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第145章

正殿裏,皇帝蕭翰德高坐中位。

殿中央,跪匐著跟隨他一起逃到文山的幾十名官員。

他們此時個個哀聲哭嚎,求皇上收回禪位成命。

蕭翰德垂目看着這些大臣們,對他們此起彼伏的哭聲充耳不聞。

這些人,晉國的文官武將,朝廷的社稷棟樑。他們就在不久之前,還站在京城乾明殿上激烈萬分地反對自己。

他們是大臣,他們想要名留青史。

他登基為帝,他們反對。他想撤銷世家徵兵權,他們反對。他準備收回兵權御駕親征,他們還是反對。

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禪位讓賢之時,這些人,還在一味地反對。

他們難道就沒有看到么?這簡陋的大殿之外,全都是雲起的人。

他那位大將軍,可真是好樣兒的。

短短几年時間,就收攏了人心,軍中幾乎所有將士都唯他馬首是瞻。現在天下大亂,作為真命天子的自己,卻沒能保得百姓平安,恐怕早就失去民心了。現在甚至連皇城都丟了,離開了皇宮,離開了金耀殿,誰還認他這個皇帝?

他知道雲起要什麼,就算自己不主動禪位,那人也會讓他,讓整個蕭氏皇族全部消失,然後自己登上皇位。因為那時候天下無主,誰都能來做皇帝。可他到底還是不甘心,所以才決定主動禪位,因為這樣一來,雲起即便真正登基,也不得不奉他為太上皇。

雖然不再是名正言順的一國之君,但蕭氏皇族還能保全,未來的日子也還很長。等到天下安定,再謀求他法,也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畢竟,蕭氏統治這麼多年,普通老百姓,認得還是他這個正統。

可惜,他的打算,他的大臣們卻是不懂的。

也或許並不是真的不懂,他們只是不在其位,不用為自己想而已。

大臣們還在哭求,他們涕淚橫流,滿口切切之意。還有人以頭搶地,欲要以死諫言,最後碰得滿頭是血,不得不被抬了出去。

而被讓位的雲起,卻哭的比他們更傷心。

那人才二十來歲,他有着雲家人特有的美貌與出塵的氣質,站在朝堂上,分明不像朝臣,到像是哪位走錯地方的風流名士。

可惜此人的手段,卻與他那秀麗的外表大相徑庭。蕭翰德早就預感到他的不一般,也不止一次朝他下死手,可惜他命不該絕,次次都躲了過去。

倒是自己,莫名其妙地,就落到了這個人的手上。

一國之君,他可是真龍天子啊!

卻不得不坐在這裏,看着那幕後黑手,在他面前假惺惺哭得肝腸寸斷,好像真的對他的皇位沒有任何奢求。

可是他知道,自己的主動禪位,那人是很滿意的。甚至他還知道,自己這樣規矩懂事,他的母后,皇后,還有那些倖存的可憐妃嬪,就都能保住。

妃嬪們他可以不在乎,可年事已高的皇太后,以及他那幾名小皇子,他卻是不能不放在心上的。

於是在大臣們嗚呼哀哉,再一次準備以死諫言之時,他終於又開了口,再次表明自己堅定的決心。

「諸位愛卿……」男人長嘆一聲,用格外莊嚴,又含幾分柔和的聲音,鄭重地說:「諸位愛卿,你們的顧慮朕都明白,然而朕之此舉,實乃迫不得已。」

「皇上!」卻是雲起跪到了跟前:「皇上若有不得已,微臣必當替主分憂,萬死不敢辭。所以這禪位之事,還請皇上千萬不要再提了。」

其他人爭相附和:「是呀皇上,您是真命天子,是我大晉君王,怎可輕提禪位之言?」

他們一個個情真意切,只是蕭翰德卻知道,今天自己說出去的話,是絕對沒有辦法收回來的。

所謂君無戲言,他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

所以在扶起雲起之後,他才紅着眼眶,沉痛道:「諸位愛卿,且聽朕把話說完。朕之不得已,並不是起因其他,卻是為天下百姓,為黎民社稷不得不做也。」

「皇上此言,卻是何意?」

蕭翰德道:「如今天下紛爭,戰火不亂。朕之子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朕乃國君,本當順應天命,安國定邦,救萬民於水火。只可惜,朕少年害疾,多年積患,雖有心扛鼎衛國,卻既不能上馬提刀,征戰四方,也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如今國難當頭,內憂外患,正需賢者主事,才能使得天下安定,百姓喜樂。朕當大位,於國無功,與民無利,禪位讓賢,算是朕為這天下蒼生,所做最重要一件事吧。」

「皇上。」

皇帝言之切切,感人肺腑。

大臣們哭的更加傷心,卻還是勸他收回成命。

「皇上身染重疾,卻依舊憂國憂民,實乃一代賢明之君啊!然天下蒼生雖重,我等臣屬,卻可為陛下之臂膀,替您分朝夕之憂。眼下雖然經京城遭難,然文臣武將俱都跟隨左右,只要陛下您一聲令下,我等自會肝腦塗地,替您平定天下。」

大臣們當真是一片丹心,那臉上,也哭得事真情實意。

蕭翰德滿臉感動,心下卻滿是厭惡。

這些人,嘴上說的好聽,當初為何處處與他作對?

要說文武大臣都在左右,當時在京城,不比現在更有優勢?

說什麼肝腦塗地,張口就來,不過是說得好聽。若雲起能夠聽憑調令,他如何需要落得如此地步?

到現在,他都無法忘記宮門被從內打開那一幕。

「朕心意已決,你們不必再勸了。」

蕭翰德一甩龍袍,轉身出了大殿。

皇帝一走,大臣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一個個你看我我看你,最後都看到雲起身上。

雲起沒起身,只抹了臉上看不見的眼淚,也不跟他們說句話,依舊跪在那裏一動不動。

從明和殿出來,蕭翰德就看到了跪在地上的太后和他的皇后。

婆媳兩人一看見他,立刻把頭磕在地上,嘴裏說:「求皇上收回成命。」

「求皇上收回成命。」

「母后,梓潼,你們這是幹什麼?快起來!」

蕭翰德哪裏敢受自己生母這一跪?他立刻回跪了下去,雙手扶著太后的手,想請她起來。

然而太后直起腰,卻還是不肯起身。他直視着兒子的眼睛,說:「皇上,晉國乃是先祖基業,就算現在內憂外患搖搖欲墜,你也應該扛起天下社稷。你是一國之君,是真命天子。你這樣禪位讓人,將祖宗基業拱手送人,你怎麼對的起列位先祖?怎麼對得起天下蒼生?」

「是呀皇上,妾知道皇上您撐得辛苦,可唯獨這件事,卻是萬萬使不得的呀!」

婆媳兩人相你一言我一語,真正是兩條心凝成了一條心。

蕭翰德靜靜地看他們半晌,終於嘆口氣,說:「母后,梓潼,你們起來吧,此事,朕乃是迫不得已,你們且聽我慢慢道來。」

太后這才起來,母子婆媳三人回了寢宮,將所有人打發了出去之後,蕭翰德才告訴她們現在的處境以及天下大勢。

太後跟皇后,終於知道她們現在已經落入虎口,他們的江山,也早已飄零敗落。這皇位,他們讓不讓,根本不是他們說了算的。

甚至,她們也終於知道,一直被她們當做主心骨鎮心石的皇上手裏,居然連玉璽都沒有。

「那肅王離宮之時,怕是帶上了那樣東西。朕在宮裏找遍了,都沒有找到玉璽。就在不久之前,外面出了個隱太子,言必稱先帝,以父皇元后之子自稱。前有南疆淪陷,后又有小民作亂,此人不僅指責朕昏庸無能令蒼天不喜,不能替父皇守好天下。還拿出詔書招納兵員,說欲替父皇盡忠盡孝,挽救天下蒼生。那詔書上,竟然蓋着璽印,百姓深信不疑,如今早已成了氣候。」

「還有此事?我只當是有人妖言惑眾。」太后嚇得不輕:「這……這可如何是好?」

皇帝懷疑這是肅王跟雲起聯合起來在搞鬼,可她卻是知道的。先帝蕭珏的原配生了四個嫡子,其中三個被害死了,卻有一個年長的二皇子流落在外的。後來她進了宮,隱隱聽說那二皇子也被害死了,連小皇孫也沒找回來。幕後黑手,便是當年那鼎鼎大名的劉皇貴妃。

如果那隱太子當真這樣說,卻極有可能是真有其事。

只是,如果隱太子真的是那二皇子的嫡子,論其身份來,可比她的兒子要正統的多了。這對他們極為不利。

皇太后心慌慌。

皇后想的卻是另一件事。

「皇上,這雲家當真這樣大膽?可妾瞧著,雲將軍對朝廷對皇上,可是忠心耿耿啊!」

「你一個內宅婦人懂什麼?」

太后回過神來,就斥責她道:「正是因為他掩藏的好,才使得天下人迷了眼睛,沒發現他的狼子野心!」

皇后吶吶,不再言語。

太后斥責完媳婦,又開始勸皇帝。

「皇上,事到如今,母后也是明白了咱們現在的處境。可禪位一事,我卻還是萬萬不能同意的。這江山社稷,乃是蕭氏多少年多少輩打下來的基業,咱們好不容易才……若在你手上丟了,待到那日去天上,你讓我如何去見你父皇,如何去見列祖列宗?」太后說着,又道:「再者,即便是禪位給那狼子野心的奸佞之輩,誰能知曉他要做出什麼?莫到了那時,反而犯下天天大錯,卻是你的罪過了。皇上不要忘了,您還有幾名小皇子呢,他如何能容得下他們?你貴為天子,如何能懼死妥協失了先祖風骨?還不如狠唾其面,倒要看他敢不敢當着天下人的面欺君背主。況且咱們也不是毫無助力!皇上忘了你還有你外公呢!我王家雖不掌兵,但與雲家此等奸佞鬥上一斗,卻還是可以的。」

太后乃是王家嫡女,高門貴胄出身。如果只能依靠氏族,她的娘家,無疑是皇帝最好的助力。

可惜她到底是女人,並沒有想過,要是王家真的那樣靠得住,為何對雲起的動靜毫無反應。

要是王家真的靠得住,此次他們從皇宮逃出來,為何只能被雲起的兵馬『護送』著到文山,而不是去幽州。

其中道理,或許太后能想明白,只是不敢去想罷了。

事到如今,蕭翰德卻不得不點醒他那天真的母親,說:「母后,外祖父是不會幫朕的。說不的,他還巴不得禪位之事圓滿成功。」

「這不可能!你怎麼能這麼說你的外祖父!你外祖父跟你的舅舅們,對朝廷一片忠心,對先帝……」

說着說着,太后就哭了出來。

皇后早嚇得不敢說話了,皇帝也抿著嘴唇,看她哭泣。

是的,王家正巴不得皇帝禪位成功呢。

雲起是雲家子,今天皇帝禪位讓賢是『迫不得已,為天下計。』保不得那一日,後來的皇帝也『為天下計』而禪位給他們的子孫呢。王家跟雲家,可是一樣的高門世家。王家的子弟,也不比雲起差。

出了這個先例,對野心勃勃的世家來說,簡直就是畫了一塊餅,光看的著一個角,就能聞到味兒。

太后並不是個蠢人,到底想明白了這一朝。

可想一想她的哥哥還有她的那些外甥們,她是怎麼也不願意相信的。

她緊緊地抓住兒子的手,哭求道:「皇上,我不知道你外祖跟你舅舅到底做了什麼,讓你對他們不再信任。但你要相信,他們不僅是你的大臣,他們還是你的親人。他們絕對不會對咱們視而不見,他們一定會幫你的。」

「母后……哎!」

蕭翰德無奈地擦了太后的眼淚,說:「母后不要想那麼多了,事到如今,我們只能暫時妥協。但禪位而已,不過是緩兵之計。現在天下大亂,我手中兵權被分,需要有人來平定天下。現在朝中能用的,就只有雲起了。此人野心勃勃,看不到好處,是絕對不會替朕拚命的。然而朕乃天下正統,等除掉了肅王與假冒太子,天下重新安定,朕想要再臨朝聽政,還不是易如反掌?」

他是禪位讓賢,雲起就不得不供奉他,善待他。

還有那些朝臣以及世家,他都要伏低做小,不然會惹人詬病。

可是飛鳥盡良弓藏。等到天下平定下來之後,便有的是人挑剔他了。

當皇帝跟當將軍,那是千萬個不同的。

到時候滿朝大臣,都是他的舊臣,世家貴族,都會嫉妒雲家運氣滔天。到時候他想要怎麼運作,也比現在容易的多。

「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確是一個辦法!」聽了他的話,太后總算才動搖起來。「可不到萬不得以,此舉實在風險太大。」

「母后,此時已經萬不得已了。」

太后終於無話可說了。

想到兒子當了皇帝,連玉璽都不在手裏,現在還落到受人脅迫的地步。又想到娘家眾人,她終於忍不住哭起來。

「老天呀,先帝呀,可是臣妾做了什麼錯事,要讓我兒承受這般屈辱……」

蕭翰德被她哭的難受,也不忍繼續戴着了。他站起身來,勸慰一句:「母后莫要傷心,萬事還有轉圜的餘地。兒子還需要您的幫扶,你那可千萬不要傷了身子。」

太後點點頭,卻還是哭。

蕭翰德無奈,只得嘆口氣,說:「兒子還有事要辦,先走了,母后您……安歇吧。」

蕭翰德說完就走了。太后哽咽著,傷心不已地看着兒子蕭索的背影,一回頭,卻發現皇后在發獃。

她不打一處來,當即怒道:「你身為一國之母,不僅要管理後宮,皇上的事,也需要你操心幫扶,你看看你,一天到晚都在做什麼!跟個傻子一樣發什麼呆。」

「母后……」皇后回過神,喃喃道:「母后,我只是在想,咱們這宮裏,還有個在雲家待了好幾年的楚貴妃呢,要說雲起是什麼性子有什麼軟處,她應當清楚的吧?」

太后一愣,這才想起來,後宮里的確是還有個楚貴妃呢!

不過,對個庶子女她是不怎麼看得上的,她是想到其他地方去了。

雲起她沒本事對付,但那官姐兒,她卻是從小看到大的。官姐兒極有本事,當初跟雲起和離,還是她跟皇帝坐得主。如今雖又嫁回了雲家,卻據說並不怎麼心甘情願,說不得……可以與她談上一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貴女高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貴女高門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5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