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AA為什麼那麼受歡迎

NCAA為什麼那麼受歡迎

很多人一定奇怪,ba培育人才的搖籃,大學生們畢竟年幼識淺,水準不足,說白了也就是高端業餘隊,怎麼能比職業的nba還要受到歡迎?

這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

第一:重視傳統,傳承有序。nba的球隊是鐵打營盤流水的兵,再悠久的傳統在經理、老闆們幾筆算盤一打之下,也不免為五斗米折腰。紐約尼克斯也算nba豪門,60到90年代一向鐵骨錚錚,向來是肌肉硬漢的代表。可是到2008年,為了重建,體統喪盡,風格一路跌到快打三分流。把擋拆發揮到極致的二人轉球隊爵士在斯隆離開后,也變成了單打球隊,擋拆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明顯下降一個檔次。可以說除了湖人隊的超級中鋒傳統還一直在延續,其他的球隊已經可以說是沒有傳統戰術了,完全是看球員配置,有什麼人做什麼菜。但在ncaa的大球隊,這類風骨變節難以想像:大學的體統,頗有點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意思。自nba球員反觀大學籃球,其實隱約有血統可論。比如,北卡大學愛出兩類人。自喬丹、卡特、斯塔克豪斯以下,技術全面、單打能力出眾的2、3號位搖擺飛人;賈米森、馬文·威廉姆斯、拉希德·華萊士之類掛着大前鋒招牌,卻有一手絕妙三分球和小前鋒進攻技巧的大個子。又比如,康涅狄克大學所出的得分後衛,例如雷·阿倫、漢密爾頓、本·戈登,一律是射術精良、無球跑動狡猾的冷血射手;ucla出產身兼籃板大師和策應能手的內線,早到賈巴爾、比爾·沃頓,晚到2008年的凱文·樂福。喬治城大學出品全是鐵血鐵漢:尤因、穆托姆博、莫寧這三大中鋒,外加1996年狀元,世上最逆天的硬骨頭小個子阿倫·艾佛森。其實這並不是nba的錯誤,畢竟能打nba的球員有限,很多的時候沒有給你挑選的餘地,不像大學可以隨意招人。球員交易看似頻繁,其實每支球隊每個賽季的新鮮血液也就是4、5個人,況且符合你打法心意的球員,別的球隊也不一定願意放手,所以真的只能隨機應變。但是人都有一個守舊心態,對於傳統傳承有着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敬畏尊重並以之為精神上的依靠,而ncaa正好符合人們的這種心裏。

第二:殘酷的青春勵志劇。ncaa浩如煙海,而每年正經選秀進nba的不過六十人。如是,每年nba選秀,再怎麼叨陪末座的人物,只要不名落孫山,在大學總是人中龍鳳。而這些以籃球為夢想的青年,除了少數天才外,能進nba與否,全由瘋狂三月決出。ncaa64強錦標賽是一戰淘汰,不允許你出現一點失誤,一旦失敗今年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但是同樣也充滿了機遇,每場比賽場邊都是球探雲集,如果你能發揮出色,那直接就是鯉魚躍龍門,從無人知曉到家喻戶曉可能只是因為一場比賽一個投籃。一個人哪怕打足大學四年,也不過四次錦標賽機會,每一年三月命運之箭都置於在弦上,但是你卻不知道最終將射向哪裏。二十齣頭的青年,身在學院,早早命如河沙,遭時光之河一番淘洗。美國人愛看ba,就在這點殘酷性和草根勁。偶然、刺激、年輕人的不穩定,有最真實的眼淚、悔恨、狂喜和激情。喬丹曾回憶起1982年跟隨北卡奪取ncaa冠軍的歷程:「我們奪冠時,我是大一,還懵懂未知。我看着隊友們激動得失聲痛哭,還在想,難道我們打大學聯賽不是為了奪冠嗎?有什麼好哭的?後來我才知道這一切的意義。」…。

最後,也是ba差距最大的一點:ncaa自甘「業餘」,而且以此為立身之本。雖然大學球隊教練的薪水可以與nba職業名帥媲美,但球員們的收入,除了獎學金外,基本不值一提。ncaa對學生們有種種管制:接受商家的私人贊助、從事營利性活動,都受到限制。大學籃球也不會像nba一樣,對各種規則朝令夕改,以滿足大眾的視覺慾望。雖然這一套清規戒律,在如今的大學籃壇越發難以推行——大批天才新星打完一兩年大學,謀到nba球隊的垂青,就半路出家去選秀大會碰運氣,拿百萬美元的合同——但ncaa不為所動。這份純潔,也是許多名帥如喬治城的約翰·湯普森、杜克的老k教練們,寧願固守在校園,不去nba圖名謀利的本原:比起nba的生意場,大學籃球,至少更執著於籃球本身。相比nba被商業烘托出了絢麗,ncaa更加的純粹,這裏沒有炒作,只有籃球,和圍繞籃球的一出出感人的故事。一如全世界如今都越發鄙棄商業化的表演,而熱衷於一些草根的故事,看着他們為了夢想拔地而起,最平實又最熱血,最低調又最觸動人心。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魔術教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魔術教練
上一章下一章

NCAA為什麼那麼受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