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第727章 噩耗連連

727.第727章 噩耗連連

坤興公主在皇後面前,真情流露,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終於還是說服了周后,讓周后意識到,大明的皇族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

而這個時候,她作為一代賢后,無論如何也要頂住臣工的壓力。

陛下生死不知,豈能另立新君。

凡是口口聲聲說要另立新君的人都該被處死,因為他犯了謀逆之罪。

周后一臉悲戚,拉著坤興公主說道:「你父皇為國事操勞了那麼多年,流賊、韃子都被他擊敗了,為什麼國家沒有變好,反而更加難以收拾了呢?」

坤興公主說道:「父皇安邦治國,盛典治民,此乃萬民之服。奈何士大夫習慣從百姓神色吸血,不然讓百姓開民智,不遠讓百姓富裕,也不願意讓有能力的人獲得權力,他們要壓迫那些百姓,所以他們與父皇是衝突的。我大明這二百多年來,說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是士大夫想單獨治理天下的想法就沒有斷絕過,父皇又是個強勢的人物,不肯做木偶皇帝,他們自然要想辦法解決父皇,昔日武宗父子皆死於藥餌為何?無非是不願意聽從士大夫的安排罷了,如今他們故技重施,只是為了控制朝政,壓迫百姓罷了。」

周后問道:「既然是士大夫們的態度,你一個女人家又如何對抗?」

坤新公主朱微娖笑著說道:「士大夫說到底只不過是一群蛀蟲罷了,其中真的有本事的人,又有幾何呢?」

「周閣老、吳牲他們也都是有本事的吧,你父皇當初可是經常跟我提起他們。」

坤興公主笑道:「他們確實是有些本事的,不過他們卻不為大明分憂的,他們都是李棟的臣子。李棟雖然在西北的貧瘠之地,但是手下卻沒有士大夫這般的蛀蟲。他便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就在母女二人交談的時候,外面的宮人急匆匆的帶來一個夜不收探子。

探子渾身是血。

進來之後,捂著傷口喊道:「居庸關失守!」

坤興公主連連後退了幾步,身體不停的搖晃,險些到了下去。

周皇后焦急的老者坤興公主的手喊道:「女兒,這個時候懂得兵事的人只有你,你一定要挺住啊!」

那探子稟告之後,沒有多久,又有宮人稟告。

「三大營潰敗,朱國楨退回京師。」

朱微娖猛烈的吸了一口氣,讓自己鎮定下來。

曹化淳突然急匆匆的從外面趕了進來,跪在地上喊道:「皇後娘娘,大事不好了,群臣跪在宮城前,求皇後娘娘主持另立新君,對抗白蓮教!」

「這!這!這!」周后的身體輕輕一晃,倒了下去。

……

李棟在京師一代的時候,白蓮教並不敢太過於招搖,因為秦軍的勢力還沒有完全從京師的勢力範圍退出。

白蓮教徒怕惹惱了秦軍,惹來了秦軍對抗。

所以暗中指使京師中他們的供奉,要求李棟要撤兵,才給李棟解毒。

就在翟青以為那位供奉是坤興公主的人的時候,就連坤興公主自己都不知道,其實那位供奉,是一名徹徹底底的白蓮教徒。

翟青自己也沒有想想,蠱毒其實也是一種毒,而下毒最厲害的,恰恰就是白蓮教。

當李棟的大軍浩浩蕩蕩的從京師的勢力範圍撤出去之後。

就連坤興公主朱微娖都深深的鬆了一口氣的時候,白蓮教以讓眾人難以理解的速度,迅速爆發。

白蓮教奪取居庸關,根本沒有費一兵一卒。這讓前一段時間,一直心裡非常壓抑的白蓮教徒們,看到了希望。

那就是奪取京師,坐天下的希望。

而在這個時候,一直隱藏在白蓮教深處的所謂的白蓮教主,也終於浮出水面。

在以前,白蓮教是聖女說了算。

但是白蓮教的聖女們,幾乎都讓李棟打敗了,娶走了。

剩下的都是些殘兵敗將,眼看白蓮教就要成為歷史,慢慢的消退的時候。

京師和天津附近的負責人,找到了一個人,他就是現在的幫主。

他便是崇禎曾經非常依仗的人物,曾經在西北剿滅流賊的人物,他便是數次險些要了闖王人命的人物。

洪承疇。

洪承疇自認為大明的天下鞠躬盡瘁,可謂費勁了心思,誰能想到,在剿匪即將勝利的前夕,因為流言,崇禎皇帝竟然一封命令解除了自己的兵權。

如果不是當時那麼多大人為自己求情,自己的性命都有可能交代了。

此次崇禎改革內政,消減士大夫的權利,觸動了士大夫們的神經。

士大夫們紛紛暗中串聯,準備尋找機會推翻崇禎。而洪承疇這些年來,在剿滅流賊的時候,也對白蓮教動手。

他在白蓮教中安插了很多眼線,他們大多數地位尊崇。本來是用來剿滅白蓮教使用的,但是適逢這個時候,洪承疇搖身一變成為白蓮教的領袖。

白蓮教的各賊人也很清楚,此時的白蓮教是一團散沙,需要一個足智多謀的人物帶領他們走向勝利。

而大家認為大明,最有智慧的兩個人,一個是秦王,一個便是洪承疇。

洪承疇改組了白蓮教,任命官員和武將,在山東稱帝,國號為齊。只是此事頗為隱秘,起義軍以白蓮教的名義行動,麻痹朝廷。

同時洪承疇大量吸收了闖王的殘兵敗將,為自己所用,其中對自己幫助最大的則是原李自成的首席謀士,宋獻策。

宋獻策在李棟的勢力退出京師附近之後,果斷的認為這是一個奪取天下的大好時機。

而洪承疇經過聯繫京師之後,得知崇禎竟然被劫持了。

在這個時候,洪承疇更加不能等待了。

所以他毫不猶豫的選擇建立國家,建立國號,以山東的臨沂為首都,建國號大齊。

任命投誠而來的原李自成的謀士宋獻策做丞相。

原李自成手下的諸多大將為將軍。合同白蓮教各地的舵主、堂主,為官員。

大家在攻佔京師之前,便有了封賞,而洪承疇更是許諾了大家,攻佔京師過程中,效力最多的人可以封王爵。

就算是差一點的人,也可以封侯爵,封伯爵。

這是多麼打的誘惑啊,士兵們的戰鬥力前所未有的提升。

此時齊國的士兵佔領居庸關,使新興的大齊朝文武群臣和三軍將士興高采烈,認為北京城在二三日內必定不攻自破,然後傳檄而定江南,千秋大業從此奠定。

洪承疇只留下兩千人,代替投降明軍駐守居庸關和八達嶺。十七八萬大軍繼續前進,像潮水般向北京涌去。

大氣皇帝陛下洪承疇,以及新任的宰相宋獻策,自然是不用和手下的大軍一起行軍的。

而是將身邊的人暫時留在了昌平稍作休息。

而宋獻策則是主要關照的對象,自然也要留下。

匆匆的吃過了晚飯。洪承疇是一個心細的人,他知道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小心謹慎,大意只會讓自己粉身碎骨。

吃過晚飯,洪承疇叫來了自己當初安插在白蓮教的探子葉昊,商談了一刻多鐘,搭成了很多共識。

然後便讓手下的侍衛傳達命令,讓新封賞的文武大臣們,來他的行宮開參加御前會議。

此次西征,在行軍的途中,白蓮教的真正精銳部隊一直很低調。

他們大多數時間在陪著洪承疇召開各種會議。

今晚的會議尤其的重要,他們在討論攻佔京師之後,該怎麼做。

在所有人看來,攻佔京師,已經是必然的事情了。

但是攻佔京師之後,卻又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比如說攻佔京師之後,大齊的皇帝陛下要從哪裡進入京師內城。又是要從哪裡進入紫禁城。

在比如皇帝陛下進入紫禁城之後,居住在哪裡?這更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因為洪承疇是大齊的皇帝。

馬上就要攻佔京師了,這個問題便顯得非常急迫。洪承疇從來沒有想過定都京師,因為在他看來,他雖然造反了,但是想要守住京師太難了。

遼東的吳三桂,西北的李棟,還有更遠一些的多爾袞,這些人依照自己現在的實力,都很難擊敗他們。

自己最終很可能要龜縮回山東,所以他乾脆將都城留在了山東。這算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對於到時候,陛下居住在哪裡,大家都將目光看向了在想宋獻策。

這個宋獻策可不是一般人,這一路上掐指一算,不知道有多靈驗。大家都等待他向皇上明白回答。

自從大齊軍不戰而進入長城天險居庸關,又越過昌平,宋獻策即得到前鋒將領稟報,知道明朝的李國楨率領三大營兵防守沙河。

襄城伯李國楨本是紈袴子弟,毫無軍事經驗,只會夸夸其談。率領數千新招募的「三大營」兵——大部分是市井之徒,開到沙河布防,望見大齊軍來到,不戰自潰,李國楨逃回北京。

宋獻策在心中認真分析了攻守形勢,斷定大軍只須圍城二日,城中瓦解,必可輕易破城。

宋獻策明白,自己掌握的江湖術士的把戲,斷然騙不過洪承疇的,但是卻可以用來騙三軍將士。

三軍將士,以前很多都是白蓮教徒,更是迷信的厲害。

所以他不用最簡單的話說出來他的分析,而是略微伸出左手,手掌朝上,用拇指掐著食指、中指……的關節,口中喃喃說道:「甲辰、乙巳,丙午,丁未,啊啊,依臣看來,倘若明日無語,尚須等二三日破城。」

洪承疇面露喜色,說道:「看來這天氣不會馬上轉晴,按照後天破城部署諸事好啦。我朝定都臨淄,北京只是行在,事定后將改稱幽州府,這事在臨淄時已經商定。孤在北京行在,進紫禁城后將居住何宮為宜?」

「宋先生先說,孤在紫禁城中應居住何宮!」

宋獻策雖然是李自成手下的謀士,但是為洪承疇謀划以來,處事狠辣果斷,手下人都很佩服。

他恭敬地向洪承疇欠身回答:「今晚奉召前來御前議事大臣之中,多有在崇禎朝出入宮廷,對禁城中主要宮殿所知較多者,請他們為陛下各陳所見,然後請陛下斟酌可否,必將萬無一失。」

洪承疇點點頭,對新降的文臣們說道:「丞相說的很是,你們可以各抒己見,不必顧忌。」

大多數人都認為新朝皇上到北京后理所當然地應該入居乾清宮,無庸討論。

葉昊開口道:「陛下弔民伐罪,天與人歸,功蓋湯武。攻克北京,誠如軍師所料,只是彈指間的事情。臣以為,陛下進城之後,當入居乾清宮,名正言順,不必更擇別處。」

洪承疇覺得葉昊的這番話頗有道理,但看宋獻策沒有贊成表示,便心中產生懷疑,遂向別的文臣問道:

「你們各位有何主張?」

洪承疇見到眾人都不言,便選了京師附近的來投降的言官問道:「你擔心什麼?」

那言官說:「以臣看來,崇禎雖是亡國之君,然與歷代亡國之君不同。崇禎性情剛烈,人所盡知。城破之時,他既不肯投降,也不願被俘受辱,必將自盡於乾清宮中,或自縊,或服毒,或自焚,甚至他會將后妃們都召到乾清宮中,一起死於火中,轟轟烈烈殉國。所以臣請陛下考慮另一座宮殿為駐蹕之處,方免臨時忙亂。」

洪承疇不覺動容,輕輕點頭,向群臣問道:

「還有什麼宮殿可以駐蹕?」

那適才被問詢的言官說道:「臣在明朝,曾備位言官,除參與早朝之外,又數蒙召對,或在平台,或在文華殿,故對文華殿略知一二。文華殿為紫禁城內一處重要宮殿,在左順門之東,東華門內不遠。文華殿……」

洪承疇點頭:「這文華殿很有名氣,孤也是去過的。你說下去,說下去。」

那言官接著說道:「文華殿建於永樂年間,原來不常臨御。嘉靖一朝,將文華殿重新修建,換成黃瓦,此後為春秋經筵所在地。這文華殿和後邊的謹身殿,加上文華門及其他房屋,成為一個完整的宮院,十分嚴密。而且文華殿與內閣很近。內閣在午門內向東拐,是從文淵閣劃出來的幾間房屋,便於皇上隨時召見,商議軍國大事。倘若陛下以文華殿為宮中臨時駐蹕之處,則內閣可以說近在咫尺。故微臣無知,冒昧建議,請陛下進紫禁城后駐蹕文華殿,不必考慮其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行
上一章下一章

727.第727章 噩耗連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