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高手過招

第一百一十七章:高手過招

趙頊笑了笑,看向耶律洪基說道:「大康帝,你是長輩,要不你先派人上.」

宋遼是兄弟之國,自宋真宗之後,幾代下來,按輩分,趙頊該叫耶律洪基叔叔。趙頊說耶律洪基是長輩,這是在自降身份,拉近與耶律洪基的關係。

「好,就該熙寧看看我遼國武士的風采。」耶律洪基聽到趙頊說他是長輩,心情格外地好,揮手讓身邊一個親衛上去迎戰。

三千聯防軍將擂台層層圍住,準備了很多大鐵盾,防止傷及擂台之外。為了觀看方便,參加宴會的所有人手裡都分到了一副望遠鏡。趙頊親自做示範,教耶律洪基怎麼用,好像親叔侄一般。耶律洪基用后,十分讚賞,大誇宋朝工藝精湛。

耶律洪基的親衛叫耶律阿奴,原本是阻卜鐵勒族人,身材高大,身手敏捷,一身勇武,曾經赤手空拳搏殺黑熊,被耶律洪基看重,賜姓耶律,成為耶律洪基的親衛。

白河天皇的武士教藤原十三郎,個頭矮小,一身肌肉,看起來像個強壯的螞蟻。藤原十三郎出身武士家族,從小就開始嚴格的搏殺訓練。從剛才表演的那殺氣騰騰唐手道看,其實力也不容小覷。

「比武,雖說點到為止,但難免出現意外。若有死傷,也是天意,諸位不可追究。」不等比武開始,趙頊便對各國君主說道。

各國君主紛紛點頭贊同,白河天皇也贊同道:「不勝則死。如果失敗,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若我的武士戰敗,殺了也無妨,即便你們的人不殺,他也要切腹謝罪。」

日本人還真是不怕死,說切腹就切腹。不過,這個文化,也是中國帶過去的,從春秋戰國時期起,中國就流行著一股士人文化。士可殺不可辱,士為知己者死等等。傳到文化鼎盛的宋朝,就成了士大夫氣節。傳到武士階層興起的日本就是一種武士精神。

白河天皇的話,放到後世,是極端藐視生命的行為,是要被唾沫的。不過,在這個時代,獲得了各國君主的一致稱讚。耶律洪基也沒有吝嗇讚美之詞。

耶律阿奴與藤原十三郎相互行禮,耶律阿奴行的是草原上的捶胸禮,藤原十三郎行的是日本特有的鼻子都快碰到鞋尖的鞠躬禮。

耶律阿奴一聲大吼,身上肌肉暴漲,連身高都一下子高出了半個頭。這個時候,藤原十三郎在耶律阿奴面前還真是一個孩子一般,估計身高不到耶律阿奴的一半。這場比試,很難讓人相信日本有獲勝的可能。

「阿奴練的是鐵布衫,已經達到最高境界了。」耶律洪基大笑道,隨即看向白河天皇。

白河天皇臉不變色,對他的人似乎自信滿滿,微笑道:「三招便能解決。」

白河天皇剛說完,擂台上便交上手了。耶律阿奴用泰山壓頂之勢向藤原十三郎攻去,一張大手直朝藤原十三郎門面煽去。如果沒有意外,就這麼煽三下,藤原十三郎肯定趴下。

看到耶律阿奴猙獰的面孔,藤原十三郎卻沒有動。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暗暗猜測日本人能不能挨得住一招。高聲過招,沒有那麼多花架子,都是一招定勝負。這和關公殺人是一個道理,什麼時候見過關公殺人還得用第二刀的?

結果出來了,不是藤原十三郎躺在地上,而是耶律阿奴趴在地上,不知死活。眼力不好的人,或是稍微眨了一下眼睛的人根本不知道怎麼回事。

就在耶律阿奴的手快要擊中藤原十三郎時,藤原十三郎速度快得驚人,輕鬆躲避了耶律阿奴的攻擊,擦身轉到耶律阿奴身後,一掌擊中了耶律阿奴。

趙頊看清楚了,藤原十三郎個頭矮,擊中的地方正好是耶律阿奴的腰椎骨那裡。趙頊是特種兵出身,知道那個位置有個很薄弱的地方可以一擊斃命。

耶律洪基大叫:「怎麼能用暗器呢?」

顯然,耶律洪基還不知道怎麼回事。

「大康帝,沒有用暗器。」趙頊說完,便讓御醫上去驗證。

御醫讓人把耶律阿奴抬到耶律洪基跟前,讓他自己檢查。

趙頊讓人人把耶律阿奴翻過身來,指著耶律阿奴腰椎骨那兩個小洞說道:「兩根手指插入,骨頭斷了。」

耶律洪基一臉的頹廢,看著死去的心腹愛將,不知所措。好久,才揮了揮手,讓人把耶律阿奴的屍體抬了下去,轉而一臉苦笑地看著趙頊說道:「接下來,看你的了。」

趙頊一時間也犯難了,這樣的殺人手段,派誰上去都很難保證生命安全。青木是不能派的,他的金鐘罩還差點火喉不說,他是一個和尚,身份不對。

「末將願往。」看出趙頊猶豫不決,狄詠站出說道。

趙頊看了看狄詠,又看了看各國君主的表情,心裡埋怨狄詠自不量力。趙頊不願意失去狄詠,但也不想在這樣的場合下失了面子。這個面子很重要,不是趙頊個人的面子,而是一個國家的面子。

「末將願往。」青木和尚和石寶同時站了出來。

趙頊此時,有點想念劉奇了,若是他在,這場比試萬無一失。青木和尚身份不對,不能上,狄詠武藝不錯,太祖長拳也頗到火喉,但是恐怕難於獲勝。

「石寶,你去領教一下吧!」趙頊只能派石寶上了。

石寶的實力,趙頊也知道,只是,石寶一向都是用劍的。現在,比試的是拳術,若是用劍,勝之不武。只能說,勝負五五分。

「末將領命。」石寶拱手說道,轉身輕身躍向擂台。

「白河天皇,還能戰否?」趙頊問道。

「剛剛只是熱身而已,算不上一戰。」白河天皇冷傲地說道。

「哼,戰場之上,武藝再高也就是一箭的事情。」耶律洪基氣的咬牙切齒,只能拿遼國的軍力來說事。

不過,耶律洪基說得也對,這樣的武林高手,即便再多,上了戰場也是一盤菜。畢竟軍隊不是個人單挑。高麗曾經就派過兩萬這樣高手上戰場,叫花郎軍。也就是由擅長跆拳道的武士組成的軍隊。結果,與遼國大戰,遼國鐵騎先是一陣奔射,接著是來回衝殺。高麗的兩萬花郎軍,被兩千不到的遼國鐵騎殺得一乾二淨。最後,高麗都城被遼軍攻破,遼軍一把火燒了高麗的開京城。

在後世,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古代中國不滅朝鮮?趙頊一開始也很疑惑,遼國為什麼不滅掉高麗?而是放了一把火燒了開京之後就走了呢?

其實,主要原因是:高麗人的文明意識已經形成,形成了半島文明的意識。要知道,高麗的前身不是高句麗,而是新羅,新羅是生活在朝鮮半島東部的一個部族。

高句麗與新羅不同,高句麗原本是周朝冊封的一個封國。自秦朝統一中國,到漢朝一直是中國的一個藩國。那時的國和後世的國意思是不同的,那時的國是藩國,漢朝的行政制度就是郡縣與藩國並立。

漢朝崩潰后,直到隋朝才真正重新統一起來。從漢朝到隋朝這漫長的時間當中,中國陷入了各藩國逐鹿中原爭霸天下的時期。高句麗在這個時間段,獨立性越來越強,到了隋唐時,有與隋唐爭霸天下的趨勢。

隋煬帝不是因為高句麗不敬而討伐高句麗,而是因為高句麗作為一個地方政權,不服從管束,並有爭霸天下的氣象。

為此,隋唐不惜國力,一定要滅掉高句麗。可以看出,隋唐與高句麗之間的戰爭,不是國與國的戰爭,而是中央政權與地方政權的戰爭,隋唐這是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戰。

高句麗滅亡后,新羅人吸收了一部分的高句麗遺民,文化落後的新羅人也就有了一些高句麗的文化和風俗。然而,他們不存在對高句麗的繼承關係。包括後來的高麗。高麗人和高句麗人完全是兩個概念。

唐朝把高句麗**部分遷徙到了河北一帶,高句麗人消亡在民族大融合之下,被契丹、渤海等民族吸收。唐朝崩潰,遼國建立政權之後,又把渤海人東遷,唐朝和遼國的這種做法等於是放棄了朝鮮半島北部地區,也就是漢朝時的四郡之地。這四郡之地被新羅人所佔,後來成了高麗的地盤。

文明意識的不同,是遼國沒有滅亡高麗的原因。宋遼夏三國在文明意識上都是一樣的,無論是哪一個政權統一中國,都只會認為是華夏統一改朝換代。如果遼國滅亡高麗,高麗人不會這麼認為,他們只會認為他們的文明要消亡了,要亡國滅種了。文明的衝突,才是根本衝突,遼國即使滅亡了高麗,高麗人也不會承認遼國的統治,只會不斷反抗。這種情況下,要統治高麗這個地方就很難了。

蒙古人、遼人、契丹人、党項人等稱呼都來源於政權,漢族人在宋遼夏三國都有,他們的稱呼就不是漢人了,而是宋人遼人夏人。宋朝的這個稱呼,是因為宋太祖自宋州起兵,奪取天下的。

其實,華夏會盟,高麗和占城一樣,都是沒有這個資格的。日本人是秦朝遺民後裔,三佛齊、大理是漢朝遺民後裔,交趾是漢唐兩朝遺民後裔,契丹人是夏朝遺民後裔,党項人是商朝遺民後裔。都有資格說是華夏人。唯獨高麗和占城沒有。

好在,華夏聯盟還帶著佛國聯盟的意思,高麗是佛國,占城準備成為佛國,所以兩國才被允許前來會盟。占城是婆羅門國家沒有錯,只是被交趾弄得亡國后,占城的高種姓已經消亡,低等種姓當上國王后,要鞏固統治,改信佛教成為必然。

真臘與蒲甘也是佛教國家,一是因為他們不是華夏子邦,二是大理與交趾不會允許他們前來會盟,所以這次沒有真臘與蒲甘。

然而,到了後世,隨著華夏文明衰弱,這種文明意識逐漸被西方的民族主義意識所代替。這給後世的中國帶來了****這個問題。元清兩朝也經常被拿來說事。

華夏子邦這個概念,在現在的中華帝國各國也不同。這也是耶律洪基和白河天皇互不待見的原因。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高手過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