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結束語(中)

第九百七十九章 結束語(中)

(一)

接下來,說說這本書採用的寫作角度。

我毫不猶豫地採用了這裡的讀者非常不適應的第一人稱,和無法理解的第二人稱來寫作。

雖然我後來發現這樣寫作,會失去大量的潛在讀者。

我真的非常驚訝地發現,網路文學的讀者對於第一人稱是如此執著地拒絕,對於第二人稱的作品是如此幾乎完全空白地沒有接觸經歷。

他們對於的定義,是如此狹隘的。

他們顯然不能夠接受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石黑一雄的作品也能算是了,因為他的文字無情節、無時間順序,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生命片斷隨機閃現,如流水般潺潺而過。

而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樣的名著,肯定也是完全無法讀懂的天書,因為他膽敢採用了「不對的」、「讓人頭暈的」第二人稱。

像福克納這樣多人稱多角度彼此混雜的作品,像馬爾薩斯《百年孤獨》那樣時空錯亂,人物身份重疊分裂,甚至連一灘鮮血也能作為主角來侃侃敘事的,就更是無人問津的「失敗作品」了。

此處的欣賞觀點是如此的非主流。

——然而可嘆的是,雖然從文化高度上來說,他們是文學的非主流,但在絕對數量上來說,他們,卻正是當今中國的社會主流。

他們是強勁的濁流!擁有濁浪排空的可怕力量!

這個發現,真的讓我震驚了好久好久。

第二個讓我震驚的是,在這裡,沒有錯別字,竟然是反常的,而不是正常的。不通順的中文句子、錯誤的用詞和鋪天蓋地的錯別字,充斥了每一個角落。這樣破落的、自暴自棄的場景,真的讓我這個寫作者覺得非常慚愧。就好像走進了某個到處都是塗鴉和打破的窗戶玻璃、隨時響起槍聲和警笛呼嘯的貧民社區。

這樣子也能叫文學嗎?

這就是當代最時髦、最有活力的那一部分中國文學嗎?

這些東西存留在世界上,讓我們如何面對古人?又讓我們何以面對後人?

作為文化人,我深覺羞愧難言。

很多時候,我覺得無法啟齒,對人說我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本書,放在了這個污濁破爛的環境當中。

有時候,我感覺到對你很深的歉意,怎麼能把你這樣光亮的生命,這樣高潔的靈魂,放置和埋沒在這一片陰沉的垃圾場中呢?

我真是太對不起你了。

每逢這種想法浮現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你當年對我的教誨。

你說,越是黑暗的地方,越需要光亮。

身為一支蠟燭,身為一支火把,它的使命,就是要進入到最深沉的黑夜當中,去照亮那些在漆黑一片中不辯方向的、盲目迷惑的人。

也許,偶然的選擇,就正是你的菩薩心愿吧。

也許,我無意中闖入的這個世界,就正是你想要引領我來觀察的世界。

沒有見過最深的黑暗,就不會真正渴求最徹底的光明,也更沒有堅定的志願要化身為十方世界那無所不照的智慧之光!

我現在越來越相信這一點。

你曾經對我說過,我們要奮勇攀上最高的巔峰,只有我們擁有了攀登巔峰的能力,才能下到最深的深淵去,解救那些淪陷在低谷,無法掙扎得出的人。

(二)

再談談中的男女主人公。

其實,他們並非是我的臆造。他們就像我們一樣地存在於陽光下、大地上,也曾像我們一樣地呼吸過,歡笑過,流過眼淚,有過生命中的各種悲歡離合。

他們是真實存在過的。

讓他們重新復活在故事裡,是那麼的容易,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如此鮮明、如此生動,根本不需要煞費苦心地構思,就活生生地宛在目前。

我只需要像寫生那樣地把他們寫下來就可以了。

但讓他們復活在故事裡,又是那麼艱難的。

因為他們都已經在我的生命中消逝了,以各種各樣令人悲痛的方式,穿越了生離死別的黯淡時刻。只留下回憶中的影子,依然不時地浮現於心。

回想起過去的相處,我的心,都如同被億萬尖銳的針密密麻麻地反覆穿刺那樣疼痛。

在留言區,曾有讀者問,不知道你寫這些情節的時候,是否會覺得很難過,是否流過眼淚。

在這裡我可以回答:是的。我覺得很難過。我流過不可勝數的眼淚。我無數次被悲痛哽咽住,無法繼續寫作。

中的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此時此刻的我的源頭和上游。

而中的第一男主角「你」,則是我偉大的上師,啟蒙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見地,教會了我基本的修學方法,給我的生命打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他的確是一個世所罕見的英雄。

我曾為他寫過一幅對聯,來評價他的生命過程。

對聯曰:

經天緯地奇男子,

特立獨行偉丈夫。

橫批:真心英雄。

我曾經答應過,以後如果寫書,永不提及你的名字。

我的確從未提及你今生的名字。

但是,為了遷就閱讀能力幼齒階段的讀者,我還是勉為其難地提及了你前生的名字「景龍」。

(三)

中的第二男主角高雄(前生的名字是劉申),他也是確有其人的,而且離開我們剛剛數年的時間。

有關他的一切,我都是如實寫真的。

為了不傷害那些與他有關的、還活著的人,我沒有寫他真正的名字,也隱去了一些不宜細說的情節。

中的第三男主角,應該是我的前任搭檔梁逸晨先生。

梁逸晨先生離開我們的時間更短,逸晨是他的中文筆名。我很喜歡這個名字。

這部書的前面80%的部分,是他看著我寫完的,他也對文字進行了修改。

這本書的後記《冬湖札記》就是寫的我們一起琢磨這本書的那段時光的往事。是我專門寫出來紀念逸晨的。

在《求道》卷中,出現過的所有人物,都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人物,雖然我不一定用了他們的真實姓名。

他們都是我生命中重要的夥伴或心靈上的朋友。

這一卷,是獻給他們的。

(四)

也可以說,這本書就是我的自傳。

雖然我不是什麼大人物,但就算是普通人也可以有他的自傳。

它比較完整地反映了我建立信仰和堅定求道的那個生命過程。

這本書也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傳記。

記錄了所有生命一次又一次穿越生死,經歷無數情節,從認知痛苦到走向解脫生命中所有痛苦的那個歷程。

它是從一滴水照見大海的傳記。

它是從一朵花照見春天的傳記。

它是所有生命的鏡子。

讓所有的生命從鏡子里的故事,看到自己的生命軌跡,領悟到自己生命的方向所在。

這是所有人的所有世的傳記。

這裡的「我」,是全部的未覺悟或者覺悟中生命。

這裡的「你」,是全部的已覺悟或者很快就要徹底覺悟的生命。

應當這樣來看這個故事,才不會覺得這是一個故事。

它不是別人的故事,它說的,就是我們所有人自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吉諾彎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吉諾彎刀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百七十九章 結束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