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一百四十章

140.第一百四十章

袁買河北起兵的消息傳到曹營時,曹操臉色鐵青,半晌沒發一言。大帳之內其他人都被遣了出去,只剩下程昱與荀攸兩人,相互交換了個眼色,眉頭都緊緊皺起來。

他們擔心的都不是袁買這個垂髫小兒,就像江東若是沒有李睦和周瑜,他們也同樣不會把孫紹放在眼裏。

河北多義士,袁紹兵敗官渡,數十萬大軍潰散之下,袁術本欲趁機奪起兵權土地,但就是忌於這些堅定護擁其子即位的忠義之士,方退而為輔,學李睦的樣子,扶從子為主,自掌軍政之權。但他與李睦相差甚遠,僭號在前,一腔野心根本不能瞞人,故而連同由他輔佐的袁尚也失了人心,再加上兩人敗於曹操手上之後立刻逃往遼東,袁氏一脈縱然還有深厚的底子,卻如同一盤散沙。這也是曹操一聞荊州生亂,敢於未平袁氏就南征最主要的原因。

但袁買的出現,無疑就等於是給了這盤散沙一個凝起來的時機。

況且,傳來的軍報之中,留住河北的軍隊曾圍剿袁氏餘黨,但幾次三番眼看着就要活捉袁買時,突然地下冒火,民居坍塌,阻住前後合圍的軍隊,令袁買得以逃脫。

甚至河北之地已經出現了袁買有天命護佑的傳言。

天命護佑?

曹操冷笑一聲——左慈的手段來來去去也不過這些而已。

孫策死後,周瑜一招禍水東引,令左慈東躲西藏,原先準備好的天命之論根本就沒機會宣諸於口。然而誰也沒想到,他竟然躲去了早已沒了翻身之機的袁術跟前。又藉著袁術的關係,憑藉一手童叟皆欺的好把戲,令袁紹之妻劉氏對其深信推崇,從而應下袁術輔佐袁尚子承父業的要求。

但左慈本人卻在這一來一回之間,預留下袁買這條後路,袁尚及袁術兵敗之後,立刻就隨袁買逃出鄴城。更在曹軍的追捕中大顯身手,號稱能引天庭驚雷助幼主成就大業,被一眾興袁義士奉若神靈。

然而,無論是曹操,還是荀攸與程昱,都想得更深。袁買趁他們南征時起兵,時機恰是將退不能之際,而昨日荀彧送來的書信中又提到周瑜曾往北地去過之事,難免不讓人將河北起兵與江東聯繫起來。

若真的如此,不論定下這個局面是周瑜還是李睦,此人對局勢的預計之精準,目光之長遠,都令人心驚。

曹操陳兵北岸,引而不發,一來是要加大二十餘萬大軍兵臨城下對江夏水軍心理上形成的威壓,而另一方面,也是原在北地內陸湖中訓練的水軍在之前的一戰中幾乎一擊即潰,令他突然意識到長江水戰與內陸湖中的操演相差太多,而新降的荊州水軍又還沒有收編徹底到可以用作主力的地步,這才不惜耗費軍糧一再拖着,只望能多等一月,讓那些一到了船上就頭重腳輕的兵士再多適應一下江上的風浪。

但事到如今,他顯然已經拖不起了。

河北一亂,若不及時掃平,將會成星火燎原之勢。

因隔了個曹操,自周瑜回來后,北面的消息難以及時傳遞,故而河北起事的消息還沒傳到李睦這裏。

李睦與黃月英商討了這些日子,最終還是考慮到人力有限,將那轉輪安裝到百石以下的船隻下,百石以上的船隻在水中的靈便性不高,以人力腳踏形式控制的轉輪即便能推動其逆風前進,但一旦要轉向或者停止,就遠不及風帆控制效率更高。

正在驗收第一波安裝了轉輪的船隊,孫芷突然挨了過來,湊到她耳邊悄聲說道:「他……想見二兄一面,向你當面道謝……」

李睦看着一艘艘光着船桅的戰船在江面上來回穿梭,速度雖然不快,但由於船隻體型較小,戰旗展處,陣型變化,顯得極為靈活。興緻正高,見了孫芷更是高興,笑吟吟地一把將她拉了牽到身前,讓她也看看熱鬧。

自將趙雲交給孫芷后,李睦也沒去看過。只向張仲景詢問了趙雲的傷勢,得知筋骨未傷,也就多交代了一句軍中各處,若他要去哪裏,都不必阻攔。

關羽之子關平從武陵趕來,帶來了劉備幼子病重的消息。劉備年過半百就這麼一個小兒子還沒滿周歲,一聽之下就亂了方寸,要請張仲景過江救治。

李睦給了他兩個選擇,或攜子渡江來就醫,或立即回武陵另請名醫,劉備思慮再三,只說先回去看過之後再做決斷,就帶着張飛和諸葛亮匆匆登船。

臨走時,李睦沒提,他也最終還是沒見趙雲一面。

一腔忠義卻被上位者當做個籌碼拋出來,換了誰都不可能心中好受。李睦也不知道這種事該怎麼安慰,只能幹脆都推給孫芷。有這小姑娘活蹦亂跳地鬧着,想來趙雲也能稍解鬱結。

只不過一貫愛熱鬧的小姑娘今天顯然沒心思看戰船,李睦挑一挑眉,也回味出來方才孫芷的語氣不對。遙遙朝周瑜偏了偏頭,示意他繼續試船,然後拉着孫芷避開喧鬧興奮的諸人,回了軍帳。

「他只是要道謝么?」

孫芷這些日子來,一改往日在吳郡驕橫的模樣,變着法子逗趙雲開心。李睦雖然無意打聽詳細,卻也隱約聽說了她準備烤肉,最後差點把軍帳給燒了的事迹。

「二兄……」這小姑娘原本極不願叫她二兄,卻不知從何時起,人前人後,俱改不了口了。

孫芷心裏清楚李睦為了趙雲花了多少心思,費了多少力氣,不說旁的,光是停兵一個月的條件,就連周瑜也不禁皺眉,那一班江東老將還不知情,他日還不定要鬧成什麼模樣。

但趙雲看着脾氣好,但淡淡的笑容之下,每說出來的一個字都彷彿有千鈞之重,而沒有說出來的,也彷彿絕不會鬆口。

她旁敲側擊問了幾次,他都只是默然,今天突然說要見李睦,孫芷拿不准他的心意,卻知道若是趙雲最終還是記着劉備,李睦怕是要翻臉。

「若是他……不遂二兄之願……你,會不會殺他?」

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姑娘一雙鳳眼緊緊盯着她,竟有幾分怯怯之意。李睦不禁失笑:「我殺他做什麼?」

空殺一代名將,她還沒那麼大的魄力。趙雲重恩義,她陰謀陽謀,人心算盡,才終於令埋在劉備心裏的這根刺生根發芽,但趙雲的態度如何,說實話,李睦自己其實也沒什麼太大信心。若得趙云為將固然是最好,最壞的結果也是趙雲死心眼地繼續跟着劉備,但日後每次遇到她都退讓三舍。

然而,看孫芷一臉糾結,為趙雲擔心,李睦忍不住伸手在她額頭上一點:「只想着我要殺他你該怎麼攔著,怎就沒想過我不殺他你該怎麼辦?」

孫芷聽聞李睦並無殺意,不覺鬆了口氣,但聽這話又是一愣,很是不解。

「他是當世英雄,你若嫁他,想來你母親也會歡喜。」看孫芷臉上一片通紅,李睦搖了搖頭,「但若他還是劉備麾下之將,捕風捉影那大耳賊已嫉恨如此,又怎會再讓他娶江東孫氏女?」

而孫芷的性子剛烈,既然看上了趙雲,又怎會再另嫁他人?

所以李睦才問她該怎麼辦?

孫芷臉上的血色瞬時褪盡,渾身發顫,咬着唇抬起頭,眼中流露出一片決絕之意:「若是如此,請二兄將我許嫁曹氏聯姻。」

「胡說!」

孫芷慘然一笑:「我為江東孫氏女兒,自幼衣食無憂,俱是得父兄之恩庇。男兒征戰沙場,我也尋一片沙場為父兄之業,盡一份心力。」

「聯姻?」想到歷史上這個少女豆蔻妙齡,卻嫁於半百之年的劉備,李睦心裏就有股無名火冒出來。她素來護短,孫芷不是她親妹,但這個少女卻不是白叫她這許久二兄的。

「也好,我這就寫信給劉備,讓他準備聘禮來江東提親,讓趙雲入贅江東。」

「咳咳……」

李睦話音未落,帳外突然傳來趙雲的聲音。孫芷猛地轉頭,見趙雲站在帳門口以手掩口,用力咳嗽,呀的一聲,臉上燒紅,閉了眼就往李睦的身後躲。

趙雲也是滿面通紅,他確實是要見李睦。孫芷問他來日打算時,他實在心中無定,但又怕孫芷就這麼來找李睦,沒他一句準話會被李睦責怪,所以才來看看。不想李睦因涉及孫芷的名聲將帳外親兵都遠遠打發走,讓他聽到了這麼一出……

入贅江東……

高大英武的漢子耳朵發燙,向李睦深施一禮,卻一時不知道手往哪裏放才好。

「二兄……」孫芷躲到李睦身後,聲音好像蚊吶。自李睦的頸側朝趙雲偷瞥一眼,卻正好趙雲也朝她看過來,兩人目光一對,臉上更是好像要燒起來一樣,跺了跺腳,想要跑去后帳,但終究是放心不下,乾脆扭過頭去不再看他。

「子龍將軍的傷勢如何了?」李睦從從容容還了一禮,好像剛才那一句「入贅」不是她說的。

趙雲看了看孫芷,微微一笑。他孑然一身,剛毅果敢,生死不懼,但壓抑在心裏許久的愁緒卻好似一頭困獸,日夜噬咬,將他一腔熱血壯志統統吞噬乾淨,只餘一片空蕩蕩的茫然,全不知該何去何從。唯有這個女子,靈黠精怪,颯爽坦率,一片至誠的關懷令他心中不知不覺就柔軟下來。

他不曾嘗過情之一字,卻在方才聽到她說要聯姻曹氏子的時候,心中莫名地抽緊。好像背上的刀傷憑空滋長,透胸而過。

「雲非迂腐之人,我對劉皇叔已仁至義盡,俯仰無愧。倒是烏程侯的恩義,還未曾報及萬一。」

看着孫芷又朝他掃過來的眸子,他緩緩笑出來,「我出身寒微,無良田美宅,若是連功業都沒有,怎又面目求娶烏程侯之妹?」

目光誠摯,趙雲一撩衣袍,單膝點地,朝李睦俯身。

李睦回頭看着呆愣愣的孫芷,不由長舒一口氣,朗聲大笑,將趙雲扶起來,往他肩上一拍:「好一個趙子龍,不瞞你說,你若說要走,我還真會考慮要不要打斷你的腿,將你強留下來算了。」

趙雲一句話說出來,自己也鬆了口氣,目光往孫芷看去,唇角一點點揚起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周郎周郎(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周郎周郎(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140.第一百四十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