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1)半個玉骷髏

第一卷 (1)半個玉骷髏

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四日,初秋,是我出生的日子。

這天本是秋種的好日子,偏偏午後自西北方向飄來一片烏雲,不多時便籠罩住了大半個天空,在韓台村北地里正耕種的人們忙收拾農具找地方避雨。霎時電閃雷鳴,大雨傾盆,把沒跑急的人弄了個措手不及,紛紛大叫晦氣。

說也奇怪,這雨來的急去的也急,不過半個小時,雨收雲歇,天空放晴,地里卻是水汪汪的一片,活兒是沒法幹了,大家拿好農具說說笑笑準備回家。

「看,這是什麼東西?」一個漢子腳在泥地里一滑,踩到一個鋼盔一樣的東西。

「媽呀!」另一個漢子走過來。用鐵鍬挖了出來,用旁邊水坑裏的雨水刷乾淨,豁然是從上而下被分的整整齊齊的半個骷髏頭,只剩一個猙獰的獨眼瞧着他。忙扔在了地下。第一個漢子看起來膽子大點,用手把那東西捧在手裏仔細的看着,那隻獨眼彷彿有着一股魔力般的,他只覺得心砰砰直跳。

「看!這不像是真的骷髏頭,像是什麼石頭做的!」

「我看看,恩。。。像是玉。。。做的。」

「玉?你怎麼知道?」

「我爺爺有一個玉做的煙袋鍋,我見過!和這個東西一樣的顏色,一樣的光滑---」

「那發大財啦,肯定能賣不少錢!」

「恩,這下發了,哈哈,老天爺開恩啊!」

「咱們走吧,快去把你腳上的傷口包一下,要不該發(註:發就是感染的意思)了。」

「好,快走。」那漢子也顧不得剛才一滑弄流血的腳,用衣服把半個玉骷髏頭一包,兩人向村裏走去。

兩人卻不曾看見,腳上的鮮血有一滴掛在了骷髏頭上,血漸漸的流下來,流到那隻眼睛上,那眼睛似活了一樣,帶着笑。

三天後,一個漢子在夜裏突然說了一句:「我去了!」第二天早晨無疾而終。任法醫怎麼檢查也沒查出怎麼死的,最後不了了之。

另一個漢子沒過多久也瘋了,你可以經常在村西地里看到他狂奔,不住的喊著:「不是我拿的,不是我拿的,別來找我。。。。。。」

而那半個玉骷髏從此也不知去向。

---------------------------------------------------------二零零三年九月二十四日,石家莊,棉一橋古玩市場。

鄭飛已經在這裏轉悠里大半天了,他是市文物局的一個小科員,唯一的愛好就是周末來這裏轉轉,看有沒有自己喜歡收藏的東西。眼看太陽西下,眾攤販開始收拾起了東西,他也溜的口乾舌躁,起身準備回家。就在走到快到市場北口的時候,眼裏的餘光掃到一個角落,見一穿的破破爛爛,面容猥瑣,大概六十歲年紀上下的老頭不聲不響的蹲在那裏,面前擺着一堆碗罐筆洗類的東西。他見鄭飛看過來,忙打起精神:「老闆,來這裏看看,看有您老喜歡的嗎?!」

「我就是隨便看看。」見那老頭說話,鄭飛忙推辭,看天色已晚,出來一天了,心裏惦記着大黃。

「別啊,老闆您來掌掌眼,要有您看中的東西,我低價給您!」

「那我隨便看看,不一定要不要---」

鄭飛蹲下來翻揀著那堆東西,一邊看一邊不住的搖頭,實在是太普通了,有的明顯是剛出窯不久,雖然塗上了舊漆之類的東西,但是圈裏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心裏想,拜託,造假也要有點創新精神!那老頭見他臉上不時發笑,明白這是一行家,忙道:「嘿嘿,老闆一看你就是明白人兒,這些小兒科的玩意入不了您的法眼。您再看看別的---」

隨手翻到一像面具似的東西,但是彷彿有被什麼東西從中見分成了兩半。鄭飛拿在手裏仔細的端詳著,外表被一層樹皮樣的東西包住了,看不出什麼東西做的。心裏突然一動,抬起頭道:「就這件吧,開個價?」

「您老看着給吧,天也不早了!」老頭見終於有生意要做成,忙道。

「給您三百吧,這麼大歲數了,也挺不容易的。」說着從錢包里掏出錢交到老頭手裏,找了張報紙包住往家走去。

剛進家門,大黃便搖著尾巴跑了過來蹭着他的腿,他親昵的拍拍大黃,扔給它幾根肉骨頭。打開枱燈,把那東西放在一個專門鑒別文物的架子上,用放大鏡仔細的看着,那樹皮樣的東西似是有人有意為之,小心翼翼的用鑷子慢慢的撕開一小塊兒,用細砂紙輕輕的一蹭,露出玉一樣的光澤,鄭飛心裏一喜,忙整個的把那東西剝開以後豁然便是半個玉做的骷髏頭,在燈光下顯現出玉獨有的圓潤光澤。依自己的經驗和閱歷,這東西最少也有幾百年了,是什麼樣的人會用玉做一個骷髏頭呢,而且因何斷成了兩半呢?首先肯定的是一定要有錢,而且要有機緣找到一整塊的種玉,再輔以能工巧匠花費很多時日才能做的出來。做這個有什麼用呢?鄭飛百思不得其解,索性給死黨兼好友打了個電話。

不到半個小時,楊涅匆匆的趕了過來,見他身材瘦小,雙手修長,蒼白的臉上似飽經風霜的樣子,倒不是他人歲數大,其實就比鄭飛大三歲,經常隨考古隊外出加上喜歡上網,所以才弄成現在這模樣。他一進來就直奔桌子而去,眼睛直勾勾的能對那東西盯了一半個小時,忽然一聲仰面長嘆。

「猴子!你沒事吧?」鄭飛嚇了一跳忙道。

「沒事!你從哪兒弄的這玩意?」猴子擺了擺手問。

「在棉一公園!花了300。」鄭飛道。

「300!我的天啊。」猴子驚訝的看着他。

「有什麼問題嗎?」看他的樣子不像在開玩笑,鄭飛忙問。

「說起青銅瓷器你是行家,但是對玉你就不行了。你看這個東西呈白色略帶奶黃,如果我所猜不錯的話應是新疆白玉,這寫斑點叫做蝕斑,是由於玉器久埋地下受化學成份浸蝕而形成。這玉應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古玉由於年代久遠,火燥之氣盡消,呈現出內在的光澤,深沉而柔和,新玉則不然,新玉由於剛發新刃,火燥之氣未除,光澤外在、上浮,與古玉光澤相比往往太亮,這也是鑒別方法之一。」猴子邊喝水邊侃侃而談。

「難道就不能造假嗎?你說的這麼肯定。」鄭飛問道。

「當然可以,但是真與假還是有區別的,偽造者一般用強酸腐蝕斑器,由於真假成因不同,假造者一般蝕斑均勻分佈於玉器表面,深淺輕重大致相同。真蝕斑者,天然形成於玉器結構鬆散部位,腐蝕深度大小輕重不一,自然而然,所以較好辨認。」猴子見他還不明白,索性講了個透徹。

「恩,你這樣說我明白了。但是你看,這東西刀法流暢,尤其是玉骨紋理清楚,在古代貌似??」鄭飛又提出一個疑問。

「古代沒有今天科學發達,琢玉者多採用落後的銳器制玉,在玉器表面反覆刻劃,其刀痕多為陰線工(表面凹陷的溝狀線條),上寬下尖,剖面呈v字型,這是古玉刀痕的重要特徵。而仿古玉,多用現代機械小沙輪磨製,其張條剖面上下同寬而底圓,刀痕呈u字型。玉器刀勢方面,古玉者功力深厚,刀痕線條圓轉流暢,刀工回勾有力,一氣呵成。仿古者,由於功底腕力不足,刀勢無力,線條獃滯死板,走刀極不自然,往往有線條走偏或修改現象。依此來看,還是比較容易鑒別的。」猴子仔細的看了看后道。

「哦,可是在古代誰會用整塊的玉做這個東西呢?」鄭飛問。

「這就只有製造者明白了。咦!?這是什麼東西?」猴子突然像發現了什麼。

鄭飛向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見在骷髏頭的頭蓋處似有一塊東西鑲在裏面,只有側着燈光才能看出來,忙拿出考古槌,讓猴子用手扶好骷髏頭,然後輕輕的擊打,時間不長,頭蓋骨掉下方方正正的一塊。揭開一看,在槽里放着一帛條,上面似乎有類似圖岸的東西。猴子用鑷子取了出來,展平放在桌子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的盜墓生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偵探推理 我的盜墓生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卷 (1)半個玉骷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