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今世緣由(改)

第三章 今世緣由(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兩天張軒也不是什麼事都沒幹,通過自己的旁敲側擊,以二十一世紀、二十四歲大叔的靈魂對這古代十三四歲的清純蘿莉進行循循善誘,卻是無往而不利,基本上套出了這具身體的大部分信息。

這具身體的原主也叫張軒,字文博。今年十六歲,書香世家,前兩年更是接連通過了縣試和府試,只等今年秋季院試過了就是令人羨慕的秀才老爺了。

其祖上也都是讀書人,曾祖父中過舉人,還做到過縣丞這個從七品的官,祖父也是個舉人,雖然沒有出仕,卻也是清貴人家。

到了張軒父親這一代,也是個秀才老爺,但卻英年早逝,不到三十就病死了!而老爺子也是屢試不中,又受到這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打擊,一起跟着走了!

家裏的兩大支柱轟然倒塌,原本百畝的田地也眨眼間只剩下四十畝,有六十畝的官授田被收了回去!

在辦完兩趟喪事後,家裏的存錢也基本上用完了,於是張母不得不將家裏的僕役都遣散了,而這個曾祖父時期置辦的三進大宅子裏就剩下孤零零的張軒母子,無家可歸的寶兒,還有一直沒有成家的忠叔了。冷冷清清的!

之後,家裏便靠着四十畝祖田加上街面上的鋪子出租,還有忠叔去行(xing)行(hang)給人卸貨,母親和寶兒給大戶人家刺繡補貼家用,勉力供著張軒讀書。

雖然日子過的清苦些,但也算小康之家了。

一切的變故都發生在一個月前。

那天張軒從外面回來的時候,路過斜對面的劉老漢家,看到一群人圍在他家門前,便也好奇的朝里張望。

卻見院子中央擺着一張竹床,上面躺着一個面有菜色的十三四歲的小女孩,臉色青白,額頭冒着虛汗,嘴唇烏紫。

一個穿着怪異,面瘦臉尖,披頭散髮的女巫婆正圍着小女孩跳圈。因為讀的書多,對醫書也有涉獵,張軒一眼就看出小女孩乃是寒熱之症(就是感冒發燒),於是出口道:「子不語怪力亂神!此乃寒熱之症也,怎求一仙姑而棄醫矣!」

卻不防那正跳着大神的巫婆突然停下,面目猙獰,毒蛇般的眼睛盯着張軒,乾瘦如雞爪般的手指指着他,陰森森地說道:「書生,你開罪於河神,已經被詛咒了,必將在一個月內,受盡折磨而死!」聲音異常的尖銳刺耳。

當天晚上,書生張軒就病倒了,藥石無靈。在病魔纏身一個月後,不治身亡,從而被現代魂穿而來的張軒借屍還魂。

在這一個月里,為了給張軒治病,不僅家裏的余錢全部花完,張母李氏還把四十畝的祖田賣掉了,家裏所有值錢的擺件包括自己的嫁妝也全部都當了,剩下唯一值錢的就是這座祖宅和張軒房裏的那五排書架上的書了。

也算是張軒醒來的早,要是再過幾天,說不得這座祖宅都要被賤賣掉!

而書生張軒的靈魂也不知道是消散了還是怎麼了?不見蹤影,所以張軒穿越而來卻是一點關於這個年代的記憶都沒有。

也正因如此,這兩天張軒除了從寶兒嘴裏旁敲側擊套出一些信息,還將屋裏所有有關這個世界的書籍全都翻了一遍。

卻無意中發現自己竟然有了過目不忘的本事!在原來的時空,雖然張軒因為自小與道士廝混,對古籍特別感興趣,甚至還寫的一手好的毛筆字,但過目不忘這種傳說中的本事還是沒有的。

張軒猜想:「這應該是自己穿越的福利了!「

通過整理,張軒發現,這個世界在隋朝之前與自己前世相差不大,上古年代,同樣有人族三祖:遂人氏、有巢氏和緇衣氏。然後三皇治世,逐鹿之戰,五帝分倫也一一發生。之後第一個王朝「夏」誕生了,再之後夏桀無道,商湯代之。

最大的不同乃是商朝延續了一千兩百年。

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沒有「周「這個朝代。

而商朝後四百年也出現了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狀況。

老子,孔子等各家聖人也相繼出世,一直到秦始皇橫掃*,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二世而亡。漢高祖劉邦崛起於草莽,得四百年國乍,之後天下三分,五胡之亂一一上演,最後到了隋朝。

而歷史最大的轉折就發生在隋煬帝楊廣時期,當然,在這個世界,楊廣的名號並不叫隋煬帝,而是隋太宗。

隋朝在隋太宗楊廣手中不僅沒有衰落,反而征服四夷,開天下運河,設征繳大軍,靖天下妖蠻邪魔,掃服四方宗門,開拓了隋朝九百年的盛世。直到四百年前,隋朝也最終難免走上腐朽,乾氏得其鹿而開創了如今的大雍王朝,如今已是十六世宗。

第二天,張軒起床看着自己古色古香的房間的時候,仍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但稍稍失神片刻也就醒轉過來,畢竟已經五六天了。

照例用過早飯之後,張軒感覺這具身體恢復的差不多了,但仍然有些體弱,應該是前身宅在家裏讀書,沒怎麼運動造成的。

這樣可不行,體弱則意味着容易生病,而在古代生病往往意味着死亡。君不見那小女孩一個感冒發燒都得請個神婆來驅邪!君不見原主生個病差點傾家蕩產仍然無力回天!

於是張軒來到院子中央打了三遍養身太極拳,這具身體太過柔弱,太過激烈的運動是不敢的,前世學的這太極拳卻是恰到好處。

打完太極回到房間,張軒不得不陷入思考,畢竟那天可是發過誓的。就算不考慮這些,單就自身的生存問題,也得好好思量一下!

首先大方向是不用考慮了,肯定是考科舉。

而想要考科舉,就必須弄清楚科舉的規則。

結合自己這些天看的書還有套出的話來看,這個世界的大雍王朝在社會形態上和地球古代的宋朝非常相似,重文輕武,帝王與士大夫垂拱而治,文學的發展到了一個鼎盛的時期。

「百無一用是書生」,說的只不過是那些科舉失敗的讀書人罷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說的才是讀書人的常態。

通過了解,張軒發現。在這個世界,科舉的制度由隋太宗楊廣首創,大雍王朝乾氏繼承,經過一千三百多年的發展,已經趨於成熟,與前世明、清兩朝非常相似,但與明清不同的是,這個世界的功名沒有那麼泛濫,也沒有什麼八股文。有功名的人,其地位也是尊貴非常的。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聊齋之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穿越聊齋之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今世緣由(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