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亂象

第164章 亂象

第166章亂象

大皇子的百日宴上,不少宗親都喝得微醺,比如說,關內侯凌元景,又比如說華月郡主。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連寧王殿下,也有了幾分醉意,蕭承和被宮女內侍們扶著,腳步虛浮地往外面走着,周嘉夢在後邊小心翼翼地跟着,直到將要踏出建章宮的大門時,才回過神來,有些歉意的,對她身旁的宮女說:「今日失禮之處,還請姑姑代為向皇後娘娘轉達歉意。」

送他出來的宮女不是旁人,正是如今已經成為椒房殿宮女管事的珠玉。

珠玉笑了笑,點頭應道,「寧王妃請放心,奴婢一定幫您把話帶到。不過……」

她遲疑的看了一眼前頭的人,十分關心地問道,「不過寧王殿下他沒事兒吧,奴婢在一旁瞧著,看他也沒喝多少,怎麼就醉了呢」

「我們家王爺酒量不好,平日甚少喝酒,今日高興,多飲了幾杯便成了這樣,實在失禮。」

別看周嘉夢,平日裏完全是個刁蠻任性的千金小姐,但為了蕭承和他,她可是擺出了十足十的禮儀,尤其在其他女人面前,更不願失了面子。

珠玉應了一聲,便沒有再多說,而是道,「皇後娘娘那邊還等着我伺候,我便不遠送王妃了。」

「姑姑請便。」周嘉夢說完這句話,在其他人的幫助下扶著蕭承和往外走,而珠玉則返回了大殿,低聲在謝瑤光耳邊說了幾句話。

真的喝醉了。

得到這樣一個答案謝瑤光詫異地笑了笑,擺擺手讓她下去了。

蕭承和倒是知道裝乖,她還以為,他會忍不住同他的那些同黨幕僚們碰面呢。

然而事實正如謝瑤光所猜想的那般,蕭承和夫婦倆一路晃晃悠悠地走出了宮牆,上了等候在宮城外的馬車,車簾兒剛放下,方才還醉得迷迷糊糊的寧王殿下便坐直了身體,眼神清明,一臉的醉態也收斂了起來,打眼看上去就知道無比的清醒。

「人來了嗎」蕭承和問道。

周嘉夢點點頭。

蕭承和揉了揉眉心,道,「讓他上來。」

很快便有一個打扮尋常的青年男子,上了馬車,車內空間有限,只見這人半彎著腰,恭恭敬敬的站在蕭承和面前。

「確實有幾分相像。」蕭承和打量了他一眼,點了點頭,對那人說道,「轉過去我再看看。」

那人從善如流的轉了一圈,蕭承和愈發滿意,道,「瞧這背影更像了,行,現在把你身上的衣服脫下來,跟本王換一換。」

換過衣服的兩人,正如蕭承和先前所言那般,若不仔細看,還當真認不出來,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寧王。

周嘉夢皺着眉,不服氣道,「他哪裏有王爺的姿容氣度,看着真是礙眼。」

那假扮蕭承和之人低眉順眼道,「小的賤出身,同寧王殿下自然不能相提並論。」

蕭承和皺了皺眉,他平素最不愛聽人提這關於出身的話,眼前這人是賤出身,他自己也是在市井長大的,能好到哪裏去。

周嘉夢卻是根本猜不到枕邊人的心思,她哼了一聲,道:「你知道就好。」隨即扭頭看向蕭盛和,撒嬌道,「王爺,我真的不能跟你一起去嗎你就帶上我吧!我保證不會壞事的。」

蕭承和嘆了一口氣,表情萬分無奈,「夢兒,不是我不想帶你,我若是帶了你去,旁人定會疑心這車中之人到底是不是我若是穿幫了的話,到時候一切都白費了。」

蕭承和說的是實話,即便心中煩悶萬分,但此刻還用得上周嘉夢,他就只能耐心解釋。

好說歹說,總算勸的周嘉夢接受了這件事,蕭承和湊到周嘉夢耳畔,低語溫柔地說道,「委屈王妃了,勞煩王妃在家中等我回來,到時候我再好好補償補償你。」

語氣婉轉而又曖昧,引人無限遐想。

周嘉夢紅著臉推了他一把,嘟囔道,「車上還有人呢。」

「他不敢亂說。」蕭承和笑着在佳人嬌嫩的臉頰上親了一口,這才掀開車簾看外面一眼。

馬車已然是到了長安街上,他低聲吩咐車夫尋了一個僻靜的角落整理了一番衣衫,悠悠然下車。

彼時尚未有人注意這輛從顏色到裝飾都萬分低調的馬車,哪怕他是從皇城處駛來。

椒房殿中,內侍將今日送來的賀禮整理成冊,呈到了謝瑤光面前。

俏麗的少婦逗弄著懷中的孩子,無心翻看,隨口問道,「長不長,若是不成的話,念給我聽聽吧。」

內侍自是不敢不從,忙將那禮單上的物品名稱一個個念了出來。

安哥兒不知道眼前的人在說什麼,聽了一會兒咯咯地笑起來,手舞足蹈的去抓他娘的頭髮。

謝瑤光按住他的手,撓了撓手心,笑罵道,「真是個鬼精靈,知道別人送了這麼多好東西給你,瞧這樂的,眼睛都快找不到了。」

珠玉在一旁笑,「咱們大皇子和旁人家的小孩,可是一點都不一樣,甚少哭鬧不說,還會逗娘娘和皇上開心,您應該高興才是。」

謝瑤光瞥了她一眼,吩咐他給那內侍一片金葉子之後,揮揮手讓人下去了。

珠玉見謝瑤光並沒有她想像中的那般高興,有些不明所以,小心翼翼的問,「娘娘,奴婢今日沒有做錯什麼事兒,或者說錯什麼話吧」

「何故這樣想」謝瑤光笑了笑,「我不過是有些驚詫於皇室宗親們的大手筆而已。」

事實上,無論是民間還是皇室,都鮮少有大張旗鼓過百日宴的,頂多是鄰里親朋之間問候幾句,家中給小孩子幾樣好東西做禮物便算是了事了,可誰讓皇帝陛下寵兒子呢,又覺得當初滿月酒虧待了安哥兒,才決定為兒子慶賀百日。

「承國公府送了一盆半人高的珊瑚盆景,海中珊瑚是極為難得的東西,更何況這樣大的,還有其他幾個宗親,也都送了十分貴重的禮物,你說他們的用意在哪裏」謝瑤光十分不解,等到蕭景澤回來,隨口將事情說了,便低聲請教他的看法。

要知道,這些人送的東西,價值要比安哥兒滿月酒時送的,要不知高出多少倍。若是想討好他們,這種大禮也該是選在更恰當的時機才對。

與皇帝陛下親密無間的皇後娘娘自然不會明白,這些禮物的意義和蕭承和所送的那柄玉如意並無不同,都是為了挑撥蕭景澤和她,和靖國公之間的關係。

「想不通便別想了,省得累的腦仁兒疼。」忙完了政事的蕭景澤,從她懷中抱起兒子,笑呵呵的問了幾句,,掂了掂分量,扭頭對謝瑤光道,「兒子好像胖了些。」

「小孩子長得快,不奇怪。」謝瑤光同旁人取了那麼多的育兒經,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知道的一清二楚,不過到底是第一次當娘,在蕭景澤提起來以後,夫婦倆便像是挖掘寶藏一般,用手丈量著兒子的小胳膊小腿。

安哥兒不知道爹娘在做什麼,還以為是跟他玩,喜滋滋地笑個不停,小孩子發自內心的純潔無瑕的笑容,讓他們夫婦倆愈發地沉浸在逗弄兒子的樂趣之中,沒有再想旁的事。

半月之後,太常寺卜問吉凶,卦象有異,乃是大凶之兆。

如今的太常令不再是先前那位姓李的大熱,而是換了一位吳姓官員,,這位吳太常對於皇帝的脾氣還算不上了解,戰戰兢兢地將此事稟報上去,原以為皇上會震怒,誰料蕭景澤只說了句不痛不癢的知道了。

蕭景澤敬鬼神,但不信鬼神,這些吉兆凶兆在他看來都是偶然,並沒有特殊的寓意。

吳太常並不知道皇帝陛下對他的業務水平根本不上心,見躲過了一劫,整個人樂開了花。

但他手底下的官員就不這麼開心了,一個個愁眉苦臉,收了錢辦了事兒,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心裏的那個擔憂和害怕呀,就甭提了。

就在這時,南方忽然傳來水災的消息,奏摺上說是河道決堤,洪水一瀉千里,衝垮房屋無數,災民流離失所,民生難以為繼。

朝野上下一片震驚,蕭景澤緊急委派官員,從國庫調取錢糧,又簽發數道聖旨,派人督辦賑災事務。

而太常寺的那一道卦象,卻不知怎的突然流傳了出去。

即便蕭景澤已經足夠快地找出了應對措施,但南邊的消息傳過來,朝廷再派人去賑災,總是需要些時日的,這個時候,已經逐漸有災民一路乞討,到了長安郊外。

這些災民經歷了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餓得渾身浮腫,甚至有人賣兒賣女,易子而食,突然聽聞了太常寺曾經占卜出大凶之兆,但皇上不以為意的消息,又怎能不憤怒。

如果當時皇上細問了,詳查了,說不定他們就能避過這次災難呢

是不是皇上對老天爺不敬,才會使得神仙震怒,降下這等責罰來

這樣的說法從隱隱約約到眾口鑠金,也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因為災民們知道了先前北方天氣嚴寒不退,缺食少糧的事兒。

看吧。不止他們遭了秧,其他人也沒落着好,一定是皇上不敬重鬼神,才會讓他們都遭此大禍。

如果說先前只有從南邊來的災民們在內心埋怨,那麼這一次,連長安城的百姓都有些坐不住了,流言成燎原之勢,尤其是這樣的事兒從不缺湊熱鬧的人,說得人多了,每個人心裏都有想法。

饒是蕭景澤的好脾氣,也讓他忍不住摔了奏摺,怒斥底下的官員辦事不利。

「朕讓你們控制災情,你們殺了災民是怎麼一回事還怕鬧得不夠大嗎不讓災民進城是不想影響城中百姓的正常生活,長安令,朕讓你們在城外搭建臨時住所,安置災民,為什麼不安置還有城裏的百姓,流言蜚語鬧成這般,難道就沒有找出源頭來」

薛嚴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一項一項的回稟道:「鬧事的災民太多了,當時場面控制不住,衙役們就動用了武力,當時只是想將他們趕出去或者綁起來,絕對沒有傷人性命的意思,臣也不知道他們怎麼就死了。安置災民的臨時住所臣已經命人搭建好了,可是……可是哪些災民不願意住,臣……臣也想不出辦法來,還有在城中散步這些謠言的人,現在說這些事的人太多了,朝中有一大半的官員也對此半信半疑,臣……臣品級低微,不敢……」

「說起這些來借口倒是一個個的。你品級低微,是讓朕給你陞官嗎說了多少遍,不要和災民發生衝突,安撫為主,就算不能站在他們的立場,難道你不知道一旦災民失控,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嗎」蕭景澤着實沒有耐心和薛嚴解釋這些,氣哼哼地將人給轟走了。

宮外的情形謝瑤光也聽說了一些,她忙着照顧孩子,倒分不出心想這些,不過蕭景澤一連四五天都忙到深夜,睡在了御書房,她怎能不擔心。

好不容易趁安哥兒睡了,這才特意提着吃食來御書房看蕭景澤,沒成想一進門便看到地上那摔爛了的奏摺,還有揉了一地的廢紙糰子。

「你這是怎麼了」她可是從沒見過蕭景澤生這麼大的氣。

「事多,心煩。」蕭景澤鮮少有這樣頹敗的情緒,他面容疲憊,心中煩悶無比,但仍是擠出一絲笑容來,「過去就好了,別擔心。」

「為了災民的事兒」謝瑤光將地上的奏摺撿起來,又將廢紙糰子歸攏到一起,丟盡了紙簍子裏,笑道:「我看你先前安排賑災井井有條,是哪裏出了問題嗎」

「不是賑災的事兒,是宮外的流言。」蕭景澤蹙眉,「現在恐怕宮裏也有人在說吧,什麼我為君不仁,非天命所歸的說法都出來了,只怕是要亂!」

謝瑤光想了想,「你是說蕭承和會藉機造反」

儘管知道蕭承和對皇位有着覬覦之心,但是這輩子和上輩子的路明顯不同,現如今蕭景澤好端端的,又不像上輩子那樣早早地就……想到這兒,謝瑤光擔憂道:「你最近要小心一些,不管去哪兒都要讓決明跟着,我怕……」

「怕有人行刺我阿瑤關心我,我自當領受,宮中衛尉不是吃素的,再說我現在忙得焦頭爛額,也不會去哪裏的,放心吧。」蕭景澤笑了笑,「至於你說蕭承和,他若是想直接謀反,恐怕早就做了,我覺得他求得是一個名正言順的機會,只要我不死,他就沒有借口,我是擔心民亂。」

試問哪一個朝代的建立和國家的開啟不是因為民亂呢。

民一亂,便會舉兵造反,他們或許兵不強,馬不壯,但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有着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就算是鎮壓住了,也是一場生靈塗炭血流成河,捫心自問,蕭承和並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寵后重生紀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寵后重生紀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4章 亂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