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一七一

第171章 一七一

清閑的日子總是那麼的短暫,京四線通車后,給四縣帶來了很大的商機,每到四縣大集的日子,有不少從京城過來採買的人,進京的人也會將路線改成經四縣再乘車進入京城,四縣從以農業為主的小城向以中轉為主,農商業為輔轉變,四縣的發展所有人都在用心的看着,因為四縣的經濟快速的提高,其他幾個縣坐不住了,他們也想要開通鐵路。朝廷里對未來的鐵路計劃有了明確的發展,李橪更是得到了大筆的研發資金,一定要開發出更先進鐵皮車。

隨着一條又一條鐵路的鋪設,電力村村通工程先一步全國開展,為了鐵路的發展,電必須保證供應能力,好在供電多靠沼氣,只有極少的地方用炭供。吳岱栂雖然生活在農村,見過煤,可他沒去採過煤,不知道煤礦是什麼樣,他只知道山西的大同產煤,可說句不好聽的話,大同的地方不算小,他總不能一個村摸一個村的去找吧!再說哪裏有煤,絕對不是從地表面能看出來,現在沒有儀器,總不能說張嘴就說哪有煤,哪怕他是天智者……其實也不是不行,只是想到煤的污染,吳岱栂糾結了。糾結了很久之後,吳岱栂放棄了關於煤的設想,不提污染的事,現在採煤的危險性非常大,後世還常常有煤礦事故,他不想害人。

學堂細分之後,吳岱栂帶頭將孩子送到學校,各王府的孩子也送了去,和普通的孩子在一間教室里讀書就必須要放下身份的架子,他們去學堂,不單單是為了讀書,還有各自的打算。適齡的皇子皇娣也被送到了學堂,當然還有公主們。公主們這幾年在宮裏性子被板了過來,雖說還擺着架子,但比起之前要低調了很多。技校里專門有為女子開設的專業——刺繡,開辦之後迎來了第一批學生便是放回家的女子,對於這個專業所有人都贊成,尤其是有着服裝店的各大商戶。

如今商戶很有自己的品牌觀,各家各戶都想方設法的讓自家的衣服可以引領一時的風光,當然他們也不明白什麼叫風尚,潮流,他們只想賣出更多的衣服,如今不論大戶,還是小戶都去買成品衣,除非要參加重要的場合和聚會才會量身制衣,量身制衣所請的全都是老裁縫,一年只做幾套,一套要價不菲,而成品衣的價品分為高中低檔能夠滿足所有的客戶群,當然也有做純高檔服裝的商戶,高中低檔的區分就在刺繡,低檔的衣服幾乎找不到繡花,即便是有,多以練手的為主,花樣不怎麼好看,還不如不要花,中檔的衣服有一個到兩個花樣,高檔衣服的花樣不用能繁多來形容,但絕對是十分精緻。成衣如此,其他更甚,百姓也不會有不滿的情緒。

最近百貨中多了很多護膚的東西,吳岱栂第一次見是弟媳送給他的,擦在手上還挺水潤潤的,可惜的是保質期不是很長,不過若是普通家庭,一大家子用一套,倒也不會覺得可惜。吳岱栂沒去研究這東西是怎麼製成的,人一旦開動了腦筋,前方的道路或許不會太順利,但絕對不會阻止他成功。

一年接着一年,朝內一點點的發生著變化,身處其中或許不會太注意,但是從外歸來的人卻在熟悉的地方迷了路。離開三年的大船返回了港口,帶着滿滿的新鮮物資,很多本朝沒有的種子,圖紙和當地特有一些物件,當然主重要的是他們去時船上的物資所換回的大量金銀。跟在李柑身後是一位黃頭髮藍眼睛身材高大的白種人,在李柑身邊不停唧唧呱呱的說着什麼,船上的人經了這麼一趟,已經能聽得懂一些外語,對不請自來的大不列顛國的王子,船上的人想要把他綁起來扔進大海里。

聽說大船歸來,天子龍顏大悅,派出三皇子迎接最來的大船。三皇子跟着四王爺參加了打擊倭寇的戰爭,去年凱旋歸來,當時天子親自到港口迎接歸來將士,沿海百姓夾道慶祝,他們以後不用擔心倭寇來襲,可以安心的出海打魚。上過戰場的三皇子氣勢十足,讓來訪的大不列顛的王子不由自主的站到了李柑身後,三皇子看着人皺起眉,問清李柑那人的來歷之後,三皇子也沒表現出多熱情,只是讓李柑轉告一句,既然來了本朝,就要入鄉隨俗學句漢語。

「在船上水手們幾次想把他扔下去餵魚。」李柑對身後的人沒什麼感覺,可這人相當的自來熟,天天纏着他。

「你注意些,你是娣。」三皇子的氣勢再次向某王子壓去,某王子嘰里呱啦的向李柑說着什麼,三皇子聽不懂,看向李柑。

「兄長不必想太多,我去了海外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事,他把我當男人,而非娣。」三年的海上漂泊,李柑黑了,也爽朗了不少。「等回去后我自會向皇上稟報這事,兄長,林吳先生所說沒錯,我們和馬隊相遇了,馬隊的人跟我們一起回來的。」

「先生不愧是天智者,回去之後我倒要看看那些大臣還有什麼話可說。」三皇子說完之後才發現他們一直站着,忙引著幾人在此地休息一日,明日回京。

吳岱栂聽說李柑回來心也跟着落了下來,此去三餘年,每次想到李柑總會不安,船上航行的危險性非常大,海下有暗礁,若是再遇颱風,海潮,後果不敢設想。如今聽到人平安回來,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是去了,到底是跟着他學了幾年,雖不像弟媳那樣親密,可也比旁人親了幾分。

「爹親,兒子下學了。」林世玉帶着弟弟邁步走進院子,如今林世玉已是中學生,弟弟世銘是小學生,兩人因為爹親的關係,在學校里受到了先生們的特別照顧,時不時的還有先生拿着不解之題問兩人,兩人從來不當成回答,只說回家問爹親。

「乖,今天在學校玩得可開心?」吳岱栂向兩兒子招了招手,看了看一個一臉嚴肅一個臉上帶着笑嘻嘻的兩兒子,都是打他肚子裏出來的孩子,怎麼性格差那麼多。

「嗯,今天先生教了……」林世玉向爹親講一天在學校里學到了什麼,輪到林世銘則是一天在學校里和夥伴們都玩了什麼,倒不是說林世銘只知道玩,在吳岱栂看來,小兒子十分的聰慧,半大的孩子玩心重一些很正常,在不耽誤學會的前提下,吳岱栂並不拘著兒子玩樂的時間。對兩個兒子,吳岱栂一直想要做到不偏不向,可到底還是會偏著大兒子一些,大兒子從小就跟着他天南海北的走,吃了不少苦,而且大兒子的性格讓吳岱栂擔憂。老太爺十分寵著世銘,林老爺林文氏也都對小的偏了些,林繼善倒是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向。吳岱栂不願長輩偏疼小兒子,世玉性子活潑,又從小在他們眼皮底下長大,自然更討喜一些。吳岱栂在大兒子讀中學前不知怎麼想到了叛逆期的詞,便擔心世玉會不會因為長輩子偏著世銘,心裏不舒服,特意和大兒子聊了一次,聊完的結果是,吳岱栂覺得自己想太多,世玉講因為是弟弟啊,大家應該都愛護著,這沒有什麼啊,他還覺得爹親一直偏着他是不對的。

聽完兩個兒子彙報了一天都做了什麼,吳岱栂打發兩人去寫作業,然後起身,突然想吃醬脊骨,就兩把大蒜入口去膩,那味兒真是絕了,想着吳岱栂便往小廚房走,好久沒給孩子們做菜,今兒正好高興,再做兩道孩子們喜歡吃的。

「爹親,今兒是什麼好日子嗎?」洗了手坐到桌前的吉祥看到一桌子的菜,味了味香聞,心裏已經肯定菜是爹親做的。

「今兒倒真有個好消息。」吳岱栂倒了兩杯自釀的葡萄酒,酒,兩個孩子自然是不能給,他和林繼善也只是一人一杯。

林繼善知吳岱栂講的好消息是何事,「聽說跟着船回來的,還有你所說的洋人,不過聽着似乎得罪了船員。」

「南北的習俗還不同,何況連種族都不一樣。」吳岱栂失笑,「我想以後國內的洋人會越來越多,對他們得建立個制度,不能誰來都能住得長久。」

「明兒上朝的時候,我會提一提,他們在我朝便要守我朝之制度。」林繼善點頭,此事之前未想到,現在制定也來得及,不止是洋人,還有別的國家的人也應該定製相應的規章出來。

「要比國人更嚴厲。」吳岱栂眯起眼睛,想起當初那個所謂的平等國家。「一旦發現他們犯錯,輕的趕出去,重的直接砍頭,若是他們帶着大煙進來,連他們帶大煙一起燒了。」大煙絕對不能在本朝流行起來,東亞病夫的名字,還是還給洋鬼子吧!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之豪門男婦難作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穿越之豪門男婦難作為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1章 一七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