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轉折

第91章 轉折

習慣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東西。系統已經消失了一段時間了,但是九焰有時候還是會下意識的想要動用系統,去朱祐樘身邊。在毫無反應之後,才慢慢意識到,原來系統已經離開了。

哪怕以九焰這樣的心性,這種時候,也難免會覺得心情不好。

心情不好,就要發泄。有人送上門來,連找人的麻煩都省了。

雖然張家很想把這件事情壓下去,但是顯然,京城裏並沒有什麼秘密,何況這件事背後還有人推波助瀾,所以不出半天時間,事情就已經傳遍了整個京城。

起先是劉翰林跟張巒在書院正好碰見了。劉翰林是來接自己的兒子回家的,而張巒當然也想把事情處理了。

於是兩個家長見面之後,張巒便主動上前同劉翰林說話。

到底是自己的兒子打傷了人,且不論原因是什麼,張巒就要矮人一頭,所以姿態也放得很低,只希望這件事情大事化小,不要鬧出去,讓別人看了笑話。

張巒心裏還是有一點把握的。官場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尤其是最近,因為女兒的緣故,張巒在同僚中的地位水漲船高,很多人都願意同他多來往,於是他也就跟着知道了不少事情。

這位劉翰林是個很要面子的人。自己的兒子學問不好,對他這個清貴的翰林學士來說,可算是大大的打臉,所以平日裏,都極少會提到這個兒子,便是不希望被人注意到。

如今出了這種事,傳出去,張家固然沒什麼好名聲,劉翰林的臉上也不會好看。所以張巒覺得,這件事情想要達成共識,應該算是比較簡單的。

卻不曾想,這裏劉翰林的態度,一下子就強硬起來了。也不說別的,就治說孩子沒醒,他沒有心思想這些,讓張巒容后再議。

張巒心下便漫上一層隱憂。

九焰能夠想到的那些東西,他自然也想得到。如今盯着張家的人太多,這也是他打算大事化小的原因,否則的話,憑着九焰現在的身份,真不必怕了誰。

可是看劉翰林這個態度,此事分明不能善了。原本愛面子的人,忽然不顧這些了,其中的緣故,不必深想,便能知道是怎麼回事。

若是對方抓着不放,怕是女兒終究會受了影響。

等到進去見到兒子,聽說那位劉公子居然還有心疾,張巒的眉頭就皺得更深了。

「爹,是我做錯了。」張鶴齡見狀,心中十分內疚。他當時應該多忍忍,不該被人一激,就不管不顧的動起手來。現在事情變成這樣,他們便是渾身是嘴,怕也說不清了。

張巒搖了搖頭,嘆氣道,「罷了,你雖然有錯,但這件事是有人故意算計,你到底年輕,也不是那麼容易躲過的。」

「爹,你是說有人故意算計我?」張鶴齡吃驚道。

張巒看着他,「爹從前跟你說過的話,都成了耳旁風不成?你姐姐如今身份特殊,偏又還沒有入宮,咱們家正是最要緊的時候,不知道多少人起了心思呢!爹說過多少次,你別在書院給你姐姐惹事。唉!」

張鶴齡低下頭,「我回去就同姐姐認錯,這次的事情,是我自己做的,絕不會連累姐姐!」

「蠢貨!」張巒訓斥道,「你以為事情當真那麼簡單?只要你姓張,是她的弟弟,這件事就跟她脫不了關係!出了這件事,你知道外頭的人會怎麼說我們張家嗎?」

「教子無方,無法無天!」他指著張鶴齡,恨鐵不成鋼的道,「這樣名聲的人家,怎麼可能出一位皇后?」

「皇后?」張鶴齡驚呆了。

但是他很快反應過來。是啊,姐姐如今入了宮,就是嫁給皇上,沒有意外的話,就是皇后了。

母儀天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那個位置有多少人盯着,多少人想坐上去自不必說。

而他還拖了姐姐的後腿。果然是愚不可及!

「爹,孩兒真的知道錯了。以後也絕不會再犯,這件事情,爹還是趕緊想辦法才是。」張鶴齡也有些着急了。

之前他只覺得自己犯了錯,一力承擔便是,雖然心慌,但還有另一種身為男子漢,剛剛長成時的意氣風發,好像什麼事情對他來說都不算困難,咬咬牙就能撐過去。

但一旦連累到家人,他心中的那種篤定,便煙消雲散了。

悔不該不停爹娘的話,犯下大錯,現在只希望沒有影響到姐姐的前程,否則的話,十個他也不夠賠的。

張巒拍了拍兒子的肩。

雖然這次是張鶴齡做錯了,但他知道自家兒子,雖然有武力,但從不濫用,而且性格也算得上是沉穩,應該不會無緣無故對人出手。

再聯繫到劉翰林的態度,被人算計的可能更大。

他想了想,問道,「你當時到底是為什麼要動手?」

「他說姐姐的不是,我當然忍不住。」張鶴齡道,「這些小人,當真陰險,故意設套來讓我鑽!」他握著拳,一臉不忿,「有什麼事,只管沖着我來就是了,為何要耍陰招?」

「沖着你來做什麼?你是哪個牌面上的人物,值得人家這樣花費心思?」賬款瞪了他一眼,「往後用點心,你姐姐就算入了宮,日子也不容易,你若是再給她招禍,爹饒不了你!」

「知道了。」張鶴齡咬着牙應道。

張巒這才道,「罷了,我再去看看劉公子,問問劉翰林的意思,這件事還是以和解為要。不過我想,對方既然有了動作,怕是不那麼容易,接下來要怎麼辦,卻還要從長計議。」

說到這裏,忍不住又嘆了一口氣,對兒子道,「你先回家去,別讓人找到你,免得節外生枝。你姐姐也在家,多陪她說話,讓她別胡思亂想,爹會想辦法的。」

「是。」張鶴齡眼睛一亮。姐姐一貫能幹,比自己這個兒子還得爹的心,說不定這件事情,她也能有辦法解決呢?

與其在這裏發愁,不如去看看姐姐那裏是否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張鶴齡回來時,九焰當然早就已經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聽到他說的話,心中倒是欣慰不少,「出了這麼一件事,倒是讓你更加穩重了,也不算全是壞事。」

「姐姐,難道你就不擔心嗎?」張鶴齡見她氣定神閑的模樣,忍不住問道。

九焰道,「有什麼可擔心的?你想,這樁婚事,是先帝,太后和皇太后親自定下的,金口玉言,可不是那麼容易更改的。否則,豈不是打了皇家的臉面?便是為了這個,我也不會那麼容易出事。」

這件事瞞不過宮裏,朱祐樘到時候也會有所動作,九焰的確不擔心。

當然,這只是說給別人聽的理由。實際上,對於這件事,她已經安排妥當了。

精神力滿值之後,妙用更多,正好藉著這一次的事情,試驗一番好了。

……

這件事情最後也沒能壓下來。甚至第二日早朝時,便有御史上了摺子,參張巒教子無方,縱子行兇,目無法紀等等罪名。

那奏章洋洋洒洒,幾乎將劉公子說成被打成殘廢,而張鶴齡則是窮凶極惡。

朱祐樘都被氣笑了,「此事朕也有所聽聞,只是不曾像卿家所說的這般……聳人聽聞。朕知道,御史有風聞奏事之權,不過,卿家也不該聽風就是雨啊。」

一句話將那御史說得臉上一片青白交加,幾乎難以在金鑾殿上立足,訕訕的退回了班中。

朱祐樘這才道,「原本不過是兩個學子口角兩句的小事,不過,朕聽聞,似乎劉卿家的兒子,患有心疾?」

劉翰林連忙出列道,「回皇上的話,臣那個不成器的兒子,的確是自幼體弱,也有大夫說過,他心肺方面似乎有些問題。只是這種病無法根治,只能好生將養,臣亦無法。從前只盼著孩子與別人一般讀書做學問,因此隱瞞,是臣有罪。」

他自己把這個罪名擔起來了,朱祐樘反而不好責怪他了。畢竟作為一個父親,一片拳拳愛子之心,並沒有錯。人家也只不過是隱瞞了一點病情,之前那麼多年,也好端端的過來了,偏偏在張鶴齡手下出了事,這能怪誰?

只能怪張鶴齡自己運氣不好。而這件事,他怕是甩不脫了。

就算皇家維護張家的名聲,堅持讓九焰入宮,張鶴齡的前程也毀了。——這件事不管拿到哪裏,上官給他的,都只能是一個魯莽不堪用的評語。

「罷了,聽說劉公子如今還未醒,覃吉,你讓太醫院的御醫去看看,被傷著根本才是。」朱祐樘道。

御醫和太醫不同,雖然也是在太醫院供職,但卻是專門給皇帝看病的。其他能夠享受到這個待遇的,只有皇太后,太后和皇后三人罷了,其他的嬪妃主子們,都只能請太醫看病。

朱祐樘把御醫派出去,這就是要替張家息事寧人了。

劉翰林立刻跪下謝恩,但仍舊道,「皇上,我兒不過是離家求學幾日,就被人打傷昏迷著送回來,內子在家中日夜悲傷啼哭,懇請皇上為老臣做主!」

這句話說出來,朱祐樘忍不住深深看了他一眼。

饒是跪在地上,並沒有直接接觸到皇上的目光,劉翰林也覺得如芒刺在背,幾乎汗濕衣衫。但是他如今騎虎難下,與其這麼放棄,不如放手一搏。否則的話,既得罪了張家,皇上那裏怕是也討不了好。

朱祐樘沒有再說什麼,只是道,「先讓御醫去看看,無論如何,也要等令郎醒了,再作打算。」

見劉翰林還要再說,朱祐樘微微皺眉,「好了,不過一件小事,莫非還要在朝堂上說個不停?」

一位御史抓住了他話中的漏洞,立刻站了出來,「陛下此言,臣不敢苟同。」

「這件事雖然是小事,但對大明的影響,卻意義深遠。原本先帝看中張氏門楣,欲為皇上聘娶張氏長女。但是如今看來,張家家風不正,根本沒有資格送女入宮。皇後娘娘母儀天下,乃女子典範,必得德行如一之人才可擔任,還請皇上三思。」

朱祐樘冷笑,「張家家風正不正,有沒有資格送女入宮,難道不是禮部考察過的?」

這拖人下水的功夫登峰造極,禮部的官員立刻急了。這張家如果真的被安上了這些罪名的話,他們就是辦事不利,皇上要是不高興,直接擼了官帽,也不是不可能。

原本還能看戲,但是如今朱祐樘這話一出口,他們就必須站隊了。

這位陛下,看來比想像中的了更厲害啊。不少臣子心裏都同時想到。

之前朱祐樘雖然曾經攝政,現在更是登基為帝,但他畢竟年輕,再說子承父業,三年不改其道,是孝道,所以目前他什麼都不能做,一切都是蕭規曹隨。

這位皇帝陛下心性,能力如何,很多臣子都並不清楚。

但是這件事,卻是讓他們看出了幾分端倪。

皇上未必在意一個張家,或是誰來做皇后,但是,皇室的威嚴和臉面,卻不容冒犯。如果連先帝的遺詔都能這般輕易推翻,那他這個皇帝還怎麼當下去?

於是立刻就有機靈的人知道要怎麼做了。

見事不可為,劉翰林那邊自然也只能暫時偃旗息鼓。反正事情擺在那裏,只要劉公子一天不痊癒,就總有能出手的機會。不必現在跟皇帝擰著來。

可惜,御醫的動作很快,並且檢查的結果也很快傳遍了京中。

劉公子根本沒有什麼心疾。非但沒有心疾,御醫不過是給他扎了幾針,令他恢復意識,結果他醒來之後,精力十足,竟然按捺不住,在自家院子裏跑了十來圈,這才消停下來。

這樣精神百倍,怎麼可能是「需要靜養」的心疾?

而且之後御醫詢問劉公子,他也說自己根本沒有什麼心疾。這樣一來,劉翰林的話,等於是被他的兒子親自推翻了。

之前那番聳人聽聞的話,針對張家的誅心之言,當然也就統統都要打折扣了。

不過是兩個同窗吵嘴,劉公子一時急火攻心,暈倒過去,居然被歪曲成了這個樣子,眾人看劉翰林的目光都有些不好了。

此人如此行事不端,萬一以後跟他有了什麼齟齬,誰知道他是不是會暗地裏給自己使絆子?一個不查,很有可能就會被他給弄倒了。

朱祐樘也適時的表示了自己的憤怒,又降了劉翰林的官,讓他滾回家去思過,什麼時候想好了什麼時候再回來。

同時大加賞賜御醫,這態度分明得所有人都能感覺到。

對於不知情的人來說,這件事就是張家遭人誣陷。但是在知情人和當事人看來,頗有些神轉折的意思。

就連張家人也不知道事情怎麼會變得這麼快。之前劉公子的確是不太好,而且既然對方出了手,就必定安排妥當,不可能出這麼大的紕漏。

——至少劉公子的確是身子不好,絕不會繞着院子跑十多圈都不累的。

不過,最後所有人都覺得,這應該是皇帝動了什麼手腳。

至於真正動了手腳的人,見事情解決了,自然深藏功與名,假裝自己也什麼都不知道。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驕妒(系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驕妒(系統)
上一章下一章

第91章 轉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