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Ⅱ

序言Ⅱ

我本身不擅長寫東西,寫這書只是一時有感而發而已。對於文筆問題,我只能對那些善意關心我的朋友說聲抱歉,因為個人能力有限,對於少數的別有用心的人我只能奉勸覺得不好,看不下去了就不要看了。只要朋友們支持着我,我就會繼續的寫下去。對於情節問題,有種種說法,因為寫近代,且有點地方有些看法比較偏激,引起的爭議比較大。其中問題比較多的是大家覺得對中國**的寫得有些偏了,說實在話這只是因為某些需要而寫的,如果真的能堅持到我寫完再發表評論不遲,現在是否有點斷章取義了。

我從寫書就開始說要求有相互制約,實在是對現實無奈。大家必須承認,現今中國必須是要有強大的中央集權,否則邊疆、民族、領土問題就會被激化產生難以估量的災難。面對現實的不公正我們只能祈求政府能夠加強自身建設,以達到廉潔自律,雖然這種期待很是心酸的,可是我們必須等待。多的話也不想說了,我希望大家都是抱着消遣的態度來讀的,不要太過於計較,畢竟寫的不是什麼真實的東西,如果有什麼失真的地方,我真誠的請求大家的原諒。

有些火氣大的人,看見自己不喜歡或者意見不同的東西就滿口髒話,對待日本,對漢奸,對哈日哈*你可以如此,可是對意見不同的同胞也是這樣,只能說是缺乏教養。有問題兄弟之間可以談,可以好好談論,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觀點,有的也許是錯的,也許有些偏激,可是就因為這連自己同胞兄弟都可以不顧一切、毫無道理的打擊、辱罵,那用什麼來說實現每天掛在口頭上的民族復興?這畢竟是全中國人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

小說中可以是雖千萬人吾獨往,眾人皆醉唯吾獨醒,現實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在小說中能夠實現一種理想化的東西才下筆寫的。要說書中有資料是否嚴謹,我承認自己學識有限,有很多東西並沒有深入研究。因為我上網時間不多,翻閱資料有限,加上本身有事要做,打字又比較慢,其中有不少缺點,大家說的我都可以接受,以前大家給我指正錯誤的東西,我都認真的將它保留下來,準備修改用的。

說實在話,以前寫東西的時候,大家看了,給我捧個場,我也非常樂意和大家一起討論。沒有誰用過不當的詞來辱罵別人,即使有極少數不喜歡的人說話也不是那麼難聽,我也告訴過看書的朋友對自己兄弟要客氣點,是自己人可以爭可以吵,有不同意見也不要罵人。現在看的人多了,五花八門的意見都有我都可以接受教訓,就是語氣、態度實在難以叫人接受。

從一開始我就要大家抱着消遣態度來讀,我水平有限,不能將死的寫成活的,當然也沒有能力將好的寫成壞的,我跟大家說過多少次,從我寫第一章之前我就寫過一章序言,也說明了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對號入座。我不知道為什麼還有怎麼多人硬要將這強加於真實的歷史?因為真實的歷史已經寫在了歷史上,我無權也沒有能力來美化或者扭曲歷史。我寫的東西從來都只在起點發過,一般來起點看書的朋友都看過序言,對我說的也能諒解。

如果大家要看稍微真實點,貼近歷史的二戰架空文學的話,我推薦大家去看看《長城》,我是認為作者的文化功底和知識面比我強多了。如果要說實在話,所有的網絡中看到的軍文其中對我們影響最大、我最喜歡的是《亮劍》,那時候不像現在只呆在起點,那時候幻劍去的也比較多,我看完這本書後在去年夏天才能對電視中的東西產生了想法。其實不說看那本書,就是看書評也是一種享受,只可惜那些書評現在大多都看不到了。

我不是一個喜歡被感動的人,可是當時看完《亮劍》眼淚都快要流下來,這才是真正的英雄,是真正的鐵骨男兒,才知道什麼是蕩氣迴腸。晚年悲壯的遭遇是在我心中深深的痛,那個年代發生的悲劇讓人心酸,所以在動筆寫東西的時候只是想讓這些事情避免,雖然只是一種幻想,一種精神的寄託。我心中有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如果再回到七十年前中國是否可以做到更好?因為心中有這種想法,所以寫出了這本書,我自知這和歷史相差甚遠,所以我寫的時候就表明只供大家消遣欣賞的。

我們中華民族有最優秀的人才和豐富的資源,但是連連的征戰卻使得我們的多苦多難的人民還在生存線上掙扎。如某高官說的:「中國的老百姓是天下最**的老百姓,只要還有一口飯吃,他們就不會造反!」雖然這句話表明了中國老百姓的本質,易於統治。但是也反映出了從唐漢以來的鐵血之氣已經無存,從宋明以來人民已經被儒學訓「良民」,也開始了中國被外族奴隸的歷史,元七十餘年,清二百餘年……

想當年清兵入關不過二十萬,為他們打仗、開路的的大多為前明軍隊,他們整族入關也不過百萬,但就是他們讓億萬華夏兒女在他們的鐵蹄下苟踹了二百年,二百年啊!當康熙、乾隆讓人稍微吃飽了點肚子時,就被人頌為「聖祖」、「明君」,他們全然忘記了揚州、嘉慶那無數被屠殺的無辜的亡靈。我不想也不敢想像,如果日本在二戰後佔領中國后實行和滿清後來的懷柔政策中國還會被統治、奴化多少年!

中國人對印度人是很有反感的,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印度企圖分裂我國土,干涉我內政。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印度人從來不座外國轎車,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雞對印度市場垂涎了多少年,卻始終不能打入印度市場,中國人現在以家中有進口貨為榮,看看現在大家喝的吃的用的東西,貼著的外國商標還少嗎?即使像日本這樣的國家把三流貨賣給他們也是歡天喜地,日本是什麼東西也不用說了,光從這點對比,我們就應當感到羞愧。當我們看見有人喝着可樂,穿着耐克高喊反美口號的時候……

印度人盲目的自大雖然討厭,可是總比中國人這樣盲目的崇洋媚外好上百倍。連中國外交部長都承認一些外交人員都存在媚外輕視華人的情況,就更不要說國內的政府官員了。因為現在中國人媚洋已經達到了一種病態的地步,東西要是洋人說是好的,那才相信。學術要洋人肯定了的才是算成功,那些文人騷客也……當年那些文人的硬骨氣到那裏去了,當年朱自清不食撮來之食,寧死不食美國麵粉的骨氣到那裏去了?

我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段話:一個日本的農民跑到峨嵋山去玩,骨頭摔斷了,你就用中國空軍的直升飛機去救他,而在日本大學一名中國留學生在宿舍里死了七天才被發現;名古屋大學的一對中國博士夫婦和孩子誤食有毒磨菇,孩子和母親死了,父親則是重症肝炎,在名古屋大學醫學院的門診室等了十二個小時,也沒有一個日本教授來看望!而中國人為什麼還要這麼友好,以為自己很大度,實際上是被人家恥笑,笑你的無知!你們這個民族賤!

首先從國家的角度來講,要讓國民愛國,怎樣才能讓國民愛國,首先是要國民有主人翁的意識,大家每天都在講主人翁,可是從上到下誰真正將老百姓當成國家的主人翁?美國一個洲大大火,很多人無家可歸,政府就把洲里最好的旅店的客人包括外國客人趕到了別的旅店,讓災民住進去,這樣才會讓國民愛自己的國家,才能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國家主人翁。說句老實話,遭受了災國家能迅速的給以安置,要說如此高規格在中國絕對還屬於童話,更不要說為了自己老百姓得罪那些「洋大人」了。

二戰是個分水嶺,很多和中國有直接關係的矛盾、衝突都是那個時候以後爆發出來的。外蒙是二戰後分裂的,這和一戰後日本得到德國在山東的特權有什麼不同,雖然中國兩次都是作為「戰勝國」身份參加的,如此戰勝國可以看出中國在國際中的地位,也可以看出中國在這場世界範圍戰爭中的影響。台灣問題不說了,釣魚島、藏南、南沙……如果當時中國不是只管自家事,不是因為內戰,完全可以把手伸得更長一點,現在中國主要的糾紛根本就不可能發生,甚至可以得到自己都想像不到的好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方之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北方之王
上一章下一章

序言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