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勝利,接待慰勞團

第三百一十一章 勝利,接待慰勞團

「你們,你們怎麼回來了?」林凡才急切地詢問道:「其他鄉親們呢?」

「師哥放心,鄉親們差不多都走了,很安全。」何有義趕忙解釋道:「你看,我們在莊裏庄外撿了很多槍,有死鬼子的,有黃皮狗的,都是快槍,咱們不怕他們了。」

「胡鬧。」林凡才一跺腳,也說不出別的來,回頭又用望遠鏡觀察著戰場,半晌,他若有所思地轉過身來,盯着何有義和百多村民,開口說道:「外面也不知是哪路人馬,打鬼子硬是要得。可人家救了咱們,咱們縮在這裏看熱鬧,有些說不過去吧?」

「師哥,我也是這麼想的。」何有義使勁點了點頭,說道:「另讓人家笑話咱們不懂人情世故,現在伸把手,以後也好見面。」

林凡才苦笑一聲,說道:「咱們把鬼子得罪死了,沒有個依靠,日後是沒法過了。這支人馬不知來路,附近的保安旅也能投靠。雖然得罪過他們,但好歹是中國人,要糧要餉總不至於逼得咱們家破人亡吧,以前是咱們眼皮子淺,以為不含乎,誰也不弔,現在看來是錯了。」

「師哥,您說咱怎麼打,我現在就領人出去。」何有義有些羞愧,拒絕保安旅是他的意思,如今想修好關係,自然要多賣些力氣了。

「打仗咱幫不上忙了,弄些吃喝,算是慰勞吧!」林凡才苦笑了一下,說道:「還有咱們撿的這些槍,得還給人家一半,可不敢大著臉都留下。」

……………

戰場上漸漸沉寂下來,槍炮聲遠去了,但還能聽到。

敵人的這次大敗很是狼狽,主要還是炮火的轟擊,使其難以再堅持。而沒有了火炮的配合,鬼子還真的不太會打仗了。

「嘿嘿,鬼子連屍首都扔下了,這可少見。」王志傑帶着百八十人匆匆趕來,身上背着、挎著不少繳獲,看到激戰後的戰場不禁發出慨嘆。

沈德會輕輕點了點頭,說道:「咱們佔了便宜,敵人圍攻寨子傷亡不小,也很疲憊,才被咱們偷襲得手,一舉擊敗。」

「反正咱們打勝了。」王志傑不管經過,只顧結果,屁顛屁顛跑來就想着多撈些戰利品,讓自己的保安旅也象個樣子。

戰場還沒打掃,沈德會身邊只留下了一個班的警衛,還有大部分的炮兵和醫護員。三個中隊已經追擊而去,還有一部分攜帶六零迫擊炮的炮兵和彈藥手。

「王旅長,麻煩你的弟兄們幫着打掃戰場,收治傷員。」沈德會知道王志傑急着趕來的心思,便把任務主動給了他。

「沒問題,一點問題也沒有。」王志傑趕忙命令自己的手下,「手腳麻利點,先抬傷員,別光盯着地上那幾桿破槍。」

正在這時,有士兵前來報告,八大村的兩位頭領前來拜望致謝。

沈德會打心裏也挺佩服這幫人,憑着土槍土炮敢跟鬼子偽軍硬磕,也確實打死打傷了不少敵人。他又徵求了一下王志傑的意見,王志傑覺得救了八大村,那兩個倔頭的態度應該有所轉變。況且,以救命恩人的身份站在這裏,腰桿既直,又是漲臉的事情,也就不表示反對。

在兩個士兵的引領下,林凡才和何有義走了過來,看到一個年輕的國軍軍官站在那裏,饒有興緻地注視着他們。保安旅的王志傑也站在旁邊,讓兩人不由得一愣。

儘管有些驚訝,林凡才卻不敢怠慢,上前強笑着拱手道:「這位長官,王旅長,鄙人是寨子裏的管事兒的。貴軍擊敗鬼子,解救了八大村的百姓,林某特來致謝。」

沈德會打量著林凡才,見他方額闊臉,絡腮鬍須,濃眉大眼,衣服雖有些破爛,上面還有血污,也不掩其雄壯之色,不由得暗贊了句:真是一條好漢子,怪不得能帶着村民和鬼子相持了這麼長時間。

「林頭領不必客氣,我們是國*軍,抗日乃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不必如此恭維。」徐大眼和藹地說道。

「是,是。」林凡才也覺得這樣低聲下氣的說話很彆扭,右手的手指頭不停地捻着衣扣,小心翼翼地說道:「本地石厚土薄,一切都不象大地面方便。但也備了酒肉飯菜,慰勞貴軍。」

沈德會點了點頭,說道:「我看就不必了。貴地新遭浩劫,也是我們得到消息太晚,緊趕慢趕還是來遲了。」

「長官實在是體恤百姓,林某在此代全寨老小先謝過了。」林凡才聽到浩劫兩字,立時想到在戰鬥中犧牲的村民,神情黯然下來,低沉地說道:「貴軍算是救了我們全寨人的性命,又草芥不取,實在讓林某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對了,我剛才帶着村民替貴軍撿拾了不少槍枝彈藥,一會兒就奉上。另外,莊子裏還會送給貴軍一批糧食肉菜,以作犒勞之用。」

「還有——」林凡才轉向王志傑,苦笑了一下,深深一躬,「王長官大人大量,以前有不到之處,還請多多原諒。這以後,繳糧納餉,八大村絕不拖欠。也請王長官能大義出兵,保八大村百姓的平安。」

這個林凡才倒是個看事兒明白的,知道鬼子肯定報復,想藉此與保安旅修好。當然,他肯定不知道自己的來路,也就沒敢冒然開口。沈德會微微一笑,對着王志傑耳語了幾句。

王志傑見林凡才服了軟,既奉還戰利品,還能收糧獲餉,也就裝出大度的樣子,臉上帶着笑模樣,說道:「貴寨百姓能與鬼子廝殺,不失血氣和剛烈,實在令人欽佩。只是武器太差,難以保護家園。嗯,我們保安旅抗日救國,保土護民,那是應該應分的事情,請林頭領放心好了。」

「另外——」王志傑雖然有些肉痛,可也覺得能把八大村收攏過來,也不失為一個臂助,他勉強笑了笑,說道:「等我們將繳獲清點完畢,會拔出一些多餘的槍枝送給貴寨。嗯,這個,只要是打鬼子的中國人,我們絕不苛待。」

林凡才和何有義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渴望的亮光。槍啊,亂世當中保命護家的倚仗,要是有幾十條,哪怕是十幾條快槍,今天這些鬼子定然會付出更大的代價,村民也能少死很多。他嘴上說將撿拾到的槍枝彈藥歸還,不過是客氣之語,當然,如果保安團不願意給他們,他們也沒法違背人家的意思。

「長官們雖是軍人出身,但辦事平和,關照周到,實在難得。」何有義拱手致謝,誠懇地說道:「以前是我魯莽,不識好歹,還請長官不要見怪。」

「哦,沒事,沒關係。」王志傑再次大度地擺了擺手,說道:「你們對保安旅缺乏了解嘛!以後呢,咱們就是一家人,精誠團結,共同抗日啊!」

………………

圍繞着桃源集鎮八大村的戰鬥,既令楊天風感到意外,可又讓他覺得是打破平衡的契機。

沈德會發來電報的意思也很明確,鬼子肯定會進行大舉報復,憑游擊大隊和保安旅的力量,取勝沒有把握,希望能增兵再戰。

如果在定陶能再次擊敗敵人,曹縣、定武的守敵必將震動,後方不靖,為防被真正地分割圍攻,他們很有可能會棄城,向荷澤收縮。這樣一來,靠圍困和擠壓奪取兩城的設想也就成功了。

所以,楊天風並沒有經過太多的考慮,便指示第二十七師派出兩個團,分路穿插至定陶,既是增援游擊大隊和當地抗日武裝進行反掃蕩,又作出切斷分割曹縣、成武兩縣的作戰態勢。

不管是保安旅,還是八大村的自發武裝,經過訓練和裝備,都將成為好兵、強兵。他們如果得不到支援,或是被鬼子輕易消滅,或是被迫當漢奸,對將來都是不利的。

除了增援游擊大隊外,楊天風還給沈德會回了電報,命令他將參與圍攻八大村的偽軍俘虜全部處決,一個不留。

參與掃蕩,燒殺搶掠有他們,屠戮同胞有他們,這些為虎作倀的畜生死有餘辜。趕在偽軍大量出現之前,以鐵血手段加以震懾,負面效果便能降到最低。

而新七軍的實力在持續增長,就更增加了楊天風的信心,也更不把軟骨頭的偽軍看在眼裏,也不指望着用偽軍俘虜來擴充。

曹斑亭等武裝被順利編並,雖然還有一個多月的訓練期,但卻憑空使新七軍又多出了近兩萬人馬。再加上根據地的招兵、徵兵工作的展開,十萬之眾已經是數月之後便可以達到的目標。

山地旅調往豫西,周遵時的八十一師在以團為單位經過山地戰訓練后,也將逐批西調。但高樹勛所部南下,經過裝備、訓練、休整后,也將成為魯豫皖邊區的可靠武力。

如此眾多的人馬,肯定需要更大的地盤,更多的資源來供養。拿下曹縣、成武,並且是儘快,即便春耕有所耽擱,但還來得及再補種一茬大莊稼。這樣的話,加上湖西地區,根據地的財糧收支還能夠保持平衡。如果水利設施、肥料和田間管理更有效果,糧食的收穫甚至還有超出的希望。

當然,這只是靜態的、樂觀的估算,實際情況如何,楊天風並不敢輕易確定。所以,如果有富餘資金,他還是堅持外購糧食,多加囤積儲備,以備長遠或不時之需。

而大「財神」將造訪邊區,對楊天風來說則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而且,他思慮得長遠,可不僅是想多爭取資金,還想借陳JG先生訪問延安,為他解除心中的一些顧慮和疑問。

準備是要有的,但無須興師動眾,也不必弄虛作假,就讓陳JG先生看到一個真實的魯豫皖邊區。當然,楊天風是要作一些策劃,對手下作一些交代的。

「陳先生一行坐飛機先到鄭州,然後渡河到開封,你們就在開封迎接。」楊天風擺了擺手,示意宗輝不必提筆記錄,「陳先生生活儉樸,反感奢侈,你們也不必鋪張浪費,吃的飯菜就如平時一樣,再加一兩個菜也就可以了。」

「這個屬下明白。」宗輝點頭說道:「陳先生在重慶連發三天罷宴文告,已經令人能看出他的好惡。」

「關鍵是對邊區各項政策的講解。」楊天風沉吟著說道:「要講明講透,要讓陳先生知道政策是什麼,為什麼如此制定,實施前後的效果對比。對出現的問題不要藏着掖着,甚至可以向他請教。」

「對陳先生一行的安全保衛工作,既要嚴密,又不要讓他感到太受拘束。他想訪貧問苦,由得他去。鄉村、工廠等地,他盡可去得。」楊天風停頓了一下,又說道:「當然,有些機密地方還是要有所限制的。我會給你簽發一個通行證,級別有一些,但不是很高,也會指定一些參觀的產業。」

「軍事呢?」宗輝問道:「如果陳先生問起軍事方面的問題,屬下並不是很清楚。是不是派個人,能夠解答相關問題的。」

「可以。」楊天風點了點頭,笑道:「你也不必太過緊張,就當迎接招待普通客人,越是自然不偽,越是能令人信服。問題嘛,肯定是有,哪裏能盡善盡美呢?」

宗輝苦笑了一下,說道:「衛省長可不是這樣想的,他計劃着在黃泛區修堤築壩,對咱們邊區也是大有好處的。只是資金缺乏,不從這『大財神』身上爭取,這工程不知什麼時候能開工呢?「

「那——」楊天風想了想,說道:「那也簡單,帶着陳先生在黃泛區走一走、看一看,再說出省政府的計劃,造福於民的事情,陳先生會慷慨解囊的吧?嗯,等我寫一個條略,作為參考,你按照上面的提示作準備。至於有多大的成效,咱們努力了,就不必在意結果。」

「這樣最好,那屬下就先告辭。」宗輝似乎稍微鬆了口氣,起身離開。

「大財神」過路,楊天風當然也想得到資金的援助,但也沒把這事看得太重。能多得固然是好,得不到也不必懊惱。順其自然,反倒可能有意外的驚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戰驚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戰驚雷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一章 勝利,接待慰勞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