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百零四章

黎膺在操練他的侄兒的時候,凌蔚也忙得暈頭轉向。

雖然皇帝陛下說了,凌蔚只要把一次大型軍事演習弄好就成,但一個新部門的建立,哪裏只是弄個軍事演習刷刷聲望這麼簡單的事?

兵部的官員配置和硬件設施倒是早就商議好了,凌蔚算是拎包上任,不用費腦子。只是一開始工作之後,問題就來了。

晏朝的兵部的只能包括武職選授、處分及兵籍、軍械、關禁、驛站等事,不涉兵權。之前的軍事檔案的管理也移交給兵部。

將領在外打仗,也是要寫戰況彙報的。打完仗,也要寫戰況總結的。這些檔案都是要保管起來的。

因為之前沒有一個統一的部門管理軍隊的事,因此那些檔案都是堆在倉庫里沒人管。現在兵部接手,有專門的人管理,光是檔案的清理就花了好長時間。

這些檔案誰知道以後會不會用上,如果遺失的話,可是要追責的。所以一定要做好交接。

寧賢負責調配其他事務——他雖然文武雙全,但好歹是個武官,看見那麼多字還是很頭疼的。凌蔚就專職檔案交接和整理一事。

他光是檔案都翻的頭疼,也還好晏朝才兩任皇帝,雖然大大小小戰爭不斷,但資料並不算多,有些制式化的檔案只要有就成,不需要細看有沒有遺漏。

雖然每天翻檔案翻的灰頭土臉,但凌蔚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

這些檔案記載了晏朝目前所有的大小戰爭戰役,其中無論是失敗還是勝利,都描述的很詳細——這些都是要給皇帝看、給當時的大臣傳閱的,關係到那帶兵的武將獎懲,自然都寫得很詳細。

晏朝自亂世建立,內憂外患不斷,其各類戰鬥次數非常頻繁,各種軍事案例積累起來,是一筆不小的書目。再加上亂世出英雄,晏朝開國初期直至現在的優秀軍事將領非常多,可以說是人才輩出。因此這些案例都是他們行軍打仗精華所在,含金量非常高。

凌蔚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就藉由清點檔案為名,將所有檔案丟翻了一遍,其內容統統記住,然後回去歸納整理,並且和黎膺討論學習。

黎膺早知道凌蔚記憶力好,但也沒想到他居然能把那檔案里的大小戰役都記下來。他只當凌蔚早就有所涉獵,只是這次要軍事演習,才和他討教。

這些戰役黎膺都聽說過,但具體細節他不一定都看過。和凌蔚的相互討論中,他不但交給了凌蔚不少,自己也學到了不少。

凌蔚把檔案中學到的知識和自己記憶中古代現代的軍事範例結合起來——男的基本上都好軍事這一口,他小時候課外書都是xx軍法,現在也都記得,只是紙上談兵,無法運用於實際罷了——倒是對之後軍事演習有了許多想法。

另外,他又感覺到那些將領們的智慧結晶,就被堆在檔案室吃灰,實在是太可惜,萌發了編纂一本軍事案例合集的想法。

兵書什麼的他不敢說能寫,但是把自己知道的案例歸納整理,給後人做參考,還是可以的。以後別人看見那本案例合集,也能知道咱晏朝還是有很多能人異士的。

這次忙完之後,他就該出海了。航海途中其實挺無聊的,到時候就可以在船上打草稿嘛。

除了晏朝的軍事案例,他還準備把古代的兵書都看一遍,把典型的案例編在一起。

說不準在出海的時候,他還能看到其他國家的軍事著作,到時候也編在一起。

雖然自己確實沒點亮帶兵作戰的技能點,但歸納整理什麼的,還是在行的。如果能有人從他歸納整理的案例中獲得啟發,成長為優秀的將領,為保家衛國出一份力,也算是自己的功德了。

凌蔚萌生這種想法之後,就藉由建立兵部之便,向各位在京城的將領、向皇帝借閱抄寫兵書,然後放置在兵部中,用的借口,就是兵部既然總管軍事,可以設置一軍事學院,為願意走上武將一途的人進行授課,增強晏朝武將整體素質。

現在武將的知識傳授,還是家庭相傳或者師徒相傳。但是文人尚且有各種學院,可以一齊授課。那麼武人為何不可?

現在咱們只是小規模的試運行,所以這學院隸屬於兵部。待以後發展了,說不定也能和國子監一樣獨立出去。

凌蔚提出這個建議,最初只是為了有借口借書——這兵書很多是家族相傳的孤本,沒有借口就不好借。

但後來那國武監真的建立之後,真的如凌蔚所說那樣逐漸發展壯大,最後晏朝改制之後,國武監成為華夏第一軍事學院,以後華夏著名軍事將領,幾乎全部出自此學院,在整個世界,這座軍事學院都是屬於傳說層次。

凌蔚也順利借到了他想要的書,並且非常勤奮的都抄寫了一分——那時候的書本都不厚,凌蔚還有黎膺幫忙。為自己著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讓凌蔚驚訝的是,他要開設一個新學院的事沒有遭到多麼激烈的反對——質疑的人只是糾結預算和招生,都沒有說建立這個學院本身不對。他借書的事,也沒遭到反對。

凌蔚還以為這種兵書都是密不可外傳的自家機密,沒想到這麼容易都借出來了。

「不是每個武將家中都一定能出武將,也不是每一個厲害的武將都是好老師。」黎膺解答了凌蔚的疑惑,「如果學院建立起來,由閑居在家的老將授課,比自己給子孫授課肯定更好。年輕武人們經過學習和討論,還有軍事演習等實踐機會,肯定成長的潛力也非常大。而且建立學員,不但能增加晏朝整體的軍事實力,也能增加武將們的地位。他們當然願意。」

「那文臣為什麼不反對?」凌蔚問道。

黎膺笑道:「傳道授業解惑這種事,文臣們當然沒立場反對。」

凌蔚還是迷迷瞪瞪的不太明白。不過不明白也沒關係,只要結果好就成。與其糾結這些,還不如快點抄書。

.......................................

因為凌蔚這次的「心血來潮」,給自己又增加了許多額外的工作量。

皇帝陛下哭笑不得。

凌蔚的憊懶眾人皆知,但每當心不甘情不願的接了差事之後,凌蔚又總會自己給自己找事做,從來閑不下來。

所以也難怪皇帝陛下總喜歡給凌蔚挖坑。

凌蔚的自找麻煩,總會給皇帝陛下帶來許多驚喜。

他總會想到許多似乎理所當然,但是別人偏偏想不到的事。

比如國武監的建立。

有文人的國子監,怎麼就沒想到來個武人的國武監?

有文狀元,還有武狀元呢。

大概在潛意識裏,大家都把武人和讀書上學什麼的沒聯合在一起。

當凌蔚提議的時候,他們才恍然,對啊,還能這樣啊。

國武監也要學習四書五經這些基礎的文化課,除此之外,就是軍事知識的學習,甚至包含天文地理等行軍打仗的時候必備知識。

後來國武監出來的學生,比國子監知識面更廣。讓國子監大為不甘心,也跟着改革。

咱們文人也是能夜觀星象的,也是能發明創造的(什麼鬼)。結果國子監漸漸開始發展自然科學,在晏朝改制之後,國子監成為文理兼備的綜合性大學。

這都是良性競爭的結果啊。

現在人們還想不到那麼遠去,就覺得國武監建立,培養未來的將領,是一件很不錯的事。

而且文人也要給這些學生授課,對文人而言,也是一件很高興的事。

他們決定一定要把武將那一身粗俗習氣都磨掉!

於是文人們爭相上崗。武官們就不樂意了。

怎麼能讓咱們未來的接班人被你們這群酸儒洗腦了?我們也要當老師!

武將們因為常年打仗,身體都衰敗的快。因此開國初期那些傳奇性的將領,如今都在京城養老,一個個本來都閑出虱子來了。

有這麼個消磨時光的好事,老將們都爭相報名,願意把自己所學傾囊相授,繼續為晏朝發光發熱。

特別是家中子孫不爭氣的老將。

去教書還能建立人脈,說不定以後那些學生看在自己是老師的面子上,還能幫扶一下自己不靠譜的兒孫一把呢。

並且雖然自己教不好自己的兒孫,但說不準其他老不死教的好呢?

因為如此原因,大家對國武監的建立都報以十二分的熱情。當戶部說預算的時候,朝中武將帶來了自家老爺子的話,甚至願意家中捐一部分錢,讓國武監早點建立起來。

這國武監越早建立,自家就越早獲的好處啊。

皇帝本來就不差錢,臣子們又這麼積極,國武監很快就籌備起來。

凌蔚在忙兵部的事之外,還要忙國武監建立的事,他所抄寫的兵書也要填充國武監的圖書館。

對了,他建立了圖書館制度。至於裏面的書籍——他也懶得抄了,把活字印刷琢磨出來,把兵書都刊印出來。

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的事,他還真沒想到活字印刷的事。

活字印刷又引起了怎樣的轟動,國子監也引進了圖書館制度什麼的,他就懶得管了。

反正書籍傳播是好事嘛。

凌蔚整理好檔案之後,還協助寧賢完善了兵籍管理等制度。這些制度上奏給皇帝陛下之後,皇帝陛下非常爽快的都批了,說就照着這麼做。

凌蔚用的可是後世已經成熟的制度,能不批嗎?

寧賢十分高興。

果然把凌蔚拉進兵部是一件再正確不過的事。凌蔚真是武將的好朋友啊。跟那群酸儒完全不一樣。如果凌蔚能一直留在兵部就好了。

得,這下子搶人的成五個部門了,真是修羅場。

得說幸虧刑部還在暗搓搓的籌建嗎?

.......................................

凌蔚消化了那麼多兵書,兵部逐漸走向正規,國子監籌備也十分順利時,終於要迎來第一次大型軍事演習。

其演習所在地就在一處大的狩獵場。那裏有山有水有樹有平原,非常具有挑戰性。

凌蔚早早的跟黎膺踩點,並且把地圖和沙盤製作出來。

黎膺和四位皇子圍在沙盤那裏,眼睛放光。

「……別看了,都看多久了。」凌蔚很無語。

「這……太厲害了。」黎膺拿着旗子插在其中一座高地上,「這太直觀了。」

「嗯,這個就是直觀。只是得事先踩好地形,並且有一定誤差。」如果後世的衛星運用進來了,沙盤就很精準了。凌蔚在心裏補充道。

「已經很厲害了。」黎膺愛不釋手,「這個一定要推廣……嗯,等這次演習結束后。」

「我突然有一種說不準可以贏的感覺。」太子興奮道,「如果贏了,我一定會高興的睡不着覺的。」

「殿下還是好好睡覺吧。」凌蔚嘆氣,「無論能不能贏,都先抱着要贏的心理才成。你們怎麼能在打仗之前就認為自己要輸,只求輸的漂亮?」

黎膺點頭:「士氣。」

「我給你們寫了幾篇稿子,你們先看看。」凌蔚抽出幾張紙,「能自己修改自然更好,就算修改不出來,也要背熟了。」

幾位皇子接過一看,上面寫滿了各種充滿著……嗯,少年意氣的鬥志昂揚的話,類似於我們一定要打倒那群老人家,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之類的。

怎麼……略感羞恥?

凌蔚摸摸鼻子,看天。雖然那頁紙上說的話很中二,但是有時候中二,才能調動氣氛啊。

「我會背熟的。」太子覺得自己不可能比凌蔚寫得更有鬥志(羞恥)了,還是背熟吧。

其他皇子紛紛點頭。他們只管背誦就好了,然後去……咳咳,鼓舞士氣。

真的有用嗎?

還真的有用。

在幾位皇子的帶動下,軍營中一股詭異的鬥志開始蔓延,似乎人人都充滿了希望,覺得那些老將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他們的領軍者是黎膺這個常勝王爺,還有凌蔚這個被神化的智多星,並且太子王爺也在他們隊伍里,他們還受到龍氣保佑呢。

並且,他們帶兵者的年紀多青春啊,青春代錶行動力強腦子靈活,那群老將們已經老了,現在是年輕人的時代了。

太子和三位哥哥面面相覷。

好吧,果然不能質疑凌蔚,真是太厲害了。

.......................................

軍事演習是按照現代社會中軍事模擬對抗來的。

無論是咱華國,還是其他國家的軍事演習,凌蔚都看過很多次。

雖然做不到後世那麼聲勢浩大,但很多都是能借鑒的。

比如紅藍軍隊的對抗。

他們發放的箭頭和刀槍都是沒有槍頭的,並且包了有顏料的布。只要身上受「傷」的人,身上都會有痕迹。

演戲設有觀察組,來計算損失。

打個比方,例如紅軍守城的時候,向城下的藍軍射箭,實行「火力覆蓋」,演習的觀察組根據紅軍的火力密度、攻擊範圍,防禦一方的防守態勢、抗擊手段、防護水平等諸多因素計算出藍軍相應的損失,當裝備、兵員損失達到預先設定值的時候,判定藍軍某一支部隊失去戰鬥力,退出演習場;或是損失達多少數量,相應退出同比例的藍軍人員、裝備。

當然,這其中還有許多其他狀況,比如現代社會中的拓展訓練,奪旗幟也是其中之一。

而且這其中,還設置了「俘虜」對方將領的條件。

總而言之……

「挺好玩的。」黎膺評價道,「很有意思。」

「我們是紅方,他們是藍方,各自有一座城。」凌蔚道,「一方旗幟被砍斷,就算此次演習結束。其中損失士兵、俘虜將士等都是有相應的加分。當然,如果同時砍斷了對方旗幟和俘虜或者殺死對方大將,那勝利就不用說了。如果砍斷旗幟大將逃脫就扣分。」

「挺現實的。」太子躍躍欲試。

聽着就讓人熱血沸騰啊。

凌蔚關於這次演習的具體細節指定出來之後,不只是皇子這邊摩拳擦掌,另一邊老將那裏也是興緻勃勃,躍躍欲試。

「這凌瑾堂腦袋到底咋長的,怎麼就這麼與眾不同呢。」軒轅豹笑道。

這次參加演習的是寧賢等幾位朝中正當權的將領,而觀察組則是已經退役的老將們。

「本來以為這次我們合力,雖然對手是秦|王,勝率也是我們七他們三。」寧賢也笑道,「現在看來,說不準最大的敵人是瑾堂才對。」

「凌郡公現在是你的下屬吧?」史慈問道,「他可真像傳說中那麼神奇?」

「他究竟如何,就算不在兵部的人,都能看出來吧?」寧賢笑着搖搖頭,「國武監的事,你們不是都知道。」

「那事暫且不說,凌郡公是否真如傳說那樣,可能為秦|王出謀劃策?」

「這個我倒不知道。」寧賢道,「不過我曾經和瑾堂討論過一些曾經的戰鬥。你們猜怎麼着?瑾堂對晏朝每一次戰鬥都如數家珍,並且其中許多我自己參與過的戰鬥,我自己都忘記了了細節,他還能記得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瑾堂熟讀……不,熟背兵書,我從未考倒過他。」寧賢說着,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你們以為借來的兵書都只是刊印后,為國武監準備的嗎?瑾堂把每一本兵書都抄了一遍,並且似乎都背下來了。」

「至少我當時好奇之下,故意引導瑾堂評論其中基本我熟背的兵書的內容,瑾堂是全都一清二楚。」寧賢嘆氣,「若只是抄一次就背下來,顯然不可能。明顯瑾堂之前就已經熟背這些兵書了。雖然不知道其中一些孤本,他是如何得知的。但他借兵書,估計只是為自己知道哪些兵書找一個合理的來源吧。」

「這有什麼奇怪的,凌老國公府中所藏兵書可不少,長公主原先……咳,的家族也底蘊深厚。更別說凌郡公深受陛下信任,進出宮裏的書庫都是不受限制的。」軒轅豹道,「所謂的孤本,不過是我們自以為而已。誰知道其他家族有沒有藏本?誰知道宮裏有沒有藏本?瑾堂早就看過,也不奇怪。」

「是啊。所以雖然不知道瑾堂是否為秦|王殿下出謀劃策,真的立下過功勞而不居功,但僅從瑾堂對兵書的了解……」寧賢這麼說,其實心中已經肯定了軍中之前的傳言。

有如此高才的人,皇帝陛下不可能棄之不用。何況陛下一直寵信……甚至溺愛這個晚輩。

估計又和凌蔚的憊懶有關係。立功而懶得居功,害怕封賞受累什麼的,非常符合凌蔚的個性呢。

「如果凌郡公的功勞被封賞的話,估計凌郡公再想閑在家中,就會被彈劾吧。」史慈笑道。

如此良將,怎麼也該扔進軍營中發光發熱吧?

凌蔚連四部的侍郎都不樂意做,還去兵營……不可能。

「懶成這樣,也難得了。」軒轅豹笑罵道,「要是在我家,估計老爺子會追着他打。」

「聽說瑾堂的確被陛下追着揍過……從很早之前就揍過了。」作為太子岳父,寧賢曾經和太子談論過凌蔚的事,所以知道一些小道消息,「現在也經常挨揍。不過據說陛下都是親自上手揍,也沒揍疼。揍完之後,瑾堂該怎麼着還是怎麼着,陛下也無可奈何。」

三位將軍面面相覷。這寵的也是沒邊了,估計普通皇子都沒這個待遇吧?

不過想想瑾堂的能耐和性情,他們也能理解。

「這次就讓我們看看瑾堂到底有幾斤幾兩。」三位將軍鬥志昂揚。這對手,要勢均力敵才有趣啊。

凌蔚在按照現代軍事的標準,訓練特殊兵種,想要搞奇襲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假想敵了。

好吧,也不算假想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桃李滿宮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桃李滿宮堂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