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可沒想到,也不過才五年,紀家又出了一個話題,紀二少爺娶妻了。

二少爺娶正妻,正常來說只是大消息,不算是閑言閑話,這次之所以會令人議論,完全是因為新娘子正是五年前定過親,又退過婚的那位李小姐。

眾人都是疑問滿滿,不都說看不上才故意讓丫頭懷孕嗎?怎麼年輕貌美時看不上,這都大齡姑娘才看上?

「這就是緣分來了唄。」

「紀太太的身分擺在那裏,兩邊就是斷不了的關係,也許這幾年有所來往,對那李小姐改變想法了也說不定。」

「如此說來也是可能,李姑娘的爹不到二十歲就中了京生,算算,可是我們康祈府最年輕的京生了,即使李姑娘沒福氣跟着爹娘太久,終究也是流着一樣的血,差不到哪裏去的。」

「可不對啊,我記得幾年前在劉老爺的壽宴上,有人問起這事,李家二老爺明明說是侄女一心向佛,紀家體諒,這才解除婚約,婚約一消,侄女便出家了,怎麼又出嫁,什麼時候還的俗?」

眾人一拍手,對耶,雖然沒人在馨州寺廟見過出家為尼的李姑娘,但出家這事,的的確確出自李家人之口,總不可能說錯。

這麼說來,這親事的確奇怪,紀家女兒紀雲緞出嫁,紀老爺極盡能力鋪張,光是備嫁就花了快一年時間,可是兒子紀頤溯娶妻,卻是普通得很——成親的好日子,街上來來去去都是大紅隊伍,李家一二三房的姑娘多,因此迎親隊伍進入,沒怎麼引人注意,出來后,嫁妝也是規規矩矩二十抬,就更不引人注意了,直到那紅色小隊伍進入紀家大門,路人才覺得奇怪,從大門進入的紅轎,那就是正妻了,紀太太李氏還活蹦亂跳着,這府里能娶正妻的就只有二少爺紀頤溯。

紀頤溯娶妻!

消息一下子在馨州炸開——相貌堂堂,出手闊綽,去年還奉旨入京參加皇宮秋宴,馨州金龜婿人選第一名的紀頤溯娶,正,妻。

什麼,妻子是嫡母李氏的娘家侄女?

喔,肯定是之前姊姊看不上,所以退了,妹妹長得美,所以娶了。

這麼說雖然有些不厚道,但也是可以理解,可在得知娶的就是原本那個已故京生李彬的女兒時,大家的疑問又冒出來,退了又娶,這算啥?

肯定是有人傳話傳錯了。

直到幾日過去,證實新娘子就是六年前訂婚,五年前退婚那個,眾人於是默默把這喜事列為必須打聽的傳聞,因為真的很好奇。

想打聽嘛,卻是什麼都打聽不出來,只說紀二少爺下命,誰不想在紀家做事,那就儘管說。

紀家不但伙食好,三餐還給肉,重要的是主人不多,就紀老爺,李氏,陸氏,紀頤溯,紀三織,要伺候起來很容易,日子也輕鬆,這麼好的工作沒人捨得,於是人人嘴巴都閉得很緊。

外人好奇萬分,卻又什麼都打聽不到,更撓心了。

好吧,紀家打聽不到,跟李家打聽總行了吧,問李家二老爺,三老爺,兩位老爺居然說,他們也不知道啊。

二房以為三房要嫁女兒,三房以為二房要嫁女兒,李家這兩年每況愈下,連下人都撤走一半,不管娶媳還是嫁女,皆有點困難,兄弟更因為金錢之故,起了不少次爭執,於是當看到有人抬箱進門,兩人居然都想着「萬一問了,跟我借錢貼嫁妝怎麼辦」,就這樣,直到外人問起,你沒嫁女兒,我也沒嫁女兒,那驚蟄過後的那日,到底誰從我們李家大門出去?知道是大哥的遺女之後,更驚訝了。

大夥看李二老爺跟三老爺的表現,心想,李家兩兒子這樣,家裏居然還沒垮,李老太太真厲害。

話說回來,紀家兩兄弟的個性也差太多了,當初紀頤生搶齊金珠,那真是轟轟烈烈,別說馨州,只怕全大黎國的茶館都會說起,更別說長女出生時,紀頤生居然還送了餅,儼然是把齊金珠當正妻看待。

至於弟弟紀頤溯,完全相反,成親不發帖,娶媳不宴客,事後還交代不準說。

這時間一個月一個月的過去,慢慢的醞釀出一種說法——紀頤溯當初嫌棄李知茜,故讓通房懷孕,藉此退婚,可李氏既是姑姑,又是嫡母,如此被雙重打臉,無論如何咽不下這口氣,所以一定要這庶子娶自己侄女,面子才扳得回來,紀頤溯這次之所以娶了,是因為有把柄握在李氏手中,不得不然。

這說法雖然含糊,也沒解釋所謂的「把柄」,但到目前為止,的確是比較符合狀況的說法。

只是這麼一想,李姑娘就可憐了。

官家出身的嫡母,外室抬妾所生的庶子,怎麼想怎麼不合,李姑娘好好一個官家女兒倒成了宅斗犧牲品——李氏能逼庶子娶妻,可不能逼他圓房啊。

紀頤溯當年既然可以讓通房懷孕,逼退李家,現在依然可以讓通房懷孕,逼退正妻。

說穿了,一個男人已經掌了家業,紀家上上下下都已經認他為家主,那麼,他的地位不會比嫡母還要低,正妻是嫡母給的,基於倫理與孝道,他娶了,可只要他不進房,懷不了孕,正妻也不過就是笑話一個,而嫡母也無法責罰他,男人不進女人房,錯的肯定是女人,她要教訓,只能教訓自己的侄女。

沒多久,紀家的管家娘子開始準時出來抓藥了,抓的正是婦女的安胎藥。

看吧,就知道,紀二少爺肯定又讓通房懷孕了。

紀家子嗣單薄,不管生兒生女,都能過上好日子,真不知道哪個丫頭這麼有福氣,是紀少爺自己的丫頭呢,還是母親陸氏賞給他的,亦或者來往京城之間看上收的?

紀家的嘴巴依然很緊,什麼都問不出來,直到那日為止。

大雪天,康祈府最有名的歐陽大夫沒穿鞋子被老婆拿掃把追着滿街跑,虎妻剽焊,打得大夫跪地求饒,直說再也不敢。

旁人禁不住好奇,這才知道,大夫灑錢,包了紅袖樓的頭牌一天,不過一天,便去了三十兩。

眾人都想,難怪會被打,打得好。

可是三十兩呢,這麼多錢,打哪來的?

大夫被虎妻揍得不行,天寒地凍的,沒穿鞋子,褲子又薄,早被冰冷的雪水滲入,膝蓋凍得疼,只好道:紀二奶奶前些月身體不適,他診出是有了,而且還是雙喜脈,二少爺很高興,賞了十兩銀子,此後十日診一次脈,每次都有一兩的荷包拿,他攢夠三十兩,便去紅袖樓找了那頭牌,風流了一番。

旁人一聽,什麼,不是通房,而是正妻有了?!

這算數好的,立刻算了起來,第一次賞十兩,所以有二十兩是荷包來的,一個荷包一兩銀,算算,紀二奶奶大概有七八個月的肚子。

再算算過門時間,二少爺的速度也是挺快的……

閑話在哪裏都傳得快,傍晚時分,已經傳入了李知茜耳里,還是紀頤溯親口跟她講的。

「先跟你說,過兩日他來給你診脈,可別被他一臉瘀青嚇到。」

他對閑言閑語沒什麼興趣,不過石榴這一兩個月應該就會生了,聽說歐陽大夫被揍得有點面目全非,怕嚇到孕妻,他才先講清楚。

喜歡風流是歐陽自己的事情,不妨礙自己對他的評價,歐陽專精婦科,一胎還是雙生,甚至是男女,都是診脈便知,極少失誤,京城有大醫館想請他去當坐堂大夫,但他還是留在馨州康祈府,原因也簡單,他水土不服,據說年輕時真去過京城,過了三個多月還在整天頭暈肚子痛,無論如何都不舒爽,只好回來了,一踏上馨州,馬上活蹦亂跳,此後認命。

剛開始自己還半信半疑,才一個多月呢,就診得出來也太奇怪,但隨着石榴肚子的長勢,他真的相信裏頭是雙胞胎了。

李知茜一聽就笑,「歐陽太太這麼厲害?」歐陽大夫個頭可不小呢,居然拍得他求饒。

「一物剋一物吧。」紀頤溯對歐陽太太如何厲害完全不感興趣,伸手摸了摸她的肚子,「今日可乖?」

話才說完,感覺到手上被一踢,男人已經很有經驗,立刻把另一手也捂上去,追着那腳印子跑。

不知道是哪一個,左右踢了好半天這才休兵。

真可愛。

「二少爺,二少奶奶,上菜了。」丫頭提着食盒進來,手腳很快的布了八菜兩湯,碗筷擺好,這便下去,二少爺跟二少奶奶吃飯時不用伺候,下人都知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紅袖添飯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紅袖添飯香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