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1.第一章

過不完的日子忙不完的年。這不,董玉終於迎來了人生當中的第二十四個春節,這一年和往年都沒有區別的,他依舊是這個家裏最忙碌的人。董玉的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除了種地大字都不識一個,更何況家中兄弟姊妹五個,條件自然談不上優渥了,甚至還有點貧苦。

董玉小的時候就很是聰明,他一度懷疑自己能不能把小學讀完,就像電視里演的那些貧苦山區里的孩子一樣,輟學在家挑起養家餬口的重擔。說到這裏肯定會有人疑惑,董玉不是排行老三嗎,那老大老二幹嘛吃的?說到這裏問題就來了,董玉的二哥天生殘疾,走起路來是跛的,連拎桶水都費勁兒,更何況是幫家裏做農活呢。至於董玉的大哥嗎,那可是家裏的寶貝疙瘩,他出生時父親喜不自勝,當下就給他取名為董進程,一語雙關,想就是他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在城裏扎穩腳跟。

老大被當成了寶貝疙瘩,重活從不沾手;老二又是個不能幹重活的,於是,董玉就在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便開始憧憬自己未來的人生了。那個時候,董玉的弟弟妹妹還沒出生,他便是這個家裏幹活最多,挨打受罵從不落下的不二人選。直到董玉順利升入初中,家中的情況才有所改變,然而改變這一窘況的人,竟是從不受父親待見的跛腳二哥。

董進平天生跛腳,可腦子卻靈活的很,而且最懂得察言觀色,董玉小學正要畢業那會兒,他就看出了端倪,有一天董進平把董玉叫進了屋裏,偷偷對董玉說:「三兒,你別擔心,把心思都用在讀書上,往後你的學費,二哥幫你掙。」

董玉心裏很不是滋味,他仰起頭,惴惴不安地看着他,很怕下一秒二哥就把話給收回去了。那時的董玉心思簡單,或許是被能夠繼續上學的喜訊沖昏了頭腦,他竟然沒有去深度了解二哥會用什麼法子來掙錢供他讀書。

家裏的情況十分詭異,父親把春耕秋收換來的錢都用來供大哥讀書了,至於董玉嗎,小學的時候家裏還負擔的起,可到了初中,就顯得捉肘見襟了。二哥的挺身而出最終說服了執拗的父親,董玉終於如願以償能夠繼續上學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董玉的心思越發沉穩,他慢慢地發現,二哥的工作非常辛苦,是在鎮上的一家紙廠幫人做工,每天都要到天黑才能收工,接着又要走上很長的一段路才能回到村裏。

董進平越來越瘦了,董玉看着心裏難受,最終他做出一個決定,他不能繼續讀高中乃至大學了,他要另闢途徑,也就是去讀中專,學會一技之長,儘早結束二哥的勞作生涯。董玉的主意已定,董進平又犟不過他,最終只能妥協。

董玉成功進了鄰市的一所中專技校,報道那天,二哥從鄰居家借了自行車,用跛著的腳踩着腳蹬一直將他送到了鎮上,分別時,董玉牢牢抱住了二哥,他對董進平發誓,「二哥,等我畢業了,我就讓你過上好日子。」

董進平笑了,他說:「行,二哥等著。」

董玉眼含熱淚上了火車,那抹堅強的身影直到火車駛出站台才慢慢消失不見了。直到半年後的某天晚上,董玉接到了二哥的電話,他說他要結婚了,女方是隔壁村子的,她很喜歡他,願意嫁給他當媳婦兒。

董玉對這一消息自然是高興的,原因就是他的二哥終於可以擁有自己的幸福了。還有一年,一年以後……

「三兒……」房門突然被敲響,董媽媽的聲音從門外傳來,「三兒,這都幾點了,再不起來你爸又該嘮叨了。」

董玉懷念二哥的美夢被打斷了,他撲楞從床上坐了起來,由於動作過大,床板發出吱嘎一聲悶響。董玉登時精神了,連忙看看身邊躺着的兩個孩子,見他們依舊熟睡着,這才鬆了口氣下床去開門。

破舊的房門在打開時發出一聲清脆的吱嘎聲,董玉盡量放慢了開門的速度,他抬眼看着門外的母親說:「媽,你小點聲,別把大米小米吵醒了。」

董媽媽探頭往床上瞥了一眼,小聲說:「你大哥大嫂還沒來呢,你趕緊穿上衣服過去叫他們。」

董玉譏笑道:「他還真是離不開他的大兒子啊,那乾脆搬過去跟他一起住得了。」說完,董玉輕手輕腳的回到床邊,一邊穿衣服一邊說:「四丫頭怎麼不去。」

董媽媽來到床沿處坐下,低頭看着熟睡中的兩個孩子說:「四丫頭說去鎮上找她同學玩去了。」

「媽,你別怪我說話難聽,以後和大哥沾邊兒的事別找我,我懶得管。」董玉穿好衣服,一米八的大高個往董媽媽身邊一站,她橫看豎看就是看不夠。她伸出手替董玉整理了一下衣服,笑着說:「都說爹矮挫一個,娘矮挫一窩,咱們家就出了你這麼一個大高個,瞅瞅這濃眉大眼的,將來准能說個好媳婦兒。」

董玉噗嗤笑了,「媽,這話要讓我大哥聽見,又得跟你急。」

提起這個大兒子,董媽媽一臉的無奈,「你大哥就是被你爸寵壞了,家裏這幾個孩子,他就沒做到過一碗水端平。」董媽媽仰起頭看着董玉,心疼道:「媽愧對你和進平啊。」董媽媽吸了吸鼻子,終究是沒哭出來,「算了,你不去就不去吧,等着他就是了。」董媽媽回過身替孩子掖了掖被角,「大米和小米的戶口……」

董玉不給董媽媽把話說完的機會,語氣深沉堅定地說:「媽,你別勸我了,大米和小米的戶口就跟着我走,不管我爸同意不同意。」董玉的臉上隱約透出一股子狠勁兒,他雙手插兜看着上了霜的窗戶說:「媽,大米和小米是二哥的孩子,也是老董家的種,別人不願意養我養,過完年我就去把我的戶口從家裏單立出來,那樣上戶口容易些。」

「可是……」董媽媽還是有顧慮的,「三兒,你說你一個大小夥子帶兩個孩子,這往後還怎麼結婚啊,是二婚還是?」董媽媽搖頭嘆息,「你爸是聽了你大哥的,死活都不讓這兩個孩子落在家裏的戶口上,我想想也來氣,要不……咱們在勸勸你爸?」

「不用了。」董玉毅然決然的拒絕了母親的提議,「媽,戶口的事情你就別操心了,今兒過年,還有的忙呢。」

董媽媽搖頭,「哎,我是沒轍了。」

董玉笑着抱住母親,「今兒過年,你就別想那些不開心的了。」董玉和母親的關係還是很親厚的,他貓著腰對母親笑道:「媽,有沒有我的紅包啊?」

董媽媽忍不住笑了,「你這孩子都多大了,還跟我要紅包啊。」

「意思意思圖個好彩頭嗎。」董玉攤開手掌,「媽,我知道你肯定給我準備紅包了。」

董媽媽被兒子鬨笑了,伸手從兜里掏了三個紅包放在兒子的手中,「一個給你的,另外兩個是給大米小米的。」

「媽,你真好。」董玉厚著臉皮撒嬌似的在董媽媽臉上親了一口。

董媽媽心情好多了,「紅包收好了,別讓別人看見,不然又要鬧出事兒了。」董媽媽邁開腿穿着大兒媳婦前幾天剛給買的新鞋跨過了門檻,「要是沒事兒,就出來幫媽炸點面片和丸子吧,家裏人多怕不夠吃。」

「知道了,馬上就去。」董玉把紅包塞進兜里,回身趴到床上去看大米小米,稀罕的不得了。看了有一會兒,董玉這才悄悄的出了屋,帶上門去了前院。這裏的冬天一如既往的冷,董玉貓腰縮脖一路狂奔,到了前屋,父親正坐在寫字枱旁邊的椅子上看電視,董玉瞥了一眼沒說話,轉而進了廚房,「媽,我剛才過來的時候想起一件事兒。」董玉在臉盆里洗了手,繼而走到母親身旁幫着掐菜丸子。

董媽媽好奇的看了他一眼,「什麼事兒?」

「小五已經兩年都沒回來了,他今年大三,我有點放心不下啊。」董玉口中的小五就是董進峰,他最小的弟弟。

董媽媽也很擔心,「進峰這孩子心思重,這兩年過年都不肯回來,肯定是在外面打工吧。」

董玉乾淨利落地掐出一個個的菜丸子,跟着放入滾燙的油鍋內,刺啦一響,他急忙跳開,笑着說:「小五是怕我供不起他,自己要多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

「這叫什麼話。」董媽媽不快道:「他要是有這個心思,對得起你嗎?」說完,董媽媽低了頭,盯着油鍋說:「你是學了你二哥啊,這些年為了供四丫頭和小五讀書,可把你累壞了。」

董玉覺著這算是變相的誇獎了,他最扛不住的就是這個,「媽,其實我沒二哥那種覺悟,我就是覺著吧,把他們都供出來了,以後我也能跟着沾光不是,這叫投資。」

董媽媽有點聽不懂了,畢竟文化有限,「我聽不懂,但有一點,他們要是敢當白眼狼,看我怎麼收拾他們。」董媽媽難得發次火,結果油鍋里就炸開了,董媽媽趕忙拿笊籬把炸好的菜丸子撈了出來,「光顧著和你說話,差點就糊了。」

董玉一旁幫忙拿盆子,「媽,我想去看看小五。」

董媽媽一愣,「打算什麼時候去?」

「初三吧,不過……」董玉這一走最不放心就是大米小米了,這兩個孩子在沒被接過來之前,可是受了不少苦。

董媽媽知道董玉擔心什麼,「是該去看看小五了,至於大米小米嗎,你放心,有媽呢。」董媽媽沒想留着董玉過完年再去,因為他知道,董玉在這個家裏待着,倒不如出去走走。

「謝謝媽。」

「和你媽我還這麼客氣啊?」董媽媽氣笑了。

董玉嬉笑着,「走之前我得回店裏一趟,快過年的時候我進了一批凍梨凍柿子,現在還剩不少,到時候都給小五帶去。」

「喲,火車上那麼熱,咋帶啊?」

董玉賊笑道:「你兒子我聰明著呢,有辦法。」

董玉幫董媽媽炸完了丸子和面片,趕忙和了漿糊,拿着春聯出去貼在了大門上,之後又是殺雞宰魚的一通忙活,估摸著大米和小米快醒了,他急忙去後院把兩個孩子抱了過來。這兩孩子是雙胞胎,都四歲了,可是卻連一句話都不會說。董玉把孩子抱到前院的時候,董家老大終於和媳婦兒過來了,進門時牛逼晃腚的德行看的董玉真想一腳踹上去。

董進程還算對得起董爸爸給他起的這個名字,他現在在鄉政府工作,娶來的媳婦兒是他的同事,兩個吃公家飯的湊在一起,除了悶頭往上爬就沒別的心思了。董進程現在也算功成名就了,這使得他在家裏的態度變的更為惡劣。

「三兒,看着我進門都不說話?」董進程一米六五的身高再配上個老鼠眼,任誰都知道這人肚子裏裝的全都是壞水兒。

董玉沒搭理他,抱着大米和小米回了後院。董玉和董進程是真的沒話說,這都是多年養成的習慣了。董玉帶着孩子回到後院,將他們放進溫暖的被窩裏,他斜身躺在一旁,伸出一根手指在小米的臉上輕輕戳了一下,「你們什麼時候才能開口說話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分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三分熟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