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換手

第四十二章 換手

聽到林木願出三十兩銀子助祭,王縣令大感振奮,忙一把扶起林木,笑道:「免禮,你們泉水村的林家族長不是叫林六陶嗎,今天怎麼沒來。看座。」

一個衙役忙搬了一張椅子過來,林木本就不打算跪這個傢伙,順勢站了起來,大方地坐下,應道:「林六陶正是小民的叔公,因年事太高,秋收時受了點寒,在家修養,就讓侄孫過來替代。還望大人不要責怪。」

王克勤摸著鬍子笑道:「行孝本是為人的本分,哪有責怪之理。對了,這三十兩銀子是你叔公的意思?」

「我們泉水村今年的收成也不好,族中本打算出銀五錢。」林木忙道:「王大人乃青天大老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見大人為操辦求祭一事煩惱,小民心中也是難過,這三十兩是小民的一些心意。今日來求見大人,尚有一事相求,望大老爺應允。」

聽林木這麼一說,王克勤心中高興,有這筆錢在手,本次政績工程自可順利舉行。老實說,他還真是一個清官,做了多年縣令,宦囊卻是空虛,否則也不至於向各村各族攤派。不過,聽林木還有后話,心中突然有些不喜。語氣轉淡:「有事你且說。」

林木見王克勤臉色有些不好看,忙將夷人同明軍的恩怨由來一一說與他聽,並說自己同夷人頭領阿嘎認識,聽女頭人說有意同朝廷和解。

這一席話說了足足半個時辰,剛開始的時候王克勤還不以為然,但一聽到夷人有意投降時,王縣令突然振奮,笑道:「我也知道這事情的由來。夷人這兩年受災嚴重,因為賦稅一事與朝廷多駐軍多有摩擦,前一段時間還出山搶劫。這次若能說得夷人與我和解,卻是一樁大大的美事。不過,正如你說,夷人頭人也有與陸炳接洽,卻因何久拖未決呢?」

林木見他這麼說,心中也是一動,如此看來,這個縣令對這事上心了。這事若能搞成,對他而言也是一件大大的功勞,像峨眉縣這種夷漢雜居的邊城,地方官的首要任務就是民族和諧。不出事就是最大的政績,更別說消弭地方衝突了。

林木:「好叫大老爺知道,這夷人都是好勇都狠之徒,對於面子一物卻是看得極重。偏偏陸將軍一心讓夷人行企降之禮,雙方就在這事上僵持不下,以至於弄成現在這種局面。」

王克勤笑這搖了搖頭,「這個陸將軍還真是有個軍漢,那裏知道剛柔相濟、恩威並施的道理。朝廷大軍威壓在前,我等在撫靖時卻不可一味用強。還得以撫為主。」

「對啊。」林木大聲說:「大老爺的話句句在理。小人認為,陸將軍唱黑臉,大人唱紅臉,如此一來,夷人自降。」

王縣令得意地一摸鬍鬚,點點頭:「陸炳一個軍漢,懂什麼治國道理。身為地方父母官,這事我做主了。你去同夷人那個什麼頭人說,我答應他們投降,也不用行什麼乞降之禮。下官還可寫一封信給內閣的幾位大人,免除他們今年的錢糧。只需讓他們寫一封求降信給我就行。」

聽王縣令這麼一說,林木一顆心這才落了下去。不過,讓他再跑一趟西河堡,心中卻是大大不願,忙說:「大人,那地方我不能去」

「這又是為何?」王克勤大覺奇怪。

林木尷尬地紅了半天臉,這才鬱悶地將女頭人逼婚一事同他說了。王克勤皺着眉頭聽了半天,這才說聲豈有此理,婚姻大事本應又父母做主,父母不在,當由本族長輩點頭。蠻夷就是蠻夷,哪裏有自己決定自己婚配的道理。再說了,華夷大防,怎可通婚。並說,這事林木不用擔心,他自派信使去西河堡聯繫。

事情到這一步總算告一段落。

從王縣令那裏告辭后的第二天,縣裏就派了一個信使去阿嘎那裏送信,並約定談判時間和地點。

這事林木做得不夠漂亮,那頭陸炳已經同夷人在談了,林木卻引王克勤去,未免有些不道地。若真讓陸炳發現,只怕會被他怪罪。林木想了想,便提筆給陸炳寫了一封信,將這事的始終信上用辭非常誠懇。:「陸將軍,夷人今日降明日叛,無論將軍如何做終究是個後患。聽說將軍馬上就要調離土地關回武昌去,這事情若由將軍主導。將來若夷人再叛,追究起責任來對將軍的前途卻大為不利。今日招降夷人固是一件大功勞,可未必能給將軍帶來多大好處。朝廷的四川土蠻政策剿撫不定,今上又是一個喜好武功的英主,事情若鬧大了,未必是好事,將來定將再起摩擦,不若放手不管,將撫靖夷人一事交給地方官辦理,也免將來麻煩。將軍只需養好身子,翌日天高雲淡,一身輕鬆,又何必自尋煩惱。

陸炳接到林木的信后一笑,對黃明說:「林木這個人倒有些意思,做出這種得罪我的事來,竟說得像是為我着想似的,真是滑頭。罷,王縣令一心分功,我也不與他搶。「

黃明道:「林木跟女頭人本有苟且,自然要為她打算。」

「我卻不這麼認為。」陸炳一嘆,「林木這話說得很在理啊,我是軍人,這事情就算做成了,也顯不出什麼功勞來。朝廷官兵不勘使用,我本打算通過阿嘎投降一事震懾一下夷人,現在想來,簡直就是給自己找麻煩。」說到這裏,陸炳心中暗罵一聲,林木你這個老油子,年紀不大,鬼心眼倒不少。

要說在以前,陸炳覺得林木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商人,內心之中卻有些瞧不起。此刻仔細一琢磨,這傢伙還真有些道道。正德皇帝是個有名的喜歡熱鬧的人,經常做出些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出來。若真讓他知道四川這邊有漢夷摩擦,沒準他一時興起就御架親征,如此,他陸炳還真成了千古罪人了。可以想像,到時候陸炳不知道有受到多少御使的彈劾。他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百戶將軍,朝廷大人的一句話下來就足可一弄倒他。罷罷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算了。

這事交給往縣令去辦正好,自己前一段在時間土地關吃了敗仗,若在綏靖夷人,面子上也過不去。就這麼着吧。

林木能夠說出這樣的話,至少對朝廷政局有一定的了解,只不知道他這麼大點年紀,怎麼知道這些。難道這就是天賦?

通過這事,林木成功地引起了陸炳的注意。當然,換王縣令走上談判桌的好處險而易見。對陸炳來說,這事情能夠最終得到解決也有利於他儘快回武昌。而王克勤又撈了政績,阿嘎能夠順利地同官兵達成諒解。怎麼看都是一個四贏的局面。

可是,事情的發展出乎林木的預料。

夷人同朝廷達成和解之後,阿嘎頭人同曲比帶着一行人來到峨眉縣開了辦了一個商會。眼看柑橘就要收穫,需要將果子送出山來同漢人交易。在往年,夷人都是與進山的商人以物易物,中間幾經倒手,利潤極低。

上次在西河堡時,林木曾經提醒過阿嘎何不在峨眉縣弄一個中轉站,將貨往嘉定和成都銷售,如此可將利潤最大化。

因此,這次談判,阿嘎提出要在峨眉縣城弄一塊地。王縣令也點了頭,將西門的一處廢棄不用的糧倉給了夷人。再說了,夷人頭領能夠住到漢人城中,也有利於加強控制。

如此一來,阿嘎便帶着二十幾人住進了縣城。

林木並不知道這些,還樂呵呵地準備過秋祀。

不日,秋祀舉行,滿街都是花燈,素姐也弄了一盆面在家做月餅。算算日子正是仲秋,林木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中秋節呀!

二人約好,等下去看公祀,然後賞燈。

林木還不知道的是,五叔公前一段時間來提親的事情已經驚動了阿嘎,也不知道阿嘎也已經進城來了。做為一個愛情騙子,他遇到大麻煩。若他知道阿嘎頭人這次進縣城意在督促自己早日派人去提親,只怕早就逃命去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朝大富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明朝大富貴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換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