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請洋和尚來念經

002請洋和尚來念經

等張太太母女兩人在靈前跪好了。

靈前執事的管家沖外面的僕役擺了擺手,平安縣民國的縣長才打頭踱了方步,帶了兩個師爺打扮的隨從,走了進來。

上香,又鞠躬,又拿出一篇半文半白的祭文念了。

祭文寫的又華美又誇張,看樣子是費了很多心思,可惜靈堂不是品文論道的地方。

「嗚……嗚……」

張美溪聽到自己身後那堆人,又附和著哼起了長長的哀傷調子。

跪在靈前第一位的是自己現任的父親張大爺,第二位的就是娘親張太太,張美溪自己跪在第三位。

第四位,是一個規規矩矩憨頭憨腦的小男孩,七八歲模樣,這個是臨時的弟弟,世交周家三少爺,父親剛認的義子,用來暫時充當嫡孫子,給老太太大行的路上打靈幡兒的……

再後面一堆,負責在喪禮上嗚咽唱和陪哭的,是家裏的姨太太們,有爺爺的也有父親的,白壓壓的跪了一大片,總有二三十個,這還都是有名分的。

要說起來,這張家老宅的人丁,實在是過於單薄了,正經主子一個巴掌就可以數清,老太爺,老太太,大爺、大太太、大姑娘張美溪。

如今老太太沒了,張家的主人又少了一位,確切的說來,是少了兩位,第三代的獨苗孫女兒,也已經隨老太太去了,現在涼席上跪着的,是一個百年後穿來的同名女孩子。

前來祭拜老太太的這位縣長大人姓張,雖然和張家是同姓,以前卻沒有什麼交情,原因是這位縣長才空降過來上任一個多月。

張縣長雖然只見過張家大爺一面,張老太太更是一次都沒見過,但不影響他把這篇祭文寫的華麗流暢,極致哀痛。

祭文念完,在靈前焚化了,張縣長溫顏安慰張家大爺節哀,張太太和張美溪跟着行禮道謝。

張美溪微微抬了下頭,看見這個縣長大人五十多歲年紀,戴了兩片圓圓的厚眼鏡兒,穿的是黑色的繭綢馬褂,馬褂上系了條拇指粗的大金鏈子,金鏈子斜斜的掛着,猜着應該是個懷錶吧。

張縣長很是有心和張家大爺多多攀談,可是無奈人家正守着重孝,總不好耽擱人家的「悲戚為孝」,又問起來張家的老太爺,得到的回復就是,悲傷過度,卧病在床,不能見客。

所以只能客套了幾句,很快就有禮貌周全的管家上來引導去喝茶,只好很不情願的跟了出去。到了茶房,見陪客的是本府交通局的高官,倒也不覺得受了怠慢了。

賓客們寒暄了幾句,茶房裏的話題,自然是圍繞着有火炮火槍的響馬去了。

此間濟南府平安縣的農曆時節,正好是剛剛立秋,暑熱還沒有退去,就是俗稱的秋老虎天氣,熱氣一陣一陣的,滾水一般。

今年雖然是大幹旱的年景,然貫穿平安縣的安水河裏還算給力,水位到底還留了三分,張家又最捨得花錢修理溝渠,水澆地不比靠天吃飯的旱地,所以夏糧的損失只有五成。

張家仁善,又給佃戶們減免了兩成租子,又允許等秋糧下來再抵扣。

對平安縣的縣民們來說,倒也不在乎如今是亡了大清還是興了民國,今年怎麼算,也能算是個有飯吃的太平年了。

可沒想到平地一聲雷,竟然有響馬拉着火炮炸了張家大院兒院牆,死掉了一個老太太。

一下子就人心惶惶起來,幸好張家很快處理了響馬,又大肆辦起了喪事,流水席真如流水一般擺了起來。

平安縣眾人看張家喪禮的架勢,心裏才又重新安定下來。

此時如果從天上往下看去,張家大院是一個大回字裏面套了個小回字,方方正正的結構。背有青平山靠,前有安河水長流,是個宜居的風水好地。

往日的青磚大房如今是孝棚連了孝棚,布幔接着布幔,好像忽的下了一場大雪,換了一件新裝,期間又夾雜了各色樂器的鳴唱,鑼鼓、嗩吶……或交替,或齊奏,向世間宣告一件大悲事。

眾人口中那個病的起不來的張家老太爺,如今並不戴孝,就穿了家常的衣裳,坐在自家的炕頭上,身體雖說消瘦的皮包骨頭樣兒,卻腰板挺直,目有精光。

張老太爺吃了一口茶,對土炕下一張大椅子上坐着的一個長相富態的老和尚說道:

「和尚、道士、尼姑、道姑、洋神父各請五十個,老太太病了這十幾年,也算是解脫了,多請些念經的,一輩子尊敬神佛的,也算圓滿了。

那個老和尚聽張家老太爺安排天主教傳教的洋和尚來念經,並不吃驚,這些年張家老宅做的荒唐事多了去了。

老和尚滿臉賠笑的回了一句:「阿彌陀佛。」

大炕下方,四五個穿着孝服的精幹管家,彎著腰連連稱是。

一個三十來歲的長相喜慶一身孝服的女人,斜依了炕頭,小心翼翼的拿起茶壺將張老太爺的五分滿的茶添成了七份滿。

張老太爺伸手放在茶杯上,並不拿起來喝,口裏低低的說着:

「喪事樣樣都要妥帖圓滿,咱們老張家就沒有不妥帖圓滿的,除了這丁口上……」

張老太爺說道最痛心處,就停住了不再說,抬手又吃了一口茶,平靜了一會兒,忽然轉頭對侍立在地下女子說:

「你去前院,告訴大姑娘,不能總跪着,傷了膝蓋骨,還有告訴廚房晚飯讓大姑娘和我一起吃。」

得到吩咐的中年女子脆生生應了一聲,轉身出門去廚房吩咐。

現在張家大院裏辦大白事,擺流水宴席,大廚房小廚房內廚房外廚房,都連了一片,集中上工。

佃戶幫工也叫了十幾個,其中就有一個最乾淨利落的媳婦子,幸運的到內廚的大廚身邊打下手,聽見李姨娘來吩咐,晚上老太爺和大姑姑娘一桌吃飯。

幫廚的媳婦子就湊趣嘀咕了一句:

「咱們山東的規矩,從來沒有女人能上桌的那。」

就見那李姨娘看了過來,很給面子的回了她一句話:

「愛嗨吆,這張家可沒那樣的規矩。張家大姑娘幾代單傳的一根獨苗,將來要繼承這份大家業,坐產招夫的,那是一般的女人嘛。」

這個李姨娘吩咐完了廚房,又徑直走去前面靈堂,傳了張家老太爺的命令,讓大姑娘不必跪了,日子長著那,別傷到了,去后廳歇著吧。

張美溪的身心還不夠合拍,聽了李姨娘的話只是木木的應了一聲,倒是身邊的張太太接了一句:

「讓老太爺費心了,李姨娘。勞動你了。」

張美溪這才反應過來,這個是張老太爺跟前近身伺候的老姨娘,很有幾分面子,算是半個長輩。

李姨娘看張太太願意答應她一句,高興的什麼是的,可又猛地反應過來,臉上不敢掛笑,慢慢地退到人群最後面的涼席上跪了。

有客人過來祭拜,李姨娘跟着哀傷的和鳴支吾了一聲。

「嗚……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之民國明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穿越之民國明珠
上一章下一章

002請洋和尚來念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