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上)

128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上)

「是牡丹!」伊秋盯着輕顰手中之物,驚訝道。

眾人見輕顰自那枚荷包里拿出了牡丹耳墜兒,亦都吃了一驚。

凌雪聞言,臉上的得意之色瞬間消逝。她茫然的望向苗芙,苗芙亦登時變成了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緒。

牡丹本是皇后所有之物,今日,竟無端出現在了輕顰的荷包里,眾嬪妃深感疑惑,個個啞然失聲。

朱棣起身走至輕顰跟前,伸手從輕顰手裏拿過那枚白玉耳墜,仔細審視、思量著。

輕顰靜靜站起身,眾人趕忙都跟隨着恭謹起身,個個默不作聲。

輕顰側頭看着朱棣手裏那枚牡丹玉墜,思索著凌雪的用意。

忽的,朱棣喜道:「此枚玉墜,雕刻之物果然是牡丹。」

「皇上。」凌雪跪地請罪道:「寒兒這幾日不大好,臣妾一心照料她,無暇多顧。故而臣妾只讓羽裳她們,從庫房裏隨意揀了幾對耳墜子,來供姐妹們玩樂。不成想,她們竟如此不當心,誤選了皇後娘娘當年所贈的牡丹花耳墜。」

她道;「此耳墜,是臣妾當年除夕夜宴為皇上獻舞時,皇後娘娘所贈之物。臣妾一直小心收著。不想今日,竟被她們誤拿出來。臣妾並非有意冒犯已逝的皇後娘娘,求皇上恕罪。」

咸陽宮的宮女們慣會察言觀色,聽聞凌雪如此說,便趕忙跪了一地,怯怯請罪。

朱棣只盯着手裏的耳墜子出神,對凌雪並無責罰之意。他喃喃自語道:「是皇后所贈。」

「是。」凌雪道:「當年,除夕夜宴時,臣妾不小心將耳墜兒弄丟了一隻,皇後娘娘便賞給了臣妾一對耳墜。臣妾對那耳墜視若瑰寶,一直小心收著。只因這幾日疏忽……」

朱棣手一揚,示意她噤聲。他仔細端詳著那耳墜,點頭道:「牡丹乃是皇后所用之花。此乃天意!」

凌雪聞言,不由參透了他的心意,遂慌忙阻攔道:「求皇上饒恕臣妾疏忽之過。皇後娘娘已仙逝,後宮里再沒有人敢與皇後娘娘並肩而論……」

朱棣抬起手,又打斷了她。他對眾人道:「朕記得,皇后彌留之際,曾向朕陳情。她道:『卿貴妃沉穩持重,與人為善。』她請求朕,待她仙逝后,能夠立卿貴妃為皇后,掌管鳳印、母儀天下。」

眾人聞言,有驚有喜,各懷心事。卻都不敢多言,只垂首聽着。

凌雪與周才人見輕顰的荷包內並非麒麟,便已亂了陣腳。又聽聞朱棣如此說,便更是心急如焚。

凌雪怯怯阻攔道:「姐姐得皇上寵愛,又曾誕育皇子,是有功之人,理應被立為皇后。只是……如今小皇子畢竟已經……」她不再說下去,可她話中之意,眾人卻已瞭然。

凌雪見朱棣似有沉思之狀,便又趕緊道:「姐姐風華正茂,又得皇上眷顧,臣妾相信,不久之後,姐姐自然會為皇上再添新丁。若等到那時,再立姐姐為後,便真正是名正言順。想必,到那時眾人也會心服口服。」她說着,便給淑妃遞眼色。

淑妃會意,趕忙越眾上前。道:「嫻妃所言甚是。皇上顧念舊情,屢屢體諒卿貴妃失子之痛。可皇上不知,這深宮裏,有多少人都曾失去過孩子啊。」

周才人亦趕忙拜道:「是啊,卿貴妃雖誕育過皇子,可如今畢竟她身旁並無子嗣。且這後宮之中,不乏資歷深厚、膝下尚有皇子、公主之人。若論皇后的人選,可是大有人在的!」

朱棣不言,輕顰亦不答話,只靜默出神。

庄妃站起身,向朱棣從容施禮道:「皇上,臣妾記得,孟子在中曾云:『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臣妾想,皇后乃為一國之母,既是母儀天下者,便要以天下黎民百姓為子、為女。」

「既如此……」庄妃盯着朱棣,堅定道:「臣妾以為,皇后的人選不該看她自身有無子嗣,重在那人能否視天下人為己出,愛之、護之。臣妾以為,凡是能夠與皇上愛民如子之心相為應和者,皆可被眾人尊為國母,無須深究其有無子嗣。」

未及朱棣作答,便聽聞人群里,傳來了一個柔軟的聲音,道:「皇上,容嬪妾也說一句。」

眾人聞言,皆疑惑的放眼望了過去。

只見,「百花」深處,一個身材嬌小、面容清秀的女子,正扎在人堆里、「花叢中」,揚著臉道。

朱棣望向眾人,在眾嬪妃的座位後面,垂首站着許多女子。那些女子多半是新進宮的,位份低些,便只能站着陪侍。

朱棣的目光在眾女子臉上掠過,仔細搜尋着那個出聲的女子。見確有一人粉面微揚。朱棣便帶着幾分驚疑之意,問道:「你是哪個宮裏的?有什麼話,只管說。」

那女子聞言,越眾上前,跪拜道:「嬪妾賞碧軒才人秦如玉,參見皇上。」

朱棣茫然,孫德全趕忙從旁稟道:「回稟皇上,秦小主是北平縣令秦如孝的長女。」

朱棣點了點頭,又盯着她問道:「你可是去年春天選進宮裏的?」

「是。」秦如玉恭謹答道。

「賞碧軒?」朱棣仰起頭,回憶著道:「是……長寧宮的偏殿。你同淑妃住在一處?」

「是。」她依舊低眉作答,卻並不拘謹。只從容道:「嬪妾自入宮以來,便住在賞碧軒。」

朱棣默默點頭,心馳神往道:「你入宮晚,有所不知。先時,夏日裏最好的景緻皆在賞碧軒里。朕記得前些年,每每到了盛夏時節,賞碧軒滿院滿牆皆是楓藤,翠**滴,讓人頓感清涼。」

他長嘆一聲,感慨道:「只是,近些年朝政繁忙,朕已許久未去那裏賞夏景了。朕不去,想必那裏也荒廢了。」

秦如玉聞言,抬起頭,淺笑道:「皇上猜錯了。」

朱棣聞言,不由驚疑的望向她。

她含笑道:「嬪妾剛入宮時,見那些楓騰因長久無人照料,長得雜亂無章。嬪妾便帶着宮裏人將它好好收拾了一番,又將空缺處補種上了藤蘿。暮春之時,紫藤花開,燦若雲霞。故而春夏之際,賞碧軒依舊是花繁葉茂。」

朱棣聞言,不由驚喜道:「原來如此。想必經你這番一侍弄,如今的賞碧軒是別有一番景緻的。待春暖之時,朕定要過去看一看。」

秦如玉含笑道:「皇上一言九鼎,不可出爾反爾。到那時,嬪妾自會做好紫蘿糕、烹好清茶恭迎聖上。」

朱棣望着她,含笑點頭。道:「起來吧。」

秦如玉起身謝恩。

朱棣又問道:「你適才說有話要講?是哪些話?但說無妨。」

秦如玉站直身子,端正神色,整衣答道:「嬪妾入宮雖時日不長,可有關卿貴妃的事,在後宮裏,卻是始終不絕於耳的。嬪妾聽聞,貴妃娘娘得寵多年,卻始終淡泊隨和,從不驕慢。」

她轉頭看了看輕顰,又對朱棣道:「且嬪妾聽聞,娘娘在長樂宮裏,不只寬待下人、例行儉省。每逢年節之時,卿貴妃還會拿出自己宮裏省下的銀子,去周濟那些貧苦的百姓,讓他們逢年過節能夠改善吃食,添件新衣裳。」

她望着輕顰,淺笑道:「嬪妾想,如此樂善好施之人,即便沒有子嗣,也自會以德服人。」

「是啊。」又有幾個新人亦附和道:「卿貴妃的德行,嬪妾在宮外時便有所耳聞。當真讓人欽佩!」

朱棣見眾人議論,便盯着輕顰的眼睛,驚喜道:「竟有這種事,為何朕始終不知?」

輕顰聞言,只移開了目光,不看他。淡淡回道:「皇上國事繁重,怎會留心這些芝麻小事。臣妾素來不喜奢華,且臣妾承蒙聖恩,吃穿用度已是極佳。多出的銀錢、綢緞放在臣妾宮裏,也是無用。到底是糟蹋了銀錢、作踐了綾羅。」

她看了朱棣一眼,道:「臣妾想着,既然咱們的吃穿用度皆是取自於民,倒不如讓它再『用之於民』更為妥當。」

庄妃含笑道:「卿貴妃最是不喜張揚之人,她做人做事素來都只求出自本心。凡事,她都不曾有意而為。此事臣妾早有耳聞,也曾想過要稟報給皇上,只是,卿貴妃說她不願拿着此事來做文章,更不許臣妾在您面前提起。」

朱棣聞言,更是面露喜色。大讚道:「如此看來,卿貴妃恭儉仁厚、賢德知禮,又時時懷有憐貧惜賤、敬老愛幼之心。自然足以能夠掌管六宮之事、接替皇后之位。」說着,他便吩咐道:「孫德全……」

「皇上!」輕顰打斷他,鄭重施禮道:「臣妾之所以能夠做出這些微末善事,皆因皇後娘娘在世時,曾時常教導臣妾,要時時處處以民生為念。皇後娘娘曾說,『妻妾之事夫,不單止於衣服饋食,還要有德行之助。』」

輕顰正色道:「皇后在時,不單侍君勤謹、德行出眾,待後宮諸人更是寬仁有加、恩威並施。宮中嬪妃人人敬服。且皇後娘娘與聖上更是多年相伴、伉儷情深。仰觀皇後娘娘之德行功績,臣妾自慚形穢。深感資歷淺薄,才智不足,即便臣妾再歷練百年亦不及皇后之萬一。故而,臣妾實不敢擔當重任。」o夢鎖大明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夢鎖大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夢鎖大明
上一章下一章

128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