,打死韓庶韓庶也不信。就這樣的好乾部卻突然被抓起來了,這讓韓庶如何想得明白。

「您,慢點說,咋回事兒,咱姜團長那可是好乾部,肯定不會犯啥事兒的,這是咋回事兒?」說着話,韓庶不自覺的拔高了聲線,也暗自發急了起來。

「這不是,上次咱們這裏就來過了那些調查組的人么?當時你還說這是來摸石頭的,說是沒事兒的么?這次就是幾個上次調查組的人帶着幾個公安局的,先是把咱們廠里的幾個業務員抓了,然後又帶着些人將團長和政委堵在了團部大院兒,也不讓外人接近,說是調查工作。看着這就不是個好茬,小韓啊,你說這事兒咋辦。要是再這麼下去,咱們這個廠子可就搞不成了,團里這上上下下幾百號人可都指望着咱這個廠子過好日子呢。」說着,張老木匠又急得要跳腳,懊惱的抓着頭髮。

聽了這個戲劇性的變化,甚至有公安局的,來公開來抓了人,韓庶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仔細一想,忽然想起,記得前世改革開放30年的那會兒,搞得那些個紀念改革開放的紀錄片中,就提到了81年82年國家反投機倒把問題。

這兩年因為改革開放的原因,私營經濟,和集體經濟,這些體制外經濟忽然的活躍了起來。尤其是各種私營經濟體,他們沒有技術,也沒有雄厚的資本,這些經濟體的崛起和繁榮,都是依賴著當時的短缺經濟,造成的極度有需求的市場。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幾乎所有的物資都是由國家制定計劃來決定生產量,因為有許多的經濟元素並不能在官方的數據中體現,往往有逃漏的現象,所以往往制定的計劃是少於實際需求。

在當時的社會主義體制下,人民的收入是比較平均的,也就是基尼指數是非常的小的。社會財富是沒有太大的集中,錢基本上都是在平民百姓手中。用後世的話說,也就是都在消費者手中。而且由於社會主義制度,老有所養,幼有所教,病有所醫,也沒有失業的風險,更沒有買房的壓力,當時的人其實不是非常需要儲蓄,手中有着穩定的收入,對未來也無需擔心。所以幾乎社會上的所有資金都是可消費資金,也就是說,無論何時,需求總是大於產出。這其實與國家的產出能力無關,因為當時的經濟體制原因,社會是不需要資本的,所以也不會有人需要故意儲蓄,使資金積累到一定的量,使之變成資本。換句話說,錢都在勞動者(消費者)手中,所以消費量永遠大於或等於產出量。

當時的這種經濟形式,在經濟學中有個名字就是叫『短缺經濟』,這種『短缺』與社會的實際產出的多少,其實沒有任何關係,在這種經濟體制狀態下,無論多麼多的產出最終都會變成需求。也就是說,社上的需求是無限的。(這可以通過90年的中國電視機產量,和2008年的電視機量作對比。其實2008年的糧產量並有增加多少,在人口增加的情況下,短缺卻得到了緩解。)

這中經濟狀態其實是歐美等資本主義經濟學家,最夢寐以求的最理想的經濟狀態。從市場的角度來說,一般經濟的驅動有兩種方式,一是投資,二是需求。但事實證明,投資驅動的經濟其實是有非常大的不穩定因素的,只有需求驅動的市場,其實才是最健康,最穩定的經濟。所以在市場經濟學家眼中,短缺經濟其實是最健康,最有成長性的社會。當然這種短缺,不能是食不果腹的那種,無法滿足人最基本需求的的情況。在短缺經濟下,尤其是在當時中國的那種永久短缺經濟的狀態下,其實就等於社會的發展動力永久無限,限制這種動力發揮的因素唯一的就是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改革開放后,一些半吊子經濟學家,學習跟隨美國發聲的美國鸚鵡們,卻用這種短缺和現在的賣不掉相比,真是讓人笑掉了大牙。在美國,如果有人能造成這種『短缺』,而且是『永久短缺』。那麼這個人肯定會被美國的所有公民奉為救世主,甚至他想做皇帝都有可能。

當時的私營經濟體的老闆們,新興的那些資本家們,利用當時的短缺經濟,做着各種非法的勾當。他們不從事實際生產,卻用各種非法的手段,買通腐化國營大廠的負責人,然後購買計劃內物資,將計劃內的物資從流通渠道中竊取出來,然後再貼上一個自己的商標,就可以以幾倍的利潤賣出去,某取巨額利潤。他們獲取利潤之後,絕大多數也不從事投資生產,而是將錢財作為揮霍,和移民的資本。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想要生產這些資本是不夠的,是沒有能力和強大的國營經濟體競爭的。而當時的經濟監管手段也非常的不全面,造成了腐化和非法吞噬公有資產的代價卻非常的低,這些新興資本家們也就沒有了生產的**,他們無需像需要捕獵動物從事實際生產的歐美資本家,他們只需學習食腐動物,從社會的公有財產上吞噬就可。

由於這些私營經濟體的老闆們的這種體制外的吞噬,在改革了短短的一兩年後就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問題。那些被腐化的國營企業的生產能力有限,一般也就是與計劃內的生產能力相當,由於很多的產品在流通中,被這些私營經濟體腐蝕渠道,低價私吞,然後他們將這些物資再抬高價格,倒賣給各種需要的企業,也就是變相的擾亂了國營經濟的運行。這就好像是蚊子在人的身體上吸血一樣的道理。

在情況的惡化下,當時的國家採取了相當嚴厲的措施,給這種的經濟活動起了一個非常有名氣的名字「投機倒把」。而韓庶現在卻莫名奇妙的變成了打擊的對象。韓庶不是經濟學家,當然不明白自己在打算著挖計劃外物資時對國家產生的損害,所以韓庶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只想罵娘。

(請大夥兒稍等,今晚還有一回,正在努力碼字,今晚一定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數字天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重生之數字天朝
上一章下一章

030 風雨前夜(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