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差班差生

第七章、差班差生

這一節課是英國語文,也就是內地所謂的英語課。

英文老師是一個名叫張惠姍的30歲女人,帶著黑框眼鏡,長的還算漂亮,至今還是單身沒有結婚,據說是眼光太高總找不到合適人選的緣故。在班級里大家私下一般都叫她Miss張,正式場合才叫她張老師,她也是這個中四D班的班主任。

根據這個身體的記憶,唐嘉文知道這所元朗聖士堂中學是一所私立文法中學,由天主教會資助,實行的是五年一貫制,也就是從中一一直上到中五,學製為五年。學校從中四,也就是類似內地高一開始,開始分為文科、理科和商科,學生只能選擇一科接受其教育。

在香港中學,還有一個單獨的「中六」階段,參加中學會考並達到要求的「中五」畢業生可升入「中六」階段學習,他們會在這裡接受大學預科性質的教育,然後可申請參加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符合要求者可以申請進入大專院校就讀。「中六」教育是大學預科性質的,但仍屬於中等教育範疇,是為升入大學做準備的。

也就是說,香港的中學跟內地的學制不一樣,並非簡單的三年初中三年高中然後考大學那樣。

唐嘉文所在的中四D班的是商科組,不過按照記憶來說,其實原來那個唐嘉文更擅長工科,之所以選擇商科,就是為了能跟那個黃依依同班。

雖然為了一個女人而放棄更擅長的科貌似有點傻,不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這種想法也不奇怪,甚至跟他差不多情況的學生也大有人在,畢竟都是青春年少時啊。

商科的學生要修讀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和一些人文及社會科目,如中國歷史、經濟、商業及會計學原理等,一般還加上一個科學科目,如生物或人類生物,沒有物理化學等科目。

總之,商科是一個類似於文科,但是多了許多實用商業科目的學科,商科也是這所聖士堂中學的主要科目。

英國語文很沉悶,加上張老師教的也很沉悶,只是在照本宣科,所以大家對這個科目都不是很感興趣,多數都是心不在焉,不是在課本的掩飾下看漫畫,就是在下面看武俠小說或者言情小說。

對此,講台上的張老師顯然並不怎麼在意,還在自顧自得講課,以完成自己的教課人物,一點也沒有要去維護課堂紀律的意思,跟唐嘉文前生在內地上高中的時候情形完全兩樣。

略唯一思考,通過讀取這個身體原本的記憶之後,唐嘉文才明白這種情況在這個年代以及這種班級里都是普遍現象。

1978年的時候,當時的港督麥理浩除了頒布了一個給中產階級提供素質較高價格比較便宜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外,另外一個比較著名的計劃就是在香港開始全面推行九年免費義務教育政策,政策規定在香港所有6至15歲兒童必需接受教育。不過由於實行時間不長,中學學校數目不夠多,新建校舍還遠遠不夠,所以香港原有的所有中學都開始大規模擴班,也就是小班變大班,以此來增加班級的生員數目,這也造成了中學生生源素質急速下降的情況。

有鑒於此,剛開始許多自認優秀的私立中學對這個政策並不熱衷,雖然迫於壓力改革,必須免費接收大量草根階層的普通生員,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增加學校的收入,這些學校在接收學生的時候就開始人為的按照成績以及家世分了所謂優等班、普通班以及差班,以此來應對這種免費教育政策。

其中優等班完全還是傳統的強制教育,或者是填鴨教學,這也是當時普遍的所謂精英教學,當然,要做到這樣,老師就必須付出巨大的心血。也就是說,在優等班裡,老師最上心,學校也最重視,自然優等班的升學率也最高。當然了,要進這種優等班必須支付高昂的額外學費,當然名目並不是學費,而是額外輔導費,但明眼人都知道什麼意思。不過呢,學校有獎學金制度,如果某個學生的學習成績特別出色,還是可以免費進入優等班讀書,額外輔導費可以從獎學金里扣除。也就是說,優等班裡的學生,大都是有錢人或者是學習特別好的尖子。

在普通班級里,學習氛圍相對比較寬鬆,額外輔導費比較少,大多數的中產階級都能夠接受,老師的壓力小了很多,自然也就不怎麼上心。在普通班級里,老師都會把學習重點早早列出來,並且會留下大量自修時間,學生有什麼不會的也會給你詳細解答,同時老師對學生的個人生活也比較關心,關鍵是你學不學的問題。

在這些普通班級里,老師一般都會不斷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並不會額外給你延長教學時間或者增加課業量。普通班雖然不能跟優等班的高升學率比,但每個班總也會有十幾個學習好的學生能夠過會考那一關。

差班就不用說了,學費全免,大都是擴招的班級,在這裡一般都是一些草根階層又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學校把他們集中起來塞到這些差班,就是為了盡到一個義務而已,基本對他們不報任何希望。當然在差班如果萬一有某個學生人品爆發,考試成績突飛猛進,那麼只要分數達到發放獎學金的要,獎學金會一視同仁的發送到這個學生的手中,並且這個學生立刻就可以被調到普通班甚至是優等班。但這種可能性至少在聖士堂中學擴招之後還從來沒發生過。

唐嘉文所在的中四D班,就是一個差班,所以老師心不在焉也在情理當中。不過有句話說的好,學習的關鍵還是在自己,內因才是主要的,可這裡的學生除了極個別的學生還在認真聽課外,大都心不在焉,沒有任何發奮自學改變現狀的意思。實際上這些不聽課的人倒也不是自暴自棄,而是有原因的。

這是因為,在82年的時候,香港的高等教育仍舊處在十分落後的階段。當時香港只有兩所認可的大學——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而大專學院亦只有樹仁學院和香港浸會學院等,高等學府可謂寥寥無幾。而根據統計,當時香港亦只有2%的中學畢業生能享有在本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這2%的中學生,往往都是條件較好的中產階級,比如律師、醫生等家庭的子女。至於那些有錢人的孩子,人家都是去國外念書,才不在香港呆。而以上所有這一切,對於草根階層的人來說,基本都是不可能。

與此同時,香港經濟的高速騰飛,也造成了這個時候大多數香港人注重實際的特色,在香港大部分底層人士都會早早出去打工,之後有些比較上進的人知道的多了,迫切想要改變生活才會一邊打工賺錢一邊繼續深造。

所以,簡單的說,在這個差班裡,只要你不在課堂上交頭接耳或者故意跟老師搗蛋,不去影響老師的正常教學,你在下面喜歡幹什麼就幹什麼,要看課外書也沒關係。

要這麼算起來,這差班雖然遠不如美國教學那麼自由,但也不像唐嘉文記憶中《逃學威龍》電影中那樣亂,是一種變相寬鬆的學習氛圍。

鈴鈴鈴……

下課鈴響了,這意味著今天下午的學習結束了,大家可以放學回家了。

「咳,那好,今天就講到這裡。」張老師扶了扶眼鏡,「下課之前順便說件事,明天第一節課就是我的,我要對你們進行一個測試,在這裡提前通知一下。你們下去后要多複習複習,好了,下課。」

就這樣,在學生的一片哀鴻遍野中,張老師夾起教案快步離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重生志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差班差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