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奈何橋

2.第一章‖奈何橋

?忘川之畔,黃泉路上。水汽氤氳中幾盞青燈在橋邊影影綽綽搖曳著,等待歸魂。

一個略顯孤寂的身影在迷霧朦朧中踽踽獨行。他的神色迷惘而猶疑,不知身處何處,不知路在何方。他走走停停,步履蹣跚。

直走到一座古舊的拱橋前,他彷彿突然想起了什麼,眼眸清明起來,堪堪在橋前停下腳步。

薛沉凝神看着一盞懸浮在空中,散發着青色微光的古燈。他好像從沒來過這裏,可是卻莫名的熟悉。直到他想起來,他為什麼在這兒。

他已經死了。臨死之前的記憶開始逐漸變得模糊不清,不論他怎樣費力的回憶。

他的一生就像一幕幕破碎的電影分鏡頭,他依稀地記得他是個孤兒,沒有可以追溯的深刻的過去。他獨自平凡的長大,做了緝毒警察——他是個好警察,立下了赫赫功勛,有不少戰友,也有不少仇人。

毒販子們恨不得殺他而後快,最後一個大毒梟買了他的命。他只記得行動失敗,他掩護隊友撤離,而自己卻被抓住。這之後被關進了水牢裏,被注射了過量的毒品,被嚴刑拷打通宵折磨,直到最後神智不清再也回憶不出後來。

薛沉始終覺得,他的一生應該是有很多跌宕起伏,很有意義的故事的,至少絕不該這麼短暫而平淡。

但是他已經記不得更多的事情了——他的戰友,他的戀人,他兒時的記憶,他所做過的事情,他親近過的那些人......那些一張張曾經出現在他生命中的鮮活臉孔,他似乎已經不能對號入座了。

也許很快,他就會連這些僅剩的粗略的記憶都遺忘了。他重新邁開步伐,緩慢卻堅實地踏上了面前的古橋。

橋那邊,模糊可見一座古老巍峨的城池。城樓上拙樸的大匾用着最古老的文字「殷墟甲骨」銘刻了兩個字——酆都。陰曹地府,鬼城酆都。

┬┬┬┬

直到薛沉的身影完全消失在橋對面朦朧的水霧之中,河畔一盞孤燈晃了幾晃,伴着一陣柔和的清光,突然化作一個雍容典雅慈眉善目的宮裝婦人。

她手挽一食盒,食盒中似乎是一碗碗湯水。她抬眸凝視着薛沉消失的方向,怔怔出了一會兒神,輕輕呢喃,「好些時日不見故人,還想着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原是今日。」

「托後土娘娘的福,東皇陛下總算聚齊了神魂。」一個清脆的童聲在女神後土身後響起,後土回神一瞧,只見一個模樣可愛靈動,身繞仙氣的男童正眨著溜圓的眼睛看她。

他嘴巴一張一闔,倒豆子般歡快地說道,「雲殊仙尊與東皇陛下都已應劫轉世,大師兄這一世想必不會再出什麼岔子……我家老爺終於可以放心了!」

「小友稱我孟婆便好。後土身化輪迴,早已不是昔年祖巫之身。」地府主宰後土之神化身的孟婆眉目慈悲,言語溫和地同他說道。

「也是道玄的造化……他當年廣結善緣,實是洪荒不多見的熱心人,肯幫他的道友自然是多不勝數。我與他相交一場,我現在做的,比起他當初幫過我的,實在算不得什麼!你可回了老君,若還有我能出份力的地方,自不必同我客氣。」

這小童性子跳脫,原是太清太上老君身邊的伺候童子,乃仙鶴化形,道名瑞雪。瑞雪朝着後土拱手施了一禮,道:「后......呃,孟婆娘娘大善!前陣子送走了雲殊仙尊,這廂東皇陛下業已轉世,那麼此間事情便差不多了了。我這就回離恨天八景宮伺候老爺去,也好叫老爺知道安安心!」

┬┬┬┬

東祁洲,東祈國。

東祁元年正月十五,春。

每逢上元佳節,元夜裏便會有個熱鬧非凡的花燈會。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家幾口都會換新衣帶面具地上街遊玩,好不熱鬧。

東祁皇城,玉梁都,又有別稱為玉京。因其靈氣充裕,每逢夜半更深露重,靈氣甚至濃厚似玉流瓊液。空氣中如同飄蕩了玉色絲滌般,仙繚霧繞不勝清奇,因此絕俗之景而聞名。

坊市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寶馬雕車暗香盈道,更有魚龍共舞焰火競霄。形形色|色的人群,各式各樣的花燈,摩肩接踵十分擁擠。

華衣重縷的佳士游女提燈而過,時時駐足觀社火賞百戲,精彩紛呈處,總有驚呼語笑聲不絕於耳。間或還有戴着面具的頑童打打鬧鬧,鬨笑而過。

人群涌動間,前進後退皆傷腦筋。春喬這樣高門世家出來的優雅仕女,甚至都顧不得撩一撩垂落的鬢髮,不得不緊緊抱着懷中剛滿四歲的昭王府二公子薛沉,唯恐出半點紕漏。在她身旁還隨侍著十幾名修為不俗的紫衣護衛。

如此熱鬧的地方,若是平時,府里是絕不會讓年幼的二公子出來的。

可是今日花燈會,昭王世子期待許久,貪熱鬧要出來玩,二公子見兄長要出門便鬧騰著非要跟來。王爺因王妃突然的閉關要為妻護法,無法同行,甚至顧不上安撫孩子們,只得應允,並讓府中厲害的客卿護衛。

在他想來,玉京皇都戒備森嚴,應是出不了什麼大事的。

昭王府世子薛澈已八歲,正是貪玩的時候。平時家教嚴厲,修鍊繁忙,他是沒什麼機會出來玩的。現在東瞧西盼,看到什麼都覺新奇不已,圓溜靈動的眼瞳似乎粘在獻技的靈猴身上撕不開了。朱門貴府里養大的孩子,反而寶貝起平常人家的事物來。

薛澈正看得興起,思忖著要不要將那靈猴買入府來。忽又見身旁一群市井頑童追逐著哄鬧而過,皆戴面具,頓時又被那些奇形怪狀的面具牽走了心神。心癢難耐,忙扭頭對左右侍從道:「你,去給本世子買兩個那樣的鬼面來!」

「諾。」隨侍依言而去。

薛澈回頭看着春喬懷中毫不安分的弟弟,只覺得粉飾玉琢可愛之及。柔聲哄道,「沉沉乖,阿兄讓他們去買了兩個面具,你一個我一個好不好?」

「好……好……」薛沉已滿四歲,早該知事會說話了,可看起來卻仍同一兩歲的幼|齒稚兒,嘴裏含含糊糊說不清楚一句完整的話來。

周圍的人卻習以為常並不奇怪。原來昭王府二公子薛沉自生下來起,便不知是何緣由丟了兩魂六魄,天生便痴痴傻傻心智不全,這已是玉京人盡皆知的事情。

昭王薛從雲乃東祁皇族修士中年輕一代天資優厚的新秀。二十二歲築基至今已九十有八,卻駐顏有術如不到而立的青年一般模樣,已是突破至金丹中階的高手,在眾多皇族修士中地位超然。

他曾遍訪名醫高人,苦尋秘境奇地,也還是沒能找到為薛沉聚齊魂魄的方法。因而對這個小兒子是既歉疚又疼惜,唯恐這寶貝疙瘩受半分委屈。

今日王妃突然的閉關沖階,他為了給愛妻護法,不能親自陪伴兒子們,便派了府中供奉的厲害修士護衛左右。本以為皇城腳下,必不會有失,哪想這個決定卻讓他在未來的歲月里追悔莫及。

┬┬┬┬

「春喬,放沉沉下來,本世子牽着他走。」薛澈接過侍人買回的面具,左右看看,一個玄青色威猛虎面,一個紅黑色禽紋鬼面,俱都精巧非常。「沉沉想要哪個?」

「……呃,」薛澈看着弟弟懵懂無邪的模樣,募然心裏一酸。他知道會像以前一樣,無論問什麼,他都不會得到薛沉半點反應。「給,那就這個吧!」

薛沉似乎有些被突然罩下來的陰影嚇到了,手足無措的捧著哥哥突然扣在他頭上的鬼面。比他的臉還要大上一圈的面具下,露出一雙稚童無邪的眼。半晌,薛沉咧開個帶着虎牙的傻笑來,也不知是聽懂沒聽懂。

正在此時,前面人群中又是一陣嘈雜喧鬧,人潮突然洶湧起來。他們十幾人的護衛隊也幾乎被衝撞出缺口來,春喬悚得一聲驚呼,卻只能慌忙拉住就近的世子的手。

一陣微風拂過,人群熙攘惶措。卻有不知是何禽鳥的翎羽,似微光飄雪漫天而落,洋洋洒洒。間聞飄渺暗香撲鼻,或有笙簫樂聲盈耳,令此情景更添幾分夢幻色彩,美輪美奐。

異象徒生,不似好兆!

「護駕!快護駕!護好世子二公子!」春喬直覺有些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卻只來得及衝口而出一句護駕。而她醒過神來的時候才發現......身旁那十幾名法力高強的修士已毫無預兆的癱倒一地。

薛澈被春喬拉的一個踉蹌,牽着幼弟的手一松,心也跟着恪噔一下。好像那一刻有什麼東西將要永遠的離他而去了。

薛澈幼年的記憶里,對弟弟最後的印象,便是一張在紅黑色詭秘禽紋面具下,薛沉半露出的懵懂雙瞳和稚嫩無邪的笑。

「沉沉——!!」

┬┬┬┬

東祁洲最近一件百姓們茶餘飯後,議論得沸沸揚揚的奇聞便是——上元燈會,玉京昭王痴傻的二兒子薛沉,被一魔修從眾多修為高深的護衛手裏眼睜睜的擄走了,而奇怪的是,好端端天資出眾的世子卻安然無恙。這是什麼道理呢?

有這等手段又敢於得罪東祁皇族薛氏,要擄走世子也倒好說,可卻偏偏擄了個傻子。

王妃姬妃嫻知道此事的時候,生生走火入魔,險些就此墮入魔道。姬妃嫻是個禽鳥妖修,身份卻並不普通。她是妖修所統御的古月王朝的公主,同時也是個修為擎至化形期巔峰即將大圓滿的高階修士。換而言之,與她的丈夫比起來還要更勝一籌。

她怒不可遏之下,妖力不得抑制,狂亂起來氣勢駭人,險些掀翻房梁屋瓦。

「我的兒子,你們竟然弄丟了……竟敢!」姬妃嫻嫵媚惑人的鳳眸微眯,實難隱忍的怒氣幾乎如怒涌的洪水般滿溢出來。危險得好似要將跪在她面前顫顫發抖的侍女剝皮拆骨活活吞了!

「殿......殿下……饒命啊殿下!那個魔修的幻術及其厲害,若非罪婢同修幻術,也定如其他護衛一樣著了道,想必至少是金丹期或以上的高階修士,並不是我等能夠對付的......罪婢該死!罪婢該死!」春喬駭到極點,涕淚齊流,連求饒的話語都不敢再說了。身子抖若篩糠卻並不敢嚎哭出來,心裏卻知今日恐怕是死劫難逃了。

「吾等護衛不利,萬死亦難辭其咎。請主公、王妃殿下責罰!」她身後的十幾名修士亦有同樣的想法,紛紛叩頭埋首不敢多言。

「若是我的沉兒有半點閃失……我絕不會放過他!絕不會!」姬妃嫻終於再也抑制不住怒氣,妖力狂肆的外泄。而直面王妃之怒的春喬卻幾乎要被震斷渾身經脈,募地噴出一口精血來。

「去查!去查!定要找到我兒與那該死的魔修!」薛從雲拍拍妻子的手背,心裏也是萬分難受。既擔憂幼子,又恨極了那擄走孩子的魔修。到底.......到底是為何!他的二兒薛沉痴傻已是東祁人盡皆知之事,為何還會有人特意沖着一個痴兒而來?

莫非......莫非那孩子身上的秘密......竟被有心人知曉了?薛從雲安撫著妻子的手不由一顫。

然而,無論薛從雲花費了多少氣力尋找,往後的多年裏卻始終沒有稚兒半點消息。

他總不由自主地時時想起,就在薛沉出生之時,族中老祖曾言此兒,「雖是五界罕見的離火純陽道體……卻寡親緣薄氣運,半生坎坷,命中天降百千殺劫。即便是再好的天賦資質也難有所成就,更何況還是個痴兒……惜哉!憐哉!」

唯有薛沉出生之時,皇族傳統給新生兒立下的祈福魂石未碎,依然散發着祥和清光——證明此子尚在人世,未曾遭遇不測。也算是給夫妻倆陰霾悲傷的內心帶來些許的安慰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運道[修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運道[修仙]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一章‖奈何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