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史》(8)

《東亞史》(8)

人糞肥可能會攜帶致病細菌,不過農民自有解決辦法。通常的做法是將人糞尿倒入家家戶戶都有的糞坑,使其腐熟,其作用有二:一是將多餘的氮釋出,以免灼傷作物根系;二是利用腐熟過程所伴生的高溫和發酵反應消滅致病細菌。19世紀以來,許多西方觀察家對城鎮周邊農作物分佈的「同心圓」現象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這種圓的大小依城鎮大小而定。對於較大規模的城鎮而言,其半徑大約在48公里之內。由於水運系統為大城市糧食補給所必需,環繞大規模水運集散地的「同心圓」半徑也在大約48公里之內。

居住在低地平原和河谷地帶(特別是富含肥沃的沖積土壤的三角洲)的人口特別密集,而越南、朝鮮和日本的大部分國土以及半個中國都是山區地帶(特別是在無法發展農業或處於邊際產量遞減狀態的地區),人煙稀少甚至無人居住。現代人口分布圖顯示,在中國西部和北部邊緣地區的乾旱地帶,人口密度同樣很低。而且,直到今天,這些地區基本上沒有永久性的耕作農業。生活在這些地區的非漢族居民主要從事游牧式的牧羊業,在零星分佈的綠洲地帶則有一些灌溉農業。中國文明總是依賴於農業。漢人不會在無法發展農業的地方定居,這些土地上的人口和文化屬於其他民族和文化。不過,到本世紀,中國政府控制了這些邊緣地區。在遷入漢民的同時,中國政府還在這些草原沙漠邊緣地區和青藏高原大規模修建鐵路,引進新的灌溉技術。直到今天,居住在中、越、朝、日四國丘陵和高山地區的居民仍會使用「@游耕」(刀耕火種)的耕作技術,即通過焚燒樹木后產生的灰燼來改善貧瘠的山地土壤,然後種植生長期較快的作物,一兩年後地力耗盡即予拋荒。這種耕作方式養活不了多少人,人們還得通過狩獵和採集來補足食物。

總的來說,東亞環境具備潛在的優越性。但是對水稻農業而言,為了能夠有效地產出,一方面,需要在灌溉、耕種和施肥等環節投入相當有組織的勞動力;另一方面,東亞人的努力獲得了很好的回報:這裡的水稻產量居於世界最高水平。中國北方和西北地區常受到周期性旱災的困擾。當然,東亞其他地區也常會遇到這種情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亞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東亞史
上一章下一章

《東亞史》(8)

%