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天下熙熙

第184章 天下熙熙

茶樓酒肆向來是打探消息的最佳去處,走南闖北的人多聚集於此。小二提着茶壺穿堂間隨便聽一耳朵,見的人多了,無論什麼話題也都能插上話。

在晏衡又扔出幾串銅錢后,關於孫家的事也打探個□□不離十。至少明面上的差不多弄清楚了,至於再深入的,大概也只有身在局中的本人才能知道。

「阿衡,你說孫家當真跟倭寇有關?」

回到別院後衛嫤還是有些不敢相信,為官之人貪點那也是人之常情,可通敵叛國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

「不過是一個酒樓小二,說得話做不得數,具體怎麼樣等到孫家看看也就清楚了。」

雖然這樣說着,晏衡心裏卻另有合計。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瓦剌人年年擾邊,但西北互市不從未斷過?領兵西北的前任吳家,這些年來與瓦剌王廷更是亦敵亦友。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屍山人海中也有瓦剌兵卒的一半。在他任代指揮使后,兩年來吳家也曾拉攏過他。只不過吳良雍很小心,從不給他留確實證據,只叫留在西北的人手暗中攔下他提醒。

幾番提醒中也透露出吳良雍大致的意思。他的想法很簡單,沒有仗打了,兵卒可以解甲歸田,可武將怎麼辦?難道守着那麼個空官職榮養到老?曾經手握權勢之人,誰能受得了安心榮養,而想要永遠手握大權得到重用,只能將戰事無限期拖延下去。

晏衡很理解他的想法,可理解不代表贊同。與之相反,他看到的則完全是戰事平定后的好處。不說百姓可以安居樂業,就說武將本身,誰說大越平定后就沒法建功立業,大越四周不還擺着外夷?

雖說大越講究人和,可你真帶着兵開疆拓土,征服外族疆域,到時候那些朝臣總不至於傻到說這樣有傷天和,我們要把領土還回去。

可惜的是,所有人都注意這大越這一畝三分地。吳良雍如此,地處膏腴之地的江南官員更不能免俗。

晏衡這些想法衛嫤並不知道,她不是沒聽出他神情中有所保留。可即便是夫妻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坦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她與晏衡向來有默契,夫妻之間能說的就說,不想說的也彼此尊重,而不會打破砂鍋問到底。

聽他這麼說完,她也頂着一張完全陌生的臉開始張羅拜訪之事。出京前封老太君曾塞給她一份名帖,鎮北侯楚英也旁敲側擊提醒過她,江南官場魚龍混雜,不知多少人致休後來此修養,藏龍卧虎複雜程度不亞於京城,要她便宜行事。同樣文史侯府也給過她同樣的東西,如今她住在班家別院,下帖子也是用的班家名義。

這個班家當然不是京中嫡支,作為歷經幾朝的大家族,班家枝繁葉茂,在大越各地都有後人。班家給的名帖便是在外地任職的一個旁支,官職不大不小,屬於說出來大家才知道,哦朝廷是有這麼個官,但再往下想又不清楚具體是哪個顯眼的人在為官的這麼個邊緣官職。

拿到拜帖後衛嫤便樂了,以前她做總裁時就有好多這樣的騙子,隨便弄兩個印章冒充高官或高官秘書招搖撞騙。曾經也有人騙到她頭上,可惜被她幾通電話打過去輕鬆識破,沒想到風水輪流轉,如今她也做上了這樣的事。

拜訪無非就那麼幾點,拜禮要適當、穿着要得體,最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弄清主人家性格。這些事衛嫤早已做過許多遍,幾年下來也算駕輕就熟。

「就這一對萬紫千紅盆景?」

萬紫千紅盆景是衛嫤別出心裁做出來的,西域最不缺的便是珠寶。這些年單晏衡打仗收繳的珠寶便堆滿一座庫房,實打實的金山銀山。玉不琢不成器,珠寶首飾皆是如此,原石經能工巧匠雕琢后鑿下來許多邊角料,大塊的往往雕些小掛件,小塊的則只能浪費掉。

有一年她見着位穿越大漠而來的傳教士裝點聖誕樹,看着五顏六色的聖誕樹,她便突發奇想,命工匠將各色小塊珠寶鑲嵌在瓷器燒好的盆景上。花花綠綠的寶石滿天星般鑲嵌上去,立刻被傳教士驚為上帝的神跡。不僅這些外邦人喜歡,連速喜吉慶熱鬧的大越人,也對鑲有紅寶石的盆景情有獨鍾。繼晏記小米后,衛嫤由此再大賺一筆。這次下江南,她也順便帶了一箱。

想到盆景上那些寶石,晏衡有些遲疑:「會不會太過貴重。」

「今日咱們上街,阿衡也不是沒看到,這孫家就是個刮地皮的。雖然名義上是孫大公子品行不端,可正經人家誰會不約束這樣的子弟,依我看孫家上面的梁也不怎麼正。清貴人家送清雅之物,這等俗人家便送俗物。」

清貴人家送點玉器、古董之類的名貴物件,這樣的烏糟人家也就配個邊角料。

晏衡也覺得她想得有理,於是在第二日去孫家拜訪時,便送了這對萬紫千紅盆景。

上好的陶瓷大越並不缺,可表面鑲嵌滿寶石的瓷器卻很少見。盆景往那一擺,陽光下各色寶石反射著耀眼的光芒,晃得人眼花繚亂的同時,心裏也暈陶陶的。

素喜金銀的孫家早已聽說京城最近流行這麼一種東西,如今登門之人送來,他們更是滿意到不行。不止孫家大公子,進門后連孫家素有賢名的二公子也親自迎接過來,熱絡地邀請他們入席。

整個席面上,晏衡完全將自己代入班家遠房親戚的角色,對孫家各種尊敬和熱絡。其實暗地裏,他問話水準絲毫不比青龍衛那些人低。常常幾句話說得孫家二位公子身心舒爽,同時通過他們的反應,他又能確定一點事。

他說話極有分寸,很快就讓孫家兩位公子稍稍放下戒心,彼此開始推杯換盞。男人一旦碰起了酒,喝痛快了往往該說的不該說的也就都說出來。晏衡酒量好,這會喝不醉他也裝醉,不著痕迹地將話題往自己期待的方向引。孫家兩位公子直覺得這位文史侯府旁支出來的小官極為爽快,酒品好、對他們也夠尊敬,即便有點心機問的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告訴他也無妨。

等酒足飯飽晏衡回去后,兄弟倆看着他留下的那一對萬紫千紅,深覺今日佔了個大便宜。而晏衡那邊,不過送點珠寶邊角料便得到了最想要的情報,這樁買買實在是大賺特賺。

等上了馬車,原本醉到連眼睛都睜不開的他心神迅速恢復清明。就着涼茶漱口去去酒氣,他開始說着自己弄明白的一些情況。衛嫤並不與他同一桌席面,不過她也並非無能之輩,在女席那邊她也打問出一些有用的東西。

兩人得到的消息互相印證,連帶着昨日在酒樓從小二口中問出的那些事,東拼西湊真相終於露出冰山一角。

「這麼說來,不止孫家,整個江南官場可能都與倭寇有關?」衛嫤倒吸一口涼氣,「仁義禮智信,讀書人先學的是這些,他們的氣節呢?」

「涼州互市上不照樣有瓦剌人,兩國交戰,絲毫不影響商貿上的互通有無。」

也對,衛嫤明白過來,仗打得再厲害也不會影響做生意,畢竟人活着就要吃飯穿衣。大越精美的絲綢瓷器,不僅在波斯、大食等地受歡迎,在隔海相望的倭國同樣是彰顯身份地位的最好物件。江南盛產絲綢,精美的綢緞可直接沿江出海。

互通有無是件好事,可又有誰能保證,這中間沒人起了其它心思,順帶夾帶私貨呢?

眼見着要到別院門口,衛嫤收起繁雜的心思,想着今日去孫家的「正事」。方才見着孫家大公子的夫人,她也順帶提過雲袖。幸虧她只是順帶提,若是真聽了雲錦的話上門興師問罪,今天她還指不定要如何收場。

世間哪有那麼多的巧合,許多看似巧合的事大都是有心人有意為之,雲袖之事也是如此。事情正如晏衡所料,被賣進孫府後她便欲拒還迎。前面還好,孫家大公子新鮮著樂意陪她玩。可這段時間孫家公子有了新寵,新鮮勁過去對她也冷下來。這樣等了段世間她也急了,便趁著醉酒爬上了孫家大公子的床。

莫說大公子的原配嫡妻,連那位出身江南布政使家的二公子正妻也面露不屑,滿臉同情地安慰著大嫂,說她沒必要跟這樣不知所謂的丫鬟置氣。

不管這位大夫人先前如何整治大公子院中那些不受寵的侍妾通房,單拎出雲袖這件事來看,她做得真真是讓人無可指摘。對上這種別有心機的爬床丫鬟,正妻必須得狠著點。

了解了整個事情經過後,衛嫤終於掐滅了最後一絲懷疑。就算不說她在孫家提這事時所遭遇的尷尬,單為了別院清凈,雲錦這個丫鬟也不能再留。

就著晏衡的手下馬車,別院管事迎在門口,杏雨站在她後面。與昨日滿臉精神的模樣不同,這會她眼角耷拉下來,圓圓的蘋果臉顯得格外沒有精神。

「雲袖的事我已問過,的確是她咎由自取,雲錦那邊管事看着辦。」

畢竟不是她家別院,她不會多說,但看到文史侯夫人份上她又不會置之不理。不越俎代庖,又不袖手旁觀,她這樣做最合適。

「今日小的便將她送到莊子上。」

管事躬身請兩人進門,袖子下的手拉住激動的女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步步錦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步步錦繡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4章 天下熙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