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渤海的破綻

第800章 渤海的破綻

從金陵順江而下,趙匡胤看著浩瀚的江面上,一艘低矮的渤海商船從官船邊上安靜地順流而下。

他嘆了一口氣,問:「江南之好,希甫以為如何?」

王承衍,是鎮海節度王審琦的兒子,也只有十八歲,是大周稍有的幾個喜歡音律詩文的少年一代。

「江南富庶,但容易折損心氣。」

王承衍有些意氣風發,因為通行的人中,也只有他被正式任命為副使。

其實船上的人大多數都是功勛子弟。

年紀最大的是范旻,是逃到肅州的前丞相范質的兒子,汴京之亂的時候,他出使邕州,有功。但是因為父親的原因,只是被任命了一個著作佐郎。年近三十的他本來應該是副使。現在卻默默地站在自己身後。

另外一個是石寶吉,他的父親是駐守楚州的楚雄節度使石守信。他到了楚州就不走了,最關鍵的是他是個武將。也適合出使。現在他蹲在船頭和那個鐵錨較勁。

候延廣就沒有那麼幼稚,他算是趙匡胤的近身護衛。

和范旻默默站在一起的是趙延美。他應該是被逼到揚州去相親的,沒有官職。

自己坐在船艙裡面,捧著一本書死讀的是趙普的兒子趙承宗,他只有十二歲。是被父親趕出來長見識的。不過看樣子不到地方不會放下書。

船艙里還有兩個文吏只是不知名的小吏。

趙匡胤笑著點頭,轉頭問范旻:「貴參是隨著先帝南征就到了江南吧?」

「是。」

因為父親的事情,范旻寡言了很多。要知道範質才氣高,但是喜歡懟人,很少給人留面子。到了范旻這裡,大概是起了逆反心理,為人就謙虛謹慎,比較推崇渤海之學,為人務實。他已經被趙普看中,準備讓他管度支。只是因為父親貶官問責的事情剛出,就放下了而已。

范旻熟悉渤海之學,是這次出使最重要的參謀。趙匡胤不能不重視。

「江南多財貨,楚國曾經富甲一時。越國憑藉蘇杭就能與偽唐對抗多年。偽唐起於揚州,文治武功都不差,如果人心齊,我朝要攻下金陵,並不容易。」

趙匡胤點頭:「你們對燕國公怎麼看?」

話語一出,現場就變得很沉默。見無人回答,王承衍恭敬地拱手道:「燕國公,君子也。」

趙匡胤看向范旻。范旻道:「附議。」

王承衍繼續道:「燕國公並高麗倭國,隋唐以來,無人能及。如稱國,天下無人敢議。」

趙匡胤雖然心裡不舒服,但是卻不能說王承衍說錯了。

「當年太祖代漢,世宗未知生死,把冀親王託付渤海。冀親王生性敦厚,渤海求學,才有如今的心胸與手段。世宗孤注一擲,急襲蜀國,皆渤海平邊策之功,也有仰仗渤海為根基之意。皇上繼位,太后和皇上都曾在北京,燕國公如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意,易如反掌。」

趙匡胤嘆了口氣:「希甫所言至誠。汴京之亂,冀親王疑為燕國公之謀,也算是割袍斷義。但如今燕國公任不贏餘力,支持西征。說燕國公是君子,所言不差。然如今渤海與大周形同兩國,此次出使,各位有何見解?」

王承衍道:「那要看朝廷所求為何。以朝廷為宗,歲貢,通商等等,我想都會十分順利。」

「不順利的為何?」

「律法政治,這恐怕不可談。」王承衍如實以對。

趙匡胤轉向范旻。

范旻才徐徐地道:「渤海不可談的,恐怕還有世家侯國之封。」

王承衍補充道:「也不是完全不能談。去年有大秦景教與回紇摩尼師與燕國公會談,燕國公說了四條原則,刊載在渤海報上。不得私設宗教,不得國中有國,各家平等,互通學商。這恐怕是說給天下人聽得,並非單指大秦與回紇。」

趙匡胤問:「皇上已經封燕國公為大學士,太子太保。如此請燕國公入朝如何?」

王承衍對這種大事就敢說了,只是看向范旻。

「當年皇上繼位,就有請燕國公入朝之意。太師當年為何阻之?」范旻問。

「當年是大周弱而渤海強。如今天下一統,四海歸心,請燕國公入朝有何不可?」趙匡胤站直了身體,信心自顯。

范旻搖頭:「燕國公與世家幾成仇敵,入京而不用其政,就有害無益。而渤海,有燕國公在,渤海就在。無燕國公,渤海必反。」

趙匡胤想了想,笑道:「能爭取,當然要爭取。如按此不談,大周與渤海,如何相處?」

王承衍道:「互通學商就好。渤海之策,並非沒有破綻。輕商輕世家則天下不協,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輕利中庸,必然行政緩慢,而天下大勢,從來是緩不濟急。」

趙匡胤笑了,拍拍王承衍的肩膀:「希甫大才。」

揚州沿江,多出來了一條長長的碼頭。這個碼頭以前可能就有,只是看不太出來。現在江面上的鐵鎖木樁已經解除,因為運河水與江水交匯,這裡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匯水區,江灘被掏空,反而成為了大船能夠靠岸的碼頭。

碼頭很大,一條渤海商船停靠在碼頭上,從穿上開出了一個個像甲蟲一樣的車輛。

一條飛艇過來,引導官船入港。李進卿帶著揚州一干官員站在碼頭上迎接。

一前一後停靠之後,趙匡胤被已經慢慢開進倉庫的車輛吸引住了。但是聽說那只是為富家子弟才能買得到的,為個人提供出行方便的車時。

趙匡胤就不高興了:「如此奢華,豈能有益於天下?」

李進卿低聲道:「這天下有幾個人能買得起這種車?但是太師也知道,李太傅所持著不過就是車輛的發動機。而渤海的發動機,那要好太多了。剛才的信船,您看到了吧?就是用這種車輛的發動機改的。」

「值錢幾何?」趙匡胤心裡一動,想起了王承衍分析的渤海政策的優缺點。

「與江陵戰車發動機相當。」李進卿低聲笑道。

趙匡胤好奇地看著那些忙忙碌碌的工人問:「這是誰家的碼頭?」

「原青州留守楊光美的遺孀,舍妹楊李氏名下的產業。太師應該有些印象。」李進卿就支起了腰,聲音也大了起來。

「光美去世了?」趙匡胤大吃一驚,因為當年一起在太祖手下的護衛,他與楊光美的關係最好。

「渤海瘟疫橫行,江淮之間,死者甚多。光美自青州赴海州,路上就染病,拖了一個月,幾經救治,年前還是不治。不過喪事是魏國公操辦的。」

趙匡胤愣了很久,才嘆了口氣:「瘟疫,舊時好友,都因之而去了。所剩者,寥寥無幾。」

走了幾步,才問:「楊李氏可在揚州?」

「在,就在離此地不遠的紫竹院,不過因喪受節,不見客。」李進卿道。

趙匡胤回頭對趙延美道:「楊家是我舊識,弔唁還是要去的。只是楊李氏家中似乎無有男子,我們去不太好。你準備一些禮品,交李留守家裡,讓女眷帶過去,也算是盡一點心意。」

趙延美知道這是大哥要給自己說親的前奏,未來的老丈人就在面前,他也不敢失禮。只能拱手答應。

大哥幫自己相中的這門親事,母親是不太同意的。原因是李家沒有什麼跟腳,起於微末,家裡的女兒樣貌長得還算好,但是現在自家能夠挑的,不是多了嗎?為什麼要與李家聯姻?

趙延美對李家倒是沒什麼意見,只是對聯姻比較反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狩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狩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800章 渤海的破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