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風雲之五七

帝都風雲之五七

邪祟曹。

這是何老娘給曹家起的外號。

何老娘簡直是給這家人氣得不輕,當然,她老人家也沒少為阿念擔心。因為,縱使看不上曹家主動把閨女給皇帝陛下做小這事兒,是的,在何老娘眼裏,人家皇帝陛下都有正宮皇后了,還是先帝臨死前定的親事,這親事再不能變的。其他的,你曹家再把閨女往宮裏塞,這不就是小老婆么。

何老娘不愧是何恭親娘,母子倆都心有靈犀的拿陳姑丈做了類比,何老娘都與兒子說,「曹家這還陛下外家呢,做的事兒,還不如你姑丈當年。」陳姑丈當年把小女兒嫁到寧家守望門寡,何老娘就很鄙視陳姑丈所為,不過,便是望門寡,那也是正室的望門寡。哪裏像曹家,直接讓閨女做小老婆。

何老娘這一輩子,最看不上的生物就是小老婆這種了。

要擱個何家惹得起的人家,何老娘早不知唾棄多少回了。可曹家是陛下的外家,何老娘也知道,自家怕是惹不起人家。只是,沒想到,脾氣最好的阿念卻是把曹家的當家人、陛下他外公給揍了!

何老娘直道,「這孩子,咋這麼正義哩。」親自帶着沈氏過去問了,曉得暫且無妨礙,何老娘這才稍稍心安。可直待,太皇太后依舊讓她家丫頭進宮給尊貴的公主與郡主上課,何老娘方是徹底放下心來。何老娘還道,「上遭給太皇太后祝壽,我就說,她老人家最是個大好人。如今怎麼着,我說的沒錯吧。咱丫頭的誥命就保住了。」又道,「自來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哪。這時候,人家是拉了咱一把啊。」叮囑自家丫頭進宮給公主、郡主上課一定要用心,還要好生謝一謝太皇太后才好。

何老娘最後總結,「要不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正因有太皇太后這樣的人,才能鎮住邪祟曹啊。」

何老娘反正是對曹家的印象差極了,她還悄悄同自家丫頭道,「你秘密的給那邪祟曹卜一卜,看他家能蹦噠到幾時。我就沒見過做小老婆能有好下場的,待他家倒霉,阿念這官兒興許還能重新做哩。」

何子衿道,「我時久未卜,都不準了。」

何老娘鬱悶,絮叨,「關鍵時刻就這樣不頂用。」

何子衿:這老太太~

何子衿進宮,太皇太后待她一如從前,蘇太後於她也很是親近,連戚貴太妃一向低調的人偶爾也會與她說幾句話。倘不是身處宮內,何子衿說不得都會想,真是人間處處真情在啊。

何子衿一向冷靜,她當然明白,這種親近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太皇太后這裏,何子衿知道是何緣故,況且,太皇太后可不是看曹家臉色的人,相反,恐怕曹家最懼怕之人便是太皇太后了。至於蘇太后與戚貴太妃,這兩位娘娘能在這種時刻表示出友善的姿態,不必說,自然是太皇太后的緣故。

可見,宮裏人心,皆在太皇太后這邊。

就如那位去江家傳話的張內侍所言,阿念的官位是沒了,但,何子衿的誥命,太皇太后不說革,還真沒人敢動。於是,何子衿依舊頂着恭人的誥命,出入宮闈。

便是許多先時眼紅何子衿得太皇太后另眼相待的誥命,只要三觀略可的,都會說,「太皇太后回護江恭人,就是回護如今這世道的凜凜正氣。」

當然,也有偏向曹家的,今更是要酸上百倍,嘴上不敢說,私下也要說一聲太皇太后糊塗的,「不說江前翰林對陛下與曹娘娘的不敬,便是朝堂之上掌摑大臣,這樣的失儀重罪,只是罷官已是恩典,卻不想,如今倒成了功勛?也不知太皇太后護著江恭人是個什麼意思,成心給陛下難堪么?」

這種話,不是沒有。

恐怕說到皇帝陛下耳邊兒去的,也不是沒有。

江家已是表明了政治立場,斷不會與曹家這等人為伍。曹家狗腿子的話,江家並不在意。更何況,江白板罷官之後,很快找了新差使,當然,不是做官,而是教書。

去聞道堂教書。

聞道堂的歷史,說來不算久遠,卻也有幾十年了。這聞道堂,還是太宗皇帝之時,國朝大儒江北嶺所建,江北嶺原是有感於帝都居大不易,許多貧寒讀書人來帝都科舉,一朝落榜,便會落入衣食無着落之地,豈不可憐。江北嶺建聞道堂,就是令貧寒讀書人在帝都能有個落腳的地方。因江北嶺名聲卓著,慕江大儒之人極多,就越來越多的讀書人來聞道堂,聽江大儒講學。一來二去的,聞道堂便成了讀書人心中的一塊聖地。另外插一句,沈素的進士堂便在聞道堂一畔,離得很近。因聞道堂有朝廷撥款,性屬半公益組織,而沈素的進士堂,是給來帝都的舉子補習衝刺以備春闈的補習武,那補習價位,嗯,是帝都舉人補習班中的第一高。再有聞道堂這半公益課堂對比,沈素在帝都便有個「死要錢」的名聲。

後來,江大儒過身,聞道堂便是江大儒的弟子主持,如今都有許多學問淵博的先生在聞道堂講課。

話說,阿念能去聞道堂教書,還是小唐大人牽橋搭線。聞道堂本是江大儒籌建,小唐大人是江大儒徒孫,與聞道堂的一幫人多少年的交情。阿念罷官后,小唐大人還過來看望過阿念。至於阿念說什麼,現在還是遠著些以免受牽連的話,小唐大人將眼一翻,道,「我與那曹婆子早就有嫌隙,我怕她,哈!」是的,當初曹太后的壽康宮逾制,御史台禮部因此事大作文章,曹太后就想把這屎盆子扣在內務司總管小唐大人的頭上,讓小唐大人背黑鍋。小唐大人硬是沒叫她扣成,黑鍋自然也沒背,自此與曹太后兩兩相厭。就是現在,小唐大人與曹家那關係,也極是一般。

小唐大人就對阿念說了,「你正當壯年,雖是罷了官兒,也不好這麼清閑着,家裏媳婦孩子總要養的,沒了俸祿,難道吃媳婦的嫁妝?」

阿念剛要說,他家裏吃飯還是不愁的,小唐大人已道,「阿素與我說過,你回鄉也是想着教書的。你聽我的,現在別急着回鄉,得罪曹家的人多了,難道個個都要回鄉?你要是願意教書,帝都也有好些地方能教,阿素那裏你不好去,他那進士堂,名聲不行。你覺著,聞道堂如何?現在主持聞道堂的是我師伯,你要願意,我與他說一聲,他是極肅穆的性子,就愛你這種敢說敢為之人。」

看到沒,這就是出身世宦大族的小唐大人的見識。

他雖然並非清流,但,他十分明白清流要走的路。

像阿念如今的處境,小唐大人就說了,你不能閑着,雖然小唐大人說的是你得賺錢養家啊,卻不建議阿念去沈素的進士堂,也不要回鄉,而是建議阿念去帝都最有名的讀書人眼中的聖地——聞道堂。

阿念其實對於接下來要走的路一直有些懵懂,他在朝爆發,絕對是忍無可忍才爆發的,並非惺惺作態。這在罷官之後,阿念便打算回鄉就可看出。阿念是真的翻臉之後就不想在帝都呆了,省得瞧著生氣。

沈素何恭勸阿念留在帝都,主要是對阿念一家子回鄉不放心,怕曹家使什麼鬼祟手段,害了孩子們。

但,小唐大人便十分清楚,阿念名聲已得,此時,既是身在險境,亦是千載良機。他便給阿念指了一條路,沒官兒不要緊,你得繼續經營你的名聲。

小唐大人簡直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啊,簡直是給阿念這迷霧幢幢的未來送來一盞明燈。

阿念突然想起小唐大人的師祖江北嶺江大儒了,江大儒自是一代鴻儒,便是過逝后,朝廷都追謚文貞二字。可說來,江大儒並未在今朝為官,江大儒原是前朝名臣。當初太祖皇帝開國,前朝許多舊臣便改侍新朝,唯獨江大儒不改初衷,不肯身侍二朝。聽聞當年太祖皇帝三次降臨江家,請江大儒入朝為官。後來,江大儒趁著月黑風高夜,偷偷跑出帝都,回了老家,自此著書立說,教書育人,遂成一代博學鴻儒。

之後,太宗皇帝時建築書樓,請江大儒代為主持,江大儒由此留在帝都,又籌建聞道堂,經他直接或間接教導之人不知凡幾,如小唐大人的師傅吏部尚書李九江、如壽宜大長公主駙馬歐陽鏡,這都是江大儒正式收到門下的弟子。聽聞,秦王幾人少時也得過江大儒指點,正因江大儒這樣的學問,這樣的聲名,在他過身之後,先帝親賜文貞二字以為嘉褒。

阿念雖然覺著自己怕是難有江大儒這樣的成就,但,而今於他,仕途已是無望,效仿江大儒當年教書育人之路,未嘗不是一條好路。

這條路,阿念於心底稱之為,名望之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美人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美人記
上一章下一章

帝都風雲之五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