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魂合一

第2章 三魂合一

等小楊恢復意識的時候,只從周圍人身上穿的華麗織錦來看,這應該是宋朝的某一段時空才對。

因為唐人以絲綢為高貴,對織錦卻不慎看重。直到宋太宗年間,織錦才被定為朝廷貢品。看這一家的豪貴氣度,卻衣着織錦,就知道應該是北宋的顯赫世家了。

「宗保,你父親與七叔剛剛出征,你可不要嚇為娘啊!」一個婦人輕撫著自己的衣袖,並沒有嚎啕大哭,只是在低吟軟語間,無盡的悲傷與落寞已經讓人心痛。

宗保?小楊聽到婦人如此稱呼自己,自己又哪來的七叔?

小楊努力的吸收著這個十歲少年的記憶,總算對目前的情況有了個大致的了解。他如今的靈魂正是重生在北宋名將世家天波府楊家的唯一血脈楊宗保的身上。

昨日,本來是天波府幾年來難得的喜慶日子。楊七郎楊延嗣根據父親早年的指腹為婚,迎娶年滿十六歲的呼延玉。

只可惜呼延玉花轎臨門,還沒來得及正式拜堂,邊關突然傳來急報,遼軍有詭異動向。楊家這一代幾經征戰,成年男子只餘六郎,七郎二人,於是,楊七郎沒有拜堂就與兄長一起趕赴邊疆。

闔府上下在一片依依惜別中送走兩兄弟之後,卻發現十歲的楊宗保突然間昏迷不醒。

一場喜慶的婚宴,至此被破壞殆盡。將楊宗保抬回房間之後,楊家請參加喜宴的所有御醫輪流診治,卻全都連病因都查不到。

一直到今天,小楊附體醒過來,他已經昏睡了近二十個時辰。小楊在吸收楊宗保的記憶之時,還發現一些怪現象。首先,就是自己穿越之後,在現代得到的那本奇書紫微斗數的所有內容如今彷彿鐫刻般的烙印在自己的記憶深處,連小楊這種外行都看出這似乎是一種道宗的修鍊法門,甚至涉及到兩軍對壘的奇門遁甲之術。

其二,他發現自己在泰山絕頂觸動的陣法從2010年,穿越到如今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造就了一條跨越千年的暗流,而明朝中葉,因大禮一案,觸怒天子威儀的大儒楊慎不知為何,靈魂也隨之穿越,如今兩人都在楊宗保體內,只是楊慎所剩的不過是最強的記憶以及對宋史的諸多研究,並沒有干擾到小楊的性格。

其三才是讓小楊倍感驚懼的,因為如今吸收了紫微斗數,他對陣法道術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他觀察自己體內的情況,才知道這絕不是一次怪病這麼簡單。自己居然是先被修道的高手以道術封閉氣脈,然後在半夜,再被人下了苗疆巫蠱。

此時的楊宗保已經知道,在北宋,道術和巫蠱還和武學一樣,並不是怪力亂神的存在,只是同為殺敵與自保的一項手段,天下間修道的高手雖然比武林和軍中的武道高手稀少,但還不至於鳳毛麟角。

小楊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會有修道之人,與苗疆勢力聯手戕害這個年僅十歲的孩子。這麼一個小小的軀體,他所承載的是一屋女人的期待,是百年楊家的興衰,更是大宋朝在對外屢次失利后,活在民眾心裏的最後支撐……

這個十歲的軀體,承載着太多他擔不起又必須承擔的宿命。而如今,他還要忍受巫蠱之人與修道者的迫害,這一切,對楊宗保而言,都太不公平。

如今的楊宗保受巫蠱所害,靈魂力量已經極其微弱,小楊所能做的就是吸收他的學武天分和天生的武將才華,然後代替他,活出縱橫天下而又無比璀璨的一生。

小楊想到,精通戰陣道術,奇門遁甲的自己,習武天分絕佳,天生將帥之才的大宋楊宗保,被讚譽「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的文臣楊慎,這樣都只剩一縷生魂的三個可憐人,能否三魂合一,成就一個絕世的人物逆天改命呢?

以楊宗保的家世以及武學天賦,以修真者對異術與戰陣,奇門遁甲的研究,以楊慎的文士治國之才,通曉史籍義理的才幹,這個全新的文能為相,武能為將的楊宗保是否擔得起漢初蕭何的那一句「國士無雙」呢?

小楊知道,只要忍過三魂合一的痛苦,自己就會成為一個文能興邦,武能安國的全新的楊宗保。想到此處,他決定拋開一切雜念,也拋開自己靈魂穿越之時,所感應到的那遠方的涓涓長河;那古城牆的千年浩嘆;以及遙遠之處,深宮內殿間,傳出的彷彿宿命的呼喚,全力進行靈魂融合。

開始靈魂融合之後,楊宗保才發現一直佩帶在身上的護心鏡有一些古怪。

這面護心鏡是當年楊業血戰遼邦之後留下的,當時的鎧甲已經殘破不堪,只有這面太宗趙光義賜下的『護心鏡』和已被斷為兩節的金刀從戰場上取回。

人都有三魂七魄,格外強勢之人遭遇意外橫死之時,所有的執念與不甘,最後會在天地間留下一縷殘魄,而這面護心鏡里卻有七個格外了不起的殘魄。

正是這面護心鏡的殘魄保住了楊宗保在只剩一縷生魂的情況下,二十多個時辰依然沒有性命之憂。楊宗保如今還沒有想好如何妥善的處理這七縷殘魄,也就只能暫時讓他們呆在護心鏡里,也可以為自己提供保護。

楊宗保進行三魂合一的時候,身體已經開始回暖。

就在這時,一個侍女急匆匆的跑進來:「稟告太君,宮內劉修儀剛剛產下一位皇子,皇上詔令,普天同慶。」

「哦?莫非宗保與皇子有緣,天降輔助之命於他,就可起死回生嗎?」老太君激動的道。

確實,宋代陳橋兵變,趙匡胤是以祥瑞立國,所以,整個民間,極為相信命理,祥瑞之說。

不僅如今天子宋真宗篤信『天書祥瑞』,就連佘太君,寇準這樣的賢明之人也不能免俗。

楊大娘道:「看來是皇子降生的喜氣,鎮住了邪魔妖氣,保住了宗保的性命。」其他人連忙附和。

太君彷彿找到了救命稻草,說道:「七娘,你本欲拜堂,乃是大喜之身,這段時日,就由你照顧宗保吧。」

名將楊業在公元986年出征之前,妻子已經懷孕。當時老懷安慰的他找到多年知交呼延贊,希望結成兒女親家。

當時的呼延贊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卻沒有女兒。於是承諾,只要佘太君生下男丁,以後自己的女兒必然嫁給那孩子,如果是女兒,就結為異性姐妹。

後來楊業兵敗,寧死不降,986年殉國。

同年,佘太君生下一對龍鳳胎,男孩就是楊七郎,取名延嗣。因為是父親去世之後的遺腹子,這名字有着繼承香火的意思。女孩就是如今身在宮中的楊婕妤。

楊業雖然戰死,但呼延贊信守諾言,一直到公元1000年,自己去世時,還是留下遺命,讓當年只有六歲的呼延玉滿十六歲就嫁入楊家。

十年彈指一揮間,當年的六歲女童如今出嫁。身穿喜慶紅袍,身佩喜慶祥玉被稱為七娘的女人,還只是個沒有拜堂,沒有喝交杯酒的十六歲少女而已。

呼延玉看了看只比自己小六歲,此時躺在床上,眉頭依然深鎖的楊宗保,點了點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國士無雙楊宗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國士無雙楊宗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三魂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