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公牛(中)

第116章 公牛(中)

很快魔術進行了換人,羅伊下場,馬丁出場。

「在這個相持階段,魔術的愛迪生首先做出了變動。不過這個換人的目的我有點看不太明白,史蒂夫你有什麼看法?」馬夫艾爾伯特這個解說最大的特點,或者說他最大的有點就是他喜歡藏拙。雖然他的專業知識或者說閱歷可以說是這個星球上最頂尖的,但是他在解說的時候不喜歡搶,總是讓別人說,讓別人展現風采,而自己則像配菜一樣默默的奉獻著,只有間或展露出的預見性才讓一直輕視他的人瞬間警醒過來。

「馬丁這個人和羅伊最大的區別就是他的遠投能力更強。羅伊雖然也可以投三分,但是並不多,在常規賽中,甚至他在三分線外出手的場均次數還要低於伊戈達拉。而馬丁不同,他是魔術隊中的頭號三分手,他在常規賽里平均每場能投進2個三分。雖然本賽季他的得分相比上個賽季有所下降,而且持球進攻也大大減少,不過他的投射速度和精度,以及進攻佔有率,進攻效率卻有了更明顯進步。如果說上個賽季的馬丁還是一個全面適應nba的新秀,那麼本賽季愛迪生已經幫他找到了一條最適合他發展的道路,讓他逐漸成為一名出色的功能球員。馬丁外線有籃子,而羅伊更多是出球進攻,所以馬丁上場后魔術的其他球員能夠在公牛的內線獲得更多的空間。」

史蒂夫科爾也非常聰明,非常隱蔽的幹了一件顧左右而言他的事情。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類似的事情,特別是在一個你相對比較了解或者擅長的領域,經常會有人突然問你一個你回答不出來的問題。這個時候怎麼辦,不回答吧很尷尬,因為這是你擅長的領域,如果如果有小人挑撥的話,你可能會比較丟人失去威信。

這個時候就不妨嘗試一下像科爾這樣,順着別人的問題刨一個坑,然後說別的話題。比如大家現在再看上邊那段,就會發現其實科爾並沒有回答阿爾伯特的問題,他也不知道派上馬丁有什麼作用。

但是他有理有據,有數據有案例的分析了一下羅伊和馬丁的技術區別,一下就把大家的注意力給引走了。按照社會分析中的一個7秒關注理論,一般群體對於一個事情的范耐心就是7秒,7秒過後不管結果如何,大家都不在上心了,用這種顧左右而言他很容易就矇混過關這關鍵的7秒鐘。而且相比傳統的那種直接轉移話題,這種刨坑在發掘的方式更隱蔽,更不容易被人察覺到。

這裏再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這本書···我不能再多說了,你們琢磨去吧。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就是出現了意外。比如艾爾伯特就是不依不饒的追問,他也可以說一個不痛不癢的答案。因為他前面分析了很多,所以在大家的認識中科爾是很清楚的,哪怕就是最後出現了意外,事情的結果和科爾預計的不一樣,大家也不會舉得科爾這邊有大問題,只能說這是個意外發生。

但是馬丁出場之後的行為卻著着實實的扇了史蒂夫科爾一個大嘴巴。

馬丁上場之後,愛迪生把納什叫到身邊,對着他的耳朵低聲交代了幾句。納什聽了愛迪生的話,點了點頭,然後看了看場內公牛的某人,眼睛裏充滿了憐憫。

魔術再次進攻之後,納什沒有着急快速推進,而是向本方的隊友打了一個戰術手勢,然後慢慢往公牛半場運球。

辛里奇就在納什身前2米左右的位置,面對着分心二用的納什他依然有任何動作,不敢上搶,甚至連逼迫一下都不敢。

辛里奇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智能團隊球員,但是他的指揮和團隊性並不體現在視野傳球上,而是他對於本方能力的判斷上。

辛里奇知道自己球隊現在處於什麼一個什麼檔次,特別是缺點、或者說可能會被對手利用的薄弱環節有哪些。公牛不是活塞,他們能進季後賽靠的不是防守,如果自己現在冒險去上搶,一旦沒能搶下來,自己的隊友肯定不能有層次的限制魔術,給自己的會追創造時間和機會。但是納什就可以長驅直入,得分不要太容易。而且以納什的技術能力,自己搶下來的可能性真的不是很大。

於是辛里奇沒動,就這麼一點點的隨着納什向前很後退,一直退到三分線才停下來。

不過納什這個時候也沒有再自己攻,而是把球傳了出去,交給了剛上場的馬丁手裏。而公牛的本戈登趕緊跟了上來,高舉着手臂守在了馬丁的面前。

馬丁面對着本戈登的防守,擺出了一個三威脅的架勢。

雖然在很多籃球論壇上三威脅被說的如何如何,好像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技術似的。但其實本質上就是一個架勢而已。再說這個架勢很簡單,就是一個普通的動作,有個腦子學兩遍就會。而且你能用我能用,誰都能用,就是面對着喬丹,我都敢做出這個姿勢,他並不是某些明星的專屬特權動作。

當然了,架勢誰都能擺,至於結果如何另說。如果你沒有那種全面的能力,最好還是踏踏實實的做一個傾向明顯的動作,至少不會被對方直接封下來。

馬丁傳球能力一般,突破能力也一般,現在他擺出這麼一個姿勢,防守他的本戈登忍不住撇了一下嘴,眼神中充滿了鄙夷,心想,「你當我傻啊,你除了投籃還會幹什麼啊。」於是本戈登進了半步,進入了重點防投籃的防守範圍內。

但是馬丁虛晃了一下之後,卻出人意料的持球硬突本戈登。

本戈登進攻沒的說,突破,急停,中投,三分,扣籃樣樣精通,可以說除了不會背打一個得分後衛能用得上的得分技巧他都能拿得出手。而他的防守也沒的說。

是真的沒的說,沒值得說的。首先對位明顯身高不夠,按照喬幫主定下的標準得分後衛應該198cm,但是本戈登才191cm,nba外線3厘米是一個檔次,他明顯比別人低2個檔次。

身高不夠防不住人家投籃也就忍了,本戈登也防不住對方突破。前文說過本戈登上肢力量很足,而聯盟中除了伊戈達拉、內特羅賓遜這樣的異類,一般而言上肢力量足的人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速度會受到影響,這一點看過《龍珠》的都能理解,我也不解釋了。所以一旦對方突破,本戈登不能做到第一步就擋住人家,他不能擋住對方的前進線路。當然,人無完人,這也不是問題,如果聰明的球員可以通過力量去壓迫對手,讓對方的動作走形,逼迫他們減速或者傳球,從而完成防守任務。但是本戈登不會,他把知道利用自己的身體去擠對方,用腳步去蹩對方,基本上對方只有和他平行了,他就沒有任何防守能力了。

當然這一點也可以忍了,畢竟只要進攻球員身邊跟個人,多少都會受到影響。最讓人無語的是本戈登對於假動作沒有任何識別能力,而且喜歡盲目下手。經常是對手一抖肩,這哥們不是橫著出去了,就是跳起來了。而且失去防守位置之後,也不知道是他覺得心裏有愧還是其他原因,還喜歡拉一把進攻球員,試圖挽回一下什麼。而這麼做的結果往往就是裁判問心無愧的吹哨了。

這個毛躁防守問題一直伴隨着本戈登的職業生涯,一直到2013年都沒有一點改變,可以說他後來沒有打出來,和這有着很大的關係。

本戈登的這個缺點愛迪生是很清楚的,而他之前交代馬丁的任務就是,「想辦法讓那傢伙犯規,然後把他給我弄下場。」

愛迪生沒有多說什麼,但是馬丁很清楚,又到拼演技的時刻了。

馬丁突破,這本身就在本戈登的意料之外,所以他就是一慌,下意識的張着手臂去攔,同時腳下發力半轉身往回趕。當兩個人身體發生接觸的時候,馬丁踉蹌了兩步,然後就倒在了地上。

裁判一看兩個人的架勢,腦子裏迅速勾勒出這樣的一番畫面,「一個防守失位的健壯黑人在回防的過程中,故意去撞瘦弱的白人。」然後當機立斷吹響了哨子。

本戈登覺得自己很冤枉,他抱着自己頭,一臉委屈的看着裁判,但是裁判依然沒有任何改變,也不可能有任何的改變。因為犯規次數不夠,所以魔術只是界外球。

這一次布蘭德再次把球發到了馬丁手裏,馬丁在翼位再次以三威脅的架勢面對本戈登。

雖然剛才被馬丁造了一個犯規,但是本戈登覺得他只是個意外,是裁判被騙了,實際上自己貼那麼近依然是可以防住馬丁突破的。於是他還延續上一次的戰略,依然往前走了半步,和馬丁貼的非常緊。

這次馬丁更堅決了,一個晃動之後,雙手持球來了個大迴環,然後直接撞到了本戈登的懷裏。這一招是現在杜蘭特常用的造犯規招數,就是欺負你對方球員距離我太近,我做要空間的動作你來不及躲閃。

裁判的哨子又響了,這次馬丁上了罰球線,2罰穩穩命中。

不過相比罰球,更關鍵的是馬丁出場僅僅一個回合就連續造了本戈登2個犯規。公牛的斯科特一看這架勢不對,只好把最佳第六人換下了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魔術教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魔術教練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6章 公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