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卷第八

五百卷第八

或問:「五百歲而聖人出,有諸?」曰:「堯、舜、禹,君臣也而並;文、

武、周公,父子也而處。湯、孔子數百歲而生。因往以推來,雖千一不可知也。」

聖人有以擬天地而參諸身乎!

或問:「聖人有詘乎?」曰:「有。」曰:「焉詘乎?」曰:「仲尼於南子,

所不欲見也;陽虎,所不欲敬也。見所不見,敬所不敬,不詘如何?」曰:「衛

靈公問陳,則何以不詘?」曰:「詘身,將以通道也。如詘道而信身,雖天下不

為也。」

聖人重其道而輕其祿,眾人重其祿而輕其道。聖人曰:「於道行與?」眾人

曰:「於祿殖與?」

昔者齊、魯有大臣,史失其名。曰:「何如其大也?」曰:「叔孫通欲制君

臣之儀,征先生於齊、魯,所不能致者二人。」曰:「若是,則仲尼之開跡諸侯

也,非邪?」曰:「仲尼開跡,將以自用也。如委己而從人,雖有規矩準繩,焉

得而用之。」

或問:「孔子之時,諸侯有知其聖者與?」曰:「知之。」「知之則曷為不

用?」曰:「不能。」曰:「知聖而不能用也,可得聞乎?」曰:「用之則宜從

之,從之則棄其所習,逆其所順,強其所劣,捐其所能,沖沖如也。非天下之至,

孰能用之!」

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曰:

「賈如是,不亦鈍乎?」曰:「眾人愈利而後鈍,聖人愈鈍而後利。關百聖而不

慚,蔽天地而不恥,能言之類,莫能加也。貴無敵,富無倫,利孰大焉。」

或曰:「孔子之道,不可小與?」曰:「小則敗聖,如何!」曰:「若是則

何為去乎?」曰:「愛日。」曰:「愛日而去,何也?」曰:「由群謀之故也。

不聽正,諫而不用。噫者,吾於觀庸邪,無為飽食安坐而厭觀也。由此觀之,夫

子之日亦愛矣。」或曰:「君子愛日乎?」曰:「君子仕則欲行其義,居則欲彰

其道。事不厭,教不倦,焉得日?」

或問:「其有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秦已繼周矣,不待夏禮而治者,其不

驗乎?」曰:「聖人之言,天也,天妄乎?繼周者未欲太平也,如欲太平也,舍

之而用它道,亦無由至矣。」

赫赫乎日之光,群目之用也;渾渾乎聖人之道,群心之用也。

或問:「天地簡易,而聖人法之,何五經之支離?」曰:「支離蓋其所以簡

易也。已簡已易,焉支焉離?」

或曰:「聖人無益於庸也。」曰:「世人之益者,倉廩也,取之如單。仲尼,

神明也,小以成小,大以成大,雖山川、丘陵、草木、鳥魯,裕如也。如不用也,

神明亦末如之何矣。」

或問:「聖人占天乎?」曰:「占天地。」「若此,則史也何異?」曰:「

史以天占人,聖人以人占天。」

或問:「星有甘、石,何如?」曰:「在德不在星。德隆則晷星,星隆則晷

德也。」

或問「大人」。曰:「無事從小為大人。」「請問小。」曰:「事非禮義為

小。」

聖人之言遠如天,賢人之言近如地。

瓏玲其聲者,其質玉乎?

聖人矢口而成言,肆筆而成書。言可聞而不可殫,書可觀而不可盡。

周之人多行,秦之人多病。行有之也,病曼之也。周之士也貴,秦之士也賤。

周之士也肆,秦之士也拘。

月未望則載魄於西,既望則終魄於東。其溯於日乎?

彤弓盧矢,不為有矣。

聆聽前世,清視在下,鑒莫近於斯矣。

或問:「何如動而見畏?」曰:「畏人。」「何如動而見侮?」曰:「侮

人。」夫見畏與見侮,無不由己。

或問「禮難以強世」。曰:「難故強世。如夷俟、居肆,羈角之哺果而啖之,

奚其強?或性或強,及其名一也。」

見弓之張兮,弛而不失其良兮。或曰:「何謂也?」曰:「檠之而已矣。」

川有防,器有范,見禮教之至也。

經營然後知干、楨之克立也。

庄、楊盪而不法,墨、晏儉而廢禮,申、韓險而無化,鄒衍迂而不信。

聖人之材,天地也;次,山陵、川泉也;次,鳥魯草木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揚子法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揚子法言
上一章下一章

五百卷第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