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對策

220對策

一西安軍事學院位於西安古城牆拱衛的老城西南,正對鄰兒」西安軍事學院只是偌大的大學城的一小部分,而大學城又是西安新城區的一小部分,只是除了大學城稍具規模,其他的還大多停留在規劃圖紙上。

西安已經確定為國防區的「首府」原駐重慶的一些機構已經開始陸續遷至西安,教育廳農業廳都是最早將領導機關設置於西安的部門,而實際履行國防軍總參謀部的戰略研究教研室則由於主任法肯豪森主持西安軍事學院的教學,也早早的搬至西安,這裏也成為國防軍處理日常事務的臨時總部,而現在更由於戰事的原因成為最重要的戰時指揮中

「陳帥真是個奇怪的人。」法肯豪森搜羅著不多的漢語辭彙,選中了奇怪表達他的不解。

「先生,可能我們無法洞悉陳帥的內心,或者我們的思維跟不上陳帥,每當到了這個時候。之前,這樣的情況已經出現多次,我唯一做的就是服從。」薛波儘管也是不理解陳建峰的做法,但他還是習慣性的服從。而作為法肯豪森的助手,他還要勸說法肯豪森不要因此有別的想法。

法肯豪森很納悶且有些失落,任誰費盡心思制定了一個龐大而可行的計哉,這個計劃實現就能一舉統一全國,作為這個計劃的策劃者,這份光榮那可是不一般,但這份計利卻被否決,不僅僅如此。還有一份裁軍方案,實際為讓他們制定相關詳盡方案的命令。

按照這個裁軍方案,國防軍現役的正規軍,二線部隊即各地的保安部隊,雜牌新舊部隊包括劉存厚的川軍,龍雲的滇軍,那本殷的粵軍等等四十萬人左右的現役部隊將裁減至五萬人,這五萬人還包括海軍空軍以及原屬民軍編製的海上保安部隊和陸戰隊,滿打滿算留給陸軍的員額只有三萬五千人左右,這意味着現有的兵員十選一,而三萬五千人的部隊需要控制的國土卻是八百萬平方公里,人口也超過一億。

不僅僅如此,新疆西藏還存在遠期的戰事,外蒙還有需要長時間才能完結的戰事,與周邊勢力還存在長期的爭端,更重要的是現在國防區馬上就要面臨一場大戰。

這場大戰按照法肯豪森與薛波等人策戈,的計發,」依據民國各方現在的態勢和國防區的實力。本可以一舉統一全國。

並不是法肯豪森衝動,刻板一向是德國人的秉性,這也意味着嚴謹。做出這個計劃法肯豪森經過了長時間的籌算,對於各方的實力也做了詳盡的分析,而這個分析是建立在國防區情報門精準每詳盡的資料情報的基礎上做出的,所以這是一份理性的計戎。

國內各勢力的武裝普遍存在一個戰鬥意志薄弱的嚴重問題,特別是喪失指揮首腦機關或是失去領軍人物的時候,戰鬥意志迅速降至零,直軍全線的崩潰,滇軍的投降無一都驗證了這個事實,而上下級友鄰各部之間的聯絡通信不暢通這種指揮體系的不完善更加劇了這個問題,往往會因為不正確不精準的消息傳遞造成軍隊恐慌,乃至使部隊完全崩

國內各勢力普遍存在戰鬥潛力不足,也就是整體國防動員能力不足的問題,即打不起消耗戰和持久戰,武器等裝備或其主要原材料幾乎全部依靠外購,脆弱的財政也支撐不起大規模的持續戰爭,這一狀況還表現在基礎設施的薄弱導致兵員物資輸送能力的嚴重不足,即便能有一定規模的裝備庫存或生產能力以及後備兵員,但卻無法與前線有機的連接,即前線部隊的後勤線很容易被掐斷。

尤其重要的一貞,不僅各勢力之間存在紛爭,即便是為了各種利益因素暫時的各勢力聯盟也掩蓋不了其分裂的本質,而且同一勢力內部也存在各種相爭的派別,這導致國內各勢力的向心力非常有限,也就是說國防軍所謂的統一之戰貌似與全國為敵,但實際卻是各個擊破,而且僅僅需要擊潰幾股勢力即可。

所以國防軍只要在北線擊敗張作霜和馮玉祥聯盟,南線的廣州政府更不足為慮,其他勢力中的老直系肯定擁戴新中央政府,類似閻錫山等反直系或是中間派也很快就會投誠,名義上的統一也就形成,以後可徐徐圖之。

但是陳建峰卻否決了這份可行性極高的計劃」這讓法肯豪森納悶不已,而隨後的裁軍命令就讓薛波等軍方人員鬱悶了,

「美國在舊遲年就具備了領袖世界的實力,當時它的國民生產總值是歐洲和日本的總和,陸軍也有幾百萬兵力,海軍也與英國不椎上下,更重要的是他有錢啊,但是一戰後我們在世界政治舞台上難覓美國人的身影,甚至法國人在全球事務的主導權都要強過美國,這個狀況讓人深

國防區現在籠罩着一股特別的氣氛,軍方和政務人員普遍的有一股強烈自信的情緒,這種情緒的表現就是在國防區的擴張上具有強烈的意願,借現在的局勢統一全國的念頭並不僅僅存在擬定作戰計劃的法肯豪森那裏,而是眾多人的念頭。

當然這個眾多人不包括普通民眾,讓一個本分甚至逆來順受的人完成到狂熱的戰爭分子的轉變不會那樣簡單,他們不關心這些。關心這個的是上位者或有可能成為或者想成為上位者的人。

擴軍意味着更多更高的軍職,擴張的地盤意味着更多更高的職位,這也是一種上進心的表現,當然不排除「官本位」思想的餘毒,特別是民軍中那些營連長們,不管是鄉仲,還是佃農,由原來的「小民」榮升為「官」都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尤其是民軍的營長被稱之為「相當於副縣級」這更是激發了民眾當官的熱忱,但是大規模的民軍組建已經過去,而且隨着民軍升格為兵團的展開,一部分民軍還要取消,要想陞官,最便捷的方式是擴張。

任誰也想不到,國防軍民眾出現的擴張主義的原動力竟然是官本位,而官本位的實質卻是「奴才本位」一個接受官本位思想的人實際骨子裏同時也是個奴才。

當然並不排除一些理想主義者出於格束混戰,拯救民眾於水火的初衷。但不管怎樣,擴張主義在國防區開始盛行,而且是主旨的思潮,畢竟話語權是掌握在能發出聲音的大多數人手中。

而在國防區的高層中。除了韓鐘鳴張正紅等一干唯陳建峰馬首是瞻絕對服從陳建峰的人看到陳建峰不做表示也不多說之外,丁文江范旭東等一干人都是理想主義者,甚至某種程度上,擴張主義的源頭就是他

民主儘管需要集中。陳建峰的意圖即便有不同的聲音但到了執行階段也能得到百分心占的貫徹落實但陳律峰不希望紋種帶有抵觸情緒的被動亂,。尤其是高層的思想必須統一,而且是心悅誠服的統一。

幾次交流后,丁文江范旭東一干人也很快接受了陳建峰「保守」的戰略意圖,不僅他們自己接受了這個意圖,還主動的按羅論據驗證這個意圖,進而更加贊同這個意圖,由此陳建峰在奉軍進入江蘇,齊蔡元宣佈下野后,召開了國防委員擴大會議。

除了遠在美國的韓鐘鳴。山東綏遠戰事吃緊的路明王平武,連東征戰事沒有了解的雲南軍政臨時主官劉湘和龍雲也飛抵重慶,由此可見這次會議的重要性,部分軍政主官也列席了會議,而會議卻是以座談的方式召開的,陳建峰在起頭之後就偃旗息鼓,由個人發表自己的見解。

「形式的統一全國還不如不統一,統治不僅要統,還要舟,統而不治不如不統,而要完成統治,必須要建立自上而下的政權機構。而且還要使各級政府真正的做到上下一統,這都需要大量的政務人員,而且是我們的政務人員,這卻是我們國防區現階段自身都難以滿足的。」

丁文江闡述了行政人員的匿乏,特別是對於國防區力求的高效廉潔精幹的行政人員更是缺乏,而這卻是組成政權的最基本因素。

「一個小學生最低的花銷一年就是十元,這僅僅是衣裝費,文具費,以及分攤到個人身上的學校運行費用,中學生的花銷還要大,魯北的條件最好,當年完成「普五,「普六。的入學目標都是非常的困難。四川等地的普六也是付出了相當的代價,克服了極大的困難才得以完成校舍等基本建設,才實現了適齡學童的接近百分百的入學率,現在的陝甘綏遠雲南海南兩廣新區都要實現普六,而完成普五普六的地區還要實現普九,國防區的財力難以維繫更大範圍的教育普及計劃」更重要的是,除非建立國防區現行的行政體制,否則無法推行這種教育普及制度。

供養一個小學生的開銷每年至少二十元,其中十元是食物的開支,現階段國防區都是由政府供給,而這二十元也是低成本價格,按照學生高營養高質量的食譜。市價十元根本就不夠。

我諮詢過財政部門,自己也做過相關的研究,政府出錢辦教育實質也是民眾自己辦教育,只是民眾收入分配支出的不同形式罷了。但是只有政府的這種大包大攬,才能使得學童能上學,特別是女童和大齡學

在普通的民眾家庭,稍大點的孩子都是勞力了,十歲的孩子不僅能夠照顧弟妹,幹些家務。還能割草餵豬乃至幹些農活,城市的孩子或是當報童或是干學徒,已經可以賺錢養家了,而上學卻是倒貼錢,如果不是政府強力推行普及義務教育。他們根本就不可能上學讀書。

我說這些並不是不關心非國防區的學童讀書的問題,問題是我們能不能全負擔得起,問題是我們能不能在確保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做的更好?如果不能,我寧願保住現有的成果。這已經是偉大的成果了。」

范源謙還就師資力量。校舍以及民眾的意識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能做的更好最好,如不能,確保現在的成果就是最好。

「外交問題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前政府遺留的條約我們承認不承認?外債我們要不要履行還債的義務?租界等列強的特權要不要廢止?這些都是現實的問題,而最大的可能是我們繼承各項不平等條約。

僅僅前清和之前政府遺留的內外債就達到十億美元,我們中央政府這幾年能確保徵收入庫的財政收入也就一億多元,僅僅維持起碼的行政費用都不足,財政是靠舉債維繫,即借新債還舊債。

可能我們主政后,財政收入會有大幅提高,但支出同樣會大幅提高,從外債等一系列涉及外交關係的方面來看,我們主政中央短時間內不會有大的改善,而且我們將不的不直接面對列強,外交騰挪的空間比之現在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現在我們根本無需承擔任何責任,也沒有任何包袱可背

「一五計劃已經全面鋪開,但是國防區最基本的基礎設施都沒有完善,今年以及明年乃至後年的上半年,我們還是處於基本建設階段。按照陳帥的說法就是「補課」我們要埋多少根電線杆子,我們要修多少條道路,我們要建設多少個電站。才能在現在的國防區建成基本的基礎設施。

還有我們有限的技術人員還要在這兩年多的時間內提高自身的素質才可能初步具備成為一五計劃基本獨立的技術基礎,而這個技術基礎還是最簡單的,最初步的。按照我們相關人才的培養計哉」即便是最樂觀的估計,也要到口年也就是一五計劃,的最後一年能達到足以基本承載相關工業化的技術基礎。

這還不考慮資金的問題。工業化最關鍵的幾個要素,資金市場技術新增國防區以外的地區都不會給現有的態勢有任何趨向良性的變化,因為即便是維繫現在的國防區的局面,相關的市場資金技術,我們要想取得都可以得到,而且不需要分散我們有限的資金技術。」

范旭東巴玉、藻分別從外交工業化方面闡述了統一的利弊。

言而總之總而言之,包括行政資源在內所有的資源是有限的,主政中央在帶來可能的統一大市場,統一的行政架構,統一的財政收入等等有利的方面的同時,也不得不背負各種包袱,也就是反作用力。

國防區現在具備了統一全國的能力,但卻沒有具備治理全國的能力,更沒有具備發展全國的能力。不僅僅如此,很大的可能是國防區現在急速發展的態勢可能受全國的拖累,導致不能達到既定的發展目標,這是經過討論后眾人的一致認可的意見。

「我和鐘鳴之前談過一個事。做事的人不可能不會永遠都沒有錯誤,只有不做事的人才不會犯錯誤,主政中央的人就是做事的人,我們有事沒事可以挑個毛病,針眨一番時政,但是我們要是主政了,到時挨罵的就是我們。反正背黑鍋我們不幹,挑刺找毛病的事倒是其樂融融。」

張正紅的話道出了一個地方實力派最大的優勢,國防區只想佔便宜,那個背黑鍋的事就由別人去做,主政中央屁也不是,

更深層次的緣由是陳建峰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列強能夠容忍國防區發展到什麼程度?」這是個不的不面對的問題,而且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一個國家的實力取決於多種因素,領袖的領導能力大小和鬥爭意志強弱以及進取心高低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而這瓦構成國家內外在影響力的最大因素,由眾個因素能夠決定…國家的內外政策,也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水平。

處在列強的角度,不希望民國出現一個統一的中央政權,更不希望出現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執掌一個統一的中國,陳建峰顯然不是符合列強理想中滿意的中國領導人的選擇。一個,地方實力派和中央政府領導人的標準在列強那裏是不同的。

陳建峰在得出現在的中日實力整體相差不大的結論的同時,還得出了現在日本侵華成功的概率要比其後容易的多。割據的政權軍隊,沉睡的國民,脆弱的工業,抵消了總體實力相等的均勢。

現在民國實力的這個統計結果是總計,是各個派別斟據的民國總體的實力,但是這個數據卻是「失真」的,分散的實力並不是簡單的加法累加,如果刨除因為各派別敵對造成的實力抵消,以及聯合抗敵時保存實力的「隱蔽實力」中日兩國的實力對比就是顛覆性的大逆轉。

這也是法肯豪森做出能輕易統一全國的判斷的根本原因,不是國防區實力強,而是國內其他勢力一盤散沙的狀態導致的整體實力的消弱;當然這也是列強特別是日本能判讀出來的。

一個完成統一的中國即便是贏弱不堪的,可必定是個大國,也就能整合國內的全部實力,這是列強不希望看到的局面,列強一直的努力就是維持民國的分裂狀態,實質列強的這種作為對於國人來講並不陌生,漢武帝的分封制,滿清針對蒙古的分旗都是通過分裂對方消弱其對抗中央的能力,只要是獨立的勢力,彼此之間就有矛盾紛爭,即便能短暫的聯合,也不可能形成絕對的合力,這就造成了整體實力不變的狀況下實際實力的縮減,乃至喪失。

陳建峰專門就國防區和民國的發展戰略問題和丁文江等人不止研討過一次,國防區具備在國內影響的本錢,但出了國門就沒有了,而這個。本錢還針對的是國內的勢力,還不包括列強在國內的存在。

很想觀,但這絕不是陳建峰妄自菲薄,而是血淋淋的事實,儘管有些殘酷,

這就涉及國防區的定位問題,就得從「謀略」說起,謀略這個詞從字義上講,這個詞也包含了兩層含義,「略」是方略,是一件事情的大方向或者基調;而「謀」則是這個大方向下的具體手段,其實質在於最大限度利用手頭的資源去實現那個大方向。

「謀略」中「謀」為「體略」為「魂」

「謀略」不是絕對概念,事務往往是由多個層面組成的,戰略方面的「謀」決定戰術方面的「謀」也就是這一層面「謀」的「略」而對於當前中國的國家利益來講,屬於「大略」國防區層面就是這個戰略下「謀」而國防區發展之「略」就是這個「謀」但對於下一層面卻是「略」

民國的「大略」是實現中國根本國家利益的長期行事的基調,但是從歷史結合現狀來看小國弱邦是不存在「大略」的,特別是現在的國際環境下,作為弱國的民國是列強實現霸權的犧牲品,民國也不具備對國際環境的影響力,甚至不能主動的以對國際環境的變化采眼淚整政策來適應這個國際環境,而是被動的接受這個現狀。

民國這種「無略」或者「無能制略」的狀況限定了國防區的「謀」只能發揮戰術層面的略,而且是限定在民國國家根本利益層面之內,同樣是處於被動接受國際環境的狀態,而不是主動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造國際環境,也不具備這個能力。

這種狀況從深層次極大地限制國防區的發展進步,如何在這個極端惡劣的環境下謀得發展呢?

陳建峰選擇了從另一個角度。制定國防區的「謀」那就是使國防區脫離民國整體的「略」而國防區的「謀」卻是定位於列強們堅持的「戰略」下的戰術層面,即作為列強主導的國際環境下的次級利益分配者,是適應這個國際環境而不是改造這個。國際環境。

具體到民國就是不改變列強期望的民國割據分裂的狀況,也不會讓民國出現一個強有辦的領袖,而是維持亂世,自結列強壓榨掠奪民國國防區之外的區域,國防區做的是殖民中國的中國地方實力派。

做出這個選擇對於陳建峰來講並不輕鬆,還是那句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列強主導的世界秩序絕不會輕易讓一個大國破壞,也就是不能容忍一個強大的中國。蘇聯崛起期間也是充滿著抗爭和民眾血汗乃至苦難,而且其本身具有的實力和基礎以及在這個實力基礎上對國際環境的影響力不是民國相匹敵的。蘇聯確切的說是曾經的列強的復興,而不是積弱的民國的振興。其面臨的國際敵人在遏制其崛起的努力上也沒有民國面對的敵人堅決,從實力對比上也不如民國的強大。

陳建峰並不是患有受迫害妄想症,而是血淋淋的事實,看看民國周邊環伺的列強,看看國內的租界和外國駐軍,這都需要一個個的面對,陳建峰不可能相信這些霸權主義會「出於對新生政權的敬意,主動地廢除不平等條約。放棄一切特權。」更不會相信他們能「平靜的對待一個大國的崛起」

「一手扛槍一手扛鋤」也就是邊戰鬥邊生產,這個陳建峰直接給予否定。在工業時代,不可能存在「以戰養戰」所謂戰爭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也是瞎說或者是片面之詞,是曲解。

不管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用以核算社會生產能力的計量方式都最終還是「財富」戰爭卻是消耗財富的。

只有當戰爭獲得財富大於消耗的財富,這場戰爭才是賺錢的,而且這個戰爭獲得財富還有直接財富和間接財富,或者是現實利益和遠期利益,也就是說只有能獲得足夠的直接財富和現實利益能彌補戰爭的消耗才能持續的進行戰爭,這就是「以戰養戰」

但當這個鏈條斷裂之時,就達不到一以戰養戰的目的,民國的實力和戰略態勢以及戰場環境決定了民國與可能的敵人進行的戰爭不可能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而所謂的發展軍工生產激活工業產能促進工業生產能力的說法也是片面的,軍工生產的產品只有外銷即不以本國的財富買單才會為本國創造利益,否則就是消耗本國的財富。而軍工生產對本國經濟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衍生技術的民用,但這都需要本國財政也就是實力達到一定的規模,有一定的冗餘度,即財政在滿足民眾生活和基本建設后可以供養一定規模的國防力量,而且民眾比彼得有定能力的消費能消化軍轉民技術開發的嚴毛六

民國當然不具備這樣的財政條件和購買力,而這一方面恰恰說明軍事開支不管在什麼狀態下都是與民用爭奪財政份額,而軍事開支所體現的作用主要是捍衛國家安全這種潛在間接的非效益的效能。

民國不僅沒有能力支撐連續的曠日持久的戰爭,更不會在戰爭中謀求發展,只能是不斷耗損財富。以及損失寶貴的發展時間。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一手扛槍一手扛鋤」也就是最簡單的屯田養兵,兵民一體的方式在「冷兵器」時代可以應用,但是在熱兵器時代,特別是速射武器和重型裝備大量使用的現代戰爭,這種方式根本無法承載戰爭的消耗。

「陝甘寧大生產運動」的出產勉強只能滿足步槍部隊的消耗,而國防區現在的民軍和進行農業生產的兵團其本質類似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作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揮的巨大作用,不得不佩服老一輩革命家的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聰明才智,這實質是「武裝移民」說別的都是假的,就是移民,陳建峰看重的就是兵團的這個作用,才不斷的組件民軍,升格兵團。

而不管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還是現在的民軍兵團,所承擔的作戰職責都是低烈度的類似於武裝警察所執行的任務,或是作為主力部隊的後備兵員,以及遂行後勤保障後勤補給的輔助任務,並不是耍他們(他們在裝備和練上也達不到這個能力)進行大規模高烈度的戰爭,他們的作戰對象都是「亂民匪幫」而不是「敵軍」他們的主要職責都是生產建設。

安定的建設環境,只哼哼這樣的環境才能有可能進行生產建設,特別是在無論是民國還是國防區都非常的脆弱的階段,這一點更難為可貴。

兩害相權取其輕,既然不能在全中國很快的擁有一個安定的局面,退而求其之使國防區擁有一個良好的安定的發展環境就是折中的選擇。

國防區割據於民國這樣的態勢,一個優勢就是可以消除國防區發展導致的中國實力的總體上升引起的列強的戒心,搞工業化建設,那麼多工廠大壩鐵路等明顯的目標,想完全隱藏實力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民國的割據狀態也就是「不能形成合力。的理性綜合實力的統計方式得出的結果就是民國整體實力並沒有因為國防區的發展而大幅增強。

第二個優勢就是國防區不承擔一個國家的義務,而且還能從這個國家謀求利益,儘管這個國家是自己的祖國,但卻並不妨礙國防區與列強一起從那裏摟取利益,一個紛亂落後的民國從某揮方面前更符合國防區的利益,也減低了近期控制遠期統一的成本。

第三個優勢卻是利於國防區統治的穩固,人都是善忘的,國防區的民眾在度過最初的困苦階段之後。其對生活的訴求肯定要提高,而陳建峰的意圖卻是大家要過幾年苦日子,民眾肯定對這種生活質量有不滿情緒,但是有民國其他地區民眾的比照,這種不滿肯定很容易被消除。而國防區與其他地區的差異也對吸引人才資金人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反正不管在其他地區還是國防區。都沒有便宜別人,這就是「豬頭爛了在鍋里」便宜不出當家。

第四個優勢卻是利於中國邊防的穩固和經濟的地區平衡。民國其他地區存在的租界等問題在影響主權同時並不會造成國土的流失,這個是陳建峰知曉的,但是中國的西部卻是存在巨大的危險,而且這個危險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反而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嚴重,這個也是陳建峰知曉的。

外蒙新疆西藏三個地區現在正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期,而且陳建峰卻是想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這就涉及地區經濟平衡和人口分佈的問

不管是哪個歷史時期,西北西南都是蠻荒之地,對中原人並不具備吸引力,由此造成了邊疆地區漢人人口基數不足的現狀,而穩定邊疆最根本的因素還是「人」的問題,只有漢人在人口比例達到了絕對的優勢,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

而要讓人口流動,靠武裝移民這種實質為不得已的方式終究還不是根本解決之道,只有讓這些的區的民眾生活質量大幅高於其他地區,如果達到這個目標,那不僅僅是留住留不住的問題,而是如何限制移民的問題。

同樣,西部對於中部東部經濟發展水平的優勢也能維繫中國整個經濟分佈的均衡,不能不承認,東部地區發展經濟的條件要遠遠優於中西部地區,即便是落後幾年十幾年,一發力很容易實現趕超。

陳建峰做出這樣的決定應該是很久之前的事情,為此,他也做了大量的佈置,可能他是最反對吳佩乎武力統一的,第二次直奉大戰按照那個歷史時空的大致結果就是他一直竭力想要得到的結局。

打雲南,打海南,甚至打外蒙都是為了實現這一結局的佈置,由此在北方國防軍明面上的武裝力量已經被削弱到很贏弱的狀態,甚至連大部分的軍艦都被早早的調往南海。一切的佈置都是為了還原那個時空下的態勢。

路明管轄的蘇北地區也為此當初並沒有將徐州城納入,而是僅限於徐州東部和海州,就是為了避免國防軍成為各個勢力的隔斷,影響各個勢力的「交融。」避免卷進爭端。

但是隨着奉軍進入濟南,在迅速南下解決江蘇安徽的齊蔡元的部隊,迫使其下野之後,奉軍不顧田中玉的勸阻,要向魯北下手了。

餒遠的閻錫山部已經切斷京接線許久,更是擺出一副大舉進攻的態勢。

欽州等廣東南路八屬在鄧本殷的協助下幾乎是接收,而山東援軍的抵達使得那裏的實力大大加強,馬上兵臨南寧城下,同時雲南問題的迅速解決,部分滇軍和國防軍組成的東征部隊已經進入桂西,搶佔百色,正從西路合圍南寧。

鄂西和陝西的駐軍也是整裝待發,他們的目的是豫西。

就在陳建峰下達全線出擊的命令之後的當天,也就是十三年的,2月飛日。從魯北出發的運輸船隊在長江口遭遇中央海軍的軍艦的襲擾,如果不是臨近的英軍艦隻及時趕到制止,很可能造成巨大損失,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十二人的死傷,

我試了很多次,想把這些觀點以故事的方式出現,但是無法做到,只能羅嗦了,這也是定的基調了,(未完待續)木書來白沉書吧(朋趴昭,全員)收集歲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鏘鏘民國三人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鏘鏘民國三人行
上一章下一章

220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