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86_86159延平四年七月,皇帝醞釀已久的改革終於啟動。

由一名年少輕狂的太學學子撰文上書,力陳鹽鐵茶酒官營之利。皇帝接到上書,立即當殿宣讀,廣求諸臣之見。同所有重大變革一樣,皇帝此舉一開始就收到了重重阻礙,上書一宣讀完畢,便受眾多大臣強力反對。

這也是意料當中的事。朝中大臣有幾個沒在那四樣暴利行業中摻上一腿的?有不少還膽敢在邊疆走私,販賣給胡人!孟脩禕根本沒想過能一帆風順,她早安排了忠於自己的大臣出聲附議。

一時之間,莊嚴肅穆的殿堂上充斥了各種喧雜的爭鬧之聲。孟脩禕高坐在九重玉階之上,單手撐著臉頰,她的面容被流光華彩的十二旒遮擋,底下的臣子並不知她此時是個什麼表情,然而,她那與往常無異的閑適坐姿似乎在表明她對此事並不多在意?

孟脩禕即位四年,從沒表現得急不可耐的欲大展拳腳,她有自己的步調,不緊不慢地調整朝野的格局,在暗中安插自己的人手。儘管一開始,人人都記得陛下是如何毫無聲息的一舉登上儲君寶座,但時日一久,不免就忘了九重玉階寶座上坐的那位皇帝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人。

底下爭吵得厲害,諸臣滿口都是黎庶民生,往日也有事關民生之事,卻從未見他們這般慷慨激昂,說到底,還是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孟脩禕噙著一抹漫不經心的笑,看了半日,她終於開口:「既然眾卿一時不能決斷,不如定個日子廷辯吧。」

殿上頓時一片寂靜。

底下已有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列反對,孟脩禕帶著一抹涼意,緩緩道:「諸卿也說了,此事關係民生,做得好了便是黎庶蒼生之大幸,自然不能三言兩語便做論斷,明日辰時就在麟德殿廷辯,在京官員學子,不論品階如何,只要是心繫蒼生的,皆可上廷暢所欲言,有什麼見解,都說來!」

她的話語,看似不緊不慢,卻讓人感覺重逾千鈞,那幾個躍躍欲試要反對的大臣身子都側過來了,又默默的回身站好,不敢做這個出頭鳥。

這事兒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孟脩禕多瞥了那身在百官之首的裴伯安一眼,他仍舊風姿從容。

孟脩禕頓時便怒上心頭。

身旁的宦官依例上前,詢問百官還有何事要奏。眾臣心神都為三日後的廷辯所牽,哪兒還有心思顧旁的。

孟脩禕終是控制住了自己,就像以往的千千萬萬回一樣,她再一次控住自己想要馬上就將裴伯安凌遲處死的衝動,興味索然地道:「那就散了吧。」

皇帝的心思,真是越來越捉摸不透了。哪怕一開始沒想到,後面聽她從容不迫的順勢提出要廷議也該知道那太學學子的上書多半出自陛下授意,那現在都已照她所想的即將展開廷辯,她怎麼好像又不高興了?

眾臣面面相覷,片刻,各黨又依附到各自的黨首周圍。

孟脩禕回了未央殿,御案上已堆積了厚厚的一疊的奏疏。

每回對上這寫滿了天下大事的奏疏,她都會精神滿滿,哪怕看到深夜,也從不覺得苦累。然而此時,她卻覺得提不起精神來。

興許是鯁在心頭的那件事快要做成了,她的大仇終於可以得報,也許是那諸多紛亂不明的景象,竟讓她覺得厭倦。她現在一點也不想看到這些寫滿了仁義道德、一心為公的奏疏。她突然想到,倘或有一日,裴伯安知道了她和裴昭有過一段,不知他會是個什麼反應,是否會後悔當初,為一個荒唐至極的緣由就殺了她們母女。

定然是會的,他那種人,口上說的再好聽,其實不過出於太過珍惜自己的性命和地位富貴。要是知道她有多愛慕裴昭,知道其中能斡旋出許多利益,他怎麼還捨得殺她。

孟脩禕冷冷一笑,坐到御案后翻了幾本,便將這些奏疏都丟棄在一旁,朝外面走去。

於是,暮笙過來的時候就撲了個空。未央殿外的宦官好心地提醒她:「陛下去了含風殿,大人若要去,小的可派人人為您引路。」

暮笙略一沉思,便道:「有勞大人。」

含涼殿以涼爽著稱,它在甘泉宮之南,臨湖而建,如軒敞的迴廊,四面無牆,大半都懸在湖上。

暮笙走近那裡,便聞得有琵琶聲傳來。只以為是陛下召了樂師來彈奏,對為她引路的宮人道了聲謝,便舉步往裡去。

含涼殿鋪陳古樸,殿中鋪設了低調而華貴的紅線毯,皇帝就席地跪坐在上面。她的四周的確有幾名打扮成清秀小倌的女樂師,但她們手中的樂器都不是琵琶,在彈奏琵琶的人,是孟脩禕。

她抱著琵琶,指法靈巧的撥弄著弦,宣州進貢的紅線毯上飄逸地覆著她清雅的衣袍,那寬大的袍袖上綉著栩栩的杜若花紋。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杜若是香草,象徵著高潔的品質,古時的士大夫君子,都喜在身上佩戴香草。

暮笙站在殿外,看著那擴大軒敞的大殿中,那人孤身坐在華貴的紅線毯上,抱著琵琶,在弦上輕攏慢捻。

金絲編織的小冠在她發上,如此金華耀眼,也不敵她滿身璀璨。暮笙屏息聆聽。

一曲《潯陽夜月》,蒼茫深闊,靜謐優美,句句翻新,千條一縷,有著淡淡的、並不濃郁的傷感,卻也不失大氣。

樂聲戛然而止。

暮笙從琵琶聲展現出的那一片奇光異彩中醒來,發現孟脩禕正回過身來看她。

「讓你找到這裡來了。」孟脩禕抱著琵琶,遠遠地看她。

暮笙走上前,除去雲履,走到孟脩禕的面前坐下:「若非陛下留了話,臣也找不到這裡。」倘若她走前沒吩咐宮人,未央殿留守的宦官又怎敢泄露陛下的行蹤。

孟脩禕微微的笑:「就知道愛卿最是聰穎機悟。」她說罷,朝兩旁做了個手勢。那些恍若擺設的女樂師忙低垂著頭,快步退了出去。

「陛下今日哪兒來的閒情逸緻,竟跑來這裡彈琵琶了。」暮笙說著,伸手摸了摸孟脩禕懷裡的琵琶的弦,輕輕一撥,便是美妙的樂聲。

孟脩禕道:「哪裡是閒情逸緻,朕是在養精蓄銳。」明日且有的瞧呢,她說罷,見暮笙閑適地撥弄著琵琶弦,不由一笑:「你琵琶彈得好,不如為朕奏一曲?」

「哪兒及陛下?」孟家在大晉建立前便是世卿世祿之家,族中子弟多才多藝,棋琴書畫都不在話下,等到取得天下,幾位皇帝也俱是才華橫溢之輩,音律更是信手捏來,先帝就很擅琵琶,作為他的女兒,陛下又能差到哪裡去。

暮笙說罷,突然想到,她過去是很擅琵琶與箏,也曾與陛下合奏過,然而成了薄暮笙之後就再沒碰過這個,陛下又如何知道她擅琵琶?暮笙不由驚奇,正欲發問,便聽得孟脩禕道:「先前就聽人說過,卿不單醫術了得,音律上更是頗多造詣。怎麼樣?要不要試試?」

孟脩禕一面說,一面慷慨地將琵琶讓出來。

原來是這樣,暮笙疑惑漸消。然而,陛下身在深宮之中,又怎會知道一個官職不高、乃至無法面聖的太醫的長處?

「卿莫不是不肯?」孟脩禕慢悠悠的,那雙鳳眸顧盼生姿,攪得暮笙心緒不寧,「畢竟是朕打聽了許久才知曉卿擅音律,總不能連試都不肯試一下吧。」

原來如此。暮笙疑惑盡消。不過……陛下說她打聽她?暮笙眨了眨眼:「陛下特地令人打聽臣?」

孟脩禕坦然:「是啊,你都是朕的人了,總不能還對你沒半點了解。」

「是朕的人了」,這樣令人浮想聯翩的話她都說的輕易,真是……「口無遮攔。」暮笙羞惱斥道。

孟脩禕做冥想狀,竟然點了點頭,從善如流道:「的確差了點,要不,現在就落到實處?」她一面說著一面就作勢欲去寬暮笙的衣帶。

這四面都是空落落的,莫說牆,連扇窗都沒有,外面的人一樣就能將裡面的情形盡收眼底,暮笙哪能讓她胡鬧,紅著臉,抱起琵琶阻攔她的動作:「您到底還要不要聽了?」

孟脩禕見好就收,她本也沒有急色到在眾目睽睽下就動手動腳的,見她已經調好了音,便理了理衣襟,正襟危坐,洗耳恭聽。

仍舊是《潯陽夜月》。比起孟脩禕,暮笙的琵琶聲中更多了一絲柔情,一絲放達,一絲欲說還休卻光明磊落的情意。

第二日的廷辯如時舉行。

因皇帝下了旨,不論官階,不論出身,只要是才捷俊士,皆可上殿一辯。

如此,自然聲勢浩大,場面之隆重,本朝絕無僅有。

孟脩禕高坐在御座上,她今日不曾著冕服,便未戴那十二旒冕冠,不過是鬆鬆快快地穿了身綉了使君子紋樣的燕服,發上也不過一頂青玉小冠。

她神色愉悅地看著雙方爭辯,不了解陛下性情的只以為她是勝券在握,知道她的人便明白,她面上是什麼神色,其實跟心裡想的完全不關聯,或許是一致,又或許是截然相反。帝王心術,喜怒不辨,這位年輕的陛下比起她前面的幾位有明君之稱的先帝絲毫不差。。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與君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與君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