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章

3第2章

姬菲迎的家離學校有點遠,每天中午基本都在學校科技樓的閱覽室看雜誌打發時間。

看完三本雜誌后,她一看手錶已經一點五十分了,連忙站起來。

從閱覽室出來,悶熱的空氣一陣陣地襲來。

科技樓下面種了一排樹木,枝葉繁盛,密密扎扎地伸向天空。一陣涼風吹過,有淺紫色的花瓣從上面簌簌地落下來,花瓣又長又卷,掉落在地上。

姬菲迎扶著欄桿看了一會兒,漸漸覺得空氣沒之前那麼悶了,突然醒悟過來:糟糕,要遲到了!

今天是她轉到新班級的第二天。

連忙往教學樓跑去。

路邊的野花不要采,路邊的紫荊也不能看!

下午第一節的語文課下課後,班長顧正宇站到講台上安排每個小組值日的時間和內容。

姬菲迎認出他是自己跟姚家俊中午看到的其中一個男生,便多看了他兩眼。

她坐在座位上只聽了幾句,就覺得這個班長說話極有條理,每個細節都安排得一分不差。

新學期第一周不溫不火地進行着,學生們漸漸從開學的興奮中恢復過來,學校的教學也逐步走上軌道。

今天是星期四,早上9班的最後一節是自習課,不少男生直接把自習課當成了體育課,拿了籃球和足球直接奔向體育館和操場,有幾個女生嫌教室太吵直接拿了書去圖書館或閱覽室做作業。

做完數學作業后,姬菲迎拿出化學書老老實實地做化學作業——早上第三節是化學課,化學老師佈置了一堆作業。

盯着眼前的化學題,竟是做不下去。思路走到一半就被截斷,而化學書已經被她翻了兩遍了。

對於化學這種偏文科的理科,她向來沒法像數學和物理那樣學得得心應手。而且轉到這個班之後,各門主科的作業的難度系數和題量都在呈直線上升。像今天的作業題難度就直逼競賽水平。

她習慣性地轉着筆,目光聚焦在「碳酸鈣」三個字上面。

算了,再想下去估計要走火入魔了。

姬菲迎嘆了一口氣,轉過身,坐在她後面那個眉眼清秀的男生剛好也在做化學作業。

阮承浩見她轉過身來,停下筆望着她,表情有點詫異。

姬菲迎深吸一口氣:死就死吧!總要邁出一步的。

她舉起練習冊,迅速地問道:「同學,打擾一下,這兩個物質發生反應會生成什麼?」

阮承浩低頭看了一眼她的練習冊,「這個啊,我給你講吧。」順手抓過她的本子,一五一十地開始講解。

姬菲迎全神貫注地聽着,末了在他「明白了嗎」的詢問下點點頭,「謝謝!」就想轉身。

阮承浩推過自己的作業本:「我叫阮承浩,不叫同學。」說着臉上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

姬菲迎也看到他作業本上工工整整地寫着三個字:阮承浩。

——這個人的名字還挺好聽的。

阮承浩又說:「我坐在你後面四天了,你竟然連我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他趴在桌子上側頭看着她,右臉幾乎貼到桌子上。

雖然姬菲迎一放學就回家,極少在教室逗留,跟阮承浩沒說過幾次話,但她還是知道他叫什麼名字的,畢竟他在自己後面坐了幾天。

她忍不住想:要是你坐我旁邊我肯定會知道你的大名。如果你把名字刻在自己臉上、或者你像班長那樣每天到講台上通知事情,我也絕對會知道你的大名的。

阮承浩似乎本來就不打算讓她說話,自顧自地往下說:「我可是知道你叫什麼名字的,你不記住我的名字就對不起我。」

「好,我盡量。」姬菲迎連忙點頭。再說下去她可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這個班的學生都這麼能說會道嗎?

許婷婷剛好從洗手間回來,見姬菲迎的表情跟平時很不一樣,問:「你們在說什麼?」

姬菲迎往她那邊湊了湊,低聲問:「你們班的人是不是都很能說話?」這個同桌几乎就是她了解新班級的窗口。

許婷婷看了阮承浩一眼,文靜地笑了笑:「只不過你剛好碰到一個活寶,也有幾個學生很不喜歡說話的。」

「誰啊?」

許婷婷坐到座位上,側頭想了想,吐出一個名字:「程釋。」

「你們在說程釋嗎?」阮承浩從後面探過頭來。

許婷婷朝他點點頭:「嗯。她問我們班的人是不是都像你一樣很能說話,我說不是,舉了一個反面例子。」

程釋——

姬菲迎聽過這個名字,而且次數非常多。

她在腦海中搜索著記憶,高一時就拿下全國物理競賽和數學競賽一等獎的學生,在學校大會上表彰過的。

初次聽到這個名字時她以為是「程式」,當時站在操場上想:這個人的名字也太有數學內涵了,直接叫方程式得了。

後來在公告欄上看到競賽喜報才知道他的名字的正確寫法。不過她的心裏還是覺得「程式」更容易記,聽起來更有數學內涵。

大概每所高中都會有一兩個專門為學科競賽而生的理科尖子生,而這個程釋便是Z中的代表人物。

據聞他在高一過去一年參加全國或省區的各種數理化競賽,其中數學、物理都獲得一等獎,化學則得了二等獎。

其實Z中作為全國重點高中,生源也是相當優秀,向來不缺各科人才,但是像程釋這種理科競賽全線開花的學生確實算得上百年難得一見,甚至可以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高中學科競賽需要學生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由於競爭太過激烈,參賽學生的獲獎概率很低,往往要到高二高三才能拿到好的名次,而像程釋這種剛上高一就拿獎的例子並不多,而且競賽所涉及的考點跨度廣難度大,學生參加一科能拿獎已屬不易,這個人則是所有參加了的比賽都拿了獎。

那時在全校的頒獎儀式上,當教導處主任接連宣讀程釋的獲獎喜報時,全校學生無不嘩然,這件事在當時的校園裏傳頌了很久。

姬菲迎之前一直以為這個牛人是8班的學生,原來他跟自己同一個班。

懷着好奇與欽仰之情,姬菲迎問:「程釋是哪一個?」雖然聽過這個牛人不少事迹,但是她還真沒見過他的樣子。

實驗班過去一年都在孤島中生存,雖然兩個班都有不少名人,但是年級很多學生都是只聞其名未識其人。

「就是經常不用上課的那個。」阮承浩為她解答。

「經常不用上課的人的照片是不是被貼在了公告欄上?」姬菲迎差點朝他翻白眼。

阮承浩也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解答有點問題,又補充道:「就是有時跟希臘人、哦不,跟顧正宇走在一起的那個人。」

暈,說了跟沒說一樣。她又不是班長的粉絲,哪會知道跟班長走在一起的人是哪一個?

姬菲迎在心裏翻了翻白眼,「好,謝謝。改天我研究一下。」

作者有話要說:

姬菲迎的家離學校有點遠,每天中午基本都在學校科技樓的閱覽室看雜誌打發時間。

看完三本雜誌后,她一看手錶已經一點五十分了,連忙站起來。

從閱覽室出來,悶熱的空氣一陣陣地襲來。

科技樓下面種了一排樹木,枝葉繁盛,密密扎扎地伸向天空。一陣涼風吹過,有淺紫色的花瓣從上面簌簌地落下來,花瓣又長又卷,掉落在地上。

姬菲迎扶著欄桿看了一會兒,漸漸覺得空氣沒之前那麼悶了,突然醒悟過來:糟糕,要遲到了!

今天是她轉到新班級的第二天。

連忙往教學樓跑去。

路邊的野花不要采,路邊的紫荊也不能看!

下午第一節的語文課下課後,班長顧正宇站到講台上安排每個小組值日的時間和內容。

姬菲迎認出他是自己跟姚家俊中午看到的其中一個男生,便多看了他兩眼。

她坐在座位上只聽了幾句,就覺得這個班長說話極有條理,每個細節都安排得一分不差。

新學期第一周不溫不火地進行着,學生們漸漸從開學的興奮中恢復過來,學校的教學也逐步走上軌道。

今天是星期四,早上9班的最後一節是自習課,不少男生直接把自習課當成了體育課,拿了籃球和足球直接奔向體育館和操場,有幾個女生嫌教室太吵直接拿了書去圖書館或閱覽室做作業。

做完數學作業后,姬菲迎拿出化學書老老實實地做化學作業——早上第三節是化學課,化學老師佈置了一堆作業。

盯着眼前的化學題,竟是做不下去。思路走到一半就被截斷,而化學書已經被她翻了兩遍了。

對於化學這種偏文科的理科,她向來沒法像數學和物理那樣學得得心應手。而且轉到這個班之後,各門主科的作業的難度系數和題量都在呈直線上升。像今天的作業題難度就直逼競賽水平。

她習慣性地轉着筆,目光聚焦在「碳酸鈣」三個字上面。

算了,再想下去估計要走火入魔了。

姬菲迎嘆了一口氣,轉過身,坐在她後面那個眉眼清秀的男生剛好也在做化學作業。

阮承浩見她轉過身來,停下筆望着她,表情有點詫異。

姬菲迎深吸一口氣:死就死吧!總要邁出一步的。

她舉起練習冊,迅速地問道:「同學,打擾一下,這兩個物質發生反應會生成什麼?」

阮承浩低頭看了一眼她的練習冊,「這個啊,我給你講吧。」順手抓過她的本子,一五一十地開始講解。

姬菲迎全神貫注地聽着,末了在他「明白了嗎」的詢問下點點頭,「謝謝!」就想轉身。

阮承浩推過自己的作業本:「我叫阮承浩,不叫同學。」說着臉上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

姬菲迎也看到他作業本上工工整整地寫着三個字:阮承浩。

——這個人的名字還挺好聽的。

阮承浩又說:「我坐在你後面四天了,你竟然連我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他趴在桌子上側頭看着她,右臉幾乎貼到桌子上。

雖然姬菲迎一放學就回家,極少在教室逗留,跟阮承浩沒說過幾次話,但她還是知道他叫什麼名字的,畢竟他在自己後面坐了幾天。

她忍不住想:要是你坐我旁邊我肯定會知道你的大名。如果你把名字刻在自己臉上、或者你像班長那樣每天到講台上通知事情,我也絕對會知道你的大名的。

阮承浩似乎本來就不打算讓她說話,自顧自地往下說:「我可是知道你叫什麼名字的,你不記住我的名字就對不起我。」

「好,我盡量。」姬菲迎連忙點頭。再說下去她可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這個班的學生都這麼能說會道嗎?

許婷婷剛好從洗手間回來,見姬菲迎的表情跟平時很不一樣,問:「你們在說什麼?」

姬菲迎往她那邊湊了湊,低聲問:「你們班的人是不是都很能說話?」這個同桌几乎就是她了解新班級的窗口。

許婷婷看了阮承浩一眼,文靜地笑了笑:「只不過你剛好碰到一個活寶,也有幾個學生很不喜歡說話的。」

「誰啊?」

許婷婷坐到座位上,側頭想了想,吐出一個名字:「程釋。」

「你們在說程釋嗎?」阮承浩從後面探過頭來。

許婷婷朝他點點頭:「嗯。她問我們班的人是不是都像你一樣很能說話,我說不是,舉了一個反面例子。」

程釋——

姬菲迎聽過這個名字,而且次數非常多。

她在腦海中搜索著記憶,高一時就拿下全國物理競賽和數學競賽一等獎的學生,在學校大會上表彰過的。

初次聽到這個名字時她以為是「程式」,當時站在操場上想:這個人的名字也太有數學內涵了,直接叫方程式得了。

後來在公告欄上看到競賽喜報才知道他的名字的正確寫法。不過她的心裏還是覺得「程式」更容易記,聽起來更有數學內涵。

大概每所高中都會有一兩個專門為學科競賽而生的理科尖子生,而這個程釋便是Z中的代表人物。

據聞他在高一過去一年參加全國或省區的各種數理化競賽,其中數學、物理都獲得一等獎,化學則得了二等獎。

其實Z中作為全國重點高中,生源也是相當優秀,向來不缺各科人才,但是像程釋這種理科競賽全線開花的學生確實算得上百年難得一見,甚至可以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高中學科競賽需要學生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由於競爭太過激烈,參賽學生的獲獎概率很低,往往要到高二高三才能拿到好的名次,而像程釋這種剛上高一就拿獎的例子並不多,而且競賽所涉及的考點跨度廣難度大,學生參加一科能拿獎已屬不易,這個人則是所有參加了的比賽都拿了獎。

那時在全校的頒獎儀式上,當教導處主任接連宣讀程釋的獲獎喜報時,全校學生無不嘩然,這件事在當時的校園裏傳頌了很久。

姬菲迎之前一直以為這個牛人是8班的學生,原來他跟自己同一個班。

懷着好奇與欽仰之情,姬菲迎問:「程釋是哪一個?」雖然聽過這個牛人不少事迹,但是她還真沒見過他的樣子。

實驗班過去一年都在孤島中生存,雖然兩個班都有不少名人,但是年級很多學生都是只聞其名未識其人。

「就是經常不用上課的那個。」阮承浩為她解答。

「經常不用上課的人的照片是不是被貼在了公告欄上?」姬菲迎差點朝他翻白眼。

阮承浩也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解答有點問題,又補充道:「就是有時跟希臘人、哦不,跟顧正宇走在一起的那個人。」

暈,說了跟沒說一樣。她又不是班長的粉絲,哪會知道跟班長走在一起的人是哪一個?

姬菲迎在心裏翻了翻白眼,「好,謝謝。改天我研究一下。」

作者有話要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過雲層思念的味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穿過雲層思念的味道
上一章下一章

3第2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