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 章

2.第 2 章

世子爺的憋屈,得從半年前京城裡出的一樁奇案說起。

說是奇案,個中細節也是逃不過雞毛蒜皮與家長里短,千迴百轉的,竟然和肅親王世子李明遠扯上了關係。

這事兒說來話長,案發地,是京城裡一個久負盛名的戲樓子。

由來車馬喧的帝王之地,城西之所,有個戲樓子叫正乙祠。

名字聽著像個廟,實際上本來也就是個廟。

前朝時,這地方傳說還是個寺院,裡面據說像模像樣地供了神靈,至於供奉的是那「五斗米道」張道陵,還是那銀鞭黑虎的趙公明?

鬼才知道。

民間供神的規矩一向荒唐,有個泥疙瘩就當它是菩薩,心胸何止一個寬廣,本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原則,擅自跨越了神靈界局限又短視的宗/教歸屬,人為地、不由分說地把他們統稱為「大仙兒」。

是以,這破廟裡原本供奉的是誰,如今已經不可考。

到了晉朝初年,此地白占著城西最熱鬧的地界兒,卻香火全無,破敗的厲害。

荒廟裡原本結實的房梁木被附近的住家兒扒走蓋了屋,成塊巨大的石磚牆被抽走壘了灶台,原本藏在屋檐下的泥巴神像沒了遮擋,被經年累月的大雨沖的沒了形兒,全無神像的威儀,實實在在的詮釋了什麼叫落魄的鳳凰不如雞。

正乙祠這一畝三分地兒,任憑風吹雨打,只剩下一個供神的泥檯子屹立京西巋然不動。

這破地方,一無房梁屋脊,二無雕樑畫棟,乞丐借宿都要慨嘆此地何其破爛,小孩兒捉迷藏都嫌此地何等光禿,久而久之,這地方舊光景里的破事兒在碎嘴子閑嗑牙的小老百姓傳久了,變成了轟轟烈烈催人尿下的神鬼傳說。其間什麼「夜叉索命」啊,「無常拿人」啊,「某鬼睡了仙女被關在此地刷茅坑」啊等等帶著豐富想像的故事不一而足。

於是這本來就沒人愛來的地方,變本加厲的沒人來。

誰也想不到,這麼一個販夫走卒撒尿都不愛找的爛牆根兒,後來竟成了四九城裡紅極一時風頭無兩的風月場,富豪公子哥兒們排著隊的要給這兒送錢,誰攔著跟誰急。

俗話說,經商不懂行,瞎子撞南牆。

可這庸俗的塵世,還偏偏有那財大氣粗又撞了南牆不知道回頭的瞎子——一個從浙江來京城倒騰生意的商人,鬼使神差地一眼看中了這塊地方,中了邪一樣不顧旁人勸阻非要買下來,驚的隔壁老頭直呼他是鬼上身,對著那檯子連念阿彌陀佛——絲毫不顧這地方原本供的也許是道家的神,根本聽不懂那佛家的號。

也不知道那浙商是怎麼運作的,沒過幾天,消息傳來,這地,竟然真就叫這位富商買成了!期間,這位究竟收穫了百姓多少「人傻錢多」式的真誠關心,實在不得而知。

此商人對此也不生氣,他深信此地是個聚財的好地方,一拍茶案一跺腳,留著那泥檯子,以之為中心,三面環樓,兩旁設樓梯,平地起了個二層的小樓,建成了一個戲樓會館,專門招待貴客在此看戲。

這戲樓子坐北朝南,北、東、西三面皆設樓座兒,二層加上披檐,戲檯子上木雕花罩,室內綉盞雕欄,無不奢華,隨著眾多名角兒在此亮相登台,名聲毫不意外傳的更響。

此處一到夜晚,風流人物雲集,達官顯貴齊聚,名流豪富趨之若鶩。

沒過幾年,正乙祠戲樓已經從一個單純的招待會館演化成為權貴聚會之地,從一個破落廟搖身一變,成了京中名噪一時的風月地,至今日不衰,竟有越來越紅火之勢。

當年那嘲笑商人「人傻錢多」的小民們,被結結實實地打了臉,只能悄沒聲兒地找沒人的地界兒去咬牙消化「臉疼」,只恨自己不是發大財的命,更兼有眼無珠。

有戲樓就得有戲班子,不然你讓達官貴人們自己唱戲自己聽?

晉朝以前,大多戲班子都是從不專門呆在一處的。

伶人生活奔波,俯仰東西,連閱數州,最終老於歧路,簡直是宿命。

路途上的肩挑車載,水路流船,這等辛苦暫且不提,途中若是遇到特殊情況,往往不能準時登台,反而平白砸了自己的招牌買賣。

這種事兒,在正乙祠戲樓里,是萬萬不能發生的。

當初那浙商建這正乙祠時,專為在京城宴請顯貴為自己經營往來鋪路所用,權貴要看戲找樂子的時候,你這做東的人張口說「抱歉大人,戲班子在路上還沒趕到呢」——這簡直是燈蛾撲火、惹焰燒身式的玩了命作死,不用等到明天,今兒個你就不用在京城討生活了,卷上你的鋪蓋捲兒,哪涼快哪呆著去吧。

是以,正乙祠戲樓中雖然偶爾也有其他班子的藝人亮相,更常有享譽京城的其他名角兒來串場兒,但大體上,這戲都是讓一個戲班子包了去。

此班名曰「集秀」,班中樂師優伶技藝俱佳,聲音之細,體狀之工,令人神移,每日亮台,座客極盛。

戲班子的正經金主自然是那位蓋了戲樓子的浙商,然而此班對外的班主另有其人。

此人姓易,大名易剛,膝下無子,只有一個女兒年方二八。易姑娘雖然在這風月之地長大,家教卻嚴,品行也一向端正,容貌卻頗有姿色,年前經人說媒,又得父母之命,許給了京城另一大戲班福慶班的青衣名角兒陳紫雲。

前朝時候,伶人屬於「下九流」,隸屬賤籍。誰家若是出了個唱戲的,那簡直是家門不幸、奇恥大辱,死了都不準入祖墳。

到了晉朝時候,世宗皇帝覺得這賤籍的規定忒不通人情,雷厲風行大刀闊斧地主導了革/新,下令廢了這一條兒前朝弊政,編那些「賤民」入了良籍。

世宗皇帝這一舉措無疑是前無古人的英明,更是給了這些伶人一個公平的出身。

不過,這一政令頒布到如今也不過剛歷了幾朝,老一輩兒人腦瓜子里那點兒根深蒂固又食古不化的歧視卻沒有完全消除,對待戲子的態度,還是像從前那樣,自覺高人一等,不是條件差的討不到婆娘的漢子,基本都不願意娶戲子家的姑娘。

不過,易、陳兩家都討的是梨園行的營生,都是從這門第里出來的,誰也不會低看了誰,實在算得門戶相對,兩個年輕人又兼男才女貌,彼此都很滿意,可算一門好姻緣,陳家已經過了三書六禮,只等易家姑娘明年過門兒。

易家姑娘是個懂事兒的丫頭,從六七歲起就隨班主易剛在戲園子里照看,端茶倒水做些洒掃工作,倒也無妨。

近幾年,姑娘大了,樣貌身材出落的玲瓏,易剛作為父親,生怕女兒在這裡無辜招惹上是非,因此漸漸不太讓她來做這些瑣事,常把她放在後台,吩咐兩個小子去戲樓里收拾。

這安排倒是奏效,戲樓照常迎客,戲班子照常開戲,一連幾年,都相安無事。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沒想到,易班主在閨女的事情上就這麼千小心萬小心,眼見就能看見閨女出嫁,卻在這當口,竟然還是出了事兒!

幾個月前一個晚上,戲檯子上正開著一齣兒《打麵缸》,這是齣兒插科打諢的戲,唱得熱鬧。

園子里賓客滿堂,笑聲此起彼伏,照看前面的兩個小子卻不知道吃錯了什麼,都正在跑肚兒。

易姑娘無奈,只得自己出去替他們給客人添水。

這一去,就出了事兒。

看戲的一個客人瞧上了易姑娘容貌,一聲吩咐,趁姑娘毫無防備,竟就把這姑娘綁走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鳳戲游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鳳戲游龍
上一章下一章

2.第 2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