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第九十八章

父子二人沉默,心中卻各自雪亮。

大昭奪回被西廷佔據了數十年雲城及周遭地界,迫對方議和,謝家功高,近來不但朝野內外言必提及,甚至連民間也傳揚昭武將軍威名。但這於謝家,絕非好事。

自嚴黨事變后,正德疑心大增。作為帝王,剛拔除了一顆幾近蔽日巨樹,如今又怎會容忍外姓勢力崛起?封爵、加九錫、直至今天皇太孫太傅,富貴雖潑天,帝王心思與權術卻表露無疑——他這是迂迴地試探。謝家人如果聰明,就該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爹一雙眼睛雖然廢了,只有時細想,這就如塞翁失馬。爹與你二叔不同。你二叔是官場中人,向來遊刃有餘。爹卻從未把這官場看作畢生之求。你是我兒子,我多少也有些知道你。醉橋,你對往後可有打算?」

謝醉橋望向自己父親,鄭重道:「爹既然問起,我便照實說了。京中官場之事繁雜,於我心如同囹圄,我,不過是我之責,我去,自有能人取代。河西卻是我家自祖父起就戍衛過地方,形同我謝家第二故鄉。如今西廷皇帝雖接受議和,只以我看來,不過是他年事已高,精匱力乏之故。兩個年長些王子俱是野心勃勃,不論往後哪個繼位,風雲再起,也難料定。我謝家與其頂着九錫之榮華,被皇上忌憚朝堂結黨營私,不如一將門臣子應之職。河西乍定,朝廷要那裏設立州,委派州牧。我欲自請赴職,一來避開京中紛擾,二來,也是代祖父和父親繼續戍守那地,監察西廷動靜。」

謝南錦靠椅背之上,神情蕭索,慢慢道:「鳥弓藏,古來皆然。你年歲不大,於前次京中變亂時卻立了大功,我如今又枉搏幾分虛名。你我雖問心無愧,卻也怕眾口鑠金。你有這樣想法,未嘗不是明智之舉。只是……河西那裏不比金京繁華,不似江南,你倒無礙,你媳婦自小是嬌養大,可受得住?」

謝醉橋道:「阿瑜早知道我想法,與我心意相通。如今唯一放不下便是父親你和靜竹妹子。我們若去了河西,撇下你們,心中委實難安。」

「我前幾日剛收到親家阮老爺書信,」謝南錦笑道,「他曉得我眼睛事,邀我下江南長居,道太醫既然無法,他會留意各地名醫。我這雙眼睛能不能再看見東西,自有天定,我亦不會強求,只對阮老爺提議倒頗有興趣。前次代你提親時下過一趟江南,見風物確實宜人。從前東奔西走,哪裏安定得下,如今託了這雙眼睛福,不如藉機回去定居,也好陪伴你母親。至於靜竹……她過了年也十四,再陪我兩年,江南地靈人秀,尋個合適人家好生嫁出去,我也算了樁心事。」

謝醉橋躊躇了下,終於還是看着父親,誠懇道:「爹,靜竹遲早是要嫁人,我和阿瑜也不能長伴你身邊孝。兒子聽阿瑜說,前兩日太後宮中又來了個嬤嬤,賞了阿瑜和芝兒不少年禮。爹若是……」

「醉橋,爹曉得你意思,只是,」謝南錦打斷了他話,道,「你推去皇太孫太傅之職,意欲遠離京城,不過是不欲與皇家有太多干係。兒子如此,做老子,又怎會與皇家公主牽扯上關係?我已修書一封交給阿瑜,過幾日她隨旁人一道入宮拜賀之時,代我轉呈太后,謝過天恩便是。」

謝醉橋見父親說話時神態輕鬆,口氣卻很堅決,暗嘆口氣,不再說話。

舊年後一日。明瑜著了吉服,隨朝中命婦們一道入宮賀拜。到太後宮中時,敬上了早備好賀禮與書信。待禮畢后,便告退辭去。行至宮門時,忽然聽見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有人趕了上來叫留步,回頭見是松陽公主,正面上含笑過來,忙停了下來。

明瑜已經猜到她這般趕來,必定是因為自己代為轉呈那封信。雖未看過信里到底寫了什麼,只隱約也能猜到些內容。二度被拒,她神色仍是這般從容,心中有些納罕,面上卻未現出什麼,只是立着待她行近,恭敬見禮。

松陽公主道:「不必多禮。」又屏退了左右,只剩她與明瑜兩個。

松陽公主看向明瑜,微微笑道:「我與你雖無什麼深交,只當初一見你,便覺如故。我聽說你要隨你夫君年後一道赴河西任職。河西雖不比京中繁華,只那裏天地廣闊,能陪你夫君身側,想必你也是甘之如飴,實叫人欣羨。」

明瑜笑着應了幾句,忽然聽她嘆了口氣,仿似自嘲道:「我這般不顧臉皮地貼上去,偏人家還不領情。你心中有些輕看我吧?」

明瑜一怔,沒想到她說話這般直白,忙搖頭鄭重道:「公主敢於隨心而行,我心中十分欽佩。」

松陽公主擺了擺手,笑道:「什麼欽佩,不過是我臉皮比旁人厚了三分而已。」又凝視她片刻,面上笑容漸漸消隱而去,嘆道:「我曉得他對你故去婆婆意重,這才屢拒於我。只越這樣男子,我便越是稀罕。我早立誓,此生若非得遇勘嫁之人,寧可孤寡到老,也絕不再胡亂另結姻緣。他前次用邊事未定,無暇顧及私事借口拒我,這次又致信我母后,道自己雙目有疾,非我良配,又說要為你已去婆母守陵,以補從前未之責。我既已經認定了他,他若以為我會因此而退卻,那便是真錯看我了。莫說三年守陵,便是五年,十年,我也等得下去。這三年裏,我自不會再去煩擾於他,待三年之後,我再去江南,親自問他。」

她說話時,起先面上還略有悵惘之色,漸漸卻又帶出笑意,目光閃亮。

明瑜方才對她說欽佩,多少還有些客套意思。此時卻是真了,想了下,便道:「公主方才之話,可要我代你轉給我公公?」

松陽公主略微搖頭,道:「謝家男兒,如玉謙潤,卻自有種頂天立地風範,叫女子傾心。我方才對你說這些,並非是想你代我傳話。只是見了那信,心中覺得悶,想尋你說下話而已。他既存心為亡妻再守陵三年,我此時再他面前多說什麼,於你過去了婆母也是種不敬。有什麼話,等三年後我再親自跟他說便是。」又端詳了下明瑜,含笑道:「我過完年後便會離開京城回我封地,想來也沒機會再送你了。臨別之際,無以為贈,唯願你二人神仙眷侶,到了那裏萬事順心。」

明瑜謝過了,目送她離去。望她背影之時,心中一時感觸萬千,直至那纖娜背影消失宮牆頭,這才微吁口氣,轉身而去。

入春,昭武將軍府里一番忙亂,先是每日裏不斷有京中官員前來相送,待人情完結,便是上下家人去留安排。魯管家奉命留下守着宅邸,安媽媽雖願到江南隨伺老爺,只考慮到她年歲已高,給了一筆豐厚銀錢,送她去了兒子那裏頤養天年。謝家護衛中,高峻與高弦兄弟二人隨謝南錦到江南,剩餘人都與家人一道隨謝醉橋到河西。

柳向陽立下軍功,升任驍騎尉,春鳶兩個月前也生了個兒子,自然要隨謝醉橋和明瑜一道赴河西去。

二月,理完了京中諸事,被賜過宮宴,謝家人終於往江南而去。

此趟南下,一是送謝南錦,二來,也是謝醉橋陪着明瑜回娘家。去過江南,他們便要帶着半歲大兒子往河西赴任。

阮洪天與早兩個月前回了江州江氏得知了此事,等到謝家人到了那日,親自到碼頭相迎。同去還有聞訊特意趕來謝如春一家人。眾人見面,分外親熱。

明瑜娘家盤桓數日,阮洪天和江氏想到往後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女兒和外孫,恨不得把這幾天當幾年來過,百般疼寵都嫌不夠。

謝翼麟和謝銘柔兄妹年後都各自已經訂了親。謝翼麟娶是淮南道台府上小姐,謝銘柔夫婿乃是今科榜眼楊其宗,謝如春正是他恩師。江南人氏,祖輩雖無出過大官,家道卻甚是殷實,楊其宗年歲不過十八,才學過人,人品亦端方,前途無量,謝如春與謝夫人對這個年輕人極其滿意,當即就訂下了親事。

明珮如今已經十四,出落得極好,舉止也脫了早些年時跳脫。明瑜自嫁人後,每次往家中寄家書時,必定不忘亦單獨寄她一封。記起她當年似乎對謝翼麟有過心思,如今再看,見她似乎也早淡了,這才放心。挑了個空,特意備了一匣子宮中出來首飾宮花送她,抱了兒子與她閑話。

明珮見芝兒玉雪可愛,便抱了坐自己腿上,逗他玩笑。芝兒朝她吐泡泡,沾了她一臉口水。若是從前,她即便面上不敢現出,神情必定也會不,如今明瑜見她卻不過笑着拿塊帕子擦了下臉,忍不住笑道:「二妹,你果真長大了。」

明珮一怔,忽然望着明瑜狡黠一笑道:「阿姐,我曉得你一向對我好,我也曉得你心思,時常煞費苦心地提點我。說起來我真要謝謝阿姐了。自打阿姐嫁了姐夫這樣男子后,我就曉得了一件事,我往後婚事,可選擇餘地極大。剛過年後,就有好幾家人尋了過來向我提親,自然比不上姐夫那樣門第,卻也有正兒八經官家。娘還為我左看右看,說人品第一,務必挑個好。我自然沒指望將來夫婿能像姐夫那樣,只無論嫁了誰,憑姐夫門第和我家財力,諒他也不敢輕看了我去。姐姐到了河西,有空再寫信多教我一些御夫之術,我還怕什麼。」

明瑜失笑,接回芝兒道:「那就祝願妹妹早日得覓良人,姐姐必定也會知無不言,言無不。」

數日之後,明瑜要隨謝醉橋離開江州,先走水路,再走陸路往河西去了。臨別之夜,明瑜自己一人到了父母房中,請他二人並肩坐於榻上,朝他二人跪拜辭別,抬頭之時,已是淚流滿面。

阮洪天還好,不過是眼眶發紅,江氏卻已經忍不住起身扶起明瑜,面上也早沾滿了淚。

明瑜哽咽道:「爹娘生養我一場,我遠嫁不能陪身邊孝先,如今又要隨夫君往西。下回再見,也不知是何時。只無論女兒人哪裏,心中必會記掛爹娘,惟願爹娘福壽安康。」

阮洪天笑道:「傻女兒,爹娘對你再好,又豈能陪你一世?能把你交給醉橋,就是爹這一世大成就了。」

明瑜破涕為笑,道:「看爹說。天下還有誰能比爹能幹?」

阮洪天嘆道:「阿瑜,不瞞你說,爹曉得謝家急流勇退之後,曾徹夜難眠。阿瑜你從前也數度勸爹收掉一些生意,我本還有些不舍,只想把我們榮蔭堂商鋪開遍天下。如今卻真是想通了。謝家能眨眼就放掉那樣潑天富貴,比起來,我家商鋪又算什麼?樹大便會招風。往後爹會慢慢收掉一些鋪子,減了門面,這江南第一富豪名聲,讓給別人便是。」

明瑜沒想到父親此刻終於徹底想通了,忍不住像小時那樣抱住父親,埋頭他懷裏。阮洪天心中大,強忍住溢出笑,輕拍她後背道:「傻女兒,都這麼大了,還這般撒嬌,小心被女婿看到了。」

一旁江氏呵呵笑了起來,一時滿室溫馨。

明瑜回房時候,芝兒已經睡去,被乳母抱走。謝醉橋正燈下等她。見她進來時,眼皮處粉光融滑,曉得她方才必定是哭了,上前擁住,輕撫了下她眼皮,柔聲道:「方才哭過了?」

明瑜搖頭,雙手緊緊纏住他后腰。

生了孩子后,她身子便如果實般日漸飽滿,謝醉橋覺她緊貼著自己,忍不住抱她放於榻上,一陣纏綿。

「阿瑜,跟了我,可曾後悔?」

他輕舔她耳垂,喘息著低聲問道。

明瑜睜開眼,側頭凝視他片刻。

「永不後悔。」

她吻住了他唇。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愛古言、梵高耳朵、深紅淺紅、ninet、讀者628243、yy、任冰兒

、納蘭秋荻、hina等讀者投雷。

正文到此完結。後面大概還會寫下邊城生活小番外以及一些前面未來得及交代事。

謝謝大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雲鬢鳳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雲鬢鳳釵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