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關羽請戰

第4章 關羽請戰

「如今本盟主手中上將未至,諸位可有大將斬殺華雄此獠?」

自俞涉和潘鳳被斬,大帳之中的諸侯們皆默然不語。知曉華雄如此威猛,誰也不想讓自己手中的大將去送死。當然,十八路諸侯手中也並非沒有大將能斬殺華雄,只不過,因為或這或那的原因,都不想讓自己手下大將冒頭。

袁紹見無人回答,心中憤懣不已。他也知道有人藏私,就是他自己,雖然沒有顏良、文丑、張郃、高覽這河北四庭柱,卻還有其他大將。只不過,這些殺手鐧是留着當底牌,誰也不會蠢到現在用出來。就如那公孫瓚,便是袁紹的死對頭,現在用了殺手鐧,豈不是讓對方知曉,從而有所防備。只是,如今袁紹身為盟主,若是沒人去解決寨外叫囂的華雄,士氣挫動,丟的還是他袁紹的臉。

因此,袁紹雖然對諸侯們藏私感到不滿,卻也只能決定,若是最後沒人出聲,他也只能讓自己隱藏的大將出馬了。

袁常已經確定自己接下來的行動方針,因此他也不打算再發表言論,說的多,錯的也多,還是低調點好。至於說華雄那廝,自然會有人解決,不需要他表現什麼。這不,當袁常目光微微掃向劉、關、張三兄弟時,只見劉備原本放在大腿上的左手,微不可察的抖了抖,而後便看到關羽要有所動作了。

略微思索,袁常便知道原因了。

劉備如今不過是平原一縣令,要不是因為公孫瓚,如今更是沒有坐在這裏的可能。至於說劉備的出身,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尼瑪,這個三百多年的老黃曆,誰知道真假。反正大家只知道他是販履織席出身,至於說帝胄之後,現在漢室衰微,沒人會去在意。

所以,劉備需要搞出一些動作,來加重自己的分量,而華雄,便是劉備走向霸王之路的一個踏腳石。

「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

眾諸侯還在思索之時,一道豪邁之音響徹帳內,眾人望去,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正是劉備身後關羽。

關羽話音才落下,帳內眾諸侯頓時神色各異。

身為盟主的袁紹和副盟主的曹操二人自然是大喜,曹操在剛開始的時候,依然心懷漢室。及至後期,實力逐漸壯大,也才有了一丁點的野心,至多也不過是稱王,並未稱帝。之所以如此,便是曹操始終自認是漢臣。否則,他要是想稱帝,隨時都能做到,至於罵名,他更是無須在乎,當他決定「挾天子以令諸侯」便已經註定沒有好名聲了。所以,現在的曹操,是一心撲在反董大業之上,並沒有想過要給自己保留實力的私心。

而袁紹大喜,自然是因為有人出來,他便能保住自己的底牌了。

除卻袁紹和曹操之外,尚有二人神色不同,其餘諸侯皆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表情。

此二人便是公孫瓚和袁術!

前文說過,袁紹與公孫瓚乃是死對頭,雖然如今結為同盟共同對付董卓,但是一旦聯盟解散,那麼便是再次開戰之時。所以,了解袁紹的實力如何,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華雄的出現,便是一個機會,現在關羽跳出來,公孫瓚內心自然是不滿。但是,他與劉備乃是師兄弟,自然也不好說什麼。

袁術更不用說了,一直看不起庶出的袁紹,心中更是希望袁紹手下大將被華雄斬殺,從而打擊袁紹的威望。最後,他再讓自己的大將紀靈出馬力挽狂瀾,進而取代袁紹的盟主之位。

因此,見關羽跳出來,使得形勢發展與自己期望的不一樣,與袁紹為異母兄弟的袁術,比公孫瓚這個死對頭更是惱怒。

「觀壯士氣度不凡,若是斬殺華雄,本盟主自當為壯士向朝廷請功,不知壯士大名?」

瞥見關羽出場,袁紹頓時喜上眉梢,俞涉和潘鳳二人已經喪命於華雄手中,卻還敢站出來,可見此人武藝不凡。況且,關羽身長九尺,給人一種英武的感覺,想來是有一些手段。最關鍵的是,袁紹可以繼續隱藏自己的大將。

關羽還沒有回答,公孫瓚已是站了出來,朗聲回答到:「此乃玄德之弟關雲長也!」

說話的同時,公孫瓚隱晦的向關羽和劉備二人投遞眼色,示意關羽莫要強出頭。若是無人,袁紹則要出動他自己手中大將,公孫瓚也可一探虛實。然則,不知是否公孫瓚的眼色太過隱晦,關羽和劉備二人卻是沒有發現。公孫瓚心中微惱,卻又說不了什麼,關羽畢竟是劉備的手下,不是他公孫瓚的手下。

劉備自然看到公孫瓚的眼神,只是裝作沒有看到。而關羽一切聽憑自家大哥的命令,對於公孫瓚的眼神,同樣當做沒有看到!

劉備也是個聰明人,帳中諸侯們的想法也都明了,但是,他卻不得不出頭。

幾年前黃巾之亂,劉備兄弟三人大出風頭,原本陞官是指日可待。然而,因那督郵貪婪索財,作威作福,以致於被酒後的張飛鞭打,兄弟三人反而被朝廷通緝。若非同門師兄弟劉恢收留,而後又推薦給幽州刺史劉虞,得平原縣令,三人今日能否站在這裏還是個問題。

如今漢室衰微,天下大亂,將來想要打出一片天下,必須有聲名。在場諸侯不是名門之後,便是一州大佬,唯有他劉備不過是一縣令爾!討董便是他獲取聲名的唯一機會!至於公孫瓚的不滿,劉備也只能無視,或許,在劉備內心深處,僅有匹夫之勇的公孫瓚何德何能佔據遼東那一畝三分地。只是這個念頭太過隱藏,或許連劉備自己都不知道!

聽到公孫瓚的話,袁紹眉頭微微蹙起,淡淡問到:「不知壯士現居何職?」

在袁紹心中想來,劉備不過是一縣令,關羽最多是一縣丞,八品還差一點的職位,華雄怎麼說也是驍騎校尉,正六品的武將,讓關羽出馬豈不是讓對方笑話己方沒人?

「雲長如今跟隨玄德充馬弓手!」

同樣是公孫瓚回答,身為袁紹的死對頭,他很清楚對方的想法。

果然,聽完公孫瓚的話,袁紹好懸沒氣的暈過去。不要說八品,竟然還是個連品秩都沒有的小卒,真當他們十八路諸侯手中沒有大將了,這件事要是傳出去,他這個盟主的臉真的要丟乾淨了。當下,袁紹便要喝退關羽。

然而,不等袁紹發話,卻是還有人比他更心急。

「狂妄,你一個小小的馬弓手也敢小看我們諸侯,真當我們手中沒有大將?我等不過是謙讓,何時輪到你來胡言亂語,來人,給我亂棍打出去!」

袁術跳了出來,高聲喝罵。關羽的身份太低,正是一個契機,他一心想要探知袁紹底細,自然不肯讓關羽阻斷自己心中的小九九。

帳外甲士聽得袁術喝聲,已是執戟沖了進來,虎視眈眈的望向關羽,隨時準備動手。

「且慢,爾等先退下!」身為副盟主的曹操示意甲士退去,轉身對袁術道:「公路莫要着急,此人既然放言取下華雄首級,想必是有勇之輩,何不讓他試一試,倘若不敵,挫我大軍軍心,再責罰不遲。」

「阿瞞此言不差,然則使一弓手出戰,豈不是讓華雄那廝笑話我等諸侯無將?」袁紹略顯遲疑,他最重名聲,就是擔心讓關羽出戰有損自己的名聲。

「本初,你此言差矣!此人儀錶不俗,華雄又豈知他乃一弓手?」

聽得曹操直呼自己的字而不稱呼自己為盟主,袁紹心中不滿。不過,此時卻也不是計較這等小事之時,所以他強壓下不滿的念頭思索這件事的利弊。曹操說的不錯,關羽剛站出來的時候,自己也被他的氣勢所懾服,哪看得出他是一個馬弓手?況且公孫瓚和袁術二人極力制止關羽出戰,說是關羽身份太低,事實上也不過是想要讓自己手中大將出馬,從而得知自己軍中虛實。既然如此,自己便偏不要讓二人如意,便讓關羽試上一試。即便敗了,再讓自己的大將出馬也無不可!

一念及此,袁紹心中便有了決斷,坐回主位,朗聲道:「既然阿瞞執意推薦,便讓關雲長去試上一試。若是敗了,挫動我軍軍心,休怪本盟主不留情面。」

袁紹倒是打的好主意,把此事推到曹操身上,若是關羽敗了,便可以指責曹操薦人不當,打擊他的威望。若是勝了,他身為盟主,自然有功,而且還能掩藏自己手中底牌,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如某不勝,便請斬了關某以定三軍!」

曹操眼睛一亮,心中暗道關羽此言豪邁,若是真有那實力,必是勇冠三軍之輩,不知是否有機會將其收納帳下。

「雲長且慢,不如飲酒一杯再去何如?」

曹操對關羽心生好感,便極力賣好。

「酒且斟下,某去去便來!」

關羽言畢,轉身虎行而去,凜然之風迎面撲來,令人心驚。但見劉備麾下士兵取來關羽那青龍偃月刀,飛身跨上黑頭大馬,疾馳而去。

曹操望之,心中更是欣喜!

【PS:今日氣沖星斗,紫氣東來!得大師指點,於此時發文會有最佳效果。嘿嘿!明天看看推薦和收藏有木有很大的提升,要是有的話,以後這個時間段就多更一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四世三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四世三公
上一章下一章

第4章 關羽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