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老將的心

第六十五章 老將的心

第六十五章老將的心

「末將請戰!」已經徹底歸順的郝昭抱拳出列,面無懼色的看着端坐於正位上的太史慈。

太史慈?不應該是張戰嗎?好吧,那貨又輕車熟路的將所有的重擔交給太史慈這頭厚道的老黃牛,然後帶着一家老小回到建鄴了,理由就是他的兒子要娶妻了,只是這娶的是誰,就連他也不知道……

「伯道之心,本將自是知曉,然北王南下,此等大事本將做不了主啊。」太史慈頭疼的看着下面的幾元小將,心裏卻暗暗感慨時歲匆匆,眨眼間自己已經是年過花甲的人了!自家的長子太史亨也已經有了三個兒子了……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此時恰是魏國掉以輕心的時刻,若是不出兵,之後這種機會可能很難再出現了!末將願立軍令狀!」郝昭沒有像以往一般退卻,而是挺直脊樑,繼續抱拳請戰!畢竟因為張戰的離去,魏國將北線的兵力抽調走了一部分,雖然有老將張遼鎮守,但是郝昭不認為一個老頭子能有多厲害!從古自今,老當益壯的還真沒幾個!

「伯道莫要小覷了那張遼!」太史慈語重心長的說道,「魏國老將多如牛毛,然能讓北王忌憚的只有寥寥數人,而張文遠乃是其中的第一人!當初呂蒙將軍生平的第一次大敗,就是這張文遠送與他的!本將這樣說,你可知道其可怕之處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郝昭並沒有被嚇到,反而更激起了他心中的好鬥之心!「北王曾有雲,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答曰:不可!小將以為,縱然那張文遠如何英雄,然不可否認的是,時至今日,漢魏兩國已成死敵!魏國的重點方為對象乃是漢國,而非我吳國,兼之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以對外兼并為重點,這很容易給另外兩國一個錯覺,那就是我國已經對逐鹿中原失去了興趣!十數年來,向來是漢魏兩國爭奪中州之地,而我吳國則是冷眼旁觀,縱然是再小心的人,也不可能提提防一個十數年都未動手的對手!兼之北王主管北地之事,乃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吳國所有的北線戰事,只要北王不在,就沒有一次出擊的記錄!而此時北王有事南下,魏國必定對我北軍防守之心大減!此時出兵,乃是最佳時間!萬望將軍三思啊!」說罷,郝昭一跪到底!

因為是降將,而且還是被迫投降的。所以一直以來,郝昭與孫禮二人除了張戰在時,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是作為打醬油的角色——巡城了,亦或者陪同練兵。但是單獨率軍出征的機會卻是一次也沒有。此時是主將是老好人太史慈,若是趁著這個機會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那麼以後自己與孫禮二人在吳國之中,還會有誰膽敢小覷自己二人?處於這般考慮,郝昭不論如何也要爭取到先鋒的位置!

「本將還沒有淪落到讓爾等小輩兒們替我擔待的時候。」太史慈劍眉微微揚起,旋即大笑道,「既然伯道如此有信心,那本將也就大膽一次!郝昭孫禮何在?」

「末將在!」郝昭與孫禮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絲的喜意!

「幽遼二州共有兵馬十五萬(奴州已經平定,倭國崇尚強者,吳國已經展示了自己的實力,經歷了數年,倭人已經完全順從!所以此時在奴州駐守的兵力吳軍只有四萬人,有六萬人是倭人組成的輔助軍。其餘的軍隊則盡皆調到幽遼二州!),除去必要的留駐軍隊六萬,還有九萬。那麼今日就有郝昭為正先鋒,孫禮副之,率軍三萬南征冀州!記住,那曹家的幾人也不是好惹的。莫要小覷天下英傑了!此戰只許勝,不許敗!爾等而知曉?」

「末將知道!末將必不負將軍的厚望!」因為是出征,所以一般都不會說什麼死戰這一類帶有不吉利話語的語句。

「兵貴神速,幽州大軍南線大軍盡數歸爾等指揮!留駐兵力由遼州調集,郝昭,予你五日時間,五日後出征!可有難處?」

「沒有!」

「去吧。」

「諾!末將告退!」知道這時不是客套的時候,時間就是所有二人接過兵符,迅速出營整頓兵馬而去。

「凌統,甘寧,太史亨聽令!」

「末將在!」

「甘寧為主帥,凌統,太史亨副之,率軍一萬五,多樹旗幟,以為疑兵,兵發中山國,中山國兵力不多,這樣可以吸引魏軍主力,若是魏軍不上當,爾等就轉佯攻為實攻!拿下中山國!」

「諾!」三人領命而退。

「馬良留守後方調度軍需,楊儀副之。其餘諸將隨本將出征!」

「諾!」眾人唱諾而退,只留下馬良還留在庭內。

「將軍為何決心南下了?」馬良問道。就像郝昭說的一樣,吳國北線的戰鬥全都是當張戰在的時候才會發動,原因只有一個——張戰是孫策的死忠份子,也是孫策真正的股肱之臣!可以這麼說,有人說太子孫紹謀反,孫策或許會信,但若是有人說周瑜與張戰謀反,孫策二話不說就會將報信之人斬首!

而自古外將不得隨意動兵,這是慣例!就算臨走前,張戰告知太史慈所有大小事情可以便宜行事。但是這畢竟不是孫策允許的。

「季長(馬良的字)啊,老夫今年多大了?」太史慈摸著花白的鬍鬚笑笑,只是笑容中更多的卻是苦澀。

「即是如此,良必全力以赴,讓將軍無後顧之憂!」馬良是個聰明人,縱然太史慈只是開了個頭兒,卻已經聞弦而知雅意——此時已經是修武二年,張戰那個懶貨在剛過年的時候就已經回去了,此時已經半年有餘了,而在這期間太史慈也度過了自己六十四大壽……

人活七十古來稀,在三國這個人均壽命不過四十歲的年代,太史慈已經算是大半截入土之人了!人老了,這心勁兒也就漸漸的沒了。自從五十五歲之後,他大多數時間都是駐守後方而已。漸漸諳熟了後方調撥的他已經將心中那種馳騁沙場的武將之心掩埋與深處,只想着老老實實的守好這一片土地就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但是當魏國在得知張戰南下之後,就將北線的兵力調撥的吃緊的西線——北線軍事行動只有張戰在的時候才會發動,這一點不僅僅是吳國知道,魏國的細作們也很輕易的就可以將這些調查清楚。這也是為何魏國膽敢只留下三萬大軍駐守偌大的冀州的原因之一。

本來太史慈也是這麼想的。但是郝昭的熱情終於還是將他沉寂已久的內心點燃!他是誰?他可是當初大戰如今吳國皇帝孫策的太史慈!時至今日已經六十四周歲了!還能有幾年活頭?既然如此,何不轟轟烈烈的打一場讓自己都吃驚的大戰呢?

馬良退出后,太史慈遙望着南面建鄴方向,旋即一跪到底,「皇上,就讓慈再為您征戰最後一次吧……」

本文由小說「」閱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夢斷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夢斷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老將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