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章‖初聞道

4.第三章‖初聞道

?薛沉自四歲被無須老道帶回青霄山後,不論是魂魄齊聚之前還是之後,都記不得曾經的四年往事,對家人過去毫無印象。便就此在留在了山中,成了老道人的徒弟。

從他四歲起,早已辟穀多年而又不懂庖廚的老道,便只好以辟穀丹間或山中靈果餵養薛沉。

「辟穀丹」是一種淡青色拇指大的圓形丹藥,聞之清香而入口無味。萃取自多種靈植精華,食用後有飽腹之感,且能轉化為靈力滋養修士身體,補充未辟穀修士身體所需的能量。一顆辟穀丹,便足一凡人或修士一月無需用食。

薛沉本就心性沉穩隱忍,也知道現在尚且「年幼」的自己給老道帶來了諸多麻煩,被人收留便要知恩,因此從不曾抱怨過,竟也漸漸習慣了山中不食人間煙火的生活。

山中景色秀美,不似凡俗。薛沉每日黎明,聞雞鳴而起,晨間做早課,習武練體魄。晌午開始便隨師傅打坐,修習呼吸吐納、溝通天地靈氣之法。他本是堅毅之人,因此從無懈怠。

┬┬┬┬

歸雲洞中,有一處天然溶洞,鬼斧神工,奇麗非常。溶洞上方有一裂縫連接地表,如同開了一扇天窗,午後陽光並清夜月色均能透過裂縫灑入稍顯昏暗的洞中。

溶洞的正中間還有汪橢圓形的地下泉,在斑駁的光影照射下,微波清漾,冰晶倒懸,如同凌凌碎鑽閃爍其間。如至初夏,間或還能吹進幾縷清涼的微風,綠葉婆娑,景緻清幽,是個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薛沉甚喜此處怡人美景,每每愛在此處打坐冥想。

這一天。無須老道一如往日,靜立於溶洞轉角處,看着一身青衣素袍的孩子穩穩坐在泉邊靜心修行,眼中滿是欣慰之色。「這孩子,自從神智清醒以來,從來不曾如同樣年紀的孩童一般頑劣不定性,無論和他講什麼都能明解其意。悟性極佳,心性也沉,最重要的是小小年紀就這般有毅力,做什麼事都能堅持,不錯不錯!」

滿意地撫撫須髯,正待離去,卻驟然發覺今日洞中靈氣有異!往日平順的靈氣逐漸增多狂亂起來,很快形成了一個小型的靈氣漩渦流。

而漩渦中心,正是他的寶貝徒弟薛沉!

無須老道眼眸中劃過一絲詫異,這是引氣入體的徵兆啊!沉兒才七歲,竟就能夠引氣入體了?!這是何等令人瞠目的天資!

無須老道很快反應過來,幾步來到薛沉身旁,將一顆固本培元寧心靜氣的「玄元丹」餵給他,隨即也立刻坐下來助薛沉捋順一股腦往他體內鑽的靈氣。

直到靈氣平穩下來,不再洶湧,而薛沉閉目抿唇的嚴肅表情也放鬆了些許,無須老道才罷手收功。

薛沉睜開雙眸便看到師傅就在身前,心有疑惑,忙問:「師傅,剛剛那是......?」

無須老道擺手止住薛沉下面的話,道:「剛剛你成功引氣入體,算是正式踏上修鍊一途了。」

┬┬┬┬

不待薛沉續問,無須老道撣撣袍子上的浮塵,將修鍊之事事無巨細地緩緩道來:「修鍊,顧名思義,修真煉體。修真分為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返虛,以及練虛合道這四重大境界。每重大境界又分九層道境,吾等稱做「人修九境」,分別是聞道期,築基期,金丹期,元嬰期,化神期,歸虛期,大乘期,渡劫期,以及最後的破虛飛升。」

「而每層道境又分為初階、中階、末階(巔峰)、以及大圓滿等四個階段。一個道境只要走過這四個階段,便能夠提升一個境界,但並不是每位修士都能夠如此順利進階。到了末階之時,遇到瓶頸和心魔,而無法大圓滿的修士比比皆是。」

薛沉點點頭表示受教,又問:「莫非徒兒剛剛進入了聞道期?」

「正是。聞道期又別稱練氣期,是引氣入體之後跨入的境界,也正是脫凡修真之開始。至這層道境,凡人便可宿疾並消,疾病不生,身輕體健,氣安神靜,此態吾謂之曰「得道」。得道之後仍需修行,求仙一途何其路漫漫兮,吾輩皆應上下而求索。」

無須老道說到此處,忽而一笑,又道:「同時,壽元便可超越凡人大限,聞道期的壽元普遍至一百二十歲上下。」

「原來如此,無怪乎世人皆迷戀於求仙問道之事。」薛沉若有所思,喃喃自語。心中不由想起上輩子歷史中那些手掌天下權的帝王,不論年輕時多麼英明神武,到了老年無一不是慕仙拜佛,不問百姓問長生。「那,聞道之後又是何道境呢?」

「聞道之後便是築基,築基期又稱辟穀期。跨入築基期的修行比聞道期更為艱難,許多資質較差的修士可能壽元到頭一輩子都無法築基。」

「築基期是修鍊的基礎,從此正式踏上仙途,徹底與凡俗有別。築基成功之後便能夠辟穀不食,吾等體內的能量就不再需要從五穀雜糧中獲取,而是開始溝通日月之精華,吸納天地清靈之氣來淬體。」

「並且築基之人能夠色返童顏,形貌長青而不衰。除了能駐顏有術之外還能辦到超越常限之事,通靈徹視,見常人所不能見,聞常人所不能聞,並可馭駛靈獸或飛劍等法器。且能明晰己身,超脫天道對凡俗的擺佈,勘破世間虛妄,即為「明悟」。壽元也翻倍至二百四十歲。」

「接下來便是金丹期,為師現在正是金丹大圓滿的修為。」老道含笑捋須。

薛沉頓時驚嘆不已,師傅竟然已經是如此高階的修士了啊!那為什麼……「師傅,您既已是金丹修士,為何卻……」

彷彿早已知道徒弟要問什麼,無須老道並不以為忤,淡笑着解釋道,「此世間大部分修士皆以築基之後可常保青春、長生不老為目的才努力修鍊,其中猶以女子為最。卻不知,修鍊的其實是一顆本心。所謂相由心生,吾之一生歷盡三百八十餘年的起伏坎坷,早已了卻紅塵,洞悉世事。吾心即已老,又何必再費盡心思徒留那虛妄的外相,平添煩惱?」

薛沉聽后久久不語,既感慨於師傅的豁達胸襟,又感慨修鍊至此境地的無欲無求。不,也許並非所有人都能夠如他師傅這般世事洞明,無欲則剛。

這裏是個以修真為主導的世界。許多人生而不凡,從小就因家族世代修真而修鍊,好似除了修真再無別的出路,修真就如同前世的吃飯喝水上學工作一般是這裏的生活主流。

這樣的環境下,真正能夠潛心修行,體會修真之奧義,探索大道之根源的人能有幾何?

┬┬┬┬

「金丹期又稱結丹期或者凝丹期。過了築基大圓滿,如若能夠將體內靈氣徹底煉化、成熟控制,並將靈氣化散為整,在丹田處順利凝結出一顆氤氳紫光、無色萬相的燦燦金丹。且已度過心動迷惘期,能心如止水平穩心境,便可真正跨入金丹期。然而一旦凝丹失敗,便可能掉落一到兩層道階,只能等他日築基圓滿再從頭來過。」

「金丹期修士能飛行自在,暢遊天地,騰雲駕霧,呼風喚雨。一身通天徹地之神通,幻化形體,展現萬千幻相,法術符籙威力大漲,不受地域限制。壽元又再翻倍,趨近於五百年。」

「金丹大圓滿之後,若是能夠在體內紫府將丹心演化成嬰孩狀的本相嬰兒,就相當於有了第二條命,能夠遇殺劫而不死,則稱之為「紫府元嬰」。即便肉身損毀,只要元嬰不滅,遁逃之後即可奪舍重生。與之相仿的,便是佛修的舍利期,道修的元嬰等同於佛修的舍利子。」

「一旦嬰成,天地元素皆為己用,通曉世間一切事的過去與未來。溝通天地陰陽,推演萬物之始末,預判世事之凶吉均不在話下。光明自照,氣繞身光,存亡自在,六情沉寂。這便是元嬰期。」

「在玄元法界之中,元嬰期已是眾多修士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了。相較於仙界而言,下界靈氣稀薄,能夠修至元嬰期的修士幾乎都已是近千歲的宗主輩分,這是極為艱難的一條路,同樣也需要萬中取一的資質和可遇不可求的大機緣!吾等晚輩見之,均得尊稱一聲「老祖」。」

說完,無須老道感慨長嘆道,「這樣的境界,為師如今也尚能未達到,修為滯澀於金丹大圓滿許久矣。具體如何,只望你有生之年能夠有幸修至元嬰期,親自去體會一二罷。」

薛沉不敢接話,只恭敬應到:「是,師傅。」

「接下來的化神期又叫出竅期。指修士到了一定的修為,已經能夠隨意的元神出竅,神遊太虛。神識可不受外物影響飛出體外,操縱物體、應物顯形,甚至影響低階修士的神識。臻至大圓滿,便能化身萬千,操控分|身,一心多用,變通自在。縱使萬物喧囂,而爾能獨坐蓮台,本心任八風飄搖自不動分毫。壽元再次翻倍,已破千年之限。」

「化神之後便是陽神歸虛的歸虛期。淬鍊肉身至金剛不壞的境界,可將肉身凝萃成仙體。元神與肉身合二為一,分|身凝實,甚至得以掌握天地規則之力。一如時間,空間,均能堪破其中奧秘。同時超凡入聖,力動乾坤,移山倒海,雷霆震怒,幾乎無所不能。壽元長達幾千年而不衰。」

「歸虛期境界圓滿之後,便是大乘期了。大乘期的修士神體純凈,惡念無生,鞏固修為,累積力量,只待一舉渡劫成仙。而唯一要做的,就是參悟道之根本,也就是修為肉身均達到成仙的條件之後,心境也要配得上修為,證明自己的道果。」

「最後則是渡劫期,修士要接受九天雷劫的考驗了。九天雷劫兇險非常,九死一生,即便扛過九道天雷,還有最為艱難的心魔劫煉心。許多修士若從一開始就道心不堅,修行途中投機取巧,則心境跟不上修為,無一不殞落在心魔一劫。若能順利渡過九天雷劫,便基本上得到了天道的認可,方可得道羽化,飛升成仙。此境吾謂之曰「證道」。」

「而破虛飛升,便是修鍊一途最後一個境界。破碎虛空,飛升仙界,修行到此,方至道源,萬行休停,名曰「究竟」。如此這般,合稱為「人修九境」。當然,妖修,佛修,魔修,冥修,境界之分雖有微小不同,但大體上相差無幾,名稱亦各不相同。修鍊久了,你自然就知曉了。」

「渡劫失敗就是死亡,而渡劫成功的概率又極低,相當於明知道前途灰黯還一條道走到黑,為何大家不停在大乘期呢?大乘期就幾乎壽元無盡將近萬年了,活那麼久也該活夠了,何必還上趕着努力修鍊去天道那裏送死呢?」薛沉裝出一副天真無邪的樣子,眨着眼睛問道。

無須老道被薛沉的直言不諱逗得不行,樂了,「並非如此,其實還有一種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若是渡劫失敗,肉身損毀,卻又有能力在劫雷之下保下元嬰不滅,當時便能夠兵解元嬰,靠劫雷的淬鍊將元嬰修鍊成類似肉身的實體,吾等稱為「散仙之體」。成就散仙,修為不但不會受損,反而能更近一步。」

「散仙?」薛沉頓時眼睛一亮,更加好奇了。

「嗯,散仙,已經相當於仙界的地仙了,基本上不論從修為還是壽元上都已算是仙人了,只是唯一的區別便是還無法飛升仙界,只能滯留在靈氣稀薄的下界。除此之外,每隔千年都得接受一次天劫考驗,一次比一次兇險,每渡過一次天劫便功力大增,直至九次劫滿方可飛升仙界。而這其中,如若一次扛不住,那才是真正的千年修為一朝散盡。因元嬰期時修士便已跳出六道輪迴的制約,若是這時候死了,無法魂歸地府轉世投胎,便身死道消魂飛魄散,永無翻身之日了。」

「原來如此,徒兒受教了。」薛沉心想,這修鍊一途果真極為困難,如同前世遊戲中的升級打怪,一環扣一環,一級接一級不斷挑戰,還未必能通關。想到最後的虛無縹緲的飛升,再想到現在的自己剛剛入門,正是聞道初階相當於遊戲一級的修為,就覺得前途未卜,未來堪憂啊!

無須老道見徒弟聽他分講完修鍊的大致過程,表情卻有些低落,也知道是因為什麼。畢竟他當年聽完師傅的話,也是一副前途暗淡無光,還不如回家種地帶娃的心情呢!

「好了,沉兒莫要因此而思慮過重,這些對你來說還是太過遙遠之事。你才剛剛步入聞道初階,當務之急正是收斂心緒,潛心修鍊,鞏固修為,以免道心不穩。更何況,老道相信吾徒天資過人,必能成人所不能成之事!」

薛沉聞聽此言,想想說得也是,自己還不知道能不能夠有幸修練至渡劫期呢,想太多也是庸人自擾。還不如安心修鍊,過得一階是一階,能夠長生不老總是好的。「是,徒兒明白了,定不負師傅厚望。」

說罷,果然擺起架勢,五心朝天,盤腿坐正,雙手虛扶與膝上,很快便入定了。無須老道見徒兒開始運功調息穩固修為,欣慰一笑,也不多做打擾,身形一晃也便離開了溶洞。

午後陽光透過山縫照射進來,樹影斑駁搖曳中,粉雕玉琢的孩童獨坐在泉邊玉石之上。認真的神情彷彿可以屏蔽一切紅塵喧囂,定格了潺潺歲月,片刻即為永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運道[修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運道[修仙]
上一章下一章

4.第三章‖初聞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