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故人

第九十七章故人

裴暘接掌討逆兵權,包括吳小桐在內的人,幾乎沒有人看好他。

自從叛軍出了個傅公子之後,齊軍就連戰連敗,士氣大挫不說,消耗也極大。哪怕齊軍背靠物產豐富的江南半壁,卻也難以在短時間內組織起有效的反擊,更不說大勝捷報了!

但世事無常,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正月里,齊軍在廬州大敗之後,兩軍居然都沒有繼續作戰,都按兵不動,調整起來。

二月底,徐褚從北邊打探了消息回來。叛軍……或者應該稱之為寧軍。傅公子收攏了叛軍三股勢力之後,仍舊擁惠王之子,只有七歲的亓惟承為帝,國號寧齊,定都原來的京城順天府。但是為了區別方便,百姓們都稱之為大寧。

擁帝定都之後,傅公子刀鋒北向,一路向北掃蕩,短短一個月,就將順天北的大片疆域拿下,寧齊朝局勢漸成。

收攏了北地數省之後,大寧國開文武雙恩科,招募人才,又宣布減免賦稅,休養生息……

種種措施,立足長遠,安撫民心,吳小桐得到徐褚打探回來的消息后,愕然半晌,免不了感嘆一聲:傅公子志向高遠吶!

不管大寧和大齊有啥措施,只要不打仗,百姓們就得過自己的日子。雙溪鎮,吳小桐,也不外如是。

二月初,育秧,二月末、插秧,各種雜糧、蔬菜也陸續下種。山上的草木返青,孩子和婦人們又上山了,採摘野菜,挖取春筍。早晚的,小臭兒和拴住又往河裡下了魚簍子,捕捉魚蝦,卻不是為了解饞,而是挑揀分類,送到鎮子東頭的養魚池子里豢養。這些養魚池,去年已經用了一年了,收穫很豐厚,過年時,每一家都分到了魚。

進了三月,地里的秧苗長勢良好,麥苗也鬱鬱蔥蔥。天氣有些旱,挖了兩年的溝渠水利派上了用場,麥田都順利地引水澆灌,還趁機施了一次追肥。

三月底,田裡的活計少了,暫時的小農閑,那些刺兒頭、犯錯的辛苦了一冬一春備好的石料和竹子、木料派上了用場。

吳小桐安排人將一片片燒毀的廢墟清理出來,又規劃一番,然後僱用人手開始蓋房子。一排一排的房子,同樣的尺寸,同樣的規制,整齊嶄新,賞心悅目。雙溪鎮就如春天的山巒,褪去了冬日的蕭瑟,換上了一片蓬勃。

一個個小院子蓋好了,吳家開始售賣房屋。

流民們大都身無長物,賣銀子自然不行,於是吳家推出的就是工契,以工買房。一套三間正房帶兩間廂房,還有獨立廚房、茅廁的嶄新小院,只需要一個青壯男人簽下十年的工契就好。家裡青壯多的,兩三年就能償還完的也有。當然,那些只有老弱的是買不起新房子的,吳家就又推出了修房辦法,就是維修舊房,給那些只有老弱的流民家庭住,收取的費用也低,只要孩子或者老人能夠做些活計,比如打掃,比如放牛,比如割草,兩三年也能還上債務。

還有那些孤兒孤老,孤兒好辦,直接由吳家收養,自然身契也簽了,撫養費長大了慢慢償還即可。孤老則在鎮子中選了個大院子,修繕之後,把孤老們集中在一起,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吳家出糧養老。六十歲以下的,則可以去吳家領一份力所能及的活計,就有報酬,吃穿都有了。

這一番安置措施說起來容易,實施起來卻不是一蹴而就之事。

三月底到四月底一個月,修建的新屋安置了三十多戶,舊屋也修繕了一遍。趕在五月雨季來臨前,將所有屋舍都弄好了,讓鎮子上的人都有了遮風避雨之所。

五月初,麥田裡的麥子黃了,因為種的麥子不多,人手也充足,收麥沒有費事,一天就收割完了,然後有人去場院里晾曬打場,也有人開始耕耘麥田,種下大豆、芝麻等秋季作物。

吳小桐則日日關注著菜園子里的幾株植物——年前她去霍山縣城的時候,意外地得了五六塊紅薯,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一冬天,這會兒種出了三十多棵紅薯,也有一小畦子。

霍嬤嬤不懂稼穡之事,吳大壯家的和吳江家的幾個卻是種了多年田的,都很好奇吳小桐種的是什麼,看著跟山上的野藤蔓子差不多,不知道為什麼吳小桐日日瞅著,跟眼睛珠子一樣稀罕著。甚至為了種這些東西,吳小桐還親自跑去河灘里挖沙子,又用篩子細細地過了,只取最細的沙,混合了山土,還第一次不怕臟不怕愁地挖了腐熟后的雞糞拌在裡頭……

這一日,吳小桐又一大早就跑去菜園子里看她的寶貝紅薯。

突然發現有一棵紅薯苗有些萎蔫,嚇了吳小桐一跳,然後仔細尋找原因,竟然從紅薯根部找到一個蟲洞,拿了小鏟子挖了半天,吳小桐找到了一個黑乎乎怪頭怪腦的蟲子……幾個已經開始膨大的小紅薯都被咬壞了……把吳小桐心疼的不行,對這些蟲子恨極了,就跑去跟一些老人取經。然後才知道,這是一種叫螻蛄的蟲子,專門咬植物的根……原因卻讓吳小桐哭笑不得,這種蟲子又名糞蟲,喜歡在臭烘烘的糞堆里活動,吳小桐給地瓜苗下上了好多雞糞,結果把這玩意兒給招來了。

諮詢過後,吳小桐也沒從那老農嘴裡討到克制這種蟲子的辦法,不得已,吳小桐發了狠,纏著老蒼頭要了一包低毒的藥粉來,劃開紅薯苗的根部,把藥粉撒進去,效果立竿見影,之後再沒有紅薯苗枯死的狀況發生了。

秋日,水稻收穫的時候,吳小桐也收穫了她的第一季紅薯,三十幾棵紅薯,收了將近二百斤紅薯。

大塊的吳小桐不捨得吃,只挑出了一小笸籮小塊的、破損的紅薯晾上,其他的整齊的紅薯都被她送到地窖里,用細沙儲存了起來。

小紅薯曬了十多天,皮兒都發皺了,吳小桐才讓徐寡婦蒸了。失了水分的紅薯,蒸熟后卻甘甜可口,把人們著實驚艷了一番。

水稻收穫,又到了種麥子的季節。

接著,山巒變色,金黃赤紅,色彩斑斕,秋天到了,又過去了,冬日來臨,雪花再次飄落……

一年,匆匆過去。

秋收秋種之後,冬閑季節來臨,雙溪鎮的人們卻沒有貓冬的習慣。擱下鋤頭,又開始蓋新房,修路、挖渠、修梯田。

這一年,齊軍和寧軍相安無事,竟有些劃地而治的樣子了。

百姓們命如草芥,卻也如野草般頑強。只要沒有戰火,民生恢復的很快,特別是相對封閉的雙溪鎮,竟有了些安居樂業的模樣了。

又是一年,吳小桐滿了十六歲了。

冬小麥從最初的幾畝,擴展到了五十多畝。紅薯也從最初的五六塊,繁衍增加到了五畝。茶樹從最初的幾棵,擴展到了五百多棵,已經種滿了西山的一片向陽的山坡。茶樹還小,但吳小桐已經預想到幾年之後,這一片茶園的鬱鬱蔥蔥。

這一年,休整了差不多一年的齊軍和寧軍再次開戰。

由裴暘統率的齊軍竟然據守幾個桐城、廬江、無為等幾個小城,居然擋住了大寧十五萬大軍的攻伐。

甚至還壓著寧軍北退了數十里,收復了五個小縣城。

這一戰,是裴暘統軍后的第一站,不算大勝,卻從很大程度上鼓舞了齊軍士氣。

接下來,兩軍戰事不斷,但對戰雙方卻都有所保留,似乎,雙方已經默認了對方的存在一樣。

五月初六,吳小桐十六歲生日,裴府慣例早早送來了賀禮。自然,『表少爺』的賀禮也不例外地送了過來。

比較意外的,五月初六上午,快晌午了,雙溪鎮又來了兩輛馬車,看樣子很像裴府的馬車去而復返了。日常值守,程充和徐褚都不在寨堡上,幾個當值的庄丁問了一聲,聽說是給姑娘賀壽的,就開門將馬車放了進來。

等吳小桐看到遞進來禮單子,愕然之後,就直接起身往外走。

霍嬤嬤攔住她,道:「姑娘何必親自出去,將人喚進來問問不就明白了。」

吳小桐眨眨眼,然後重新坐了。霍氏笑笑,隨即吩咐梨雪:「去,讓那送禮的人進來,姑娘有話要問。」

此次送禮之人,吳小桐自然知道不是裴府,小亓的禮物向來是隨著裴府一起的,自然也不是他……她只是很納悶,這個世間還有誰知道她的生辰……呃,裴依依的生辰。還專程打發人送了賀禮來。

若是太平年景也還罷了,親友們互相來往的方便,但這如今戰火紛飛的,路上可不太平,能打發人來送壽禮……這顯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要知道,裴府的賀禮能一直不間斷地送過來,可是有裴暘的親兵護送的。

等見了梨雪領進來的送禮人,吳小桐手中的禮單子咣當一聲落到了地上。

實在讓她想不到的是,送禮的兩個人竟然都是熟人。

「幾年不見,姑娘一向可好?」下頭的中年人面含微笑,從容地拱手施禮。不是別人,竟是幾年不見的福順酒肆的宋掌柜。

在他身旁,一個體格魁梧,穿著黑色三梭布直綴的漢子也恭恭敬敬施禮,卻沒有說話——不是他不想說,而是不能說。這一個,竟然是啞巴大有!

「宋掌柜,大有……怎麼是你們?」吳小桐驚訝的有些語無倫次了。

話音未落,吳小桐也已經明白了。既然是這兩人來送禮,那送禮之人是誰已經瞭然若揭了!

扶著椅子扶手,平穩著因激動微微顫抖的身體……吳小桐努力讓自己的語氣平緩下來,問道:「你,你們……胡元辰,現在可好?」

大有抿著嘴吧看了看宋掌柜,眼睛里透著歡喜和欣慰。

宋掌柜再次拱手道:「姑娘不必掛心,我家大少爺極好。只是,事務繁忙脫不開身,不能親來給姑娘道賀,還望姑娘見諒!」

吳小桐擺擺手,心裡莫名有些焦躁,卻勉強克制著自己,讓著宋掌柜和大有坐了,又看著梨雪玉冰送上茶來,這才道:「沒什麼不原諒的,世道亂成這般,往來極為不便,我能知道他好好地就行了。什麼賀不賀的不重要。」

頓了一下,吳小桐輕輕嘆了口氣,道:「你們大公子離開后就杳無音訊,這一去就是兩年多,我只是擔心他遇了什麼難……還有大有,他爹娘年紀都大了,日日盼著掛記著,我見了也只能拿假話寬慰著,只說大有極好,很快就回來看他們二老……呵呵,真的,知道你們都好好的,我就能放心了。」

吐出一口氣來,一直藏在心中的挂念終於擱下。吳小桐覺得心底輕鬆,心情自然就好起來。

宋掌柜聽著吳小桐這麼說,臉上笑容不變,等吳小桐說完,這才緩緩開口:「之所以兩年未給姑娘通訊,也非我們大公子本意,實在是……如姑娘所言,世道紛亂,往來不易……還好,這一年,大公子安穩下來,手底下也有了些人手,這才第一時間吩咐下來,並親自挑選了賀禮,打發小的們代他過來給姑娘道賀!……公子還說了,讓姑娘最多再等兩年,公子必定能親自歸來相見。」

「好!」吳小桐下意識地一口應下,然後又道,「他回不回來的不重要,只要我知道你們都好好的,不回來,我也安心!」

宋掌柜笑笑,沒說什麼。

吳小桐也沒在意,一轉眼看向大有,笑道:「大有兩年未歸,你爹娘都挂念的很。既然回來了,就趕緊回家讓你爹娘看看去,省的二老掛心!」

說著,吳小桐又道:「哦,你爹娘搬了房子了,讓小臭兒和拴住帶你回去,怕是你自己也找不到家門了!」

大有滿臉歡喜激動地起身,鄭重地一揖及地,這才轉身大步去了。

宋掌柜笑著道:「不過離開兩年余,實沒想到變化如此之巨,我本是生於斯張於斯的,竟也滿眼陌生,竟沒多少舊模樣了!」

吳小桐笑笑,嘆息著道:「宋掌柜離開的早,沒見過後來的慘狀也難怪如此感嘆。原來的老房子燒了大半,之後死的死逃的逃,許多沒有燒毀的屋子閑置下來之後也破敗的厲害……後來,不斷有流民遷過來,人口多了自然要安置,起房子也就勢在必行,清理廢墟,汰舊建新,漸漸地就變成這般模樣了。」

也不怪宋掌柜感嘆,如今的雙溪鎮比之那場大火之前,變化了太大了,說是改天換地也不太誇張。

從進山處的寨堡,乾淨整齊的石子路,再到鎮子上的房屋街道。那些燒毀的廢墟都清理乾淨了,又經過重新規劃之後,在廢墟上建起了一排排整齊規整的房舍院落。因為規格、樣式都是一樣的,一排排房子院落特別整齊。主街換了青石板路,街道兩旁種植了行道樹,有石榴、有柿子,還用青石壘砌了溝渠,從上游引了溪水過來,溝渠不寬卻很深,大多數地方都蓋了青石板,只在每個街口留了井口,供村民打水、洗衣、洗菜。因為是流動水,這個時代洗菜洗衣也沒有化學物品,也不擔心水質污染。小巷子里則用了石子鋪路,同樣修了小一號的水渠,流經每一戶人家。各家各戶門口還預留了花池,各人依據喜好,或種了果樹、花樹,也有栽幾棵翠竹的,還有不種樹種一畦子菜蔬的……真是戶戶流水、竹影雜花,乾淨整潔的街道屋舍,別說一般村落沒有這等景象,就是北平城裡也差得遠吶!

吳家住的院子是原來福順酒肆加周邊四五位宅子的基礎上逐步修建而成的。

吳小桐原本居住的西院,經過擴建之後,西邊又添了兩個跨院,住著吳大壯等奴僕長工。最初老蒼頭的小院已經合併進福順酒肆的院子,成了東偏院的二進,原來的房子卻沒有動,只修繕了幾次,也是裡外一新了,老蒼頭和程充徐褚一直住著。福順酒肆的大堂,經過修整之後成了整座院落的大廳,依據需要又添置了偏廳、廂房、倒座等諸般,徐寡婦母子三人和拴住也搬到了西跨院中,分了個單獨的小院子居住。酒肆這邊就成了待客、議事之所。

原來東院的豬圈、雞舍都搬走了,遷到西山下去了,那邊建了專門的豬圈雞舍,有專人照看飼養著,另外還有羊圈、鹿舍……那邊已經初步建成了特色化飼養基地。

宋掌柜家眷不在雙溪鎮了,吳小桐和宋掌柜聊了幾句之後,想起宋掌柜的故友劉胖子,就連忙打發人去請。她只想著讓老友就別重逢了,卻沒注意到,在她吩咐人的時候,宋掌柜眼中閃過的一抹猶豫,還有那一剎那的欲言又止。

吩咐了碧桃去請劉胖子,吳小桐轉回身來,笑著跟宋掌柜道:「宋叔,劉叔前年過年趕了回來,這如今,劉叔開的小酒肆的生意可是不錯……不說咱們鎮子上如今人口多了,就是外頭過來採買的客商也不少,劉叔的小酒肆味美價廉,但凡來過一次的客人,沒有不成回頭客的,一個帶一個的,劉叔的小酒肆在霍山縣周邊都算小有名氣了呢……唉,要不是今年戰事不斷,來咱們鎮子收購神仙草、棉布和各色土產野味的客商指定更多……真不知道,這戰事何時能停。戰事停了,老百姓才能好好過日子啊!」

------題外話------

故人啊……咱們家小梧桐十六歲了,感情戲該上場了……某粟感情戲不太會寫,容我慢慢來,別拍……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丐女小地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重生之丐女小地主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